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河北和四川7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及敏感菌株Fusarium asiaticum和F.graminearum的鉴定、所产生毒素的化学型及多菌灵抗性菌株检出时序性的分析,初步推测了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群体在中国麦区的扩散路径。结果表明:江淮流域的江苏、安徽、湖北3省和四川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或敏感菌株优势群体均是F.asiaticum,而黄淮流域的山东、河南2省及河北省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敏感菌株优势群体为F.graminearum,抗性菌株优势群体则为F.asiaticum。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抗多菌灵菌株F.asiaticum产生毒素的化学型为3-AcDON和NIV,并以3-AcDON为主。江苏省连续使用多菌灵防治小麦赤霉病长达20多年后才检测到田间抗性菌株,而近年来检测到田间抗性菌株的山东、河南2省用多菌灵防治赤霉病的历史较短,且为偶尔使用,药剂的选择压力相对较小,因此推测山东和河南麦区出现的小麦赤霉病菌抗多菌灵菌株可能是通过种子调运及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等方式从抗药性发生较早的江淮麦区流入的。  相似文献   

2.
戊唑醇与叶菌唑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小麦对赤霉病的抗性属水平抗性,受环境影响比较大,难以抵抗病菌的侵染危害。因此,防治赤霉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我国目前防治赤霉病的药剂以多菌灵为主,已有报道赤霉病菌对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所以筛选新型的杀菌剂用于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采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黄淮南片的河南、安徽、陕西和江苏四省的65份主栽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经土表接种抗侵染型鉴定,中抗品种有‘徐农0029’、‘西农511’和‘保麦6号’,中感品种有‘徐麦31’、‘瑞华520’和‘西农3517’等18份,高感品种44份;经单花滴注接种抗扩展型鉴定,中抗品种为‘西农511’,中感品种有‘烟5158’、‘西农889’、‘西农2000’等14份,高感品种50份。由此可见,黄淮南片麦区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建议根据各地赤霉病发生程度,选择适宜抗性指标,结合现代育种技术,逐步提高主栽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监测东台市小麦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消长动态,总结出抗性菌株分布广泛、抗性频率上升迅速、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抗性消长存在自然调节等抗性发展特点。分析发现多菌灵长期大量使用、小麦种子远距离调运、抗性菌株竞争力下降等是赤霉病病菌抗药性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进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安排品种布局、规范种子生产管理、开发生物防控技术、调整化学药剂施用配方等防治小麦赤霉病、控制赤霉病病菌抗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气候变暖、秸秆还田和赤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上升使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流行频率提高。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目前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频率已达60%以上,多菌灵的防效明显下降,低于60%。研究明确了赤霉病的防控适期和防治次数,对淮南、淮北主要小麦品种进行赤霉病自然发病鉴定,并阐述了品种抗性和药剂防治间的互作效应。研究结果揭示,选育推广对小麦赤霉病具有抗性的品种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把握适期于小麦扬花期施用非多菌灵类的戊唑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其他杀菌剂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多菌灵为主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一直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防控赤霉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2018年我国主要麦区采集的1 464株赤霉病菌菌株进行多菌灵抗性分子检测。共检测出多菌灵抗性菌株97株,抗性频率为6.63%,同时发现抗性菌株以F167Y突变频率最高,其次为E198Q和F200Y。通过比较不同省份间多菌灵抗性发生频率发现,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菌群体抗性频率明显高于黄淮麦区群体。本研究相比之前研究中的抗性频率大幅度上升,表明在多菌灵的选择压力下,多菌灵抗性种群发展迅速。为防止抗性群体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多菌灵防治赤霉病失效,应采用混配、复配药剂、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来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7.
江苏宜兴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赤霉病田间调查数据和药剂防治结果为切入点,总结了2016年江苏宜兴地区赤霉病发生显症早、发展快、发生普遍、主栽品种间抗性差异不明显、晚播小麦损失大等特点。通过比对近10年来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认为田间菌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农户防治不到位等因素是引起该病近年来连年重发的主要原因,并从菌源、品种抗性、防治适期、药剂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抗赤霉病且农艺性状较好的小麦种质资源, 加快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进程, 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田间试验的方法, 于2019年-2021年, 对54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赤霉病抗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 供试小麦品种(系)存在赤霉病抗性差异, 筛选出‘华皖麦24’‘宛1204’和‘皖垦麦1708’等9个两年表现稳定的中抗品种(系), 占总数的16.67%; 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小麦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抗病组品种(系)的平均变异系数小于感病组品种(系)。其中, ‘宛1204’和‘徐麦17252’中抗赤霉病, 且综合农艺性状较好, 可以作为抗赤霉病育种的抗源。  相似文献   

9.
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病特大流行年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极显著差异,可分为高感、中感和中抗3个类型。因此,生产上应以中抗品种扬麦158作为当家品种,适当示范种植扬麦11、扬麦13等抗病、耐病性较强、产量较高的品种,并加强测报,适时开展药剂防治,综合控制病害的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黑龙江省西北部小麦主产区赤霉病流行情况和气象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制定了适用于该地区非特殊灾变年份的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预测初始数学模型:Y=-52648+0495x1+0278x2+0101x3±09711,方程的历史回拟率为875%。通过田间接种试验,获得不同抗性品种不同发病程度的病穗率、病情指数和小麦产量的相关数据。经回归分析,得到了小麦赤霉病产量损失估计模型,中感型品种(龙麦19):YMS=0024+0781x±6124,中抗型品种(龙87-7953):YMR=-0033+0679x±7502。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1和09847。历史拟合率为889%和8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