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信息探索》2013,(10):F0002-F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
《农业信息探索》2012,(9):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有实验站(基地)9个、试验协作网3个,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管理单位,全国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编辑出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和《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3.
《农业信息探索》2008,(9):F0004-F000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属省级科研事业单位。内设土壤保护与利用、植物营养与肥料、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学分析测试和微生物研究等5个研究室(中心),金地公司、菌种场、丰润农化公司3个开发实体以及办公室、财务科、科管科3个管理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农业》2011,(1):I0001-I0001
吉林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依托于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集成了吉林农业大学计算机、土壤、肥料等各方面的专家,该中心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系统集成,组建了一支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  相似文献   

5.
通过本项目组的调研,总结出在农业新形势下,我国肥料产品、技术和政策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技术集成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肥料经营体制不利于科学产品和技术落地;技术服务供应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管理政策制约。解决的思路:通过肥料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有机替代、精准施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系统构建我国肥料领域创新体系。具体建议:构建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国家化肥产品新体系,促进农业高产、土壤培肥、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加强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化肥有机替代减量;加强施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肥料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强国家绿色肥料体系建设;建议国家设立肥料重大科技专项,为上述建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研究所介绍     
《农业信息探索》2012,(9):F0002-F000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截止2010年底,全所在职职工306人,其中高级职称研究人员138人,研究人员中59%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92名。作为国家级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所以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承担国家、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为本领域培养人才为主要任务,面向全国研究探索农业资源环境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布局与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等问题,培养农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探索》2011,(10):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土壤肥料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彭家元、侯光炯教授等开创的四川省土壤肥料科技事业在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也为中国土壤肥料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走近21世纪,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四川省土土壤肥料科技事业需要更大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四川省土壤肥料科技事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土壤肥料科技体制改革、重视土壤肥料软科学研究、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重视农业可持续过程中土肥问题研究、进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探索》2011,(6):F0002-F0002,F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探索》2012,(7):F0002-F0002,F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土壤与肥料》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的面向全国的专业科技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收录。主要刊登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水资源、农业微生物、分析测试及环境保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料的发展与土壤生物肥力的维持   总被引:30,自引:7,他引:30  
综述了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发展状况、标准体系构建与未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趋势。在介绍土壤生物肥力的概念及其内涵基础上,阐述了微生物在土壤生物肥力形成和维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土壤肥料》2004,(6):57-57
《土壤肥料》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主办,面向全国的土壤肥料专业技术期刊。1964.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标准刊号:CN11-2301/S,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0616。主要刊登土壤资源与利用、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微生物、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新经验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农业》2010,(11):I0002-I0002
吉林农业大学农业信息化工程中心依托于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集成了吉林农业大学计算机、土壤、肥料等各方面的专家,该中心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系统集成,组建了一支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高素质科研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硕士24人。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信息探索》2012,(4):F0002-F0002,F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士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57年8月)与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2月)整合组建而成,是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壤与肥料》是面向全国的专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水资源、农业微生物、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等。辟有专家论坛、专题综述、研究报告、分析方法、研究简报、技术讲座、经验交流、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动态、信息窗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农业信息探索》2011,(9):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面向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和农业资源与生态学前沿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根据中心科研布局与学科发展的需要,现诚聘海内外杰出人才若干名。一、招聘研究领域农业水文学、农业生态学、水化学与农田面源污染、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农业灌溉工程、农业遥感与模型、作物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信息探索》2011,(8):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壤与肥料》是面向全国的专业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农业水资源、农业微生物、分析测试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经验及国内外发展动态等。辟有专家论坛、专题综述、研究报告、分析方法、研究简报、技术讲座、经验交流、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动态、信息窗等栏目。欢迎广大科技人员踊跃投稿。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