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鹏  盛步云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8):226-230,225
在工序特征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切削体的三维公差建模方法。该方法视毛坯模型为零件模型和工序切削体集合的装配体,利用小位移旋量描述零件和工序切削体的公差旋量,计算各旋量的变动约束;构建工序切削体集合的公差网络图,探讨设计公差在工序公差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建立工序公差累积模型,为工序公差设计提供基础。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并说明基于该建模理论的工序公差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2.
车身、车门零部件公差对车门装配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轿车车门装配偏差不仅影响汽车外观质量,还关系到汽车企业的制造成本。鉴于此,对后车门装配工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装配工艺仿真建立了车门偏差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成本和Taguchi过程能力指数的综合公差优化分配模型,进而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得到车身、车门各关键测点的公差结果,为面向整车匹配质量的车身、车门零部件制造与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车型前纵梁零件的公差设计问题,分析确定了前纵梁总成上各个零件的定位基准、装配顺序,建立了基于3DCS偏差分析的前纵梁总成装配偏差模型,提出考虑零件制造成本和质量损失成本的综合成本评价函数,研究了面向综合成本最小化各零件测点公差的优化分配方法。针对前轮罩板零件测点公差结果与其他分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也为车身零件的公差分配和质量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工艺尺寸链及公差原理,在建立、分析零件成本-公差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理论提出在零件配合尺寸公差优化设计中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算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在遗传优化中较好地获得全局最优解,并且简捷、可靠。  相似文献   

5.
正确选择轴与孔装配尺寸公差计算方法的探讨魏忠海(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在机械产品的设计中,是采用尺寸公差计算方法保证产品零件质量及其装配精度的。公差计算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极大一极小法(亦称极值法)和概率法两种.理论分析和生产实践都证明,极大-极...  相似文献   

6.
基于齿面印痕控制的弧齿锥齿轮公差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基于特征变动的三维公差建模理论和传递矩阵累积方法,建立了系统综合安装误差与弧齿锥齿轮4个当量错位量的关系.给出了考虑安装误差的齿面接触分析算法,并对齿面印痕数字化特征完成了定义.以齿面啮合印痕相对于安装误差的敏感度为优化目标函数,在满足传动性能要求和成本限制的情况下,应用遗传算法对零部件精度进行优化.以弧齿锥齿轮为例,通过对优化前后啮合印痕、传动误差的比较,验证了该公差优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新联集团专栏新纪-2收割机动力输出轴锥度环规(如囹所示)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用常规方法加工一般很难达到图纸要求。、二以这样的锥度规,一般由专业厂生产,而我们为一抢时间,在现有的条件下,探索出加工类似环视立<艺方法.雄应环视图!首先制做一圆锥塞规。塞规的有效工作长度要小于图中环规长度02一03mm,该圆锥塞规1:10的雄度及大头尺寸公差不得超过图中环规的公差的互/2.2对环规进行粗加工.谁应孔及长度尺寸留精加工量双面0.5—0.6mm,并加工出4X4的槽.3淬火,回火处理.使环视的硬度达到图纸要求,HRc55-60.心国磨1…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有限元建模的一般过程和存在的困难,指出开发有限元建模专家咨询系统是解决-这种困难的有效方法,并提出了有限元建模专家咨询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知识框架。提出并采用了基干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上有限元建模专家咨询系统IFEAES。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公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设计(DOE)的公差稳健设计方法。分析了基于DOE进行公差设计的一般方法及步骤,并对试验设计的纂略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最后用公差设计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四缸干式缸体缸孔与缸套的公差进行极限公差配合后的最大间隙为0.045mm,最大过盈为0.015mm。在基本尺寸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公差带相对较大,在此配合状况下进行装配时,装配车间反映在装完缸套后盘车的时候存在缸套被活塞带出来的现象。针对此问题进行缸体缸孔和缸套公差与配合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提升,怎样提高车削加工过程中的刀具使用寿命摆在了操作人员的面前.通过数学建模和仿真软件的方法,事先对相关的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建模,提前预测加工情况.对切削条件和加工参数进行优化,能够在选择切削用量的时候也同时进行优化,在刀具快要磨损前进行更换,能够避免实际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的振动、加工过程中的失稳使正在加工的零件产生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与设计工艺方案相关的3个主要因素:零件加工质量、加工成本和生产效率,将模糊综合评判应用到多工艺设计方案决策过程中。设计了适当的隶属函数,建立了多工艺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开发了一个基于Matlab的模糊综合评判加工方法决策系统。通过实例分析符合实际生产情况,实现了加工工艺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张为民  李国伟  陈灿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4):216-219,228
以雅可比旋量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综合优化分配模型。首先在公差模型中计算了空间尺寸链传递累积形成的装配误差,并以设计规定的装配功能要求作为公差优化分配的约束条件,以加工总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到优化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将此方法应用于某齿轮泵装配体的公差优化分配算例中,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加工总成本最低的公差优化分配。  相似文献   

14.
搅龙叶片属于复杂的曲面机械零部件,其机械加工是一个复杂多元素作用的复合过程。为了提高搅龙叶片机械加工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AD和PRO/E软件的叶片加工走刀轨迹的仿真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CAD提取搅龙叶片型面的关键点。在搅龙叶片型面数据点提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加工控制点,为了对控制点进行优化筛选,提出了一种模糊多准则算法,实现了叶片的机械加工决策和优化由经验型向理论指导型的转变。在PRO/E软件中,对提取得到的关键点进行了建模,得到了叶片的型面,将型面进行合并得到了搅龙叶片的曲面实体,最后对实体进行走刀轨迹仿真,得到了搅龙叶片的机械加工精度,并将模糊多准则算法和非模糊多准则算法控制下的机械加工精度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模糊多准则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收割机搅龙叶片的机械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智能PID控制的带式配料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PID配料控制系统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皮带核子秤的配料系统。提出在配料流量控制中采用模糊控制及仿人工智能变参数PID控制的方法,并阐述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比传统的PID控制更先进,实践应用也表明它能有效地提高皮带配料精度。  相似文献   

16.
模糊质量损失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产品质量模糊性及Taguchi平方型质量损失函数局限性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理论对Taguchi损失模型进行拓展,提出了模糊质量损失和模糊质量损失成本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模糊质量损失模型。设计实例和理论分析表明,模糊质量损失模型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转向操纵控制器执行效果的优劣决定了导航车辆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此,以开展试验测试和仿真研究的方法,对现有的转向控制平台进行试验测试,开发了双通道系数测定试验、比例系数测定试验和微分系数测定试验,目的是从软件的角度提升整个控制器的性能。同时,针对系统的被控对象进行建模,建立步进电机非线性SIMULINK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PID控制器的构建思路,实现了步进电机模糊PID仿真。该研究为提高导航操纵控制器精度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顾佳 《农机化研究》2021,43(3):128-132
收割机的割台特别是割刀属于复杂的曲面型零件,加工试制难度较大,如果采用反复实验-制造的方法对割台进行设计生产,设计和加工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为了提高割台及割刀的设计生产效率,将CATIA建模和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引入到了割台的设计上,并利用CATIA强大的曲面建模功能建立了收割机割台和割刀的三维模型,将其简化后导入到ADAMS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软件虚拟建模和仿真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得到虚拟样机和动力学仿真结果,参考仿真结果可以快速地对割台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设计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making comparisons between different spraying strategies. The method uses a cost/benefit approach, based on simulation modelling, and applies it in examining differ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fungal diseaseSeptoria tritici.The model of disease development, which simulates the exponential growth of the pycnidia population on the uppermost four leaves of the wheat crop as a function of thermal time, is coupled with a model of the growth of the wheat crop in order to predict crop losses and to evaluate the cost/benefit ratios of different spray strategie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ease. Three spray recommendations were examined: two prophylactic treatments based on spraying routinely, either on four selected calendar dates or at thre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nd a managed disease control, using one or two spray treatments in response to an imminent risk of disease attack. Only the strategy of managed disease control held possibilities of profitable disease control.  相似文献   

20.
罗晓琳 《农机化研究》2017,(10):218-222
为了提高农机加工的现代化和数字化水平,降低设计成本、缩短设计周期、提高农机部件的加工质量,结合复杂零件CAD/CAPP/CAM集成系统,采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农机数字化车间集成技术,并提出了基于叶贝斯分类算法的云资源优化配置算法。该技术平台通过统一的零件模型信息源实现了零件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的共享,改进了传统的CAD、CAPP、CAM系统的不足,简化了其数字化制造工作,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农机部件的数字化加工虚拟仿真为例,对农机部件加工刀具轨迹进行了平台测试,结果表明:利用平台的云搜索功能可以有效地确定刀具走刀方式,生成刀具轨迹,对农机现代化加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