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的腐烂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我国棉花由于烂铃所造成的减产损失约为 1 1 %~ 31 %。据 1 999年在河北邯郸测定 ,和健铃比较 ,烂铃铃重减轻 40 .2 % ,皮棉减少 5 2 .7% ,衣分降低2 2 .1 % ,绒长缩短 40 .2 % ,强度降低 48.9%。实行合理的耕作措施 ,如合理密植、合理水肥调控等 ,可减少烂铃发生 ,化学药剂防治烂铃效果明显。据河北省地肥植保研究所试验 ,铃期用波尔多液 ( 1∶ 1∶ 2 0 0 )喷洒两次的烂铃率为 3.7% ,比不喷药的烂铃率降低 60 %以上。单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也有类似的防治效果。冀南地区宜采用以下措施防治烂铃。1科学…  相似文献   

2.
棉花烂铃发生因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的秋后阴雨,是导致棉花烂铃、低产、劣质的重要因素。试验表明烂铃比对照,铃重减轻2.06克,僵瓣增加48.48%,绒长减少5.03毫米,衣分降低11.55%,纤维整齐度下降36.84%,健子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的棉花审定品种进行田间系统调查和定株观察,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差异,分析烂铃发生的空间格局和烂铃与枯、黄萎病发生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按照烂铃株率和平均单株烂铃数进行评价,不同品种对铃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显著的品种不多;覆膜春播模式棉田烂铃主要集中在下部果枝的内围节位,所有品种由下向上的第1、2、3果枝烂铃比例在82.14%~100%,由内向外的第1、2、3节位烂铃比例在98.48%~100%;烂铃株率、平均单株烂铃数和烂铃病情指数三者显著正相关;平均单株烂铃数、烂铃病情指数与枯、黄萎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铃病主要表现为烂铃。棉铃感病后全铃烂毁或形成僵瓣 ,一般棉田都有僵瓣花 ,烂铃是棉田极为普遍的病害 ,每年因烂铃损失大量的棉花。河北省常见的烂铃有棉铃疫病、红腐病、红粉病、炭疽病、角斑病等 ,棉铃疫病占的比例最大。1河北省棉铃疫病的发生规律河北省棉区烂铃以棉铃疫病为主 ,通常夏秋少雨比多雨的年份烂铃轻 ,高产田比低产棉田烂铃多。棉田烂铃一般 5 %~ 1 0 %以上 ,在多雨年份 (如2 0 0 3年 )棉株下部 5个果枝都有烂铃 ,达到 30 %以上。烂铃最早始于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 ,8月中下旬达到高峰期 ,9月上旬病情陡降 ,多雨年份 ,9月…  相似文献   

5.
黄淮棉区一般年份烂铃率在 1 0 %左右 ,严重年份达 2 0 %以上 ,控制棉花基部烂铃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化学防治方面尚未有高效药剂情况下 ,采用适时摘除棉株基部两台果枝内围铃 (下称基部铃 )的办法 ,再结合烂铃防治的综合措施 ,对减少烂铃损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基部烂铃发生和摘除依据本地棉花 7月上旬进入开花结铃期 ,到 8月底 ,基部铃的龄期均在 50天以上 ,棉纤维成熟 ,而吐絮则要到 9月中旬前后。从棉纤维成熟到吐絮需1 5天以上 ,此时正是基部烂铃大发生时期。主要原因 :(1 ) 8月中旬到 9月上旬常年为阴雨日 ,棉花上…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防治棉花烂铃的技术措施,以棉花品种K836为材料,设去下部4个果枝、行间盖膜、覆盖秸秆、喷杀菌剂、喷落叶剂及常规管理(对照)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于 2013-2014 年在山东临清比较研究了不同措施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去下部4个果枝、覆盖秸秆和喷杀菌剂3个处理的烂铃数2013年减少了28.1%、36.4%和8.0%,2014年减少了14.9%、30.6%和12.4%。喷落叶剂2013年表现为增加烂铃数和烂铃率,2014年则减少烂铃数和烂铃率,2年的效果不一致。行间盖膜增加了烂铃数,提高了烂铃率。不同处理的2013年籽棉产量基本相当,2014年去下部4个果枝的籽棉产量略有增加,其余几个处理间产量无明显差异。表明,去下部4个果枝、覆盖秸秆和喷杀菌剂皆具有较好的防烂铃效果;喷落叶剂防烂铃效果不稳定,行间盖膜没有防烂铃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棉花铃病发生近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棉铃病害在我国南北方棉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危害,局部地区铃病还相当严重。例如四川一般年份烂铃率为20~30%,重病年烂铃率高达40%;辽宁省辽阳、锦州等地区,一般棉田烂铃率为5~10%,个别丰产田烂铃率在20%以上;估计全国棉铃因  相似文献   

8.
我省位于长江下游,秋雨多,烂铃重,一般年份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20%以上,对产量、品质有较大影响。为了探讨减少烂铃的损失,我们在1984~1986年组成了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协作组,着重研究了棉花烂铃发生规律及采用不同杀菌剂、采摘黄桃和调节棉花生育期等方法,探索防治烂铃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棉花结铃后,经常遭受不良气候和各种病、虫的危害,造成烂铃。我区棉田常年烂铃率为15%左右,雨水多的年份,可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摸索烂铃发生原因,找出有效的防治办法,我们从1981年以来,对烂铃作了以下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晚春播对不同品种春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自育稳定棉花品系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春播(4月26日)和晚春播(5月12日)两个播期,研究晚春播对不同春棉品种烂铃率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对皮棉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与正常春播相比,晚春播能显著降低伏前桃比例,提高伏桃比例,降低烂铃率;晚春播能显著降低衣分,对单铃重无显著影响;适期晚播能显著提高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伸长率,显著降低纤维整齐度指数,而对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初步比较研究了增产菌、多效唑和增产菌十多效唑在人参上的应用效应。结果表明:喷施增产菌+多效唑能明显提高人参地上部素质,促进参根的生长,比单用增产菌、多效唑效果显著。混合喷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产菌+多效唑处理比增产菌、多效唑和对照分别增产9.48%、5.39%、25.10%  相似文献   

12.
利用行间覆膜技术防治棉花烂铃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棉田行间覆膜技术在河北省献县、河间市、曲周县三地开展了棉花烂铃病的防治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在棉田第一个棉铃成铃之前,利用塑料薄膜完全覆盖棉田行间裸露地面,可以阻止棉花烂铃病原菌由土中向棉铃上传播,有效防烂铃病的发生.在发病初期,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到发病中后期,防效仍较显著,达到34.0%~54.92%.测产结果表明,行间覆膜比行间不覆膜的棉田每公顷增收子棉418.5 kg,当年每公顷纯增收2641.5元,具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潜力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市丹阳棉区,常年烂铃率为15%,雨水多的年份,烂铃率达50~60%,其中以红铃虫危害后而造成的烂铃居多,严重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值。为此,1985年用高脂膜加内吸杀虫剂复配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便探索出既能防病、又能治虫的复配剂。现将结  相似文献   

14.
保铃剂防治棉花烂铃试验总结秦久刚,左宜和湖北荆沙市农科所沙市434129长江流域棉区棉花烂铃率常年在15%左右,秋雨多的年份,烂铃率可达2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蛀铃害虫和多种铃病共同为害是造成棉花烂铃的直接因素。为了兼治蛀铃害虫和多种铃...  相似文献   

15.
1主要优势1 .1早熟性好。中棉所 2 9生育期 1 2 5天左右 ,比常规棉短 8~ 1 0天 ,属中早熟型品种 ,与油菜接茬 ,解决了本市麦改油带来的棉花迟发迟熟技术难题。据1 1月下旬 39户典型棉农调查 ,中棉所 2 9霜前花率达 87.8% ,比常规棉高 32个百分点 ,后期烂铃率低2 3个百分点。1 .2丰产潜力大。 ( 1 )结铃集中 ,成铃率高。 1 998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中棉所 2 9在 9月 1 5日株平成桃 2 2 .4个 ,下中上层及内、外围的成桃率分别为31 .6%、32 .0 %、1 8.4%、34.8%、1 3.4% ,比鄂抗棉9号分别高 1 1 .4、1 0 .1、4.3、8.7、4.2个百分点 ,据持续干…  相似文献   

16.
新疆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每公顷产子棉12090kg超高产棉田(10-108-3、07-16)和每公顷产子棉6750kg的高产棉田(华棉)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超高产棉田棉花生殖器官发育具有明显前移的特点,整个生育进程前移7~9d;早现蕾,提前12d达到20个蕾以上;果枝早发,10-108-3、07-16比对照分别提前9d和6d达到10个果枝;结铃早,10-108-3、07-16提前6d进入铃期,比对照分别提前17d、30d达到平均6.5个铃;(2)超高产棉花2个品种具有2个成铃高峰,分别在7月14日和8月25日,到8月25日达到最高峰,平均成铃数分别为8.56个、8.6个,较对照多2.1个;(3)中下部果枝成铃率高于对照棉田,尤其是第4、5果枝,成铃率分别较对照高20%、25%。生殖发育规律研究为超高产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烂铃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 ,造成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多雨年份发病较重。防治烂铃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连作。多年连作的老棉田由于病原积累 ,发病较重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2深耕。深耕能降低土壤湿度 ,并促使病残体腐烂分解 ,减少侵染源 ,从而降低烂铃率。3选用适宜品种。应注意选择叶片大小适中、果枝夹角较小 ,株型呈塔形的品种 ,减少下部的遮荫 ,通风透光好 ,烂铃相应减少。4合理搭配株行距。根据棉田条件 ,确定适宜的株行距 ,有利于通风透光 ,减少烂铃。5合理施肥。氮肥过多会影响棉株对棉铃…  相似文献   

18.
棉花超高产群体质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棉花皮棉产量在 1875kg/ hm2 以上的超高产研究结果表明 ,在棉花生长过程中 ,必须具备较高的群体质量。在 7月 30日~ 8月 31日结铃盛期内成铃强度需在 1.5万个 / hm2 · d以上 ,中后期成铃率4 0 %以上 ,果节数 30 0万~ 315万 /公顷 ,最终成铃数 112 .5万 / hm2 以上。叶面积载铃量在 2 9个 / m2 以上 ,叶铃比 (叶片数与成铃数之比 ) 4∶ 1。而栽培技术的关键是适当降低密度 ,保持适宜的群体起始量。加大肥料投入及适宜化控  相似文献   

19.
我省沿江棉区,常年秋雨绵绵,棉株郁闭,棉田阴湿,铃病甚多,烂铃严重。一般腐烂率约为20~30%,重的可达50%以上,减产1~2成。为摸清沿江棉区铃病种类、  相似文献   

20.
1 制约因素 1.1 群体结构不合理.由于一些植棉农户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大,宽窄行配比不尽合理.特别是小行一般都小于47cm,这样就对移栽地膜棉早发产生抑制,并且造成过早封小行,田间光照少,四面开花,两边结桃,小行之间结铃少,烂铃重.据调查,同是1.33m组合,大行0.83m,小行0.5m单株结铃19.5个,较大行0.93m,小行0.4m,单株结铃多0.8个,烂铃少1.5个,每公顷增产144kg,增产1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