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引进二氧化氯、增抗剂、促酵剂和克霉王等4种食用菌消毒剂,开展药剂拌料+常压高温蒸汽法对食用菌栽培料灭菌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比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技术对菌丝生长、子体实形态和产量不良影响小,菌袋污染率低。同时具有节省灭菌时间,节约能源,减少成本等优势,可以在食用菌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链孢霉是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主要杂菌,依据其危害程度分为一般感染与严重污染。一般感染是由料包的破损或袋口材料受潮等原因引起,不会对食用菌生产造成明显的影响;严重污染则危害大,起因多,有料的配方原因,也有料包的灭菌、灭菌料包的冷却、接种和培养房消毒等环节操作不当造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查出污染源,针对生产薄弱环节,采取精准预防措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链孢霉的污染是可防、可控的。  相似文献   

3.
董万先  冯松远 《食用菌》1994,16(6):37-38
在食用菌的制种和熟料栽培过程中,培养料的灭菌是关键的技术环节。目前,农村大多使用土蒸锅灭菌,但因其建造和使用上的不合理,灭菌效果极不理想,主要存在灭菌时间长、灭菌不彻底、耗能多等问题,造成菌袋的成批污染报废和财物人力的大量浪费,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食用菌生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者设计了HDM常压灭菌灶,该灶在河南部分地区推广后普遍反映具有节时、省煤(柴)、灭菌彻底、能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这里将其建造特点和使用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生产中,耗能量最大的一个生产环节就是基质的高压或常压蒸汽灭菌。为减少灭菌耗能,笔者对浅盘式常压灭菌锅进行了研究改进,现将改进后的锅体结构、砌建及应用效果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食用菌生产中,无论是高压还是常压灭菌,都是属于高能耗的一个环节。随着能源价格的节节攀升,灭菌成本在不断提高,而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菇盾杀菌剂能使常压灭菌在1~2h内杀死所有培养基中的微生物,包括最难杀死的细菌芽孢。达到快速灭菌的效果,节省能源,免却了价格昂贵的高压设备的投入。并且能使培养基在堆料、装袋(瓶)、灭菌前放置、升温的过程中不发酸变质。灭菌后的培养基不存有任何有害药物残留,适合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6.
在食用菌的袋料栽培中,可移动常压蒸汽发生炉为通入式灭菌,这是当前生产上普遍采用的培养料灭菌方式。这种方式由于灭菌时是塑膜包裹,没有仓容的限制,但许多菇农为图省事,任意加大灭菌数量、拉长灭菌时间,使料袋灭菌超量超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释了二氧化氯、增抗剂等2种食用菌消毒剂的作用机理和优点,以及采用制剂拌料+常压蒸汽法灭菌处理方法应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制备技术。经过3年试验示范筛选出二氧化氯3000倍水溶液+灭菌6 h和增抗剂拌料+灭菌6 h的食用菌栽培料常压灭菌方法,并做好后续生产管理。探索总结了全过程的技术要点,便于在食用菌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脉孢霉(Neurospora spp)又称链孢霉、红色面包霉或串珠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和病害。由于其生活周期短,扩散蔓延快,食用菌栽培中一旦被污染将造成重大损失。自2008年以来,我们走访了北京房山、山东淄博、河北平泉、黑龙江尚志、苇河等地的食用菌产区,发现此病害侵染食用菌培养料和菌丝,造成培养基质大量报废、菌袋成品率下降、栽培场所环境污染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影响食用菌固体培养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效果的因素,以利于提高食用菌二、三级菌种制作和熟料栽培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灭菌设备是食用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合理选用和操作灭菌设备,对提高食用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菌袋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现把一种新型钢木结构常压蒸汽灭菌房的设计、应用论述如下,供广大菌户参考。此灭菌房蒸汽由小型食用菌蒸汽锅炉供给,结构各部分制造简单,料袋进出方便、省时、省工,各部分组合安装,便于场地搬迁时拆卸和运输。由于其结构独特,可先预热,出料后封闭保温,大大缩短了升温时间,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孙永琴  李宏伟 《食用菌》2010,32(5):61-61,62
近年来东北地区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急剧减少,人们开始考虑用过去遗弃风干的木屑或在山场多年风干的木材粉碎木屑栽培食用菌,相应而来的问题就是用过去的灭菌方法很难达到灭菌效果,常因灭菌不彻底,即造成大量的污染,给菌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总结提高陈木屑培养料的灭菌效果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红枝 《食用菌》1993,15(1):36-37
脉孢霉(Neurospora)又叫链孢霉、串珠霉或红色面包霉,它是食用菌菌种生产及代料栽培中最易污染的杂菌之一,一旦被污染,将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1982年开始对多种食用菌菌种的制作和代料栽培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到了脉孢霉侵染的一些原因及防患措施。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由于常压灭菌灶具有容量大、造价低、耗能廉、使用安全等优点,因此被广泛采用;但据了解发现目前许多常压灭菌灶不好生火,或火力不旺,或倒烟,常需配小鼓风机或风扇吹风,这主要是由于建灶时炉灶的技术参数设计不尽合理。1997年4月,因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需新建一座常压灭菌灶;经筛选决定采用1993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食用菌百科》第334~335页上常压灭菌灶的设计和结构图建造。首先建炉灶和烟囱,再将三口锅均安装好(不要固定以便修改),然后待干后试火,结果发现按上述技术参数设计的炉灶,燃烧起火慢;经过对炉灶的有关参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张天洪 《食用菌》2000,22(5):37-38
食用菌种植由于投资小、见效快、经济收益比一般产业效益高,已成为当今我国农村、企事业单位首选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但种植者在大生产中往往由于病害(杂菌)大面积发生常感到束手无策,严重影响投资收益。本文就食用菌大生产中病害预防办法作叙述,以期对食用菌规模化种植者有所裨益。1 湿热灭菌要彻底  培养料装入容器后,经过高温湿热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可能出现的杂菌污染在料口部的称接种感染,在料口部以外的称灭菌不彻底造成的感染。1 1 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 ①拌料时水分不均匀,有干料团,因为干料团内部干燥,在湿热…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甲醛的替代品,强优戊二醛高效灭菌剂,用于接种室空间喷洒灭菌,综合灭菌效果达94.63%;绿色木霉、黄曲霉、黑曲霉、毛霉4种试验真菌室内平板实验,灭菌效果为100%;对大面积栽培生产中的污染菌袋综合灭菌率达68%以上;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够替代甲醛用于防治食用菌杂菌病害的高效灭菌剂。  相似文献   

16.
以食用菌培养料为试材,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程序升温(100℃下用50~60min,间隙式抽真空,将釜内的压力抽成-0.05~-0.06MPa,用12~15min升温使釜内达到121℃,压力0.11MPa保温90min,关闭蒸汽,杀菌结束)与常规灭菌15h(100℃)和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1.5~2.0h(121℃)对食用菌培养料中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阶梯式高压灭菌工艺培养料中的叶酸、烟酸、维生素C、维生素B1含量损失少于常压灭菌方法灭菌及一般高压灭菌方法灭菌。  相似文献   

17.
装好培养基的栽培包,通过高温处理,使容器内所有基质表面或者空隙内的微生物全部都死亡,是谓灭菌。灭菌是否彻底,关系到栽培的成败。可以说,食用菌栽培的核心就是灭菌彻底。灭菌不彻底,后续生产都是徒劳。灭菌分为常压灭菌和高压灭菌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县自推广袋栽黑木耳技术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杂菌污染也较严重,给耳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对杂菌的污染进行了重点探索,现就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浅见.(一)灭菌不彻底污染的杂菌,最常见的是霉菌.我区菇农大多是采用常压灭菌,因锅封闭不严,锅内装料又较多,常常灭菌不透,幸存的霉菌孢子萌发繁殖造成料袋污染.灭菌不透的料袋(17×35cm),接种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工厂化菌棒(包)制作中防治链孢霉的五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分迅速,从生产特色方面来看,正在从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工厂化转变,通过近几年在河北及北京郊区采用公司加农户运作模式,进行香菇、毛木耳、杏鲍菇、秀珍菇等产业化运营,生产古田式菌棒和太空包常压蒸汽灭菌熟料制棒(包).  相似文献   

20.
<正>在夏初至秋末30℃左右的季节,粉红色链孢霉以其快速繁殖蔓延的速度,可以在1~3 d内覆盖或吞没整个食用菌栽培料,而成为食用菌产业生产的大忌。笔者分别在河南西峡县田关乡、盘锦市甜水乡和灵宝市布张村食用菌合作社经历三次较大规模的粉红色链孢霉污染,均在发现的当天采取现场"无菌化"封闭方法,得到全部抑制,并完全治愈的经验,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