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美棉花生产成本及收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着重分析 2 0 0 1年中国与美国棉花生产成本的差异 ,并对两国棉花生产的效益进行了对比 ,主要结论是 :中国棉花生产总成本低于美国 ,但成本构成方面两国存在较大差异 ;而且中国棉花生产效益高于美国 ,存在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成本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降低成本、提升棉花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如加大科技投入 ,调整投入结构 ,提高机械化水平 ,加快税费改革 ,建立棉花质量保障体系 ,加快棉花生产经营组织的发育和完善 ,推进棉花产业化经营 ,实施棉花产业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在3年生枣树田间作棉花条件下,研究棉花距枣树的不同种植行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枣树成林前与棉花间作的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3年生枣树与棉花间作且棉花边行距枣树0.9m以上条件下,不同种植行的生育期差异不大;棉花中间行较边行表现出生长优势,产量较边行高,但铃重、衣分和纤维品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试验,对播期相差16 d的棉花生育进程及产量品质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因温度优势,晚播棉花出苗快,出苗至现蕾生长进程加快,缩短了晚播造成的生育进程滞后时间;晚播棉花第一果枝节位比早播棉花低1,总果枝数与早播棉花的相同。晚播棉花现蕾至开花期的生育进程与早播棉花趋于一致,吐絮期比早播棉花晚7 d,播种至吐絮生育时间缩短9 d。晚播棉花在10月上旬收获的产量比早播棉花低9.8%,但差异不显著;10月下旬晚播棉花与早播棉花的产量基本相同。早播棉花纤维品质总体好于晚播棉花,其中长度整齐度指数和黄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区棉花生产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勇  卜茂平 《江西棉花》2009,31(2):38-41
棉花生产由于品种、土壤、栽培方式、气候及栽培技术差异,不同区域、不同农户棉花单产量差异明显。而这种差异随单产的提高不断增大。就安乡县而言,户与户的棉花产量差异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875kg/hm2,上升到当前的2925kg/hm2,棉花生产管理中的不平衡现象是历年来的一大难题,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与认识,整理成文与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5.
刘文科 《中国棉花》2010,37(7):13-14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镉铜污染对转Bt基因棉及其亲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镉铜污染均显著抑制了两种棉花的生长,与非污染土壤相比,棉花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都显著降低。两种棉花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随着土壤镉污染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在同一镉污染水平的土壤上,两种棉花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在无污染土壤上的两种棉花地上部干重无差异。而且,两种铜污染土壤上,无论是转基因棉花还是亲本,同种棉花之间地上部干重无差异。在两种镉污染土壤上,两个棉花品种之间地上部干重差异显著。亲本在铜污染100mg.kg-1和150mg.kg-1土壤上的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转Bt基因棉。同样,在根系干重上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表明,外来Bt基因降低了棉花对铜污染土壤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棉花的产量质量与棉花生产(种植)方式密切相关.通过较全面的分析新疆地区棉花生产方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式、因素、环节及差异.提出了"关键要制定合适的棉花生产种植方案,营造有利于棉花高产优质的生产条件,保障技术精准到位"等提高棉花产量质量措施.以实现新疆棉花产量品质及效益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栽培条件对棉花纵、横间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纵、横间期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盖膜和摘除早能缩短棉花的纵、横间期。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胁迫对棉花叶片水分状况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牟筱玲  鲍啸 《中国棉花》2003,30(9):9-10
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 ,棉花叶片水分状况及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剧 ,盆栽棉花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 ,水分饱和亏缺明显增大 ,自由水含量降低 ,束缚水含量增加 ,棉花体内代谢水平下降 ;叶面积缩小 ,叶绿素含量下降 ,棉花光合作用能力降低。经分析 ,轻度水分胁迫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 ,中度、重度水分胁迫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南繁棉花与主产棉区棉花(棉区棉花)全生育期虽然差异不大.但各个生育阶段的生长发育速度差别较大,后者的前-中-后3个阶段属于“慢-快-慢”模式.南繁棉花恰好相反,是“快-慢-快”模式。所以.同样是大田棉花,但在水肥管理和生育期调控方面,南繁棉花是有其自身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取食棉花和玉米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用棉花生殖器官(蕾、铃)和玉米生殖器官(雌、雄穗)分别饲养棉铃虫,观察两种食料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取食棉花棉铃虫的幼虫发育历期为18.21天,比取食玉米的长4.39天,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取食玉米棉铃虫的雌雄蛹发育历期,较取食棉花的分别长1.0~1.5天,达显著差异;(3)取食棉花棉铃虫的雌雄蛹重分别比取食玉米的高0.033g和0.0342g,差异达极显著水平;(4)取食棉花棉铃虫的化蛹率、羽化率分别比取食玉米棉铃虫高18%和40%以上,而取食玉米棉铃虫蛹的死亡率是取食棉花的约4倍;(5)两种食料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取食棉花棉铃虫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和单雌抱卵量比取食玉米要高出400粒左右;(6)两种食料对幼虫存活、成虫交配、成熟卵产出以及卵孵化等方面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特早熟棉花品种纤维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不同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差异,对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08―2018年辽宁省共审定特早熟棉花品种18个,多为中、短绒,其中断裂比强度是影响棉花纤维品质的主要因素。多数品种因为断裂比强度指标下降,导致审定品种不得不归为低一级的品质类型,影响了棉花品种的利用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高断裂比强度棉花资源的利用,以提升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2.
 在河北廊坊对10个棉花品种(系)的几种主要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棉花品种(系)均有不同程度的苗病发生,以红腐病和炭疽病为主,伴有少量立枯病的发生;并且,不同棉花品种对苗期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棉花DUS测试不同品种性状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棉花DUS测试指南对棉花申请保护品种119A、120A及近似品种119B、120B的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株高、第一果枝节位高低、第一果节长度和铃柄长度4个重要数量性状,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同一申请保护品种与相应的近似品种之间差异较小。而不同申请保护品种和不同相似品种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伏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清长是否存在着差异,经选用11个棉花品种定时定株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品种间蚜害的差异,从而为选育抗蚜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和普通尿素处理,但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无差异。腐殖酸尿素减量条件下,2种类型腐殖酸尿素处理之间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施用腐殖酸尿素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植株总干物质质量,促进棉花植株对氮、磷和钾的吸收,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提高了17%,而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无差异。减量施用腐殖酸尿素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产量有所下降,但却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不同类型腐殖酸尿素效果存在差异,总体上腐殖酸尿素Ⅰ型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生产比较效益是棉农收益、棉花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1989―2016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棉花主产区生产比较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1)西北内陆棉区生产比较效益最优,黄河流域棉区次之,长江流域棉区较低。(2)棉花生产比较效益变化受棉花播种面积、产量、国家政策、价格和竞争作物等多重因素影响,且各因素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存在差异。(3)棉花价格和政策对主产区棉花生产比较效益的影响最显著,自然灾害、机械化水平、植棉收入占比、棉经产值比等较显著。鉴于此,提出完善棉花生产支持政策,健全棉花价格波动预警和发布机制,及时把握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庞国柱  王进财 《江西棉花》2015,(2):40-42,46
通过在棉花上应用乐卫地3种不同配方含氧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比较,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生物降解膜比普通地膜增温、保温效果好,保苗效果好,棉花生育期缩短1~3d,对棉花单铃重、衣分和产量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丁玲 《中国棉花》2008,35(2):5-7
 根据对淮北市棉花产业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地棉业的优势与差异,并提出了提升淮北市棉花产业竞争力的思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棉花不仅是中国重要作物之一,棉花产业更是在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通过对棉花产业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棉花产业发展重心逐渐向新疆地区转移,为进一步说明各主要省份之间的差异,本文基于区域竞争力视角,建立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通过对比研究各主...  相似文献   

20.
棉花浸种具有出苗快、出苗齐的作用,但生产上处理种子方法多种多样,加之棉花播种期间气候条件的影响,致使棉花播种品质产生差异。为提高棉花的播种品质,1989~1991年进行了不同浸种方法对播种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