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在3005m^2的池塘里,高密度培养大规格草鱼种,且塔养鲢,鳙,鲤种。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草鱼种入池先喂芜萍,20天后改喂浮萍并驯喂粗蛋白含量较高的小颗粒配饵。草鱼种长到10cm后,改喂粗蛋白含量较低的配饵;定期注入新水,增氧,泼洒药物,投喂药饵,高温季节,使池水保持长流水。结果:共产草鱼种5032kg,平均规格80.1g;鲢鳙鱼种2660.6kg,鲤种536.3kg,纯利48928.6元,投入产出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由于草鱼经济价值较高,饲料来源广泛,被一些地区作为池塘的主养对象。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专死草鱼的泛塘1.原因通常泛塘时,其死亡先后顺序一般是鲢、鳙、鳊、草、青、鲤等,草鱼属中等耐缺氧水平的种类。然而,每到草鱼生长旺季,常在养殖区出现一些异常的泛塘现象--死亡的主要是草、编鱼,有时甚至纯死草鱼,且越是大草鱼死得越多,这类情况多发生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对象的"草基"鱼塘,一旦发生,往往对生产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造成这种现象正是很多养殖者深感茫然的问题。专家和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4.
池塘主养草鱼及鳊鱼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养殖方式。我们在南京市浦口区顶山农牧场开展了这项试验,取得了每100平方米水面产鱼97公斤的成绩。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条件 池塘面积7300多平方米,东西走向,水  相似文献   

5.
1996年我们在武功县北营渔场进行了池塘主养大规格草鱼种高产试验。从6月27日放养到10月10日验收,经105天饲养,216亩试验塘总产鱼种18395kg,平均亩产鱼种8516kg;其中草鱼种单产达到5627kg,个体重104g,成活率为83%...  相似文献   

6.
李效宇  杨红生 《河南水产》1995,(3):18-19,22
本文测定了主养草鱼成鱼高产池塘4-9月份浮游生物的平均生物量,研究了浮游生物种群结构和优势种群的变动情况,初步探讨了草鱼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的关系,探讨了池塘水质调节控制的技术措施和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不同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好等特点,很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较高,成为养殖结构调整中扩大养殖的对象。为了充分利用池塘的生态环境,挖掘草鱼的养殖潜力,提高其养殖效益,探索一套适宜的草鱼养殖模式,2005年我们在洛龙区火龙渔场进行了三种不同饲料在池塘中主养草鱼的对比试验,为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更好的养殖方法。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池塘主养草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宁夏地区过去一直采用混养投喂饲草的方法养殖,产量很低。近几年来,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草鱼的市场需  相似文献   

9.
草鱼为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饵料水平要求低,个体规格大等优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但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及其"老三病"(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一直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随着草鱼出血病四联疫苗开发研究和免疫技术的推广应用,草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休闲渔业的发展和草鱼价格的上涨,池塘主养草鱼在大丰市逐步发展.为探索草鱼池塘主养高产高效技术,养殖户韦龙潭在笔者的指导下,利用16 900 m2池塘进行了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相关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主养草鱼池塘底泥微生物多样性,采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扩增了湖北石首一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养殖池塘底泥细菌16S rDNA片段,构建了底泥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并对该文库中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文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H′)为3.85,S...  相似文献   

11.
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会竹  肖宁  赵雨婷  房慧  李槿年 《水产学报》2018,42(10):1606-1614
为了建立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本研究在采用刮除法结合胶原酶IV消化法制备肠黏膜固有层单细胞悬液的基础上,使用鱼类脏器单核细胞分离试剂盒分离肠巨噬细胞,再经差异贴壁法纯化肠巨噬细胞,最后,用含10%胎牛血清和5%草鱼血清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在28°C、5%CO2条件下原代培养肠巨噬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检查、分子标记检测和功能验证实验加以鉴定。结果显示,每尾鱼(约250 g)肠巨噬细胞的获得量约为3×107个,细胞活率为99.6%,纯度达到95%以上;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原代培养4~5 d的贴壁细胞多呈圆形或多边形,体积明显增大,细胞汇合度达到95%;光镜和电镜观察到染色后的贴壁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贴壁细胞经荧光定量PCR在m RNA水平检测到巨噬细胞特异性标志分子(草鱼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功能实验证实贴壁细胞具有吞噬功能,脂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其呼吸暴发活性。本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草鱼肠巨噬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为开展口服疫苗诱导的草鱼肠黏膜免疫应答研究提供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传统池塘养殖和池塘内循环系统养殖草鱼的营养差异,对2种养殖方式草鱼的营养成分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池塘养殖草鱼肌肉水分、粗脂肪含量、脏体比以及pH降低值和滴水损失高于循环养殖系统的草鱼,而肌肉粗蛋白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低于循环养殖系统的草鱼。池塘养殖和循环系统养殖草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均符合FAO/WHO的标准,必需氨基酸均是赖氨酸(Lys)含量最高;池塘养殖草鱼氨基酸总量(∑TAA)、鲜味氨基酸总量(∑DAA)和甜味氨基酸总量(∑SAA)低于循环养殖系统;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2种模式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Val)。循环养殖系统草鱼肌肉∑n-3PUFA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但肌肉EPA+DHA含量是池塘养殖的1.5倍。研究表明,草鱼营养组成合理,池塘内循环系统养殖的草鱼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优于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3.
陈团  胡毅  张德洪  潘化祥  陈云飞  钟蕾 《水产学报》2019,43(4):1069-1079
以商业配方为基础,研究不同糖源(小麦、大麦、玉米、白高粱、木薯)膨化饲料对大规格草鱼[初始体质量(400.77±7.45) g]生长、体成分、越冬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养殖实验于水库网箱(2.0 m×2.0 m×2.0 m)中进行,饲养时间为16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每网箱保留15尾进行越冬实验,时间为16周。结果显示,玉米组草鱼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显著低于其他各组,饲料系数(FCR)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他4组差异不显著;肥满度(CF)小麦组最高,脏体比(VSI)玉米组最高,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木薯组最高;小麦组血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大麦和白高粱组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木薯组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小麦、大麦和玉米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白高粱和木薯组,木薯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4组。白高粱和木薯组的肝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大麦和白高粱组的肌糖原显著高于其他组。越冬后,大麦组草鱼体质量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其他各组,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GLU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肌肉粗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高,其他各组越冬后体质量下降幅度差异不显著,小麦组CF下降比例最高,玉米和木薯组HSI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其他各组,玉米组的VSI下降比例最大。研究表明,在膨化工艺条件下,以生长、增重成本和越冬为评价指标,小麦、木薯和白高粱是大规格草鱼适合的糖源,木薯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一株从草鱼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病原学及基因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确定南昌地区某渔场草鱼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原体及病原特征,从患病草鱼的肝脏病灶中分离出一株致病菌A1310。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检验、人工感染实验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并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基于多序列位点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的系统进化分析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生化鉴定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当浓度达1.0×106 CFU/mL时,对草鱼有致病性;对供试20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等7种耐药,对卡那霉素等5种敏感;A1310株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包含96个与毒力和防御相关基因,其中多药耐药性外排泵基因占大多数,约为22%;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S15-242、S15-458、S15-591、S15-700)聚类为同一进化分支;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A1310具有一个删减版的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基因数量为标准Ⅵ型分泌系统的80%,缺少vgrG和vca0109基因的部分片段。综上所述,来源于草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株A1310,与美国斑点叉尾鮰分离株具有亲缘关系,含有多个已报道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毒力基因。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内容,也为嗜水气单胞菌的有效检验、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对草鱼的疾病防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秦真东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杨敏璇  卢志杰  李军  林蠡 《水产学报》2023,47(3):039415-039415
为了探究鱼类体内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对鱼体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注射血红蛋白模拟体内出血,探究血红蛋白对组织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导致头肾和中肾组织中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沉淀,同时提高了鱼体血清中的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头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普鲁士蓝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表现出了吞噬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显著激活了头肾巨噬细胞中CD68、CD86、CSF和MHC-Ⅱ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刺激12 h后,头肾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4)、趋化因子基因(CCL20和CCL4)、IFN-α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表达。研究表明,草鱼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具有吞噬能力,同时血红蛋白也激活了巨噬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本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草鱼血红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丰富了鱼类血液基础免疫学理论,同时也为鱼类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冀东  王璞  程卓  李小勤  冷向军 《水产学报》2019,43(10):2268-2277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氯化钠对草鱼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10、20、30和40 g/kg氯化钠,配制成5组饲料,饲养平均体质量为(12.26±0.03) g的草鱼60 d。结果显示,添加10和20 g/kg氯化钠对草鱼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没有显著影响,但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各组肌肉水分、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肌肉灰分含量随氯化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蒸失水率、离心失水率和冷冻失水率(除10 g/kg氯化钠添加组外)显著增加,10和2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20、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游离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硬度及30、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肌肉咀嚼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肌肉弹性和回复性无显著差异;在肠道组织学方面,30和40 g/kg氯化钠添加组的绒毛高度和绒毛宽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氯化钠添加组的肌层厚度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10~40 g/kg氯化钠,对草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没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生态基系统中细菌群落组成与草鱼生长的关系,实验按生态基表面积占养殖水体表面积的比值50%、100%、150% (S-50、S-100、S-150),设置3个不同密度的生态基养殖系统。首先测量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草鱼生长性状,进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体中和生态基上的细菌群落组成,探索生态基系统内细菌群落与草鱼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S-100和 S-150组的草鱼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S-50和对照组;S-100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组;S-100和S-150组的饲料转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菌群落分析发现:①与水体相比,生态基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比例增加,且该菌在S-100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②水体中细菌主要以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红细菌属(Rhodobacte)、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和浮霉状菌属(Planctomyces)为主,生态基上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占较高比例,并且后3种细菌在S-100组中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③在可鉴定的种水平上,生态基上的细菌主要以产碱假单胞菌(P. alcaligene)和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为主,其中产碱假单胞菌在S-100和S-150组最高。综合草鱼生长性状、细菌群落组成及生态基生产成本分析发现,生态基比表面积为100%时效果最佳,即细菌多样性和潜在益生菌比例高,饵料系数最低,草鱼的存活率和增重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溶血对肝脏的损伤机制,以揭示血红蛋白对机体的损伤作用。首先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发现注射血红蛋白组的肝脏组织中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普鲁士蓝染色揭示肝脏中存在大量的铁沉积,进一步的实时定量PCR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注射的血红蛋白激活了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探究体内出血对肝脏的影响,实验通过体内注射苯肼模拟体内出血,H.E和普鲁士蓝染色结果表明,大量的溶血导致肝脏细胞坏死和铁的沉积增加,通过检测肝脏中血红蛋白和铁含量发现,苯肼组中,肝脏组织血红蛋白和铁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而铁含量的增加同时激活了肝脏组织中铁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其次,实验检测了注射苯肼后肝脏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qRT-PCR结果显示,高剂量的血红蛋白激活了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如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抑炎因子IL-10以及趋化因子IL-4和IL-8等。为进一步探究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对肝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以及β-半乳糖苷酶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鱼体内的出血显著增加了肝脏氧化损伤作用,同时,qRT-PCR和酶活性检测结果揭示,血红蛋白的氧化损伤作用促进了肝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最后,实验检测了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体内的出血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中的抗氧化系统。研究表明,鱼体内大量出血释放的高氧化活性的血红蛋白显著激活了肝脏组织炎症和氧化损伤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同时也激活了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草鱼全基因组微卫星特征并开发高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亲子鉴定平台,实验利用已发布的草鱼全基因组序列,开发高度多态、准确度高、重复单元在4~6碱基范围的微卫星标记.结果显示,在草鱼900.51 Mb基因组序列中共筛选到微卫星序列677363个,总长度12 835 407 bp,占全基因组长度的1.4254%,平均跨度为1...  相似文献   

20.
章倩  张木子  黎明  王日昕 《水产学报》2020,44(2):289-299
为了比较牛磺酸对急性氨中毒的鲫和草鱼缓释作用的差异,实验分别构建了4个处理组,组1实验鱼通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2注射醋酸铵(鲫7 mmol/g,草鱼9 mmol/g),组3注射醋酸铵和牛磺酸(100μg/g),组4注射牛磺酸。毒性实验持续96 h。结果显示,组2鲫肝脏中SOD、CuZnSOD和CAT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2和组3鲫肝脏中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组1鲫大脑中SOD、CuZnSOD、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组2草鱼肝脏中SOD、CuZnSOD、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组2和组4草鱼大脑中SOD和CuZnSOD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组1和组3;组3草鱼大脑中CAT和GPx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此外,组2鲫和草鱼肝脏及大脑中TNF和IL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鱼类氨中毒会扰乱机体的抗氧化酶系统和免疫应答,引起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草鱼通过提高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应对氨中毒;牛磺酸能够有效缓解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氧化伤害,但牛磺酸并不能降低氨中毒对鲫和草鱼造成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