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像白杨树一样,他有一种挺拔的精神,昂然向上。老了,退休了,依然是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翻阅朱书绅生命的年轮,他在喀什地区从事林业专业工作的37年间,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心血都倾注在林业科技的应用研究和推广普及中,为贫困地区造林绿化和科技扶贫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荣获国家科委科技扶贫服务奖。他的感人事迹在我们的脑际间聚焦、放大。党的哺育之情时时在激励着这位林业专家的拳拳报国之心。朱书绅也正是凭着一腔报效祖国的激情,书写着他毕生的风采。1937年夏,朱书绅出生在江苏省丹徒县姚桥镇胡家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因… 相似文献
2.
<正>他一门心思搞林业科研25年,创出一套高效、实用的桉树扦插育苗新技术,并完成广西无瓣海桑的首次规模化育苗。他为桉树产业化技术推广立下汗马功劳,连续获得钦州市第五批、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称号,还多次被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他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区级的重大科研项 相似文献
3.
封祖亮是原百色地区林科所所长,从事林业科技工作32年的高级工程师。1990年11月,退休已两年的他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江总书记勉励他继续努力,为老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多年来:他退而不休,继续在职时的未完事业,使自己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新的突破,为扶贫攻坚作出新的贡献。为了表彰他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楚雄彝族自治州林科所所长张培信楚雄州广播电台记者徐云虹你踏遍了彝州的青山,你老了。可依旧年轻的是你的一颗心。每当谈起你的森林,你的大山,你就会激动。你说,森林是你终生唯一的选择。是的,否则当初未满17岁的你,怎会固执地走上了一条通... 相似文献
5.
6.
黝黑的面庞、不高的个头,然而,在甘肃省天水市林业系统提起张宋智的名字,却无人不点头称道。从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到考人西北农学院;从教书育人的大学教师,到扎根基层的林业工作者;从怀揣“科研梦”的追梦者,到天水市的“科技功臣”:26年间,张宋智用坚毅的信念扎根在偏僻的山区里,用一次次的华丽转身谱出与“绿”的深厚情缘。 相似文献
7.
8.
9.
10.
从一个只有6名员工的小木材刨片厂发展到一家总资产6亿多元、造林16万亩、拥有651名员工的大型术业公司,桂林市最大的私营造林企业——她和丈夫18年辛苦经营,把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加工厂发展成了当地一家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11.
12.
13.
3WS——75D型杨树深栽机的发明者,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助理工程师赵哲申说:“我即使是一棵无名的小草,也绝不能辜负春风和阳光的希望!”就是这棵无名的小草,曾在酷冬洗劫过的莽原上,恪守着“春风吹又生”的信念,进行过奋斗和追求。当浩荡的东风吹拂大地的时候,小草终于破土而出,和自然界无数个生命一道去妆点明媚的春光。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2001年,吕日新从河北省卫生厅职业病防治所所长位置上提前辞职退休到井陉县洞阳坡开发荒山。他把这一选择称作“从医人到医山”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林科所建所30年来,林业科技队伍明显壮大,科技人员现已由建所初期的24人,发展到67人,但科技队伍年龄结构极不合理,课题主持人的阶梯结构出现“断层”,年龄老化的现象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朱序弼,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镇川镇朱家寨村人,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退休高级工程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凭着对绿色事业的执著追求,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引进和培育了林草1520多种。先后取得了18项科学研究成果,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和论文200多篇,和他人共同著书3本,受到多次科研和科普奖励。他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尊重,先后当选为市人民代表,地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获得 “全国绿化奖章”。 小叶杨是陕北的传统树种,过去祖祖辈辈靠的是扦插繁殖,要扩大种植,难度很大。1956年朱序弼用带根苗繁殖法培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