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蔗地深耕深松对甘蔗吸收N,P,K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蔗地深深松对甘蔗前期吸收N,P,K有促进作用,且旺盛生长期甘蔗+3叶的叶长,叶宽超对照,叶面积系数比对照增加10%左右;甘蔗产量比对照增加2.68-16.80%;甘蔗蔗糖分比对照高0.32-2.27%。因此认为:蔗地深耕深松有利于旱地甘蔗前期早生快发,促进后期糖分纱,使甘蔗增产增糖。  相似文献   

2.
旱地深松     
《广西蔗糖》1997,(1):14-14
深松是在翻耕基础上总结出的一种适应干旱地作业的保护性耕作法。它利用深松铲疏松土壤,加深耕层而不翻转土壤,达到调节土壤三相比,改善耕层土壤结构,减轻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深松确定为一项基本作业。我国研制的深松犁有单拄凿形铲式和倒梯形全方位式,这些深松犁在无覆盖的条件,工作性能尚好,但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还存在着秸秆易堵塞,人士困难等问题。深松主要是为了恢复被机具压实及自然回实的土壤容重,以提高土壤水分保蓄率并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不必年年进行深松,一般只要土壤结构符合作物生长需要即可,…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土壤深松技术对海南甘蔗生产的作用和,结合目前海南甘蔗生产的现状,指出了为促进甘蔗生产的发展,必须积极推广土壤深松技术,并结合推广而旱品种,抗旱旱种,地膜覆盖,甘蔗叶深碎还田,配方施肥等措施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杨景 《甘蔗(福建)》1996,3(4):34-36
旱地甘蔗机构深松耕技术,能改善甘蔗土壤物理结构及空气,水分,养分的保持和供给等生态环境,有利甘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我局于1983年秋开始与广东省农科院协作,对该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示范,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至1995年全县推广旱地甘蔗机械深松耕技术面积达188880。0公顷,占全县甘蔗累计面积的35.49%,平均公顷产93.41吨,比对照平均化顷产均11.07吨,增产13.44%,累计  相似文献   

5.
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对耐密玉米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振武  李真  王岩  赵艳艳  黄毅  齐涛  尚彬 《玉米科学》2012,20(2):115-118
选用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12 t/hm2)、大垄深耕无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无深耕无整秆深还田无膜覆盖(对照)3种处理,研究不同方式对耐密玉米的植株叶片、茎秆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株叶片和茎秆对氮、磷、钾吸收积累,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大垄深耕无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对照。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与对照相比,玉米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植株叶片的氮、磷、钾积累分别增加了4.4%、15%、10%、23%;26%、9.7%、15.4%、19%;18.3%、5.1%、7.1%、9.8%;叶片氮积累增加高于磷和钾。茎秆的氮、磷、钾分别增加了8%、30%、5%、14%;45%、38.5%、40%、25%;12.4%、30.9%、43.8%、34.5%;茎秆磷积累增加高于氮和钾。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突出增加了叶片氮积累和茎秆磷积累。在大垄深耕整秆深还田地膜覆盖处理的玉米生育期间,植株吸收充足的氮、磷、钾养分,植株健壮,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茎秆的抗逆性、抗倒性增强,为子粒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相似文献   

6.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以拔节期深松和不深松为主因素、两种施氮模式为副因素,研究拔节期深松对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深松与不深松相比,夏玉米株高、穗位高分别降低了17.3 cm、9.0 cm,茎粗减少了2.7 mm,展开叶片数少1片;延缓吐丝期前叶面积指数(LAI)的增加及吐丝期后LAI的下降;吐丝期穗位叶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了38.0%、25.3%、42.5%、2.0%;开花期前生物量降低了1 519.5 kg/hm2,开花期后生物量下降了168.8 kg/hm2;穗部性状变差,穗粒数下降近100粒,经济系数下降7%,子粒产量减少1662.0 kg/hm2,拔节期不宜进行深松作业.两种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耕作方式和施氮模式交互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优化大豆垄上深松铲的作业性能和作业效果,对传统大豆垄上圆弧式深松铲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深松铲正常作业时的耕作阻力以及对土壤的作用确定深松铲结构参数,并借助计算机离散元软件对深松铲进行仿真试验,研究深松铲结构参数对于其耕作阻力及土壤扰动面积的影响,从而优化深松铲结构。理论分析得到深松铲切削角范围为30°~60°,入土角范围为19°~23°。2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组合离散元仿真试验得到:影响深松铲耕作阻力的主次因素为切削角、入土角;影响深松铲土壤扰动面积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深松铲切削角、入土角;理论上当深松铲切削角34.39°、入土角20.24°时,耕作阻力为804.799 N,扰动面积为418.42 mm^2。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深松铲与理论值相比,耕作阻力增加7.92%,土壤扰动面积增加7.54%,均与理论值偏差较小,仿真优化结果可靠。优化后的深松铲作业性能与作业效果优良,为大豆垄上深松铲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90进行了2年新植、2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良好.每hm^2平均产蔗量93.48t,比对照种ROC22增产8.29t,增幅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5.25%.11月至次年1月平均15.67%.与ROC22相近;含糖量平均14.65t,比ROC22增1.26t,增幅9.4%;属早熟,高糖、高产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介绍蔗乐乐的大面积应用,对防治甘蔗螟降低枯心率有显著的作用,施用蔗乐乐的甘蔗枯心率为0.69%,对照为2.2%;最终使甘蔗增产3.9%,增产的因素主要是增加有效茎270条/667m^2,增长7.2%,其次是增加甘蔗植株高度11.5cm/条,增长4.1%。  相似文献   

10.
甘蔗化肥减量增效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当前甘蔗生产的施肥现状,并提出蔗地机械深耕深松、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蔗叶还田、合理灌溉等相应的化肥减量增效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