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鲁豆12号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文丰7号为母本,诱变3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并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改进原有种植习惯,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情况试验安排在嘉祥县黄核乡,前作为玉米。土壤为中层粘底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山宁12号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用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夏大豆山宁14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66.7m2种植密度1.8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25kg、出苗后70天追施尿素10kg、每12天浇水1次种植模式下可获得较高产量。但在生产实际中,为增加可信性,借助产量频数分析法作进一步解析,得出山宁14号666.7m2产量大于240kg的栽培方案为:密度1.2—1.3万株,基施氮磷钾复合肥12~18kg,出苗后41-45天追施尿素10kg,每9—10天灌溉1次。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甬优12号不同播种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甬优12号的产量影响较大,甬优12号在宁波市鄞州区作单季晚稻强化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5月底,每推迟10d播种,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大豆密植不同种植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豆密植五种种植方式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进出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宽台密植的三处理比其它处理明显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改善大豆冠层中,下部的透光性能,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6.
播期对大豆品种山宁16号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宁16号为试材,研究播期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延迟其出苗至初花日数(生育前期日数)缩短,开花至生理成熟日数(生育后期日数)差异不大,生育期结构增大;晚播缩短大豆营养生长期,株高、底荚高和主茎节数均降低;随播期推迟该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虽有增加,但单株粒重、百粒重降低较多,其影响大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的影响;晚播不利于大豆的鼓粒及产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七星关区杨家湾镇辖区内的土地低产田面积较大,大部分是坡地,土层薄、肥力低、管理方式粗放,多年来在推广玉米种植技术过程中,虽然主导思想是以营养球单株育苗定向移栽技术作推广,但是只有部分村利用该技术,绝大部分村还在以直播和零星的营养块双株育苗移栽为主,加之近几年该镇春旱出现频率较高,致使全镇玉米产量相对较低。为了打破农民保守的观念,本试验以各种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研究目的,摸索出不同种植方式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8.
针对吉林省桦甸地区的两个主推高产大豆新品种九农26号、九农33号进行连续3年的不同种植方式与产量关系试验,目的是寻找最佳种植模式用来指导当地大豆生产实践,以有利于种豆农民的增产增收。从结果可以看出,九农33号、九农26号均以株距20cm、每穴双株,公顷保苗15.477株的种植方式为最佳,产量超过3700kg/hm^2。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马铃薯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7 663.6 kg/hm2、9 561.48元/hm2,坑种的马铃薯产量和和纯收入也较高,这2种种植方式的增产增效显著,具有保湿增墒作用,可以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平豆一号产量及其成产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平豆一号 (原系号 940 1— 1 )是平顶山市农科所近年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早熟大豆新品种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郑州 )测定 ,其粗蛋白含量 43 .2 3 % ,油分含量 2 0 .1 8% ,达到国家规定的优质大豆标准。为了加快平豆一号的推广应用 ,做到良种良法一起推 ,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 ,对平豆一号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笔者着重就不同密度对平豆一号株高、有效分枝数、产量等成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以确定该品种丰产栽培的适宜密度。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2 0 0 2年在平顶山市农科所农业试验场进行 ,试验地肥力中等、均…  相似文献   

11.
以齐黄34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折合产量最高,为2 845.5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75.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为2 678.97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65.3%;全膜双垄沟侧播排第3,为2 548.40 kg/hm~2,较露地点播增产57.2%。全膜等距微垄沟播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优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模式和全膜双垄沟侧播种植模式,推荐为大豆种植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5-1996年在黑龙江垦区10个不同生态条件农场进行的大豆种植方式的联合试验结果,对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群体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性提出了各种种植方式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9号适宜的配套轻简高效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技术措施,设置4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油29号以传统育苗移栽种植产量最高(为191.89kg/667m2),投入成本最多(为793.0元/667m2),而以稻桩直播产量最低(为153.71kg/667m2),投入成本最少(为269.0元/667m2)。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及产投比从高到低依次均为稻桩直播>机械直播>免耕移栽>传统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14.
旱地谷子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谷子不同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膜栽培均比露地栽培早熟且增产。以地膜双垄沟和三垄沟种植的增产效果最好,分别比露地平播增产54.3%、50.7%,且早熟9d;其次为地膜穴播和膜侧条播,分别比露地平播增产44.5%、34.9%,早熟7d和4d。  相似文献   

15.
冬种马铃薯不同种植方式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翻耕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的马铃薯产量和纯收入最高,分别为36 410 kg/hm2、15 470.4元/hm2,纯收入比翻耕露地栽培增收9 633.3元/hm2,其次是免耕稻草覆盖种植方式的马铃薯产量和和纯收入也较高,纯收入比翻耕露地栽培增收5 637.9元/hm2。  相似文献   

16.
寒地大豆几种种植方式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目前国内外大面积推广的大豆平作窄行密植种植方式以及由其与黑龙江省实际结合而产生的大垄窄行密植种植方式与现在生产上较普遍应用的垄作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地区大豆缩小行距,扩大株距的栽培方式可以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平作窄行密植方式最高可增产27.14%,选用适宜的品种和工,该项技术在高寒地区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条件对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14年黑龙江省审定命名的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条件下,其根系生长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产量、叶面积等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种植方式在直径为2.0 mm水平上的根长比同一大豆品种其他3种种植方式长,更加适合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根系的生长发育。种植方式与根的生长发育有着必然联系,垄作种植方式和平作种植方式下根的长度增加,根系增多。垄间覆膜种植方式处理与垄作、沟播种植方式下在产量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这对于加大大豆新品种北豆54号的推广应用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标  雷尊国  李飞 《农技服务》2014,(10):60-61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与栽培密度试验对马铃薯优良品种冀张薯8号的生育期、植株性状、商品薯率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在威宁种植冀张薯8号可采用多种种植方式,合理的栽培密度在2964~3459株/667m2之间,密度为3459株/667m2时,亩产量最高可达2584.42kg。  相似文献   

19.
李标  彭慧元  李飞 《农技服务》2012,29(8):917-918
为掌握黔芋1号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其种植水平,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与密度对马铃薯新品种黔芋1号生育期、植株性状、晚疫病抗性和产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威宁种植黔芋1号宜采用单垄双行的种植模式,最佳栽培密度为50 025株/hm2,晚疫病病情指数最低,可有效防止晚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并可获得最高产量(38 103 kg/hm2)和较高的大中薯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我国玉米育种家们在挖掘单株生产潜力 ,提高单株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光合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在培育了一大批竖叶耐密型玉米杂交种的同时 ,也育成了一批各具特点的玉米新杂交种。如山东省莱州市农科院育成的玉米杂交种登海 11号 ,就是一个中晚熟、中高秆、超大穗、半紧凑型的新杂交种。为了掌握登海 11号在豫东地区的适宜密度 ,我们进行了不同种植密度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0~ 2 0 0 1年在本校实践教学基地睢阳区水池铺基点进行 ,该点土地肥沃 ,肥力均匀 ,两合土质 ,前茬施用优质有机肥 375 0 0kg/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