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善论恶乃是佛教的永恒主题。在中国佛教中,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善恶“因果”观,一是注重“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二是注重“因”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其中有着“决定论”意味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中国本土儒家文化以及民间习俗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在佛教中的反映,属于中国化的善恶“因果”观;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是基于印度佛教的“缘起论”,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善恶“因果”观。依据印度佛教的这种善恶“因果”观,东晋竺道生进一步提出了“善不受报”的思想。依据“善不受报”以及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佛教“缘起论”,一个人只管行善而不要去追求行善的回报,然而就是这种不求回报的行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  相似文献   

2.
素食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湘臣 《农业考古》2007,(1):181-184
在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素食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所谓“素食”,就是以植物类、菌类、豆制品类中的食物为原料烹制而成的菜肴。它是中国菜中一个自成体系的组成部份。在我国,素菜有着渊源流长的发展历史。在过去,有些人认为:我国素食源于寺院,然后传入民间,成为各种流派的素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可以发现,这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已有素食了。它并非佛教传华的舶来品,而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3.
禅悦之风──佛教茶俗几个问题考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余悦“黎庶自有消渴甚,茶佛一味不解缘。”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佛教僧侣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形成、茶道的普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虽然学术界对此已发探讨和介绍,但还有相当多的学...  相似文献   

4.
论“茶禅一味”陕西安康地区作协丁文“茶禅一味”,实际如此,并非向壁虚造。其说源于宋代,系禅僧圆悟克勤手书赠送留学的日本弟子的四字其诀。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就是禅宗的出现。禅宗不是中国佛教的全部。仅是其一宗,但禅宗可代表中国佛教。中国茶道形成于中唐之后...  相似文献   

5.
八大菜系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人们常说的“八大菜系”,即鲁、川、粤、苏、浙、徽、湘、闽。尽管从原料、调味、烹饪方法上来说,每个菜系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精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注重疗养。[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尽管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思想,但几乎很少有佛教学者敢于正面直视“经济问题”,造成了诸多的误读。星云大师以其几十年的弘法体验,向公众“开示”佛教的“财富课”,对现代经济学而言既是一种纠偏,也是一种超越。星云大师从“经世济民”的高度综合地看待经济问题,用“圣财”、“净财”来界定财富,用“因果法则”来指导“经商伦理”,并用“惜福”、“环保”来理财,不仅涵盖了富兰克林提出的"赚钱格言",而且颠覆了“韦伯难题”。也许人们并不承认有所谓的“佛教经济学”,但对于佛教的财富观念、生财、理财之道,当一定不敢轻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佛教教义、佛陀神化和菩萨信仰的分析,发现佛教原始教义中无神又有神,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传播佛陀、菩萨等成为偶像崇拜。在现实生活中佛教“偶像”和“偶像崇拜”的确立是佛教发展和传播的必要条件。佛教教义通过偶像崇拜进一步和生活连结,逐渐深入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认为,佛教不提倡卜筮,但其实佛门也有自身的卜筮信仰,不仅有佛教经典作为依据,而且也有实际践行的历史记录。这种信仰隋唐时就已出现,明清时得到广泛发展。明末藕益大师是积极施行的代表人物,他的卜筮活动主要是拈阄与地藏占察。他将佛教卜筮与传统易占做了区分,并撰《周易禅解》以佛教卜筮理论解读易学,他的理论注疏和实际践行对佛教卜筮具有“正名”的价值。除了儒释道相融因素,末法时求疑与利他的需要、密宗影响也都是促进卜筮信仰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旭 《农家致富》2006,(22):55-55
有些聪明的“煮妇”在为家人烹制菜肴时,都会从润燥方面着眼,并选择当季产的原材料,制作适合家人吃的健康菜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儒学名义上不是宗教,但实质上跟宗教差不多,只是不像宗教那样有严格的教义与教规。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佛教思想是出世思想。儒佛是截然不同,可是深入了解,还是可以发现这两大派别存在一些共同点——都对“孝”作出过阐述,本文就儒家思想孝与佛教思想孝作个比较。  相似文献   

11.
惠恩举 《新农业》2004,(12):25-25
大蒜、陈皮、辣椒是家庭烹制菜肴常用的作料,被称为“厨房三宝”。又因为它们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没有毒副作用,不在畜产品中形成有害残留.同时还具有防治疫病、增强食欲的作用,所以又是纯天然的“养殖三宝”。在畜禽饲料中添加一定量“养殖三宝”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新辰公司所有的菜肴品种都可以网上订购,从下单到送达,均可在半小时内完成。新辰公司利用企业现有加工平台优势,突破了中式菜肴工业化发展的“瓶颈”,成功实现了中式菜肴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中式速冻菜肴应运而生,掀起了厨房新革命。  相似文献   

13.
“茶禅一体”初探湖南省文联赵海洲一、茶不发现于僧,但僧茶不分家如果说《神农本草经》这段话是最早可信的依据,那么“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尝百草”的神农,便是茶叶最早发现的始祖了。而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则是以后的事。春秋孔子只“闻四方有圣者...  相似文献   

14.
据报载,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农民根据季节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问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的早期楼阁式佛塔,已知的考古实物,有长江上游的四川什邡在1986年发现中国最早的佛塔画像砖;在文献记载中,有长江下游的江苏徐州一带笮融“大起浮图祠”。考古文物与同期的文献记录相近,均为楼阁式木作建筑。什邡画像砖佛塔明显源于古印度西北广为流行的高层佛塔,中国佛塔是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的楼阁式建筑而发展起来的。基于信仰观念引导宗教艺术的看法,汉代神仙好楼居的传统思想,使得犍陀罗佛塔得以比附仙人所居的木作高楼得以在中国安家落户。宗教信仰的类同性,其重要性,远在单纯型制模仿改造之上,或许正是这一原因,使得楼阁式佛塔得以在中国广为传播。另外,什邡画像中与佛塔并置的三宝柱被辨识出来,同时也构成上述观念的一个重要证据。作为早期佛教艺术的珍贵文物,什邡佛塔成为研究中国早期印佛塔型制演变、中国汉代神仙信仰以及佛教初传中国的重大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孙铭 《新农村》2010,(2):40-40
醋是日常菜肴的重要调味品之一。在菜肴中放上一点醋,能起到增味提色、帮助消化、杀菌解腻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食物都适合放醋,如果调味不当,反而会破坏食物原有的色泽和味道。那么,究竞哪些食物爱“吃醋”呢?  相似文献   

17.
《农民致富之友》2007,(1):28-28
烹制将毕时放盐烹制爆肉片、回锅肉或炒白菜、芹菜时,在旺火、热锅油温高时将菜下锅,并以菜下锅就有“啪”的响声为好,全部煸炒透时适量放盐,炒出来的菜肴嫩而不老,养分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8.
禅宗是中国佛教教派中的重要宗派之一,是中国化的佛教。安庆是禅宗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个据点,有众多的禅宗文化遗存。通过分析禅宗文化的特点、安庆地区的禅宗文化流传情况,并在安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庆禅宗旅游开发新的开发模式,即区别于已有宗教旅游路线,走综合旅游开发之路,整合安庆各县的禅宗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在禅宗特点景观设计、禅修式旅游产品开发及禅宗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度、长期可持续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9.
江玉祥 《农业考古》2001,(3):197-199,205
生姜,是中国传统菜肴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料。中国人吃姜的习俗,由来已久。《周礼·天 官·膳夫》记载先秦时代贵族的饮食:“凡王之馈(进食),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 ,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羞用百有二十品”,即120种美味食 品,其中就有枣、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揸梨、羞、桂等果蔬和调味品。“珍 用八物”,是指八种烹调法。据《礼记·内则》记载,“八珍”分别为:淳熬、淳毋、炮豚 、炮、捣珍、渍、熬、肝(音liao,脂肪)。“为熬:捶之(捣碎舂烂),去其?(zhao, 肉上的薄膜);编萑,…  相似文献   

20.
从植物学角度对茉莉花及其文化背景溯源探讨,通过“文献追述”“实地生境踏查”“回归比较”分析茉莉花文化的本源、传播以及演变,探索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传承演变。结果发现,茉莉(Jasminum sambac(L.)Ait.)的生物及生态学习性难以适应我国茉莉花文化兴盛的江浙一带的气候;当下所认为的“茉莉花随着佛教传入我国”这一史实存在诸多疑问;民歌《茉莉花》的植物载体曾被混淆;该文化传承存在诸多错位和断层。经综合分析后认为,佛教进入中原后,伴随佛教传播传承的茉莉花文化植物载体可能被中国广布的安息香科野茉莉类(Styrax spp.)所替代,与江南的热带木犀科茉莉(J.sambac)并存,共同承载着茉莉花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