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北部,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现常年种植大蒜16.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年外销蒜苗3000万公斤、蒜薹7500万公斤、蒜头5500万公斤。彭州大蒜鳞茎外皮淡紫色或紫红色,品种分薹瓣兼用蒜(以食蒜薹为主,兼食青蒜苗)和无薹蒜(以食青蒜苗为主)两类,其蒜头包瓣匀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置传统种植和打薹处理2种种植方式,在收获后对比2种种植方式的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推广油菜打薹高产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打薹与不打薹在株高、单株分枝数、千粒重方面差异显著,在单株角果数、单株籽粒数和产量上差异不显著,打薹处理的产量为113.61 kg/亩,不打薹处理产量为121.82 kg/亩,打薹比不打薹低8.21 kg/亩,打薹处理和不打薹处理油菜产量差距不大。在经济效益上打薹处理能增加菜薹部分附加值,可增加收入449.53元/亩,提高油菜的经济效益,在油菜生产中进行打薹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春季受大风影响,传统种植油菜普遍出现倒伏,经过打薹处理,降低了油菜株高,基本没有出现倒伏,打薹能够明显提高油菜抗倒伏能力,增加抗灾能力,是一种可推广的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华韭薹是以采食韭薹为主的韭菜新品种,富含多种维生素,纤维含量少,品质鲜嫩,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韭薹采收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亩年产量在2000~2200kg,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引进7个优良早熟薹蒜品种与本地紫皮蒜进行种植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成蒜早3号、成蒜早2号和二水早等3个早熟薹蒜品种在低海拔地区作主推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毕节白蒜合理的拔薹技术,为毕节白蒜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对毕节白蒜进行摘薹和蒜薹伸长到7~10厘米时顶下不同叶开始拔薹处理,分析不同拔薹高度对白蒜的产质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蒜头产量以处理1(摘薹)最高,为721.36公斤/亩;处理5最低(第4叶开始拔薹),仅530.49公斤/亩。随着拔薹长度的增加,单只蒜头重依次下降,以处理1最高,为30.06克。蒜头、蒜薹总产值以处理2(顶下第1叶)最高,为5 127.43元/亩。根据蒜头、蒜薹的产质量及实际市场价格研究,最佳拔薹长度为顶下第1叶,对蒜头产量影响较小,且总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21份薹蒜材料,通过相关与通径分析研究薹蒜播种至采薹时间与其他12个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薹蒜13个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相关分析表明,薹蒜的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薹长及薹粗与播种至采薹时间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0.61、-0.79、-0.67、-0.76和-0.69。通径分析表明,薹蒜叶长、假茎粗对播种至采薹时间影响较大。结合回归方程,说明薹蒜叶长、假茎粗为影响蒜薹收获时间的主要因素,以上性状可以作为选育早熟薹蒜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早薹蒜高产栽培技术吕厚军,马静芝,徐国启(宁陵县农技中心,宁陵476700)早薹蒜是一种新型大蒜品种。近几年,以其产薹早、辣味浓、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和易于贮运保鲜而畅销国内外市场。早薹蒜在长江以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80年代中期进入黄淮流域。我们从19...  相似文献   

8.
一、整地施肥:薹蒜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地上.整地时要深耕细耙,每667平方米(1亩)施充分腐熟的圈肥4000~5000千克、磷酸二铵50千克、硫酸钾30千克、铁肥3千克、锌肥2千克、硼肥2千克.结合土地耕翻一并施入.  相似文献   

9.
大蒜复种大葱是灯塔市沈旦镇多年采用的一种栽培模式,每年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是远近闻名的葱、蒜生产基地,也是很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两茬合计亩收入3000元以上,经济效益一路可观。  相似文献   

10.
刘香 《北京农业》2008,(3):43-43
甜玉米以甜、糯、香闻名,可加工成罐头,也可鲜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市场看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秦皇岛市近年来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创新,采用地膜覆盖改以往单茬种植为上下两茬种植,延长农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上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1000千克左右,下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800千克左右,亩效益2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鲜食糯玉米以其营养丰富,口感粘糯而深受消费青睐。鲜玉米一般亩产800kg左右,亩产值可达1600~2000元,经济效益可观。2003年我镇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500亩左右,种植方式大多采用小环棚加地膜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2.
刘晓艳 《新农业》2011,(1):22-22
黑糯玉米既可加工又可鲜食,是一种珍贵的甜、香保健果蔬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种植黑襦玉米面积200多亩,均采用地膜覆盖1年上下两茬种植技术,平均亩产黑糯玉米鲜穗4800棒左右,亩效益在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天水市大蒜秋播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从省内外引进的14个大蒜品种进行了秋播试验,结果表明:金蒜2号、金蒜3号较对照品种上海红蒜增产,蒜头大,商品性好,可在天水市太京蒜区种植;汉中蒜、天水大蒜、抽薹早,蒜薹产量高,适宜在天水市薹用大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密度与摘薹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蔬兼用型油菜品种宁油16号为材料,对不同密度下采摘主薹、分枝薹的多种组合进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种植油蔬兼用型油菜,既产菜薹又收菜籽一举两得,摘薹后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以密度9 000株/亩、摘主薹、摘分枝薹的组合最优。  相似文献   

15.
富薹韭一号该品种是以收获鲜嫩韭薹为主的新品种,也可收割1~2刀青韭.株高45厘米左右,叶色深绿,生长旺盛,分蘖力强.薹高45厘米以上,粗壮鲜嫩,风味独特,品质优良,667平方米(1亩)年产鲜薹2000公斤左右.保护地栽培采薹期为3月中旬至9月下旬,露地栽培采薹期为4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彩图参见81页图2).  相似文献   

16.
<正>甜玉米以甜、糯、香闻名,可加工成罐头,也可鲜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甜玉米市场看好,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秦皇岛市近年来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创新,采用地膜覆盖改以往单茬种植为上下两茬种植,延长农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上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1000千克左右,下茬甜玉米平均亩产鲜棒800千克左右,亩效益2000元以上。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种植脱毒土豆是我县近几年发展的一项高产、高效新技术。在2月底3月初采取地膜覆盖播种,5月下旬收获,一般亩产土豆2000~2500公斤,而当时正是土豆淡季,价格较好,效益非常可观,一般亩收入2000元以上。如果与棉花间作套种,在棉花产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亩产土豆1500~2000公斤,亩收入1500~2000元。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花生是固安县的主要油料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6万亩左右,占油料作物的97%。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平均亩产203kg,亩产值1320元,经济效益达504元。若以销售鲜花生果,经济效益可达1000元以上。地膜花生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地膜覆盖花生是我县主要春播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单产350kg左右.1999年单产达到400kg.2000年种植面积扩大到14.31万亩,平均单产仅175kg,较1999年亩减产225kg,减产56.3%,农民少收6000多万元,损失惨重.现将减产原因及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中牟县土地平坦,全县耕地面积92.3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40万亩.蒜茬地土壤肥沃,生产潜力较大.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改进作物种植模式,总结出蒜茬地种植安玉12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中牟蒜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