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春16是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选育的早熟、大粒、蛋白质含量高的春性小麦。其组合为红托/金沙江3号,株高85厘米左右,穗长7—8厘米,总小穗数16—18个,千粒重48—54克。品春16的突出特点是多年表现特早熟。在北京种植不论大田或温室都表现前期发育快,正常春播历年抽穗期在5月10—14日,是春麦田抽穗最早的。在西北、东北麦区种植也表现早熟,1986年在青海省西宁比当地推广品种阿勃早抽穗7—10天,千粒重达60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78、1979、1982年系统观察了不同熟期的春小麦品种在北京的出叶、茎节生长、幼穗分化和籽粒灌浆进程等,试图为育种的性状选择寻找主要的形态指标。有关结果简述如下。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共有9个。早熟类:辽春8号、京红1号、京771;中早熟类:科春14、他诺瑞F-71、叶考拉F-7O;晚熟类:欧柔、阿勃、南大2419。 试验于3月1~5日播种,经25天出  相似文献   

3.
春7503,是我们于1975年以墨西哥小麦卡捷姆(Cajeme F70)为母本日本一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8年至1987年经省内多年多点试种,在冀东连续多年表现早熟,生育期75—78天,与冬小麦东方红三号同期成熟,比农大139早熟3—4天。该品种秆坚,抗倒伏力强,株高73—75厘米,高抗三锈,中等芒长,白壳,黄粒,穗纺锤形,穗层整  相似文献   

4.
春小麦新品种吉麦2号,是由吉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组通过复合杂交(罗16×陇春1号)×辽春7号多代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于1986年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定名,1987年推广面积达50余万亩。品种特征、特性: 吉麦2号种子长卵形、浅红色,千粒重为37~40克,蛋白质含量为15~16%。该品种属中早熟种,生  相似文献   

5.
辽春 10号是辽宁省作物育种研究所用杂种一代 10 4 8作母本、品系 70 181- 2作父本进行杂交 ,经过 7个世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综合抗性强等特点 ,尤其是品质性状突出 ,2 0 0 0年被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列为推荐种植的强筋麦品种。宝坻县 1996年引进试种 ,连续试验、示范获得成功。目前辽春 10号在生产上主要用做菜麦、稻麦、经麦连作的配套品种 ,也是发展专用麦的主推品种。主要特征特性 春性 ,全生育期 85天左右。主茎叶 7片 ;株高 85~ 90 cm,茎秆有弹性 ,抗倒性较强。穗纺锤形 ,长芒、白壳、红粒 ,粒大饱满…  相似文献   

6.
王德生 《作物杂志》2000,16(5):28-28
辽春10号是由辽宁省农科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用1048做母本,以70181-2为父本,采取有性杂交和定向培育的育种方法选育成功的强筋类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已于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先后荣获辽宁省发明创造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其主要特点是 :熟期特早 辽春10号为春性小麦,在辽沈地区春播,从出苗到成熟仅需75天左右,在雨季到来之前的6月末至7月初即可成熟,比国内外同类品种早熟7~10天,是生育期较短的面包小麦品种。由于早熟早收,不仅可以避免麦收时期遇雨所造成的倒伏、霉变和减产等损失,而且为实行一年两季的复种栽培创造了有……  相似文献   

7.
1.选育经过1980年以77-053/015-5156F_1作母本,丰抗4号作父本,配成三交组合。1981年三交F_1代抽穗比对照农大139早3~4天,比父本丰抗4号早4~5天。1982年F_2代种植14个株系,在7个株系中选留84株。1983年F_3代,80W55(8)-9株  相似文献   

8.
春小麦新品种赤麦5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麦5号(赤94-5)是以文革1号为母本,克76条295为父本,人工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品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01-2002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72.85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20.7%,2002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9.0kg/667m2,比对照品种辽春9号平均增产19.0%.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但适于春种,而且适于旱肥地及二阴地夏播.  相似文献   

9.
棉花新品种──辽棉12辽棉1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科学研究所于1977年用抗黄萎病品系4228同兼抗品种辽棉7号姊妹系4082进行杂交,经人工混生病圃多代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抗病棉花新品种。1994年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辽棉12。辽棉1...  相似文献   

10.
谭丽萍  薛伟 《作物杂志》2014,30(2):158-159
赤麦7号是以弱冬性材料B37为母本、以赤麦5号(94-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按育种目标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早熟、高产、品质优、杭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2007~2008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793.3kg/hm2,比对照品种辽春17号平均增产4.36%,2009年国家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604.0kg/hm2,比对照品种辽春17号平均增产12.3%。该品种不但适于春种,而且适于旱肥地及二阴地夏播。  相似文献   

11.
玉米新品种南玉3号南玉3号是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1991年用自选高产自交系7041-5作母本,478作父本组配而成的中矮秆紧凑型中早熟耐旱杂交玉米新品种。1996年4月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玉3号生育期110天,比农大65早3~5天。夏播……  相似文献   

12.
晋麦23号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在1971年用丰产2号作母本,碧蚂4号×南大2419作父本,杂交后代的二代干种子经钴60—r射线3万伦琴辐射后,选出的早熟突变系71 E3—3,于1979年育成。原名“运辐早”。特征特性:弱冬性,早熟。幼苗葡匐,苗期叶色淡绿,株高9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38克左右。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高抗条锈,感染叶锈和白粉病,抗倒伏,口松。1983年经商业部四川粮食贮藏所品  相似文献   

13.
材料与方法 辽春6号、76—63—1和粤麦6号分别是由我国高纬度地区、中纬度高海拔地区和低纬度地区提供的强春性小麦品种。我们于1983~1985年进行的小麦生态试验中,以这3个供试品种连续3年的春,夏季分期播种试验为例,根据北京试验点的资料,对它们的株高变异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王立军  杜彦斌 《作物杂志》2005,(1):F003-F003
天亚8号(原系号91—197—8)为甘肃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于1991年以列诺特为母本、天亚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抗病、丰产、油纤兼用型胡麻新品种。2004年1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在熊本县农业研究中心用早熟优良的“黄金晴”作母本,用极早熟的低直链淀粉“关东168号”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第二年春在温室栽培F1代植株,用孕穗期的幼穗进行花药培养,然后经过一系列选择,育成了中熟、耐倒伏、优质食味的低直链淀粉品种“秋音色”。  相似文献   

16.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金源早247的组合方式为金103×SF-8,母本金103是利用新玉6号自交6代选育的二环系,父本SF-8是从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早熟群体中选单株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17.
辽棉18号是农六师农科所2003年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抗病早熟棉,并于2003年、2004年对该品种进行了示范推广。该品种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87—7109为母本,1038—6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经人工病圃多年定向筛选育成的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早熟陆地棉新品种。2002年12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辽棉18号。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20,(8)
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以自选系P 10-95为母本,自选系P 13-606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16年、2017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892.0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5.7%,2018年参加山西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 006.2 kg·hm~(-2),比对照德美亚1号增产16.9%。2019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逆、品质优良等特点。生育期122 d,适宜在山西省春播特早熟玉米Ⅰ区及有效积温≥2 2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新品种沈免1167由沈阳农业大学通过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沈免91/L252//铁春1/3/辽春10/4/沈免96,于2006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农审证字第948号).  相似文献   

20.
“吉杂56号”高粱是吉林农科院作物所于1960年杂交选配而成的新品种。经1981—1982年院内两年产量试验,平均比对照“吉杂11号”增产15.3%,早熟3天左右。1983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共6个点,除1个点比对照“吉杂11号”减产4%外,其余5个点均比对照增产,平均增产19.2%,增产显著。1985年该品种除继续参加省区试外,在榆树、扶余、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