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香根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又称岩兰草.原产印度等国,我国的广东和海南等地亦有天然分布,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并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等。……  相似文献   

2.
香根草,过去又称岩兰草,原产印度等国,我国的广东和海南等地亦有天然分布,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 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并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目前广东、福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都在积极推广利用香根草治理水土流失,颇具成效。  相似文献   

3.
香根草,过去又称岩兰草,产于我国南方和印度、巴西等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据史料记载,人类对香根草的利用有近千年历史,但过去主要是用它的根提炼精油,用作香料和化妆品原料。近20年的实践表明,香根草是一种很理想的水土保护植物,也可用作饲料和造纸原料等。目前广东、福建、江西、贵州、云南等地都在积极推广利用香根草治理水土流失,颇具成效。1、形态特征与生理特性香根草密集丛生,茎叶坚韧、挺直,叶片光洁,叶层高1~1.5米,成熟时株高一般在1.5~2米。叶宽0.6~1厘米,叶长70~100厘米。香根草于秋季抽穗扬花,但极…  相似文献   

4.
香根草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冬季低温是影响香根草冬季移栽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本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越冬性能以及生长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季移栽香根草的返青期、成活率、株高、分蘖数、叶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时间移栽的香根草其覆盖效果也存在差异。总体上,初冬和隆冬前移栽香根草,覆膜处理效果最好,可提高香根草的成活率;隆冬后移栽香根草,不需要采取任何覆盖措施即能生长良好,而覆盖秸秆和覆土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使香根草的返青时间推迟、成活率降低、分蘖数减少。  相似文献   

5.
香根草应用于贵州玉铜高等级公路的护坡效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香根草生物技术措施进行公路边坡治理,投入成本仅为纯工程措施的1/5~1/10,绿化覆盖率达90%以上,经济和生态效益明显;香根草配方基质育苗种植和合理施肥技术的运用,使种植的香根草成活率提高近30%;香根草在锰矿渣边坡种植成活率71%,坡面覆盖达50%,证明香根草能够在有毒的废矿上生长。  相似文献   

6.
诱集植物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能够有效诱集水稻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雌成虫在其上产卵,但孵化出的幼虫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生活史。本研究旨在明确香根草对二化螟幼虫致死的作用机制,为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螟虫可持续控制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方法提取香根草有毒活性物质,并利用饲料混毒法测定各提取组分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同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水稻和香根草中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二化螟3龄幼虫取食水稻和香根草后体内相关解毒酶和消化酶的活性变化。【结果】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处理二化螟3龄幼虫9、12、15 d后,死亡率分别为38.89%、57.41%、85.19%,显著高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等其他提取组分处理二化螟幼虫后的死亡率。进一步从香根草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获得组分1(Fr1)和组分5(Fr5),对二化螟3龄幼虫的具有较高毒性,以0.05 g·mL~(-1)浓度混入人工饲料饲喂3 d后死亡率分别为85.00%和67.67%,说明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香根草中总蛋白、纤维素、总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9.45μg、1.61%、1.45%、4.00%,均显著低于水稻中相应营养物质含量,其中水稻中蛋氨酸含量是香根草中的7.0倍。而香根草中单宁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中的含量,是水稻中的1.31倍。此外,二化螟取食水稻和香根草3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蛋白酶、淀粉酶、海藻糖酶和蔗糖酶等消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幼虫体内相应消化酶的活性;6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9 d后,取食香根草的3龄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显著低于取食水稻的幼虫。与取食水稻的3龄幼虫相比,取食香根草的幼虫体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的活性也有所降低,但是两者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香根草作为二化螟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对二化螟幼虫的致死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香根草中含有对二化螟幼虫具有致死作用的有毒活性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抑制幼虫体内解毒酶CarE和P450酶的活性,使幼虫逐渐丧失解毒代谢能力,最终死亡;二是香根草相对水稻营养物质匮乏,二化螟幼虫取食香根草后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体内消化酶活性,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影响其正常生理活动,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7.
邱清华  邓绍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204-15206
[目的]为了比较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的优劣。[方法]采用不同等级的NaCl溶液或K2CO3溶液,定期定量浇灌栽培在同质地土壤上的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通过5个月试验研究,分析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的生物量积累率及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并比较了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和能力。[结果]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都对土壤中盐分有吸收能力,且苜蓿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强,香根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次之,三叶草对土壤盐分吸收能力最弱。[结论]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能力与土壤盐度有关,同时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8.
香根草苗圃建设与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香根草种植技术及要点的介绍、香根草苗圃的科学选址、香根草的生长生育期的综合管理、香根草商品苗的“收获”以及运输保管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了适宜贵州特点的香根草苗圃建设及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香根草生物学特性、工程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重点在黄河中游兰考蔡集水土保持试验区进行了香根草固土护坡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香根草护坡固土效果和对土壤营养元素丰富度等进行探讨,对香根草抗冲刷性能的提升进行研究。最终目的是要探究出香根草对于固土护坡工程和对土壤改良的作用效果。对其他适宜采用香根草护坡的地区提供可靠的理论以及工程实践性依据,能够起到广泛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香根草能够有效诱集并杀害水稻螟虫,可作为水稻螟虫的"致死型诱集植物"。开发以香根草为基础的水稻田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水稻螟虫的为害,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育寄生蜂等天敌,增加农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1.香根草的主要特征香根草又名岩兰草,因其根部具有浓郁香气而得名,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植物。香根草株高可达2米,密集丛生.  相似文献   

11.
李红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49-1451
[目的]研究酸雨对香根草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研究模拟酸雨对有性繁殖香根草光合速率(Pn)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酸雨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较明显,低浓度(pH=4.5)的酸雨对香根草的Pn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pH≤3.5)条件下,Pn随酸度的增强而减小。可见,有性繁殖香根草有一定的耐酸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保护好我国大面积成群落分布的野生香根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浓度为2、5、10、15、20 mg/L的植物高效活性剂分别处理苗期和生长期的香根草,研究其对香根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或生长期用植物高效活性剂处理香根草,均可以促进香根草的生长;苗期处理的香根草的株高、分蘖数、生物量高于生长期处理,而生长期处理的香根草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整体上高于苗期处理.综合各方面因素,苗期用浓度为20 mg/L的植物高效活性剂处理香根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香根草的研究及利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根草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禾本科多年生丛生植物。经过开发,逐步被广泛用于稳固道路土方工程、矿山复垦、修复重金属土壤、污水处理和改善水质等工程;也根据它的特性,开发出一系列经济附加值极高的副产品,如香精油、菌草技术和造纸原料等。从香根草的基本特征和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综合开发香根草资源的建议,并展望了在四川和青海地震灾区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冬、春栽植香根草的影响,为香根草在不同季节盐碱地栽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用8个不同浓度NaCl盐溶液在冬春两季进行香根草胁迫试验,观察其分蘖数、植株高度和生物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3%以下),盐可以促进香根草的生长;在盐浓度大于5%时,冬植香根草死亡,而春植香根草盐浓度到8%时仍可以生长。[结论]春植香根草与冬植香根草相比具有较强的抗盐性,更适于在盐碱地生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藻类等大量繁殖,在对水体造成破坏的同时,藻类产生的藻毒素会使动物中毒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的健康。为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蓝藻的数量,减少水华的发生,利用生态浮床技术,以浮床植物香根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铜绿微囊藻培养中添加香根草种植水,研究香根草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应。每3 d使用血球计数板计算藻细胞密度,记录接种微囊藻的种植水和对照处理下的藻类数量;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使用固相萃取方法收集香根草种植水中的根系分泌物,经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香根草种植水中的化学物质。结果表明:以蒸馏水培养5 d收集获得的香根草种植水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香根草种植水中培养的铜绿微囊藻生长缓慢。其中培养6 d后,香根草种植水开始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与铜绿微囊藻共培养21 d后,抑制率达到76%。种植水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为447. 62 mg/L,对照组铜绿微囊藻叶绿素a含量则高达3 592 mg/L,为试验组的8倍。香根草根系分泌物中有24种化合物,其中己酸、棕榈酸、硬脂酸等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等藻类有抑制作用。2-羟基丙酸相对含量最高,为50. 71%;其次是棕榈酸,相对含量为23. 2%。香根草种植水通过抑制铜绿微囊藻的光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种植密度对香根草分蘖及腋芽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香根草分蘖动态、腋芽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根草在生长前期,密度对株高和分蘖数的影响不显著;生长后期,密度对株高和分蘖数增长的影响变得显著。种植密度越小,单株分蘖数越多,单株高度越矮;种植密度越大,单株分蘖数越少,单株高度越高。腋芽的活性、腋芽间距和龄级的转化也受种植密度影响,随着香根草的生长,种植密度小的香根草腋芽活力逐渐增强,腋芽间距变动幅度大,高龄腋芽生长有优势,种植密度大的香根草腋芽活力逐渐减弱,腋芽间距变动幅度小,低龄腋芽生长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邓绍云  邱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03-9305
[目的]为比较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盐分的降解能力。[方法]用不同等级的NaCl溶液或K2SO4溶液定期、定量浇灌栽培在同质地土壤上的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分析香根草的成活率、分蘖率和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的生物量积累率及植株体内的盐分含量及土壤盐分的减少量,并进一步比较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吸收土壤中盐分的质量、能力和降解盐分的量、能力。[结果]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都对土壤中盐分都有一定的降解能力,且苜蓿能力最强,香根草能力次之,三叶草能力最弱。[结论]香根草、苜蓿和三叶草对土壤中盐分的降解能力与土壤中盐度有关,同时它们对土壤中盐分的吸收是选择性的。  相似文献   

18.
以香根草、香茅、巨菌草、象草、串叶草、拟南芥为材料,测定了它们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长时期,6种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无论在生长的哪个时期,香茅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都是最高的.在第1.5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香根草>巨菌草>象草>串叶草>拟南芥;在第6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巨菌草>象草>香根草>串叶草;在第9和第10个月时,其木质纤维素含量为香茅>巨菌草>象草>香根草.  相似文献   

19.
研究利用漂浮栽培系统栽培水葫芦、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及对水体中氨化细菌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葫芦、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2.53%,91.45%,86.99%,82.05%;对磷的去除效果以美人蕉和水葫芦最好,去除率分别达98.08%和97.49%,且与风车草、香根草和对照处理有显著差异;栽培不同植物对水体中氨化细菌种群的变化影响不大,水葫芦、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和对照处理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与总磷的去除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栽培美人蕉的系统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正磷酸盐的浓度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97**),水葫芦、美人蕉、风车草、香根草和对照处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用6个浓度等级的NaCl溶液对引种栽培在同质土壤上的同种生态型品种香根草进行浇灌,并观测其一个生长期,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了不同土壤盐度对香根草引种成活率、分蘖率、越冬前幸存率、生物量积累率,以及叶绿素含量、根系长度、根径和重量等指标.结果发现香根草对土壤盐度有一个适应的范围,在该范围内适合香根草的生长发育,超过该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