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是蛀干性害虫云斑天牛的重要寄生性昆虫,研究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对采用花绒寄甲进行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有指导意义。通过在云斑天牛幼虫上接种花绒寄甲幼虫、将花绒寄甲卵卡钉放在核桃受害木段上,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幼虫的接种寄生率为20 %,花绒寄甲幼虫对云斑天牛具有很强的攻击性,除寄生外,还能让云斑天牛致死,其致死率为50%。花绒寄甲卵对受害核桃木段内的云斑天牛幼虫寄生率为7.1%,其致死率为39.3%。  相似文献   

2.
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幼虫钻蛀植株茎干,在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危害,使植株生长衰弱,易引起"风折",成虫期则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对植物也有较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类重要的蛀干害虫,俗称“老木虫”。成虫触角长达身体2/3至数倍。蛀干类天牛幼虫大多为圆筒形,头稍小。成虫取食果树花粉、幼芽、嫩枝、树皮及叶片;幼虫钻蛀为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也常引起其它害虫和病菌的侵入,是造成大樱桃流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隶属鞘翅目天牛科山天牛属,是危害蒙古栎的主要蛀干性害虫。该虫害在我市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和浑江流域的蒙古栎天然林内,经多年的虫情监测,该虫在我市3a完成1个世代,并且其世代比较整齐,除成虫期羽化出孔外,世代周期中较长时间均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钻蛀危害。遭受栗山天牛幼虫危害的林木,轻则木材等级下降;重则千疮百孔,毫无利用价值,严重威胁着我市的森林生  相似文献   

5.
光肩星天牛的人工饲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是杨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为系统饲养该天牛配制了三种较为理想的饲料配方,同时测定了幼虫的龄数。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可成功地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成活率达80%以上。光肩星天牛幼虫为5龄,其头宽和龄数可由两式推算。  相似文献   

6.
桃树采果后,天牛类蛀干害虫、桃蚜等各种害虫为害加剧,特别是成年树更会遭受为害。对此,可采取下列防治措施。 对于天牛类蛀干害虫,可用铁丝钩将蛀孔内的木屑、虫粪掏出,然后将蛀孔内的幼虫钩杀。同时将桃树的裂皮、翘皮刮掉,  相似文献   

7.
进行2.5%高效氯氟氰脂微胶囊悬浮剂注干防治桑天牛等蛀干害虫幼虫的试验,结果表明:2.5%高效氯氟氰脂微胶囊悬浮剂能有效杀死桑天牛等杨树蛀干害虫的幼虫,防治效果可达67%~83%,以每1 cm胸径用药1.4 mL为宜。  相似文献   

8.
张剑 《河北农业》2007,(7):30-30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危害侧柏等柏科植物,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我国确定的森林检疫对象之一。主要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危害,把木质部表面蛀成弯曲不规则的蛀道,寄主被害后树势衰弱,针叶渐枯,危害枝干皮层一圈后,整株死亡,成虫期(侵入期)在每年4—5月,防治比较困难。国内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和河北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是研究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马尾松病死木进行解剖观察,搜集松木皮下和木材内的昆虫,对不能判断是蛀干害虫的昆虫,用松褐天牛幼虫进行饲养,结果发现了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和6种松褐天牛幼虫的取食性天敌。松褐天牛天敌昆虫花绒寄甲为在贵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
一、蛀干害虫天牛的防治桑天牛、光肩星天牛和锈色粒肩天牛等是危害我县城乡绿化和造林树木的主要蛀干害虫。桑天牛、锈色粒肩天牛2年发生1代,光肩星天牛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开始活动,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上、中旬开始羽化,6月中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期为6月中旬-8月上旬。防治方法:1.毒杀幼虫法:对流树液、有湿印或有木屑排出的地方找出天牛幼虫蛀入孔,①用磷化锌毒签插入蛀孔中;②或用磷化  相似文献   

11.
桃树采果后,星天牛、桑天牛等天牛类蛀干害虫对桃树危害加剧,天牛幼虫蛀蚀桃树枝干和根部,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双条杉天牛是侧柏属、圆柏属、扁柏属等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被列为国家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以幼虫为害侧柏、桧柏、杉、松等,常在韧皮与边材之间蛀成不规则虫道。老龄幼虫则蛀人心材,促使树木衰弱而枯死或风折。双条杉天牛在山西省主要分布于晋中、临汾、  相似文献   

13.
天牛属一类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严重危害林木、果树,特别是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引起马尾松等大量枯死。该文对峡江县境内天牛主要分布种类、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为防治天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花绒寄甲对贵州核桃云斑天牛寄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是云斑天牛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研究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对采用花绒寄甲进行蛀干害虫生物防治有指导意义。基于此,开展了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寄生性试验。结果表明,花绒寄甲对云斑天牛幼虫的接种寄生率为20%,花绒寄甲幼虫对云斑天牛具有很强的攻击性,还能让云斑天牛致死,其致死率为50%;花绒寄甲卵对受害核桃木段内的云斑天牛幼虫寄生率为7.1%,致死率为39.3%。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杨树上的4种主要蛀干害虫:杨干象、青杨楔天牛、青杨眷虎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幼虫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方法体外扩增并得到了4种幼虫mtDNA中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基于扩增得到的这4种害虫COI基因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谱的比较,可筛选出特异性的内切酶,并通过酶切方法对这4种害虫各自的CoI基因进行了特异性鉴别、区分.在此类危险性害虫的检验检疫工作中,通过形态学及危害状进行初步判断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进一步进行辅助鉴别,可大大提高杨树蛀干害虫幼虫检疫、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柳树星天牛试验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杜开书  周祖基  杨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04-3105
星天牛是一类以杨树、柳树等为食的蛀干害虫,利用川硬皮肿腿蜂来防治其幼虫,结果表明,川硬上肿腿蜂对天牛幼虫的寄生效果最高可达43.63%,最低的也可达5.17%,2次平均可达26.93%。表明川硬皮肿腿蜂防治星天牛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桃树采果后,“天牛”类蛀干害虫为害会加剧,特别是对成年树为害更重。一般为害桃树的主要是“星天牛”、“桑天牛”等,其幼虫会蛀食树干、枝干和根部。因此,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杀灭“天牛”。其具体防治方法有下面几种。1.钩杀用一铁丝钩,先将蛀孔内的木屑、虫粪掏出,然后  相似文献   

18.
对危害贵州省核桃蛀干害虫云斑天牛成虫进行室内饲养试验,结合野外解剖样木观察记录,结果表明,云斑天牛在贵州2年发生一代,跨3个年头,世代不整齐。5月成虫蛀孔迁飞,6月产卵,7月幼虫开始蛀入树干,当年以幼虫越冬,翌年8月老熟幼虫化蛹,9月蛹羽化为成虫,并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至第三年5月完成蛀孔迁飞。  相似文献   

19.
李彦霞 《甘肃农业》2014,(14):72-73
管氏肿腿蜂是钻蛀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蜂,主要用于防治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杨干象、白杨透翅蛾、星天牛等多种钻蛀性害虫。本文阐述了管氏肿腿蜂的形态特征、基本生活习性以及在兰州市的生存能力,并根据实际调查和大量数据、结合有害生物防治的防治特点掌握肿腿蜂在兰州市有害生物防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麻点豹天牛幼虫的生物学行为,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AE)理论的幼虫行为检测与辨识方法。通过观测麻点豹天牛幼虫在模拟蛀道中的生物学行为,使用DS5-8B声发射仪实时采集幼虫活动产生的AE信号,从而确定不同行为下的AE特征。结果表明:麻点豹天牛幼虫取食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50 kHz,爬行时对应的峰值频率为15 kHz,并且就能量而言,取食行为AE信号的平均能量小于爬行时的平均能量,研究结果可为辨识天牛幼虫行为提供基本依据,也对研究其他种类蛀干害虫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