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方式,为农业合作组织进行合理的信息服务是农业信息化建设重要一环。本文论述了农业高校图书馆所具有的独特资源优势,并提出农业高校图书馆为农业合作组织进行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农业高校图书馆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并针对目前农业信息服务现状,就农业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向“三农”、面对不同层次用户需求、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作者提出了建立各级信息机构典同参与机制、选择农业信息服务对象、把握信息服务内容、开展必要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活动以及增加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龚笑寒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2):190-190,164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信息化,高校图书馆应该树立社会化服务的全新理念,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支持农业,为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284-285
众所周知,农业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实现需要最大程度的利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价值。农业信息化将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农业生产的方式和农业领导方式,不断的落实和推广农业信息化,是大庆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需要特别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大庆高校及其图书馆服务本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大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最后从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图书馆农业信息化教育、实施农业信息的集成与开发、做好农业信息技术通讯的编辑和发布、开展信息咨询和跟踪服务、增强图书馆农业信息收集加工和发布、图书馆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对大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研究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入手,结合甘肃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实际,分析农业高校图书馆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中的优势,提出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资源、人才、设备、资金优势,为农业用户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具体措施,强调知识服务和信息保障,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试谈高校图书馆的农业信息化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遵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2015-2016
结合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为农业科技服务的一些具体做法,对高校图书馆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农业高校图书馆为依托,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农业高校图书馆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所具备优势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业院校图书馆与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服务中的优势,阐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建设的概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农业信息服务的优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支援参与扶沟县韭园镇二十里店村新农村建设为具体实例,针对当前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探讨农业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接时应采用的原则及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充分运用农业信息化技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利用农业信息化超强的生命力,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发挥农业信息化在科研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约陕西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云芳 《江西农业学报》2012,(10):153-155,159
陕西农业竞争力连续几年在全国排名靠后,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从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农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和政府宏观调控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陕西农业竞争力落后、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创新途径,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利用率;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强化政府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3.
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业高校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具备的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网络信息教育技术等优势,提出了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重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整合资源加快数据库建设,面向农村培训农民提高信息化接受使用能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技术进步可以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把农业生产的潜力发挥出来,使资源投入的报酬率不至于下降或减缓下降速度.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本文对我国在1975—1991年期间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测算的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正在升温,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从当前资料来看,很多情况下,把农业文化遗产、农业遗产、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和世界农业遗产等几个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等同起来,不加区分,甚至滥用,这样不利于学术规范,影响农业遗产的研究进展。因此,有必要进行辨析,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分析了农业产前信息化的实现过程,讨论在农业生产前期如何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进行信息化建设,以此促进整个农业生产的产中信息化和产后信息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从而突出农业信息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创新农业资本投入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资本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资本投入中主要存在资本供应主体错位、资本投入风险大、资本流向不合理、资本运行效益低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受二元经济结构政策的长期影响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的长期扭曲.应创新农业资本投入模式,构建农业资本循环新体系,完善资本支持的政策与制度.  相似文献   

18.
农业产后信息化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农业信息化又可分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化。笔者首先通过对中国农产品生产出来后到消费者手中的具体流通环节进行研究,得到农产品产后流通模式。然后通过对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加工、储运和销售三个环节的信息化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现阶段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探讨了实现农业产后信息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代替传统的各种人工管理,减少人员操作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结合一定的硬件技术实现更加自动化、高效化的管理,实现产后加工、储运和销售等流通过程的信息化,为农业产后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农业保险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选取1985~2014年农业保险保费、农业保险赔款和农业产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发现农业保险保费与农业产出、农业保险赔款与农业产出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然后建立2个双变量VAR模型,并结合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保费和农业保险赔款对农业产出都有很弱的正影响,且保险赔款的影响略大一些;反过来,农业产出的增加对农业保险的正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灾害财政补偿相结合、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宣传、加快新产品研发等相关建议,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蔡鹤亭  朱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708-7709
从分析云南省发展农业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入手,提出了一种基于供应链管理中最低库存管理(JIT)理念的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构想,实现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定位目标,推动云南省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