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双庆 《农家致富》2007,(15):36-37
一、贮藏特性 番茄原产于热带地区,是冷敏感作物,长时间低于8℃会发生冷害,果实局部或全部呈现水浸状凹陷,蒂部开裂,表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完熟,易感病腐烂。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绿熟期采收。  相似文献   

2.
一、贮藏特性 番茄又称西红柿,是冷敏作物,果实为呼吸跃变型。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顶红)、半熟期(半红)、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番茄的呼吸高峰始于微熟期,半熟期达到高峰,此时品质最佳,以后呼吸下降,逐渐衰老。若采取措施,抑制过程,可延迟衰老,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3.
<正> 一、贮藏特性番茄是冷敏感作物,果实长时问低于8℃会发生冷害。番茄的成熟阶段分为:绿熟期、微熟期、半熟期(半红)、坚熟期(红而硬)和软熟期(红而软)。鲜食番茄多为半熟期至坚熟期采  相似文献   

4.
<正>一、贮藏特性番茄果实的成熟期可分为绿熟期、微熟期(转色期至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和软熟期等。鲜食番茄应达到半熟期至坚熟期,但这种果实已进入呼吸跃变后期的生理衰老阶段,即使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也难以长期贮存。绿熟期至顶红期的番茄果实耐贮性、抗病性较强,能在贮藏中完熟,可以获得接近在植株上充分成熟的品质。所以,长期贮藏的番茄应在此时采收,并在贮藏中使其尽可能地滞留在这个阶段,实践中称之为"压青";到贮藏结束时,再使果实达到坚熟期程度。因此,如何拉长压青期,又要保持其具有  相似文献   

5.
李子保鲜 李果的成熟特征是绿色逐渐减退,显出品种固有的色彩。红色品种在果实着色面积为全果的将近一半时为硬熟期,90%着色为半软熟期;黄色品种在果皮由绿转绿白色时为硬熟期,而果皮呈淡黄绿时即为半软熟期。采收过早,风味不佳,过于成熟的,果实已变软,不耐贮藏。通常情况下,一般保鲜食用品种在果实接近完熟期采收;加工用的果品在硬熟期采收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及配置的F_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_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_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番茄果实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结果表明:从青熟期到完熟期各期采收的果实,只要在室内自然存放至变红、变软,种子发芽率和千粒重能够达到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8.
番茄的贮藏     
一、耐贮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的番茄耐藏性差别较大,选用耐藏性好的品种,能够延长贮藏期限。实践证明,早熟品种以及皮薄的品种耐藏性较差;而子室少、种子腔小、皮厚、肉质致密、干物质含量高的品种耐藏,如桔黄佳辰、满丝、苹果青等。二、果实的成熟度及其贮藏的环境条件果实成熟度不同,贮藏条件也有所不同。按其贮藏特性,可将番茄分成五个成熟阶段:绿熟期、微熟期(顶红期)、半熟期(半红期)、坚熟期(红而硬)、软熟期(红而软)。半熟期至坚熟期,果实正处于呼吸跃变时期,即  相似文献   

9.
番茄果皮与叶片光合细胞超微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文章对番茄果实不同生长阶段果皮细胞中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将番茄果皮细胞与成熟叶片光合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番茄果皮细胞在果实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含量、叶绿体结构发生变化,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最高,果皮细胞含有一定数量的叶绿体,并且具有典型的的基粒片层结构。根据植物光合产物就近运输理论,果皮细胞中叶绿体形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转移到果实中,供应果实的生长发育。绿熟果期果皮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基粒数量及类囊体垛叠层数明显少于叶肉细胞,说明此时期叶片仍是番茄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果实完熟期,其外观已经由绿色变成红色,果皮细胞中的叶绿体逐步转化为有色体,类囊体基粒片层消失,叶绿体内部含有大量嗜锇颗粒,失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 1、选择适宜的贮藏温度 番茄性喜温暖,不耐低温,但不同成熟度的番茄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用于长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绿熟果,贮藏适宜温度为10~13℃。温度过低,番茄易发生冷害,不仅影响质量,而且缩短贮藏期限。用于鲜销或短期贮藏的番茄一般选用红熟果,其适宜的贮藏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85%~90%,氧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为2%~5%。  相似文献   

11.
不同成熟度辣椒果实中V_C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6个品种辣椒果实在不同成熟期的VC含量,结果表明:福椒3号﹑福椒4号﹑辣妹子和香辣4个品种的红熟果中的VC含量比绿熟果高,而强丰7301和辣丰3号2个品种绿熟果的VC含量比红熟果VC含量高;红熟果中以福椒4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含量最低;绿熟果中以辣丰3号VC含量最高,福椒3号最低。  相似文献   

12.
番茄果实色素含量和表面颜色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番茄果实发育的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完熟期等4个时期,对不同颜色果实的表面颜色及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番茄果实内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与果实表面颜色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0.725,0.636,0.911。  相似文献   

13.
甘薯的储存     
江涛 《农村百事通》2009,(22):23-23
1.适期采收 红枣的采收应以完熟期采收为宜.此期特征为果皮红色加深,果肉开始变软.含水量下降,近核处果肉变成黄褐色(糖心),果柄退绿转黄。  相似文献   

14.
<正>温室番茄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果实成熟后其它部分都已转红而果肩附近却依然残留绿色斑块,一直不变红,绿色部分果肉较硬、味酸,导致产品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商品销售和经济效益。1番茄绿背果产生的原因番茄绿背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1缺钾引起绿背果。缺钾引起的绿背  相似文献   

15.
一、贮藏特性番茄原产热带,性喜温暖,红熟果实在0℃~2℃条件下贮藏期极短。绿熟果实,通常被称为青番茄,物质积累已经完成,抗病性和耐贮性较强,可在贮藏中完成后熟,其品质接近植株上的自然成熟果实。番茄贮藏主要是贮绿熟果实,贮藏适温8℃~13℃,相对湿度80%~85%。绿熟果实经半月贮藏即可完成后熟,整个贮藏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绿熟果在贮藏期若低于8℃易受冷害,果实呈水浸状开裂,果面出现褐色小圆斑,不能正常后熟,极易染病腐烂。二、果实要求番茄果实的成熟一般需经过绿熟、黄熟和完熟三个阶段。绿熟果果脐泛白…  相似文献   

16.
应用乙烯利促进番茄成熟增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株喷洒、涂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三种方式,研究比较了番茄不同的熟期、乙烯利不同浓度、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喷洒、涂抹方式的催红效果。采收后浸果处理以果实转色期,浓度2000mg/kg,25-28℃条件下为宜。通过乙烯利处理,能促进茄红素形成,加快果实成熟,增加前期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 及配置的F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 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8.
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相似文献   

19.
一、采收 1.采收适期:柿果的采收期依气候和品种以及吃法而不同。鲜食的柿果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吃脆的。宜在果实已达应有的大小,果皮转黄色时采收,一般在9月下旬至11月。若采收过早,皮色尚绿,脱涩后制成软柿则水分多、甜味少,质粗而品质不良。另一种是吃软的。应待果实在树上黄色减褪,充分转为红色,即完熟后采收。若采收过早,果皮变黄色即采下,所制烘柿色劣味淡,品质较差。供制柿饼用的应以果皮黄色减褪,稍呈红色时为采收适期;未熟或完熟的柿果都不适宜,因未熟果肉质粗而甘味少;完熟果在干燥过程中易软化,表面生皱,所得干柿率低,且制柿时除皮困难。甜柿在树上已脱涩,采收后即可食,一般都作鲜果食用,最适采收期是在果皮完全转黄并开始转红色,肉质尚未软化时采收,此时品质最佳。甜柿过熟而肉质已软化者品质低下.风味不佳,而甘味减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多种剥取方法.对2个番茄品种3个不同成熟期的种子进行采收,采收的种子经6个月的一般贮藏,然后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红熟期的种子结构发育最为完全,可以抵抗较强酸碱的腐蚀;黄熟期的种子对酸处理非常敏感;过熟期的种子虽有衰退现象,但并不明显.自然发酵法剥取番茄种子具有许多优点.有广泛的适应性.若欲加速种子胶状物的分解而使用盐酸,须针对不同的品种找出适宜的浓度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