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枫香人工造林初期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不同坡向、不同坡位对7年生枫香混交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Ⅱ级立地枫香的生长明显好于Ⅲ、Ⅳ级地;不同坡位、坡向对枫香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枫香的生长量大小依次是下坡>中坡>上坡,阴坡>半阴坡>阳坡;枫香适宜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混交林生长量均大于杉木、马尾松纯林生长量。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清流国有林场2011年春季在不同坡向、坡位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乳源木莲、枫香、马尾松混交林,5年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3个树种的幼林保存率达到92%以上;不同坡向、坡位乳源木莲、枫香、马尾松的早期生长均表现良好速生性;不同坡向3个树种生长表现不一,不同坡位同一树种生长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生长状况与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光泽县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上营造的7 a生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苦槠混交林(混交比例1∶1)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下坡位,混交林的林分生长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蓄积量为30.33 m3·hm-2,比马尾松纯林增加17.47%;在中坡位,混交林的蓄积量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混交林的生长量小于马尾松纯林,林分蓄积量为11.89 m3·hm-2,仅为马尾松纯林的76.02%。混交林和纯林蓄积量、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等指标均随着坡位的下降而增加。马尾松苦槠混交林的表层(0-10 cm)土壤有机质、全N等指标在下坡和中坡位均略高于马尾松纯林,在上坡位则略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4.
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8年生的杉木闽楠木荷混交林不同坡位各树种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杉木、木荷及闽楠,下坡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量均大于中坡和上坡;坡位对杉木与木荷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对闽楠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影响显著;混交林中各树种均生长良好,种间关系较协调。各树种不同部分的生物量都是树干最大,树根次之,树叶和树枝最小。  相似文献   

5.
对马尾松采伐除治迹地造林的5 a林龄杉木楠木混交林不同坡位林木树高、胸径生长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杉木楠木树高、胸径生长不同坡位间均达到极显著差异。下坡位杉木、楠木的树高、胸径生长量最好,中坡位次之,上坡位最差。在生产实践中楠木应选择在下坡位阴湿肥沃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广西国有林场常见的三个主要造林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对20年生马尾松、杉木及红椎林分在不同坡位条件下的树高、胸径及蓄积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造林措施下,立地条件越好,造林效果越好。下坡蓄积量总是大于上坡和中坡;下坡蓄积量最大的是杉木,中坡蓄积量最大的是马尾松,上坡蓄积量最大的是红椎。  相似文献   

7.
闽北林区是福建省最为主要的林区,为探寻适宜的人工林造林方式,以建瓯南雅杉溪村18a生的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木荷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这7种人工林林地中杉木、马尾松和木荷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中杉木的生长状况好于其他6种类型人工林中杉木的生长状况,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中,马尾松和木荷的生长状况较其他6种类型林地要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立地条件上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枫香和巨尾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和生长情况进行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坡耕旱地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山垅田,其林木生长也较好,但杉木不适于山垅田造林;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不同树种之间,胸径、树高的生长量依次为巨尾桉〉枫香〉杉木〉马尾松.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百色地区有较广泛的马尾松林地,但由于长期以马尾松为树种,土壤肥力下降,马尾松产量也下降。因此以枫香与马尾松营造混交林,用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马尾松的产量,促进马尾松优质生长。精选造林材料,探讨了马尾松与枫香混交林的造林技术,重视病虫害防治,结果证明:选择枫香与马尾松混交造林,并采用块状造林技术,具有良好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杉木马尾松森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炎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阔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1.
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火灾隐患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比较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潜在火灾危险,本文通过对1982年营造的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以及这3个树种组成的4种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分布格局进行了调查测定,并对这7种林分的潜在能量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7种林分的火灾潜在危险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木荷混交林、木荷纯林。针叶树种构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灾的潜在危险,针阀混交林的火灾潜在危险小于针叶纯林。同时还看到,防火林带的防火效应毕竟有限,只有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提高整个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减轻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2.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林书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100-102,121
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试验结果表明:枫香与杉木、马尾松混交后,促进了林木的生长,混交林无论是树高还是胸径,生长量都大于马尾松纯林和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3.
《安徽林业》2005,(4):20
目前,皖南杉木采伐迹地更新的2代、3代林分存在生长不良的状况,积极营造混交林,选择自肥力强、适应性好的更新树种是最主要的措施.绩溪县镇头林场选择了材质优良、生长迅速的阔叶树种与马尾松进行杉木迹地更新混交造林试验,在林分林龄、立地条件、营林措施基本一致的混交林和马尾松、杉木纯林林地中布设样地进行对比研究.样地面积10米×10米,分别为马尾松×光皮桦(Ⅰ)、马尾松×光皮桦(Ⅱ)、马尾松×响叶杨、马尾松×枫香,按检测样地常规调查方法进行每木检尺.其结果与相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光泽9年生马尾松-苦槠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对照)的木材蓄积生长量和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林分类型的木材蓄积生长量与乔木层生物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下坡位,混交林的苦槠生长较好,乔木层总生物量为83.29t/hm2,比马尾松纯林高出11.71%;在立地条件较差的上坡位,混交林的苦槠生长较差,乔木层总生物量则降低到40.08t/hm2,仅为马尾松纯林的79.35%。不同林分类型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树干枝根叶树皮。乔木层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94.28%~96.40%。苦槠对坡位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大,作为马尾松的混交树种,应种植在立地条件较好的中下坡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混交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马尾松林下套种枫香,构建针阔异龄复层林,开展了不同保留密度(郁闭度)和坡位马尾松林下套种5年生枫香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郁闭度和不同坡位对马尾松林下套种枫香的胸径、树高、冠幅、侧枝总数和最大侧枝夹角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郁闭度的马尾松林下套种的枫香,其胸径、树高、冠幅、侧枝总数和最大侧枝夹角大小表现为低郁闭中度郁闭高度郁闭;不同坡位的马尾松林下套种的枫香,其胸径、树高、冠幅、侧枝总数和最大侧枝夹角大小依次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在保留株数和郁闭度较低、光照较充足及水肥条件较好的下坡位,马尾松林下套种的枫香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对不同坡位6年生杉木木荷混交林林分生长及生物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生长量以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各个器官生物量均体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杉木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叶>树枝,木荷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树干>树枝>树叶;就杉木及木荷不同径级根生物量差异而言,杉木各径级根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粗根>小根>细根,木荷则表现为骨骼根>中根>大根>小根>细根。  相似文献   

17.
坡位对6年生杉木闽楠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坡位对杉木闽楠人工混交林生长的影响,对中亚热带6年生杉木闽楠混交林中杉木和闽楠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以及不同坡位上杉木和闽楠的最大及最小单株生长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生长量来看,杉木和闽楠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从不同坡位的最大及最小单株生长量来看,杉木和闽楠也均表现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且在不同坡位杉木生长量都大于闽楠生长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边坡陡坡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开展了乡土树种枫香、木荷、马尾松以及马甲子等4个树种直播种子造林试验研究,对木屑、稻草覆盖以及不加覆盖物(对照)3种处理的成活率、保存率以及苗高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覆盖处理方式上看,表现为覆盖处理各树种直播苗平均成活率、平均保存率、苗高生长量均略高于对照组,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从不同树种来看,枫香、马尾松、马甲子的成活率显著高于木荷的成活率,而枫香、马尾松、马甲子的保存率仅略高于木荷的保存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枫香、马尾松1、2年生苗高生长量均显著高于木荷、马甲子的苗高生长量,说明枫香、马尾松比木荷、马甲子更适合在边坡陡坡地生长。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产量高质量好湖北省林科所通过10年对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试验研究,表明营造松枫混交林产量高质量好:(1)16、26、36年生松枫混交林立木蓄积量均高于同龄马尾松纯林和枫香纯林。在16年生松枫混交林中,马尾松中径级林木占41-70%,而同龄...  相似文献   

20.
不同坡位马尾松及江南油杉与木荷混交林生物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顺昌县6年生马尾松、江南油杉及木荷混交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下坡位能有效促进林木树高,胸径生长以及林分总生物量的积累。不同树种间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存在差别,同一树种不同坡位各器官生物量积累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