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混合性中风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混合性中风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结果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病在老年人与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高。临床以脑出血表现为主,CT表现以少量出血并腔隙性梗死为主,予脱水降颅压、支持疗法,预后良好。结论:本病的CT表现有一定特殊性,是确诊的主要依据,脱水及支持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马兰  吴慧芳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30-J0031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10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西肽普兰,最终完成50例,对照组最终完成46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顿尔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的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论:西肽普兰治疗中风后抑郁和/或焦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偏瘫,属中风后遗症,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脑栓塞.上述病症,采用中医药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中医学病名,是一种重病。如果患了这病,有50%的病人死于发病的一个月内,有25%的病人有半身不遂等严重后遗症,有20%的病人有轻度残废,仅有5%的病人近于完全恢复。所以,中风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三高危险。引起中风的原因很多,患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症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但中风有早期的信号可以引起我们注意,避免中风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ABCD2模型下中风先兆低危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明确针灸、艾灸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中风先兆低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每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I采用艾灸加基本疗法,对照组Ⅱ采用基本疗法,治疗3个月,以中医症候积分为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均高于各对照组(P<0.05),对照组I疗效优于对照组Ⅱ(P<0.05)。结论针灸加上基本疗法是治疗ABCD2模型下低危中风先兆患者的最佳方法,针灸、艾灸对于中风先兆都有一定治疗作用,针灸与艾灸相比,前者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混合性中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12例混合性中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2例混合性中风急性期采用中性治疗,5例死亡,7例好转。结论: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多见于老年伴高血压病史者。表现偏瘫多,意识障碍多、重、病理反射多等特点,且预后差,病死率高;对梗塞出血型急性期以中性治疗为主,而出血梗死型宜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纳米机器人——人体健康的清道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你听说过中风吗?中风的典型症状就是突然昏倒、不醒人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会给亲人造成很大的负担。其实,造成中风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食物中的胆固醇被吸收到血管壁上,它们都以固体形式存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血栓.这些血栓阻碍血液的流动.堵在头部形成脑血栓,堵在心脏形成心肌梗塞.堵在四肢形成脉管炎。现在出现了许多扩张血管的药物和方法.但是操作复杂,也有危险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管病也称脑中风或脑卒中,可造成各种脑功能障碍,遗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本病发病率高(占神经科住院病人的50~70%),死亡率高(占第一、二位)。而且致残率也很高(大约86.5%)。治疗中风病人的目的,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实践及意义。方法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50例老年中风患者压疮防治疗进行护理实践。结果50例压疮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短3 d,最长22 d,平均(9.2±3.6)d,无新的压疮发生。结论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防治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压疮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新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热播剧《女医·明妃传》中,谭允贤用绣花针放血十指,救了突发中风的徐老夫人。许多观众看了,不禁要问,十指放血真的能神奇拯救中风患者吗?请看下面的医生解答:放血疗法是中医通过点刺穴位放出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放血疗法可以用于很多疾病的治疗,除了治疗一般性疾病之外,还可用于关键时刻的急救。但前提是必须要分清证型。比如说,中风患者中,属于实证、热证的适合放血,虚证、寒证不宜放血。实证和虚证  相似文献   

11.
中风又称急性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此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治疗是否恰当,而且护理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病人虽然在急性期得到了积极的救治,挽回了生命,但大多留下了后遗症如半身不遂、痴呆、四肢抽搐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综合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SCLC骨转移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中,采用化疗78剜,骨磷治疗82例,接受局部姑息放疗64例.热疗10例,姑息性的外科手术治疗1例,10例因不能耐受放、化疗,只予支持、止痛治疗。所有患者通过以上综合治疗后,疼痛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a存活率为31.3%,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结论:NSCLC骨转移患者中大多数有疼痛症状,晚期NSCLC骨转移患者通过综合性、个体化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糖皮质激素内服,硬化剂注射,高频电凝固等综合法。结果:32例中治愈22饲,显效8例,好转2饲。结论:综合法治疗婴幼儿头颈部皮肤血管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国医大师刘祖贻认为中风后遗症多与肾虚(尤其是肾阳虚)有关,提出“脑髓阳生阴长”理论,治疗上采用温阳活血法,并以此治法创立验方芪仙通络方,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亚低温加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重型颅脑伤的疗效。方法:对1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加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结果:7例治愈,l例伤残(植物生存),4例死亡,治念率为58.3%,死亡率为33.3%。结论:亚低温加大剂量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1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采用菌必治与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治疗。治疗A组(62例):在对照组疗法上加中药内服治疗。治疗B组(64例):在治疗A组疗法上加用中药灌肠和超短波理疗。7d为一疗程,3组均治疗3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B组痊愈率为85.9%,总有效率为100.0%;均优于治疗A组(58.1%及83.9%)和对照组(18.0%及56.0%),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外耳外界湿疹的疗效。方法:外耳外界患者77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中医组4l例,采用中药解毒利湿饮治疗9天,每天一剂,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与结论:中药组4l例,治愈29例,好转ll例,未愈l例;对照组36例,治愈18例,好转12例,未愈6例(P>0.05)。解毒利湿饮治疗外耳外界湿疹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华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55-J0055,J005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各1例,胰腺假性脓肿5例,死亡3例,其余患者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好,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建卫 《吉林农业》2011,(9):226-226
目的:探讨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推拿对迟缓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6例迟缓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例)和对照组(8例)。治疗组给予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推拿,对照组只给予针灸推拿。治疗9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肌力,运动控制能力。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肌力、运动控制能力的程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康复疗法结合针灸推拿对迟缓型脑瘫患儿能显著增强患儿的肌力,运动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独参汤为主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0例的疗效观察李月英(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仍欠理想,为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我院儿科采用以独参汤为主的综合疗法对30例作了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58例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