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正确的选配亲本组合是杂交育种的关键之一,为能准确地掌握杂交亲本性状的遗传特点,以增强对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的予见性和计划性。从1973年开始,我们结合常规育种试验,对小麦几个主要性状与亲子代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本材料主要分析 F_2与亲本性状的相关关系.一、关于株高的遗传:根据1974和1975年的调查,F_1株高与双亲平均值密切相关,二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67、0.9199,回归系数为1.1047和0.9385,都达到十分显著的水平,1979年的调查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F_2株高与双亲平均值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提型杂种小麦的60个亲本,47个 F_1杂种,在选用性状不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亲本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 F_1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了提型杂种小麦的亲本选配问题,并对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确选配亲本是小麦杂交育种工作的关键.无论组合育种或超亲育种,都要按照育种原理,在深入研究作物种质资源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选用恰当亲本,组配合理组合,才能在杂交后代中出现优良变异型并选出好品种.通过对黄淮麦区小麦147份亲本材料12个主要性状进行的系统调查,借助简单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性状阎的相关关系,为育种工作中亲本选配提供依据,减少亲本选配的盲目性.分析结果发现,植株的倒伏严重程度与株高和穗下节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株高与穗下节长、旗叶长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抗病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小麦的籽粒产量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而且极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充分了解各性状与产量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制订一个有效的育种计划是必要的。本试验选用我省11个小麦推广品种(品系),研究了各有关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相关和通径系数,试图为小麦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表现优良的材料作亲本配制大量组合,以增大选择机率的方法虽是可行的,但盲目性较大,随着世代的进展,工作量越来越大,致使工作粗放,选择效率降低,反而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如能对亲本性状配合力研究比较清楚,对杂种早代材料做出比较正确的估计和判断,这对于增强选配亲本的预见性,提早海汰不良组合,提高育种效率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试图从小麦品种间杂种第一代的表现来分析性状遗传动态、配合力高低以及组合优劣,作为正确选配亲本和提高育种效率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产量、生育期,植株形态等方面19个性状,对15个常用亲本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划分了类群.在此基础上,通过对14个组合F_2代性状的研究,着重讨论了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变异关系.结果表明:1.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某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另一些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相关不显著.2.亲本遗传距离与F_2代性状的均值无明显关系.文中指出:遗传距离能够指导亲本的选配.但在杂交育种中,应考虑育种方向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性状进行遗传距离的测定,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结合亲本的综合表现选配亲本.  相似文献   

7.
小麦亲本材料的遗传距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多元分析法,对46个小麦亲本材料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距离的测定。通过对亲本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初选了18个性状较好的亲本材料,根据材料间遗传距离大小,将所研究的亲本材料划分为9个类群。提出遗传距离可以作为小麦杂交亲本选配的可靠依据。亲本选配应在类间距离大于平均类间距离的类群间进行。同时,应考虑所研究的数量性状以外的其它重要性状。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分析及类群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法对黑龙江有代表性的12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GriffingⅡ双列杂交;依据13个调查性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6个类群;玉米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大小与其表型性状、地理差异、亲缘关系并无必然联系;进行杂交育种时,亲本的选配和杂种优势的预测可以亲本间遗传距离大小作为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20个组合 T 质杂种与亲本及部分相应 A 质杂种,采用通径分析、同亲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针对当前 T 型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不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T 质杂种与相应 A 质杂种相比,虽产量结构有不同,但 T 质对杂种产量优势不表现显著影响。T 质杂种恢复度达到80%左右则与产量无显著相关。T 质杂种的产量优势与农艺性状的亲本选配关系十分密切。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 T 型杂交小麦亲本选配的原则和特点。结果表明:其亲本选配仍遵从亲本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双亲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产量结构互补的一般作物杂优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但又有其特点:(1)双亲均有较高产量水平;(2)双亲均有基本适应性;(3)亲本对 T 质有遗传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在杂交育种中,正确选择亲本对于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而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杂交亲本品系所具的遗传性状,第二是亲本遗传性状的遗传传递力。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蔡旭(1962) 总结他几十年小麦育种实践经验时指出:“选配亲本的作法不外两种:第一种,是根据亲本材料本身的特性表观来选配……第二种,是根据亲本材料特性遗传传递能力大小来选配。”  相似文献   

11.
高粱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杂交育种的目的即培育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种,正确选择亲本和尽早辨明组合的优劣是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多年的育种实践证明,亲本各性状的表现与杂交后代表现不一定有直接的联系,然而,亲本配合力的高低则是杂交育种工作中选配亲本的主要依据,因此,选育和鉴定具有高配合力的亲本,对杂种选配有着重要意义。 高粱配合力的研究,国外报道较多,因取材、自然条件等不同,所得结果不  相似文献   

12.
为了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3.
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4.
<正> 品种资源研究,对于作物育种亲本选配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依据形态,生态、生理和发育性状等的差异进行分类,往往不能反映与产量有关的遗传差异。七十年代以来,多元分析法逐渐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科学,Hassoim,S.H.Goodman,M.M.和Timothy,D.H.(1977)曾收集世界各地的分枝小粟资源,用多元分析法研究其地理分布。在国内,刘来福,毛盛贤等首先应用多元分析法于小麦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研究。本研究以此测定冬小麦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作为对品种间遗传差异的度量,并根据遗传距离的大小进行系统聚类,以探索一种新的、以数量性状遗传差异聚类为依根的品种资源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大豆杂交育种过程中,亲本选配直接关系到杂种后代能否出现理想的变异类型和选出好的品种,是杂交育种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方面,人们从长期育种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实践证明,杂交亲本性状的优劣和遗传差异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组合表现和分离类型。但是,与育种目标相联系的主要性状大多属数量性状,这些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受环境影响也较大,仅根据表现型进行选配,很难达到满意的结果。怎样正确地评价亲本、合理配制组合,始终是育种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的宽窄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水稻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基础。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常用来测定品种间的遗传差异,了解亲本间的遗传距离。试验以宁夏引黄灌区历年主栽或新选育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考查了20个水稻品种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均达显著和极显著差异的12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由主成分分析中提取的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并计算各类群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得出各类群品种的分类特点。结果表明:20个水稻品种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可归结为5个主成分,经聚类分析,可将20个水稻品种选定合适的阈值后划分为4个类群,表现出遗传距离较近,遗传基础狭窄的特点,并且宁夏水稻品种主要集中在第4类群。因此,在确定水稻育种杂交亲本选配时,要综合考虑主成分互补,且要在类群间进行,并结合米质的选择,则有望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但改良品种个别性状时,亲本之一符合育种目标,另一亲本也可选用遗传距离不大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特早熟陆地棉的育种目标,主要是:高产、优质、早熟和抗逆性强。这些性状均属数量性状,其遗传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这对杂交育种工作中亲本组合的选配,以及在杂种分离世代中进行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 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 个苦荞品种(系)的6 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 个性状简化为3 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 个苦荞品种(系)在2.76 水平上聚为4 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 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19.
为直观地揭示苦荞品种(系)间的遗传差异和类群农艺性状特点、并发掘其中的良好资源、避免杂交育种过程中选配亲本的盲目性,对来自全国11个荞麦育种单位的45个苦荞品种(系)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6个性状简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为83%。采用聚类分析,将45个苦荞品种(系)在2.76水平上聚为4大类:髙秆、中产、小粒型;中秆、高产、大粒型;中秆、低产、小粒型和髙秆、中产、中粒型。其中第2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是良好的品种或良好的育种材料。苦荞品种(系)间遗传差异与原产地和地理距离无任何必然的联系,杂交育种选配亲本时,除考虑性状互补、地理距离等因素外,还应考虑其遗传差异(不同类群)。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花培育种的特点,并据此提出花培育种的亲本选配的原则,即在参考常规杂交育种亲本选配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农艺性状优良品种作为中心亲本,双亲的差异要尽可能的少,不必过于考虑桥梁亲本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