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年双群同箱饲养不可取黑龙江林虎林县新政多新林村(158415)杨多福人为地使巢内边脾温度升高3℃对5000只蜂以下的小群是有利的。因此,早春繁蜂时,将低于3脾蜂的群两群同箱饲养,会加快繁蜂速度。但是,前苏联专家用大量的实验证明:对中等群势蜂群的边脾...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蜂量少的中蜂弱群与另一个特弱群(西标箱框,弱群为1脾蜂,特弱蜂为半脾蜂),要想早春快速增殖壮大起来以获得养蜂高效益,若不采取合并办法,那只有将它们同箱饲养。但是同箱饲养效果如何,我多次试验结果基本是一样的。虽然蜂王都是优质的同龄王,我个人饲喂花粉不间断并加强保温,开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20 d后1个晴天的中、下  相似文献   

3.
前 言双群同箱饲养 ,就是在 1个蜂箱中同时饲养 2群蜜蜂 ,2群蜜蜂虽同处于 1个蜂箱中 ,但相对独立。双群同箱饲养 ,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 ,产量低的缺点。广东省的中蜂群势近 10多年来出现下降趋势 ,群势繁殖慢 ,生产力下降 ,蜂产品产量低。广东冬春季节气温低 ,山区日夜温差大等原因 ,使群势弱 ,影响繁殖和生产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 ,我们在广东省推广中蜂双群同箱饲养技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蜂农也乐于接受。现将有关蜂群的组织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组织1 1 双群同箱饲养蜂群的生物学依据蜜蜂群与群之间靠“群味…  相似文献   

4.
前言近年来 ,在广东省饲养的中蜂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群势越来越弱 ,在冬春季节 ,广东省的气温又低 ,山区有时还出现霜冻。因此 ,中蜂在冬春季节出现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现象。中蜂双群同箱饲养 ,作为一种特殊的饲养技术 ,可以解决中蜂群势弱、繁殖慢、生产性能差的问题 ,从而使饲养中蜂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什么是双群同箱双群同箱饲养 ,它不同于双王同群 ,是在一个蜂箱中同时饲养两群蜜蜂 ,两群蜜蜂之间用一块隔板分开。两群蜜蜂尽管处于同一个蜂箱中 ,但相对独立。2中蜂双群同箱饲养的优越性中蜂是广东省主要饲养的蜂种 ,对广东省…  相似文献   

5.
将三合板按框式隔王板的形状尺寸裁好 ,在三合板的四边适当位置钻 8个小孔 ,用细铁丝穿过四条木边绑好 ,即成为隔睹板。此板可用于早春双群同箱饲养。产浆时取下三合板仍是框式隔王板巧用框式隔王板$河南南乐县计算机中心!457400@赵志刚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集法饲养的蜂群,在不同季节,箱内是否应留有一定空间,还是蜂脾摆满箱好?至今尚无定论。这个问题对蜂群发展关系密切,应该引起重视与探讨。为了文章叙述方便,蜂巢中隔板内侧有蜂脾的部分,称为“蜂脾”。隔板外侧无蜂脾部分,称为“空间”。蜂群发展满箱时,蜂脾占满“空间”,即为“蜂脾满箱”。早春,为了给蜂群保温,一般是紧脾后用干草、树叶等填满“空间”,人为地缩小空间,达到蜂脾满小箱,我们称之为“保温满箱”。箱内留有一定“空间”,对密集型饲养的蜂群,关系重大。一、密集型饲养的蜂群,留“空间”的好处1-早春…  相似文献   

7.
我市活框饲养的中蜂年群产蜜高的为20至40市斤,旧法圆桶饲养的只有5—7市斤。可见,即使养一群活框中蜂一年也只有20多元的收入,旧法圆桶的中蜂收入更微。为了提高中蜂的生产效益,是山区养蜂的当务之急。提高中蜂生产效益的措施1.继续开展圆桶中蜂过箱,认真推广中蜂科学饲养。(1)饲养强群。强群是夺取高产稳产的保证。为了培养强群,早春提早包装,双王同箱繁殖;适时加础造脾,及时控制分蜂热;选育优王,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炎热暑天作好安全渡夏工作,秋季培育好适龄越冬蜂。根据南方中蜂越冬期短或越冬期不  相似文献   

8.
卧式箱稳产高产饲养技术措施黑龙江省林口县奎山乡五义村(157631)邹化效我应用卧式箱饲养法定地养蜂已有20多年了。从1981年开始组建个体蜂场。为求得最佳规模效益,我每年饲养25箱苏式特强群(双王同箱,每箱24框)。13年来,我应用卧式箱饲养法累计...  相似文献   

9.
饲养双王群是养蜂技术的一项改革,是蜂群获得高产的一条途径。几年来,我们在饲养双王群的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饲养双王群的经济意义蜂群采用双王同箱繁殖的管理方法,有以下一些好处:1.蜂群复壮快,能及时培养大量的适龄工作蜂。1974年早春,我们在闽南长泰县发蜂后,于3月15日到达江西上饶市郊赶采胜利油菜、紫云英蜜。我们将闽南单王繁殖的蜂群作为对照组,闽南双王繁殖和江西上饶单王搞生产的蜂群作为试验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强群,刘伯瑗同志早在1956年就开始饲养双王群。 1979年早春,他在江苏宜兴分水地区饲养同是2框意蜂的单、双王群。双王群满箱时,比单王群多4框;双王群可以加继箱时,单王群才8—9框蜂;双王群产王浆时间可以比单王群提前10天,春季的双王群王浆产量可达400克,比单王群多一倍;蜂蜜产量也比单王群提高40斤。由此可见,双王群在早春繁殖中有明显的优势:产子多,蜂群发展快,有利于及早获得强群,双王群内过剩的幼蜂(4—12日  相似文献   

11.
中、西蜂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的研究(一)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应用随机引物(W,5′-CGGCCCCGGT-3′;x,5′GTAGTCACAC-3′;K,5′-CGGCCCCTGT-3′)对中蜂和西蜂(意大利蜂)的DNA基因组进行PCR扩增,结果获得不同数量和不同分子量的多态DNA图谱,从而为区分中蜂和西蜂的遗传性状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分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花粉中的脂肪酸及其在蜂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粉中的脂类及其脂肪酸是蜜蜂的一种重要营养。各种植物花粉具有特定的脂肪酸图谱。花粉中含量最多的脂肪酸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及棕榈酸。脂肪酸具有抗菌和抗真菌活性 ,对蜂群抑制疾病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激与蜜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应激与应激原刺激与应激密切相关,互为表里。欲知应激,先了解一下刺激及其特征。1.1刺激及其特征使机体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就称为刺激。刺激具有3种特征: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反应;须有一定作用时间才会引起反应;刺激强弱变化愈快,刺激作用愈大。1.2应激与应激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后发生反应的特性,叫做应激性或兴奋性。应激性具有以下特点:随着机体代谢的增高,应激性增强;随着代谢的降低,应激性减弱。机体内环境偏于碱性时,应激性升高;偏于酸性时应激性降低。动物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精确调节,使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简称内稳态…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与蜜蜂     
刁青云  姜秋玲  吴杰 《中国蜂业》2009,60(12):48-49,51
在浩瀚的人类文化长廊中,音乐犹如璀璨的星星,陶冶着人们的性情,调整着人们的心境,提高着人们的修养。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有不少与蜜蜂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阐明W316片段与王浆高产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检测了浙江浆蜂、意蜂品系和卡尼鄂拉蜂中W316片段的分布频率。结果显示:W316片段在浙江浆蜂中的分布频率为77.8%,在意蜂品系中为52%,在卡尼鄂拉蜂中为45%,浙江浆蜂中W316片段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意蜂品系和卡尼鄂拉蜂,而意蜂品系与卡尼鄂拉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蜂王信息素在蜂箱内单独以气流方式传递;工蜂与气流两种方式传递以及蜂王、工蜂和气流三种方式共同传递时工蜂卵巢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只有三种方式共同传递时,蜂群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如果缺少任意一项传递方式,蜂群将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7.
蜂毒诌议     
一、蜂毒的理化性质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碱腺分泌的,贮存于毒囊,毒囊通入螫针基部,新羽化的含量少,随日龄增长逐渐累积,15日龄时约0.3毫克,达到守卫蜂龄(18日)后不再增加。随后毒囊中的毒量不变,即使囊空后也不再补充。  相似文献   

18.
蜂花粉富含多种功能营养物质,因此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被人们称为“全能营养库”或“微型营养库”。蜂花粉在食品中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了香蒲花粉是一种有益食品。近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也充分肯定了花粉的医疗保健作用,蜂花粉对心脑血管疾病、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肝病、习惯性便秘、贫血、糖尿病、哮喘等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花粉已成为风靡世界的营养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以2017年国外核心期刊上有关蜂花粉研究的论文为依据,对蜂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蜂业》2016,(7):17-22
蜜蜂嗅觉影响蜜蜂交尾、哺育和采集等行为,对蜂群的繁衍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蜜蜂触角上分布着大量的嗅觉感觉器,能感知挥发性分子、气味和激素等,因此是蜜蜂最重要的嗅觉器官,也是蜜蜂参与嗅觉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蜜蜂触角、嗅觉感受器、嗅觉相关蛋白及嗅觉传导机制等,能为蜜蜂后续的研究和蜜蜂触嗅觉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陇东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十分适合中蜂的饲养,中蜂养殖从业人数和饲养规模均居西北各省各地区之首。但由于受传统养殖方法的制约,加之人们思想观念的保守,中蜂养殖业发展缓慢,难以形成高效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蜂农收入普遍不高,严重影响了人们从事蜜蜂养殖业的积极性。近年来,甘肃省蜂业技术推广总站对陇东南中蜂养殖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