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华苦茶是适制红碎茶的地方良种,上级要求我地、县大力繁殖和推广这一优良品种。自1978年以来,我们在江华县的布里坪、牛牯岭两茶场和兰山县的黄泥井、百叠岭等茶场先后进行过多次苦茶扦插育苗试验,成活率都很低,为20%左右。除苦茶本身扦插难成活外,根本原因是浇水管理问题。江华苦茶育苗不但需水量大,而且苗田  相似文献   

2.
江华苦茶是湖南重要的地方特色茶树种质资源之一。本文综述了江华苦茶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基因遗传、生物化学及其制茶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加工利用现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江华苦茶种质资源的高效创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华苦茶品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江华苦茶是湖南省江华县林区一个古老的茶树资源。在江华林区多用苦茶制作黑茶或炒青绿茶,有治久痢、健脾胃和清热解毒之效,且越陈越好,故农家常收藏达数年之久;早春嫩叶制成毛尖,其味浓爽回甘,为迎赠宾客的珍品。 1961年王威廉、刘宝祥对江华苦茶原始群落进行考察。1963年彭继光等对江华毛尖  相似文献   

4.
双牌县苗圃1991年3月12日至4月10日先后从江华县牛牯岭茶场剪取茶枝条,试用高棚低膜双层覆盖,共扦插1.66亩,19.6万穗,成活出苗16.9万株,成活率达85.7%,与不用农膜覆盖对照提高出圃率45.7%。经10个月的培育,平均苗高25cm 以上,主茎粗0.3cm 以上,根系发达。解决了江华苦茶发根迟,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区开展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发现江华苦茶不仅江华、兰山资源丰富、连江永、道县、宁运、双牌、零陵等县林区都有分布。据省茶科所测定,它的生叶茶多酚含量为39.21%,水浸出物48.50%。与云南大叶种  相似文献   

6.
江华苦茶是我省一个珍贵古老的品种资源,早在西汉时代便作为马王堆汉墓中的陪葬品,至少已有二千一百年的历史。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二十余年的考察研究,查明江华苦茶是乔木型茶树进化为灌木型茶树的中间类型,属半乔木大叶种,变异多。通过分离选育的新品系,有潇湘红8—1,为早生型;潇湘红37—2,潇湘红21—3,潇湘红  相似文献   

7.
江华苦茶是适制红茶的优良茶树品种,其品质特征已有系统的试验报导。本项研究是从化学的角度探讨与品质有关的若干成份;同时还联系新梢的叶色,研究叶色与化学成份含量的关系。试验在1981~1983年进行。湖南省农科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茶树(Camei'ia sinensis)的原产地,200多种茶科植物中,半数以上分布于云贵高原,近年来在云贵高原还陆续发现茶属新种,江华苦茶是其中一新种,可能是乔木茶树进化到灌木茶树的一种过渡类型,湘波绿茶是我省名茶,属灌木类型。 1953年Jamaki等报道了茶树(Camel-  相似文献   

9.
江华苦茶是湖南珍稀地方茶树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具有大叶种特征,适制优质红茶。20世纪70年代,经系统选育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红茶新品种37-2,后命名为湘茶研4号,2019年经农业农村部登记,编号GPD茶树(2019) 430029。湘茶研4号为小乔木型、中叶类、中晚生种、芽叶黄绿,春季一芽二叶游离氨基酸3.01%、茶多酚33.49%、咖啡碱4.92%、水浸出物47.23%,制红条茶外形紧结、乌黑较润、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带甜香,滋味醇和略苦,叶底红亮较匀,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10.
江平 《中国茶叶》1993,15(3):25-25
众所周知,夏季短穗扦插一般约需15个月茶苗方能出圃。在这较长的时间里,需经常进行烦琐的管理工作。根据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场的试验和生产实践,秋季采用薄膜覆盖扦插育苗具有管理方便,茶苗生长迅速,成活率高等优点(表1)。  相似文献   

11.
DNA序列分析在物种的系统进化、分类和鉴定等方面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中cpDNA序列分析因具有基因组小、进化速率适中、母系遗传等特点,已被大量用于系统进化研究。本研究采用4对cpDNA引物对收集来的32份江华苦茶资源进行了亲缘关系研究,其中有3对测序成功。扩增序列长度分别为634(1F-724R)、499(rbcla-rev)、532(rbcla-ajf634)。变异位点数量分别为5(1F-724R)、4(rbcla-rev)、4(rbcla-ajf634)。变异率从高到低分别是rbcla-rev(0.80%)、1F-724R(0.79%)、rbcla-ajf634(0.75%)。将3对引物测序得到的序列拼接,按照MP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将参试的32份茶树资源分为4大类。本研究为江华苦茶亲缘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江华苦茶资源的应用和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病虫的防治指标也称经济阈值、防治阈值、防治标准,是病虫(种群)密度增长到造成经济为害而需要采取防治措施时的临界值。茶树病虫种类繁多,有数百种,其中主要病虫有数十种,但已制订防治指标的只有十多种。这些防治指标有的是经过研究制订的,有的是参考国外或根据经验提出的,多数是上世纪70~80年代制订的。随着生产与科学的发展,生产水平、茶叶价格、防治成本等均有较大的变化。同时还出现了无公害茶、有机茶等新的茶园管理类型。因此,茶树病虫的防治指标也应有所变化,是值得研究的一项内容。本文就有机茶园  相似文献   

13.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有较大的影响,据估计,因病虫为害,茶叶产量每年要损失10%~15%,同时还严重影响茶叶质量.因此,茶树病虫防治历来是茶叶生产上的重要管理措施.随着工业的发达,茶树病虫防治已由传统的农业措施防治过渡到使用农药的化学防治,并且形成一套相应的技术规  相似文献   

14.
“九二○”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刺激素。国内外已广泛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所于一九七一年开始进行茶树喷洒“九二○”的观察,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春季又进行茶树短枝扦插苗施用效果试验,研究“九二○”的不同施用方法对扦插苗切口愈合和生长状况的影响。一、方法与結果 (一)、“九二○”不同施用方法对茶树短枝扦插苗切口愈合的影响:供试验品种系福云6号,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设区  相似文献   

15.
一、前 言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少种类的植物已能够利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进行工厂化育苗。茶树是多年生长本植物,且具有多酚类物质含量高的特点,目前还难以进行工厂化育苗。当前国内茶叶生产上繁殖无性系茶树良种,还是采用短穗扦插繁殖。传统的短穗扦插方法,工序比较繁杂,扦插前整地做畦要铺心土,扦插后要天天浇水,还要搭架遮阴,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安农大茶业系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着手研究解决扦插前后难题,至80年代末用薄膜、遮阳绸双层覆盖法,解决了浇水和遮阴问题。于1992年9月,在东至茶树良种场由农…  相似文献   

16.
江华苦茶是我省茶树珍贵地方资源,原产于南岭山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课题组通过系统选种程序,从江华苦茶群体资源中选育出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潇湘红21-1。潇湘红21-1为中叶类,中生种,芽叶黄绿,产量高;内含物丰富,春季红、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分别为水浸出物38.26%、44.22%,茶多酚19.40%、30.38%,游离氨基酸5.01%、5.04%,咖啡碱5.11%、5.09%;红、绿茶中咖啡碱含量均高达5%以上,属于高咖啡碱优异茶树资源。制红、绿茶品质兼优,尤以红茶品质突出,"冷后浑"明显,乳状络合物呈橙黄色。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均较强,是一个优质高咖啡碱红茶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茶花的构造寻找茶树的进化系统,1989年11月中下旬,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选择云南大叶、广东水仙、江华苦茶、黔湄种及安化中叶种群体,从每个群体中随机采摘30~100朵花进行观察。观察的内容包括:花萼数,花瓣数,花瓣大小,花丝数,花丝长度,着药状态,花粉多少,雌蕊柱头长度,柱头分裂数,分裂长,子房茸毛等。  相似文献   

18.
在茶树害虫中,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Fabricius)]发生的普遍性和为害程度均居首位。在四川,小绿叶蝉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0%~30%,每年防治费用占茶树病虫总防治费的40%~60%,小绿叶蝉的化学防治是造成茶叶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及破坏生态  相似文献   

19.
茶树病虫以各种形态度过严寒的冬季,一到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病虫相继复苏并开始为害茶树。春茶是一年中的主要茶季,特别是绿茶产区,其产量约占全年的40%,产值占全年的50%以上,因此,做好春茶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确  相似文献   

20.
茶树病虫防治是茶园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关系到茶叶多收少收甚至有收无收,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目前,我国80%的茶园由专业户和承包户经营,从一些来信和来访者反映的问题看,许多专业户尚缺乏病虫防治的基本知识,从而使茶叶生产遭受损失。为此,本刊在本园地中将连续刊载茶树保护的基础知识,以帮助广大茶农战胜茶树病虫害,确保茶叶生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