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控氮法 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1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  相似文献   

2.
<正>1.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  相似文献   

3.
1.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羞。追肥要早,促使葜苗健壮。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1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  相似文献   

4.
1控施氮肥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减弱.及早追肥,促进菜苗生长健壮.低温前不施速效氮肥,宜叶面喷施浓度为0.20%~0.30%磷酸二氢钾1~2次.  相似文献   

5.
一、控制氮肥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健壮。低温时,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于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蔬菜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6.
<正> 冬季将至,有许多大田晚收或越冬蔬菜难耐严寒,发生冻害。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以下防寒保暖方法,供大家参考。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菜苗抗寒力。  相似文献   

7.
1.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下降。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健壮。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胆,以增强抗寒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1.控氮: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2.施肥:用猪牛粪或土杂肥等暖性农家肥,圈培在菜棵根颈处,可提高根部土温2~3℃。施肥宜趁晴天进行,每667平方米1000~1500千克。在霜冻前每667平方米泼浇稀薄粪水400~500千克,使土壤不易结冻。3.培土:冻前结合中耕,用碎土培土壅根,可使土壤疏松,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冬春,蔬菜经常遇到低温寒流、霜雪冰冻等恶劣天气的侵袭,防护不力,往往导致较大经济损失。以下介绍几种防寒方法。 1 控氮: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进菜苗健壮。低温前不施速效氮肥,宜叶而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1~2次。 2 施肥:利用晴天,用牛、猪粪或堆肥等暖性肥100~150kg,施于菜蔸根际处,即可提高土温2~3℃。 3 培土:封冻前结合中耕,把锄碎的泥土培于蔬菜根际处,既  相似文献   

10.
一、追施速效肥受冻蔬菜在缓苗恢复后,可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及磷钾肥,促进蔬菜植株恢复生长。低温前,可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提高抗寒力或每亩泼施稀薄人畜粪水肥400—500公斤,可减轻土壤的结冰程度,降低冻害。在菜地厢间撒施火土灰或草木灰,既能防寒防冻,又能起到增施钾肥的作用,并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腐病有良  相似文献   

11.
正冬季受强冷空气或寒潮影响,降温剧烈,易出现低温霜冻害。蔬菜受冻后该如何补救?追施速效肥受冻蔬菜缓苗恢复后,可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及磷钾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提高机体的活力,减少损失。低温来临前,可喷洒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以提高抗寒力;或每亩泼施稀薄人畜粪水肥400~500千克,以减轻土壤的结冰程度,降低冻害;或在菜地厢间撒施火土灰或草木灰2500~5000千克,既防寒防冻,又起到增施  相似文献   

12.
<正>1培土法冻前结合中耕,用碎土培土壅根,可提高土温,又可直接保护根部。但中耕培土须在土壤封冻前进行,深度以7~10厘米为宜。2施有机肥法用猪牛粪或土杂肥等暖性农家肥,圈培在菜棵根颈处,可提高根部土温2~3℃。施肥宜晴天进行,每亩1000~1500公斤。3控氮法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4浇粪法在霜冻前每亩泼浇稀薄粪水  相似文献   

13.
编读互动     
<正>来电来函湖南读者周文涛来信咨询问:冬季蔬菜受冻后该如何补救?答:冬季蔬菜受冻后可采取以下补救措施:①追施速效肥。受冻蔬菜缓苗恢复后,可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及磷钾肥,促进植株恢复生长,提高机体的活力,减少损失。低温来临前,可喷洒0.2%~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以提高抗寒力;或每667平方米(1亩)泼施稀薄人畜粪水肥400~500千克,以减轻土壤的结冰程度,降低冻害;或在菜地厢间撒施火土灰或草木灰  相似文献   

14.
防御水稻低温冷害应采取以下几项栽培措施:1.选择适宜品种,合理搭配种植根据水稻生育期间的积温、灌溉水温、土壤条件、育苗和插秧时间,栽培管理水平等,选择生育期适宜品种,并进行搭配种植,计划栽培。可避免或减轻低温冷害。2.壮秧早插,浅插密植早播早插浅插,不仅能延长营养生长期,而且能提早抽穗成熟,有效地防止低温冷害,获得高产。3.科学施肥生育初期增施磷肥可减轻冷害,在盐碱地和黄土岗地增施磷肥效果更明显。低温年要减少氮肥用量,并且要把氮肥的70%~80%做底肥和分蘖肥施入,其余20%~30%要在抽穗前10~20天施入。底肥要浅施。4.提高水…  相似文献   

15.
1、低温炼苗。苗期低温锻炼可从种子萌动开始,实行大温差育苗。催芽期间的温度控制在各种蔬菜种子的发芽适温,以促进芽。露出小芽时要适当降温,这样幼芽既粗壮又得到锻炼。秧苗生长期间, 严格控制温度,不使温度过高而造成幼苗细弱徒长。 2、控制氮肥。幼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以免植株生长幼嫩, 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促进菜苗健  相似文献   

16.
1.控制氮肥蔬菜在幼苗期切忌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幼嫩,抗寒力差。追肥要早,多施磷钾肥,促进菜苗健壮,增强抗寒能力。2.适时追肥蔬菜冬前要追肥,主要施有机肥,晴天时每667平方米追施暖性肥料如猪、马、牛粪100~150千克,施在菜根处,可提高土温2℃~3℃,有利于抗寒防冻。3.泼浇粪水在冬前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稀粪水400~500千克,均匀泼浇在蔬菜田里,以降低寒冻,提高温度。4.培土壅根在封冻前结合中耕培土,把锄碎的泥土培到蔬菜根部,不仅疏松土壤,还可保护根系。中耕深度为7~10厘米。5.冬灌浇水寒流来临前1~2天,趁天气晴朗进行灌溉。寒流过…  相似文献   

17.
良种要有良法,为了确保能充分发挥新品种优良特性,加快推广步伐,在推广利用中提供科学依据,对秋薯"龙薯3号"进行了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及氮肥施用法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3(A1B3C3D3)即每666.7m2插植3000株、施氮12 kg、施钾18 kg,氮肥施法采用前多后少为最优组合,小区平均产量最高达68.4 kg;其次为组合7(A3B1C2D2)即每666.7m2插植4000株、施氮8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等量分施,小区平均产量达65.2 kg.施钾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氮肥施用法的影响最小.同时,就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结构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下钼对冬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揭示钼提高冬小麦抗寒力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冬小麦钼高效品种97003和钼低效品种97014为材料,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施钼对冬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影响。【结果】低温处理2、4和6 d时施钼均显著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降低了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施钼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2个冬小麦品种叶片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而后呈下降或突降趋势,说明施钼能使冬小麦通过正常的低温锻炼过程,有利于植株在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时维持较高的抗寒力;钼对冬小麦钼高、低效品种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与钼高效品种相比,钼低效品种缺钼处理叶片SOD、CAT、POD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更大,活性氧自由基积累速率更大,这可能是钼低效品种在缺钼条件下更易受到低温伤害的原因之一。【结论】钼通过调控活性氧代谢过程来影响冬小麦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多效唑对早稻秧苗抗寒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能有效地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其主要生理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1)能有效地减少在低温胁迫下早稻秧苗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减轻膜和原生质体伤害;(2)增加低温胁迫下水稻叶片内脯氨酸含量,有利于增强原生质体的水合能力;(3)缓解低温胁迫下水稻秧苗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4)减轻低温胁迫后叶片枯死程度,保持叶片较高含水量;(5)经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在低温胁迫后的恢复时期,净同化率明显地高于对照.江西和我国南方诸省早稻育秧常会遇到寒潮低温侵袭,多效唑在早稻生产上的应用,对于增强早稻秧苗抗寒力和防止烂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秸秆的质量是影响秸秆还田后氮素矿化的重要因子.玉米秸秆C/N比较高,还田后往往造成对土壤氮素的固持,因此秸秆直接还田要补施氮肥,而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为满足对粮食产量的需求,氮肥的施用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危害了土壤质量.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如何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是一个关键问题.该试验在可控条件下,研究苜蓿秸秆和玉米秸秆共同还田对氮矿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酶活性的影响,比较豆科作物秸秆或者氮肥配施玉米秸秆在相同C/N下(25:1)还田对土壤供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室内实验共设置4个处理:(1)对照(CK);(2)玉米秸秆单施(M);(3)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调节C/N为25:1 (MM);(4)无机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调节C/N为25:1(MF),在25℃下共培养270 d.玉米秸秆单施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表现为对土壤氮素的固持作用,苜蓿秸秆与氮肥配施米秸秆均缓解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氮素固持作用,提高了土壤无机氮含量,苜蓿秸秆配施相比于氮肥配施延长了氮素的可利用性.苜蓿秸秆与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转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并且以苜蓿配施处理最高.与玉米秸秆单施相比,苜蓿秸秆配施对脲酶活性影响没有差异,氮肥配施显著降低了脲酶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氮输入量显著影响了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相比于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还田,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还田具有较高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因此,我们认为相比于氮肥配施玉米秸秆还田,苜蓿秸秆配施玉米秸秆还田是一个比较好的农业生产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