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后稻是长汀县主要稻作类型,为筛选适宜长汀县作烟后稻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于2017年引进5个杂交稻新品种,以宜优673作对照品种进行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两优明占、甬优5552、甬优17等3个品种综合表现好,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可在长汀县作烟后稻新品种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北方水稻钾肥效应及高效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稻作区域系指黄河以北单季稻作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方稻作区不断更换高产耐肥的水稻新品种,同时以高浓度氮磷为主的化肥投人量也相应增加,使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提高。这就加速了对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移出,首当其冲的是土壤钾素的耗竭,使原来施钾不显效的地块逐渐显示了钾肥效果,甚至有的地  相似文献   

3.
金航丝苗(H-86///金华占/胜泰1号//泰湖占/澳山丝苗)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新品种。2006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我省各稻作区晚造种植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造种植。  相似文献   

4.
和丰香雅丝是广西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宁市利中惠农作物研究所以和鑫5号为母本、泰丰丝苗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强、易栽培等特点。于2021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适宜在桂南和桂中及气候相似的华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国良优633是广西国良种业有限公司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9144号)。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叶型紧凑、高产、稳产、米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地区作晚稻种植。该文总结了品种的种植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推广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晚稻新品种。【方法】选择在桂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种植,并且通过审定的隆两优黄莉占品种于2017年晚造在防城区不同乡镇进行示范性种植,并进行了相关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隆两优黄莉占生长特性良好,大田表现抗稻瘟病,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能好,米质优。【结论】隆两优黄莉占适合我区作为优质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浙油18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006年瑞安市引进冬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抗逆性强、适合浅旋耕撒播栽培等特点。总结了稻作区浅旋耕撒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占我国粮食总产40%左右。由于受水资源缺乏和耕地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进一步拓展稻作面积不太可能,通过选育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及优化栽培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是唯一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浙优1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公司合作选育而成的,适宜在长江以南稻作区域作单季稻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新品种。2005年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引进该品种进行了约200亩的试验示范,并小面积培育了再生稻。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强,生长优势明显,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适合在本县中稻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d左右,晚造110d左右,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1.
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七番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番占是以三七早/922//澳雪占///番粳籼杂交育成的感温型籼稻新品种,具有高抗稻瘟病,抗倒性强、米质较好的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介绍了七番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育高产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新品种,为促进广西高档优质米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长粒型品种黄华占为母本、高产优质品种力源占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高产长粒型高档常规优质籼稻新品种,并于2011~2016年分别参加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自选育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扩区试验,观察其综合表现.[结果]桂育9号的生育期早造123 d,晚造108 d,粒长7.1~7.3 mm,整精米率61.8%,千粒重23.5 g,每穗总粒数160.9粒,结实率76.6%,综合米质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在品比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达8628.0和6978.0 kg/ha,比对照种柳沙油占202(对照,CK)分别增产11.50%和13.50%.在区域试验中,早、晚造平均产量分别为6426.0和7290.0 kg/ha,比CK增产5.75%和11.47%.在生产试验中,晚造平均产量6514.5 kg/ha,比CK增产10.08%.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时平均产量分别为9235.5和8433.0 kg/ha.在百色市和河池市百亩高产示范中,平均产量分别为9836.1和10944.0 kg/ha.桂育9号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4039号,2017年9月获新品种权授权,授权号CNA20140926.1.[结论]桂育9号具有粒型长、产量高、整精米率高、米质优、耐肥、抗倒力强等优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在桂北稻作区作为早、中稻种植,也可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为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10,(5):F0004-F0004
根据中种公司战略规划任务和业务发展需要,福建农嘉公司于2010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按稻作区域在福建北部的建阳市、东部的福安市、西部的上杭县和中部永安市等地召开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水稻新品种,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方法】利用从广东引进的优质稻“丰美占”分离植株经3年5代系统选育而成。【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美占”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生育期早造128 d左右,晚造110 d左右, 2012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玉美占”是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优质稻新品种,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5.
玉丝6号是广西玉林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感温型优质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宜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根据其品种特性和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使良种良法配套,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6.
纵览近二十多年来(1980-2004)学界关于唐代稻作的研究成果,总的特点是:稻作栽培技术的认识,有异有同;稻作种植区域的讨论,渐趋一致;稻作品种类型的甄别,有待深入;区域稻作的研究,百花齐放。现将目之所及,拟从唐代稻作的栽培技术、种植区域、品种类型和区域稻作研究四个方面,择要介绍,以资备览。一.栽培技术唐代稻作的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围绕着稻麦复种、育秧移栽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关于稻麦复种技术。李伯重在《我国稻麦复种制产生于唐代长江流域考》一文中,主要借助对史料的梳理,通过《蛮书》中关于南…  相似文献   

17.
玉粳17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用"南99-8"作母本、"滇超2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半直立,熟期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丰产性好,适宜在云南省1 500~1 800 m海拔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辽优288是由辽宁省稻作研究所用79-277作母本,以83-326为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辽宁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开发推广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9.
正广源占12号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采用五山丝苗作母本、广超丝苗/妙科早3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感温型籼稻新品种,201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种株型优、有效穗较多、丰产性较好、适应性较广,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稻、晚稻种植。2014~2015年在广东广州、茂名、阳江、潮州等地试种示范,一般亩产在460~530 kg,2015年在广州从化区鳌头镇作晚稻种植示范10亩,实测平均亩产达606.5 kg。目前广东省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20.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B09):F0002-F0002
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是云南省专门从事杂交水稻和稻作新品种选育的科研机构,也是云南省教育厅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这一。拥有较完善的温室和实验室,具有开展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的技术设施和人员和培养硕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