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网络游记为数据来源,通过ROST CM6软件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游客乡愁感知较高的古镇景观元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构建出古镇乡愁景观元素体系,并对该体系中的景观元素进行了乡愁感知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古镇景观乡愁元素体系可以归纳为12个类别,在这些类别中,游客对物态景观元素的乡愁感知程度明显高于非物态景观元素.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乡愁景观元素的重要性及表现性分值与乡愁感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提升.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构建以“留住乡愁”为导向的古镇景观优化策略,针对不同乡愁景观元素类别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提高游客的乡愁感知和满意度,促进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乡土文化资源的流失,乡土风貌日益消逝,乡土风味逐渐变味。但在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民艺体验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在湖北钟祥,以"觅乡愁,归本真"为目标建设的莫愁村向世人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莫愁村为例,探讨莫愁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问题,并针对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不彻底、不纯粹、缺少特色、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武陵山片区的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等景区,提出了武陵山片区旅游名镇名村打造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格局混乱、千城一面、生态平衡失调、原本的精神家园正在慢慢消失等问题开始逐渐显现,人们的眼光逐渐回归到了田园乡村之上,试图将自己的乡愁寄托于尚未被城市化进程影响的乡村之中。但原始村落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这一些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塘马村落的生态资源以及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原始村落旅游的发展要以生态资源的整合设计为切入点,理性分析,科学规划;延续乡土景观传承的痕迹,解决乡村城市化、单一化、乡愁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乡村旅游景区中的乡村景观营造理论并得出三个营造方法。并以山东博山长寿山为具体案例展开研究。在深入分析其现状、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炼出自然、人工和非物质形态三类乡村旅游景观元素,以这三种乡村景观的营造为切入点,创造养生、休闲、旅游、观光、餐饮、体验、祈福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富有地域特色的景区,以期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乡村休闲旅游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的有效方式。以长沙市望城区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研法和实地访谈法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特征、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研究发现,交通通达性和住宿设施建设是制约发展的两大主因;同类同质产品难发展,创意成为突破点;构建乡村景观寻“乡愁”,旅游业态培育成关键。提出立足文化地理意蕴、加强旅游与农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等空间发展路径和产业融合路径,以此实现乡村休闲“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相似文献   

7.
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环境背景下,田园旅游发展逐渐受到关注。田园景观资源具有充分的原生性和生态性,满足了现代人回归田园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总结了田园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基于安徽省丰富的田园旅游资源,探讨了原生态田园景观旅游、融入少量人工元素的天然田园景观旅游、以人工元素为主的创意田园景观旅游3种田园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柳河风景名胜区依据柳河现有景观资源及实际发展情况,从景观元素设计与景观模式分析出发,通过借鉴欧洲乡村旅游经验,确定柳河农场走"三生"一体的休闲农业园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并对休闲农园的建设及该模式的发展特色、经营策略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推广出农场旅游技术路线,为农场景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中景区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业科学》2020,(3):128-130
通过对桂林喀斯特地貌地区的景观资源和成功的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深度挖掘喀斯特地貌地区自然景观资源价值、田园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乡土文化元素,提出了乌龟河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营造设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葡萄峰林景区乌龟河的旅游开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系统分析了南京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新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兴安县乐群村村庄规划为例,从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空间肌理的角度分析目前村庄普遍存在的 村庄空心化、路网未完全连通、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村庄风貌不统一、村内景观同质化及忽视村庄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问题,本文从乡愁的角度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和空间肌理理念,在村庄规划中通过合理规划村庄布 局、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引导乡村建筑风貌统一、保护传承乡村历史文化、营造乡村特色景观, 进行能够承载“乡愁”的现代化美丽乡村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乡村综合景观,合理开发景观资源,采用AVC(Attraction Vitality Capacity)理论、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乡村景观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权重,从乡村景观及旅游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这3个角度,对福建省长汀县张地村乡村景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层乡村社会吸引力权重最高(0.6250),其因素层权重值较高的3个指标分别是植物资源丰富度(0.1699)、民居建筑(0.1346)和景观季节特色(0.1201),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力和条件,而区位条件(0.0770)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限制因素;项目层乡村经济生命力(0.2385)较低,其因素层社会经济(0.6667)发展情况良好,产业结构(0.3333)也较完善;乡村承载力(0.1365)权重最低,由于其乡村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暂无生态承载力超负荷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新常态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出发,以南京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目前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景观后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僵化的一套旅游景观打造模式也应做出合理的调整。通过全域旅游的背景环境,把乡村整体看作是具有功能性和完整性的旅游目的地的方式来建设打造,促使乡村旅游中整体景观的提升变得尤为重要。探讨了乡村旅游中景观环境的营造模式,指出应针对性地实施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和合理适度的调整农林景观的整体格局,推动景观乡土化的发展,谋划村庄的民俗文化特色,体现景区休闲化的发展眼光,营造处处有景的全域化乡村旅游景观氛围,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发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具有关联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对乡村“三产”融合、生态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青海省湟源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以“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为理念,以“全域全季全时”旅游格局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分析总结湟源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作用,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对青海省其他县(区)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新思路,具有一定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乡村休闲旅游中景观农业的分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通过梳理乡村休闲旅游及景观农业的发展轨迹,将乡村休闲旅游中的景观农业分为7类,包括农业种植景观、健康养殖景观、农业循环景观、农业工程景观、农业节庆景观、农业文化景观、农业民宿景观。笔者认为:景观农业将为农业生产及休闲观光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乡村旅游景观开发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乡村景观的变化,在分析乡村景观对乡村旅游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乡村旅游景观开发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乡村文旅视角下,以浙江丽水岩下村的乡土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借用景观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为乡 村的文化景观设计提供方向,让景观设计更具文化特色,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66-69
发展乡村旅游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以"中国红花油茶第一村"腾冲市和睦村为研究对象,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调研。系统梳理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农业与旅游产业基础,判定该村具有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研究意义。通过分析该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了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管理不规范、缺乏优秀运营管理团队等问题。研究从多维度、宽视角、结合和睦村乡村旅游的现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通过相关部门科学的规划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的潜在价值,提高和睦村乡村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扩宽旅游观光项目,增加旅游体验项目,加强和睦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山茶花的保护力度,以此促进和睦村乡村旅游产业走向可持续生态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乡村景观的基本属性与消费者喜好度之间的关系,选择14个典型的乡村旅游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VR虚拟沉浸式体验进行感知与评价数据采集,以统计学软件SPSS 25.00的多向度(MDS)分析模块对其属性特征进行测量,结合相关与回归分析模块论证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多维特征与消费者喜好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不同景观对象的属性特征强度与喜好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景观属性的属性特征在两维空间中具有良好的聚合性,不同的景观类型在属性特征上保持着基本一致性。2)消费者对乡村景观的属性认知与喜好度之间总体上具有一致性。3)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年群体消费乡村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想在此玩耍的欲望度”。乡村景观的设计应该在满足视觉消费的同时强化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此方法在准确测量乡村旅游景观特征强度的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喜好度形成的原因,为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