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4,(5):14-15
土壤是指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包括各种农作物和果树)的疏松的陆地表层。土壤又有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之分。凡未经人工开垦的土壤,称为自然土壤,如从未开垦的高山和草原的土壤。自然土壤经过开垦耕种以后,就成为农业土壤。农业土壤特点:一是成土年龄比自然土壤短,二是土体结构上有明显的分层,即所谓耕作层、犁底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在农业的各项法律法规中,"土"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土壤资源丰富,生产潜力很大。随着农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充分利用土壤,改良土壤潜力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土壤酸化加剧土壤营养元素的淋溶和固定。由于酸性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铝离子和氢离子,而且,铝离子的吸附能力比盐基离子强得多。因此,由于土壤酸化在土壤中的盐基离子容易发生淋溶,pH值越低,这种影响越大。如果pH足够低,甚至土壤固相部分也可以被侵蚀。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进行的模拟酸雨对不同类型酸性土壤渗漏水中几种离子淋溶的试验测定,随着pH降低,土壤中的K、Na、Ca、Mg等离子的淋溶加剧。所以,酸性土壤中养分离子的淋溶是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对晋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状况和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晋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微生物总量由南往北呈增加趋势,显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变化规律;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总量和脲酶活性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持相对稳定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呈明显正相关,但生物总量的增加量远大于有机质的增加量,这可能是温室土壤有机质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苹果根区土壤微生物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对渭北旱塬地区的苹果园根区土壤不同深度、不同水平距离的微生物分布与酶活性研究,并采用空间趋势面模型分析发现,土壤微生物和酶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并随深度增加有不同幅度的减少或降低;但在水平方向上差异很大,从树基处到果树行间,细菌数量呈增加趋势,而真菌数量逐渐减少,放线菌数量先减少后增加,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大而提高,过氧化氢酶在空间上的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发现细菌对脲酶和蔗糖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连作使根基区土壤由高肥力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力的"真菌型"转变,而果树行区土壤的这种转变较小,受前茬的影响较小。建议果树再植时可以在树行进行换穴栽培。  相似文献   

6.
土壤酶对土壤环境质量的作用及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酶是土壤质量、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土壤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中所进行的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由于土壤酶被作为土壤污染的重要指标及土壤酶活性时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得土壤酶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8.
采用铝盒测定方法测定了2012年宁城县土壤墒情,运用统计分析找出了铝盒测定值与仪器测定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城县旱地墒情与降雨关系密切,5月23日到8月25日墒情较好,但其中7月10日左右出现干旱情况;宁城县水地墒情变化跟灌溉有密切联系,在缺水季节灌溉土壤含水量变化不大;铝盒测定值与仪器测定值之间具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花棒不同年龄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和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的种类组成有明显的差异,采用平板涂布法从花棒根际土壤分离并鉴定细菌44属,真菌24属,放线菌19属;细菌数量在花棒林内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规律;花棒人工林的土壤微生物总量的根际效应春、夏、秋分别为1.13、1.08、1.87.不同林龄的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均存在差异,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酶活性随着取样深度的增加均表现为逐渐降低.土壤细菌与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种土壤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土壤酸化及酸性土壤的改良和管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简要介绍了土壤酸化的机理和危害,总结了利用石灰、工业废弃物及农作物茎秆等改良酸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可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质是作物N素营养的主要来源,与土壤的很多属性都相关,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有机质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质量,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示因子。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农田影响因素、生态功能方面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土壤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有机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有95%以上氮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对草荒溶液喷洒土壤,检测土壤中细菌及酶活性。结果表明,对草荒的浓度高低对土壤中细菌及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对草荒能抑制土壤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对草荒浓度在400倍液的时候,土壤中蛋白酶的活性最高;对草荒浓度在500倍液的时候,土壤中脲酶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增加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导致土壤硝酸盐积累、破坏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酸化、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等不良影响;提出了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和管理、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施用硝化抑制剂、改进施肥方法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农民用地存在着"短视"行为,集中体现在用地与养地上矛盾明显,突出表现在重用轻养,实行掠夺式土地经营通过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栽培方式、施肥方式等,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黄芩种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对商州四种种植地(小麦-黄芩轮作、黄芩3 a连作、黄芩4 a连作、闲置荒地)黄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和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地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三大类群组成比例基本一致,均为细菌居于多数,放线菌次之,真菌的数量最少;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总体表现为小麦-黄芩轮作黄芩连作3 a黄芩连作4 a荒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黄芩连作小麦-黄芩轮作荒地。在不同种植地中小麦-黄芩轮作地蔗糖酶活性最高,说明小麦-黄芩轮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蔗糖酶活性。小麦-黄芩轮作能有效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蔗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8.
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土壤调理剂对草莓品质、产量及设施草莓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4种土壤调理剂提高了草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氨基酸、腐殖酸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同时两者促进了草莓茎粗和花径粗的增长,抑制了花径长的增长;4种土壤调理剂均提高了草莓的单果重,其中氨基酸和腐殖酸两个处理显著提高了草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草莓的产量;另外4种土壤调理剂的施用并未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而且腐殖酸、氨基酸、硅藻土的施用均有效提高了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但硅藻土、腐殖酸的施用却明显降低了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有效提高了土壤pH值,降低了土壤的EC值。本试验条件下腐殖酸和氨基酸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及增产效果,在大田县水稻田进行“施地佳”土壤调理剂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土壤调理剂处理的土壤pH、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提高,其中土壤pH提高0.3个单位,改良效果明显;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处理每667 m2增收稻谷58.3 kg,增产率10.4%,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