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8,(10):33-33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课题组最近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基因,命名为S5。该研究成果在水稻品种改良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8,23(6):16-16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杂种育性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基因,命名为S5。该研究成果在水稻品种改良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2008年8月12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该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3.
光敏与广亲和水早稻杂种F1代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光敏、广亲和水稻品种和4个旱稻品种按照p×q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并对其F1代的株高、穗长、单株结实率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考查了亲本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的Sca效应值.结果表明在一般配合力方面,95076 S和农垦58 S是较好的母本品种,S 13和热大1号是较好的父本品种;在特殊配合力方面,7001 S×热大1号和农垦58 S×热大7号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亚洲栽培稻品种间杂种育性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研究分析了21个亲本双列杂交产生的210个组合的杂种育性,所选亲范围广,包括当地品种原始栽培品种,现代优良栽培品种及杂我水稻的亲本,这些材料依据籼,粳分类标准(包括典型的籼,粳型,偏籼,偏粳型,中间类型和广亲和品种)进行了精心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组合杂种育性不同,从完全不育完全可育,变化较大,总的来说,亚种内杂种育性,如籼×灿(I×I)和粳×  相似文献   

5.
6.
7.
选择有代表性的5个光敏、广亲和水稻品种和4个旱稻品种按照p×q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并对其F1代的株高、穗长、单株结实率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考查了亲本的Gca效应和杂交组合的Sca效应值.结果表明:在一般配合力方面,95076 S和农垦58 S是较好的母本品种,S 13和热大1号是较好的父本品种;在特殊配合力方面,7001 S×热大1号和农垦58 S×热大7号在各性状上都有较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换与温度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贵阳对8个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进行了间期为10-15d的分期播种,以套袋自交结实性作为育性考查指标,结果所有核不育系都有稳定不育期和可育或部分可育期表现,且育性转换明显。稳定不育期的长短因不育系不同而有差异,范围在5-33d。自交结实率与日平均气温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所有不育系都在幼穗发育的一定阶段内对温度表现敏感,大多数不育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在抽前7-24d,培矮64S在抽穗前17-30d。不同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育系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存在着差异,同一不育基因供体来源的不同不育系之间,其育性对温度敏感时期和持续时间长短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为鉴定部分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性和籼粳型,根据籼粳亚种间广亲和基因S5-n在第6染色体存在136 bp片段缺失的特征,设计InDel标记S5136,对培矮64S、广占63S等不育系进行广亲和基因鉴定。利用与栽培稻籼、粳遗传分化密切相关的34个InDel标记,对这些不育系PCR产物的电泳结果进行判读和分析,计算其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InDel分子指数法)。结果表明:①三系不育系粤泰A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②两系不育系培矮64S、N111S、C815S等11个不育系具有广亲和基因S5-n。③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培矮64S、广占63S、Y58S等的籼型基因频率均为0.76~0.91,据此认为具有10%~25%左右粳稻血缘的籼型不育系可能更有利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马铃薯1867×陇薯7号杂交组合的杂种F1无性株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差异,本试验以1867和陇薯7号为对照材料,利用SSR分析34个株系的DNA位点差异,明确选出16个优良株系的花粉育性及其染色体配对构型,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材料。研究表明:(1)利用筛选的2对SSR特异引物S118和STI047,能够区别出34个杂种株系和其双亲,并建立其SSR指纹图谱;(2)杂种株系C2、C3、C4、C5、C9、C10、C11、C12、C14、C19、C20、C21、C23、C26、C29和C30的花粉可育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介于19.01%~90.59%之间,且株系C2、C3和C26显著高于母本1867;(3)16个杂种株系的染色体构型差异明显,介于1.71%~14.80%之间,其中株系C2、C3、C5、C9、C11、C12、C14、C20、C21、C26和C29二价体构型的频率较高,且以株系C26的二价体比例最高(14.80%)。本试验构建34个马铃薯株系的SSR指纹图谱,明确16个优异株系的染色体构型及花粉育性差异,为马铃薯杂交育种提供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clarify the genetic mechanism of special wide compatibility of GC13.[Method] The clustering analyses of GC13,five indica,five japonica and five wide compatibility varietie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70 SSR primers.[Result] GC13 was clustered into japonica group and had far genetic relationship with indica and wide compatibility variety.Two fertility loci were detected in GC13,in which one closely linked to RM225 on chromosome 6.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n the chromosome,it speculated that this locus was allelic to S5.GC13 carried the allelic gene S5-n at this locus.The other locus closely linked to RM408 on chromosome 8 and was provisionally designated as Sg(t).At this locus,GC13 carried Sg(t)-i allelic gene,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IR36.The effect of S5 locus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Sg(t).[Conclusion] The research laid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using the wide compatibility line GC13 to breed the hybrid between subspecies.  相似文献   

12.
利用同质恢材料,选择具有广亲和基因的粳稻品种02428与之杂交,采用系谱法进行连续多代选择正常结实单株,成功地将恢复基因和广亲和基因聚合,育成了偏籼型的广亲和同质恢复系T136,经与籼型三系不育系诊汕97A、协青早A等配组,其组合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倒性强。汕优136、协优136等组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同质恢逐步增加恢复系粳性血缘的方法,为三系法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普通烟草及其祖先种基因组SSR位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普通烟草(N.tabacum,2n=24Ⅱ=48 TTSS)及其2个祖先种-绒毛状烟草(N.tomentosoformis,2n=12Ⅱ=24 TT)和林烟草(N.sylvestris,2n=12Ⅱ=24 SS)基因组SSR位点信息的统计分析,有助于烟草属植物的遗传分析。【方法】从公共数据库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中下载上述3个烟草基因组数据,应用SSRIT和TRF软件分析其各自SSR位点分布特征,每个基因组随机合成50对SSR引物扩增多态性。【结果】在绒毛状烟草基因组、林烟草基因组和普通烟草基因组中分别获得218 081、263 478和397 432个SSR总位点,其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7.52、7.78和9.06 kb。绝大部分的SSR位点分布在内含子和UTR(尤其是5′-UTR)区域;以2核苷酸和3核苷酸类型为主,占基因组内SSR位点总数目的 2/3以上,其中,2核苷酸类型丰度最高;含有A(T)n基序结构的频率及数量最高;除单核苷酸类型外,重复次数多在3—10。150对合成的引物对8个烟草种DNAs进行PCR反应,所有材料均能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目标片段,其中36对引物显示多态性。【结论】绒毛状烟草、林烟草和普通烟草基因组内SSR呈现一定的分布特征,表明SSR位点在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烟草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春江19A的选育与利用研究。[方法]以春江16A为母本,用籼粳杂交后代材料B125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转育,以筛选得到高异交率偏粳型广亲和不育系。[结果]春江19A为迟熟中粳不育系,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程氏指数14,属偏粳型,花时早,部分柱头外露,异交结实率高,广亲和性好,条纹叶枯病抗性好,配合力好。利用春江19A所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杂种优势明显、条纹叶枯病抗性好、产量潜力大、后期转色好等特点。[结论]春江19A的转育成功,为选育制种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粳稻和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野败型水稻广亲和不育系064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粳型广亲和系02428与籼型广亲和系培矮64的杂种F#-1进行花培,在80余份花培系中选出一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作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对野败型质核互作不育系珍汕97A作核置换,育成了野败型广亲和不育系064A。064A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广亲和性强,配合力高。其中与粳型恢复系9512组配的F#-1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优势非常明显,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遗传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广亲和基因可以有效地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所表现的不育现象。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为实现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大面积提高水稻单产展示了广阔前景。栽培水稻不同类群之间亲和性的分化与生态型的分化有着密切联系。已经发现的广亲和水稻品种,其广亲和性受单个主效基因S_(-g)~n控制。本文对广亲和基因在育种上的利用途经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研究辽宁新品系绒山羊皮肤上调控绒细度基因时,通过RT-PCR和RACE方法,在皮肤中获得了Hoxc-13启动子1 367bp。此外,本文描述了Hoxc-13基因的分离和特性,并进行比较分析,在控制毛发角蛋白转录方面,Hoxc-13基因在皮肤中可能还有其他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大豆质核互作M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表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大豆中油89B[代号W#-(202)]品种作母本,分别与W#-(203)、W#-(206)、W#-(207)3个品种杂交,在F#-1代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通过连续4~5代核置换回交,获得雌、雄育性较稳定的3个不育系W#-(931A)、W#-(936A)、W#-(933A);这些不育系是栽培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获得的,故定名为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9.
GR38是自育的偏梗型广亲和性广谱强恢复系种质,为了解其对籼、粳两种类型不育系的恢复特性,发掘该恢复系的育性恢复基因,利用GR38分别与籼型不育系G46A和粳型不育系光A杂交的F2群体,应用集团分离分析方法和SSR标记对GR38的育性恢复基因进行鉴定和定位.结果在G46A/GR38的F2群体中检测到两个独立的育性恢复基因,分别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1331与RM3740之间以及第1染色体长臂上的SSR标记RM5310与RM486之间;在光A/GR38的F2群体中只检测到一个育性恢复基因,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SSR标记RM3740与RM490之间.GR38对籼粳两种类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既有共同亦有差别,对籼型不育系G46A的恢复性由两个基因控制,而对粳型不育系光A的恢复性只由一个基因控制,恢复基因均来自第一染色体,其中,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恢复基因在籼粳背景下均起恢复作用,根据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推测与Rf3等位.  相似文献   

20.
籼粳杂交产生的强大优势早为世人瞩目。但人们在直接利用籼粳杂交稻F1优势方面却遇到了以下障碍,如籼粳杂交稻F1结实偏低、生育期偏长、植株偏高等问题。作者认为,F1低结实率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向三系亲本或两系亲本导入广亲和基因,育成广亲和恢复系和不育系;同时选择和利用合适的广亲和亲本,可以大大提高籼粳杂交稻F1的籽粒充实度;选择弱感光性的广亲和亲本,可解决生长期超长问题,进而有助于植株偏高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