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3年,河南省西峡县电业局在农村电工中又一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劳动、工资改革,精简人员,提高待遇,加强管理,使农村电工队伍焕发勃勃生机,农村电工终于甩掉“村电工”这个帽子,正式被称为“农电工”,实现职业化管理,合同化用工,标准化计酬。  相似文献   

2.
精简农村电工队伍、下派机关富余人员到电工班担任农村电工是农电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自1998年农电体改以来,河南省夏邑县供电局先后下派了34名正式职工担任农村电工,是全省农电系统体改较早、下派机关人员较多的县局之一。这个特殊群体被农电同行称为“特殊电工”。这批“特殊电工”究竟是否特殊?哪儿特殊?笔者通过深入广泛地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3.
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农村电工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农电事业的中坚力量。由于当前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的农村电工管理模式,形成了当前农村电工的管理客观存在着“政出多门、各有所长”的现象。笔者以为,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农电工队伍迫切需要走职业化管理之路,亟需格式化。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工人心各异,队伍不稳。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电工大幅度精简。但大多数县(市)相对来讲,农村电工人数仍然较多,人均月工资多数低于当地平均工资。多数农村电工视工作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的则把工作当作第二职业或兼职;更有甚者则以手中的“抄、收、管”权力做交易,致使“三电”、“三乱”回潮,投诉、上访现象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和农村用电量的大幅度增长,农电管理工作日趋繁重。作为农电管理队伍排头兵的村电工,已成为决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北省阜城县供电局十余年来农电管理工作的经验说明:农村电工队伍就是农电管理工作的“牛鼻子”,只有牵牢“牛鼻子”,农电管理之路刀一会越走越宽。不统管就没有出路十多年前,供电局对580个用电村进行调查,认为农电管理工作存在四个严重问题:管理渠道不畅.电力部门无法落实对农村电工的管理;村电工承包电费,部分电工肆意加码;由于缺乏资金和疏于管理,低压电网设施陈旧失修;村电工…  相似文献   

6.
在盐山县圣佛镇杨甫寨村,只要一提起该村电工王宝贞,2000多村民,没有一个不说:“他真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在全县500之众的电工队伍中,只要一提起王宝贞,没有一个不说:“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盐山电力局,只要一提起王宝贞,局领导没有一个不说:“他是我局树立起来的模范村电工典型,是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的楷模”。年仅48岁的王宝贞连续十七年被评为县电力系统的先进村电工。连续四年被评为县电力系统的“十佳村电工”,并且被评为省市两级先进农村电工。王宝贞,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电工,为什么获得这么多的荣誉,为什么能…  相似文献   

7.
李少然 《农村电工》1999,(11):12-13
我局于1998年10月由系统代管,在三项制度改革中,全局主业人员由408人减少为265人。在143名分流人员中,有46名在册职工被派往农村,每人分包一个行政村(或一个台区),取代了原来的村电工,成为第一批具有职工身份的村级电工,我们称之为“包村电工”。我们实施此项工作的做法与体会如下。1 实施下派包村电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我县工业底子薄,供电量偏少,加上代管晚,人员偏多,在“三改”中下岗分流任务大,多种经营发展步履艰难、容纳有限的实际情况,分流人员向何处去?成为摆在县局领导班子面前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随着农电体制改革,全县434个行政村641个台区收归县局代管,而现有的农村电工队伍素质差,一部分后进村的电工不适宜现职工作,有的村甚至没有电工。也就是说,农村电工队伍需要一次大调整,需要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同志补充到农村电工队伍中去。企业职工转岗分流势在必行,而农村电工队伍整  相似文献   

8.
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三河市供电局李凤宝1加强宗旨教育,树立为民思想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农村电工一度比较混乱。实行电工统管觉得工资太低,相当一部分电工思想不稳定,有的混事.工作马马虎虎;有的工作态度生硬,号称“小电霸”;有的则以电谋私.人情电...  相似文献   

9.
派出所甘当农电“保护神”在泗阳县三庄乡的田头、场边活跃着一支安全用电宣传特殊队伍,他们身穿警服,手拿宣传小册.走村入户正在配合乡电工宣传临时安全用电知识。这就是被当地干群称为农电事业“保护神”的三庄乡派出所干警们。三庄乡地处宿迁市、泅阳县交界处,地势...  相似文献   

10.
高萍  张云虎 《农村电工》2003,11(2):11-11
随着实施“两改一同价”撤站建所和“四到户”管理的进一步深入,县供电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范围由原来的乡镇电管站或10kV台变延伸到了低压一家一户,农村电工不再属地方乡镇、村社管理,而是由县供电企业所属供电所直接管理。如何加强对农村电工的管理,包括用工形式、报酬、考核等方面,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电工队伍的稳定和县、乡供电一体化的顺利实施。1农村电工现行用工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我省的县供电企业对农村电工大多采取合同制管理方式。首先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合格录用后,由供电企业与农村电工本人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一般为…  相似文献   

11.
亡羊补牢犹未晚人们对于文人下海、弃官经商已经不象当初那样感到困惑、好奇。然而,村电工怎么也跟着“下海”啦?人们对村电工“下海”的看法如何?经济大潮冲击下的村电工队伍该如何稳定?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启东市农村进行了一些调查。一、村电工“下海”的缘由村电...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农村电价管理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农村用电的“三乱”及“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基本上被遏止,让农民用上明白电做得比较好。笔者认为真正减轻农民用电负担做得还不够。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其一,为降低农村电价,村电工的报酬就不能高,要提高村电工的报酬,就要加重农民用电负担。因此,使村电工的报酬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其二,要管理好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电价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素质高的农村电工队伍,而大部分村电工的报酬偏低,达不到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致使农村电工思想不稳定,更换频繁,素质低、事业心不强,农村电价管理工作上边抓得紧,下边落实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和暴露的农村电价问题,农村电工已成为决定农电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河北省阜城县供电局统管农村电工的经验说明:管理农村用电要先管人,农村电工队伍就是农村用电工作的“牛鼻子”,只有牵牢“牛鼻子”,农电管理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工是农村用电管理最基本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农电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多年来,各级电业部门在当地玫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围绕把这支队伍建设好、组织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好的经验。要想进一步稳定农村低压电价整顿成果,彻底杜绝农村用电“三乱一高”现象,建立正常的稳定的农村用电秩序,就要加强农村用电音理,更要加强对农村电工的管理。河南省电力工业局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经过调查和试点工作经验,制定出河南省农村电工管理《暂行)规定),本刊于以转载,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2月21日,河南省长垣县常村乡“农村电工养老基金会”正式成立,全乡89名农村电工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这个乡针对目前在部分村电工中存在着干电工经济收入低,农活顾不上,人到老年多病无人管的后顾之忧。为了稳定农村电工的思想情绪,乡政府、电管站联合下发文件,制定了“村电工养老基金实施细则”,并于1995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了养老基金会。农村电工年满60岁后可按月到乡民政所领取养老保险金。该乡基金会的建立,彻底消除了农村电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农村电工队伍。  相似文献   

16.
稳定村电工队伍建设抓“三关”李伟民江苏江阴供电局(21440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江阴市山观镇电力站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经济待遇作保障,抓好村电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促进了农村用民管理水平的提高。几年来,山观镇经济发展较快,农村用电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7.
报载,河北省某县电力局近日召开表彰大会,’有50名村电工被局党委命名为“电业明星”,并为他们披红面花,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从而在该县广大村电工队伍牛引起强烈反响,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笔者不禁为之拍手叫好。村电工常年奋战在农电第一线,担负着“管好一方电”的职责,是电力部门联结广大农村用户的纽带。广大村电工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牺牲了个人利益,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光明,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奔小康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农电管理工作错综复杂,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村电工付出了大量的辛劳,有时却得不到社会而有…  相似文献   

18.
乡(镇)电管站改为县供电企业的基层供电所以后,在原有的农村电工队伍中,有一部分乡村电工将被聘为县供电企业的合同制农电工,剩下的一批人将被解聘。因此有很多电工心情非常复杂,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路在何方。在此,让我们共同作一探讨。 1 农电管理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 1.1 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完成“两改一同价”后,在农村集体自筹设备和低压用电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将由乡村和政府行政管理转交供电企业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整顿低压电价繁荣农村经济孟县电业局1坚持农电统管,稳定电工队伍我局从1985年9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电统管工作,对农村电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统一发放报酬,稳定了电工队伍.凋动了农村电工的积极性。聘用村电工由村委推荐,乡电管站批准,县局备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电价高,如何降低。在实际中,电工“二传手”是抬高电价的一个因素,应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在农村,一些地方存在着这样的电工“黑户”,作为配电设备(如变压器)承包者,称为第一承包人,或直接承包人,这种素质差的电工为避免找麻烦,干脆转包他人,以至层层转包,人们称这种电工为“二传手”“二道贩”。出现这种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1、农村电工工资偏低,甚至有些乡全年电工工资得不到结算,忙活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