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多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多系1号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于1994年早季用龙特甫A(不育系)与多系1号(恢复系)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5~1996年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镇试种示范10多公顷,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米质优等特点,一般每公顷产量在8.25~9.0t,高者达9.75t以上,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10%左右。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是漳州市早、中、晚兼用型的杂交水稻优良新组合。一、产量特优多系1号在漳州地区作早、中、晚稻种植,每公顷产量在8.25~9.0t。1995年参加福建省晚季…  相似文献   

2.
棉花—西瓜套种的栽培模式在沧县张官屯、旧州两乡镇已推广多年,2004年发展到133hm2。西瓜平均每公顷产30t,效益1.5万元;棉花平均公顷产子棉450kg,效益2.3万元,两茬合计公顷效益3.8万元,效益较高。1品种选择缩短棉花、西瓜的共生期是品种选择的一项主要依据,西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1号、郑杂9号、金钟冠龙等。棉花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如国审668、邯333、GK12、冀棉25、sGK321等品种。2施肥重施底肥,公顷底施粗肥60~75m3、磷酸二铵375kg、碳酸氢铵375kg、钾肥150kg。棉花花期公顷追施尿素225kg。3播种西瓜、棉…  相似文献   

3.
1988年9月4~11日,作者应邀考察了日本农业科研和水稻超高产育种。日本水稻面积232万公顷,占水田面积78%。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改进,水稻产量逐年上升,平均单产糙米由1961年的3.8吨/公顷提高到1985年的4.81吨/公顷,最高年份达5.17吨/公顷。日本水稻育种分三部分:一是食用水稻品种改良,即常规粳稻优质米育种,现推广的新品种如绢光和秋力,表现优质高产;二是超高产育种,其主要途径是籼粳杂交育种,向大穗大粒型发展,如北陆129、北陆130,亩产可达706公斤;三是杂交水稻选育,主要应用BT型粳三系配组杂交粳稻,有北陆交1号进入小面积示范。现已找到光敏核不育材料,并加强两系法籼粳交杂种的研究利用。在成果推广上面向农民和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4.
从在三亚召开的“2004年全国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会”上获悉,仅2003年,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和越南等亚洲国家的种植面积就接近100万hm2。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1974年,中国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产量通常比改良的常规高产纯系品种高15%~20%。经过大规模的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占我国水稻面积的一半,全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从每公顷3.5t提高到6.2t。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水稻研究所、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和亚洲开发银行…  相似文献   

5.
在麦田预留行中套播芝麻,小麦条带宽0.45~0.60m,预留行宽(套种芝麻)0.40~0.55m。小麦选用矮秆、早熟高产品种,返青前改普施肥为麦田集中施肥;芝麻选用中熟或中晚熟抗性强的高产品种,采取足施底肥、一播全苗和后期促控措施。由于优化生育环境、发挥类边际效应和便于高产技术实施及提高商品品位,与对照比较,小麦产量5142kg/hm2,增产9.5%;芝麻产量2184kg/hm2,增产77.1%,每公顷芝麻总产值提高85.4%。  相似文献   

6.
郭振华 《中国棉花》2006,33(3):27-28
近两年扶沟县在稳定棉花生产的基础上,以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突破口,积极引导棉农适应市场需求,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复种指数,发展高效农业,在该县棉花、瓜菜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了小麦、棉花、西瓜、西葫芦一年四熟栽培模式。每公顷可产小麦6750kg、西瓜36500kg、西葫芦39000kg、子棉3750kg收入4.5万元以上(是常规麦套棉收入的3倍)。2005年推广200hm2。1品种选择小麦选用周麦18、新麦18等半冬性高产中早熟品种;西瓜选用庆发、景丰等早熟品种;棉花选择抗病、抗虫、株型较大、具有较大增产潜力的杂交一代抗虫棉品种,如豫杂35、中棉所29等;…  相似文献   

7.
“47-10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的早晚兼用型高产水稻良种。1989年安溪县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1990年开始示范推广,1995年全县种植13587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1.8%;1990年至1996年全县累计推广65359hm2,平均每公顷产6874.skg,每公顷比原当家品种增产907.5kg,增产15.2%,累计增产稻谷5931.3万kg。至1997年早季,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达7.33万hm2。本文重点对“47-104”高产稳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一、充分利用本地光温资源“47-104”对温光反应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8.
棉、蒜、瓜复合套作高产栽培技术刘水东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226541棉花、大蒜、西瓜复合套作,一般每公顷可产皮棉ll25ks,蒜苔2250kg,蒜头1.05万kg,西瓜5.25万kg,总产值7.5万多元,公顷纯收入一般可达5.25万多元。1种植规格一般...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与水稻复种可充分利用水稻插秧前一段时间,多收一茬马铃薯,不影响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一般上茬马铃薯公顷产量可达18000~22500kg,高产地块可达30000kg以上,下茬水稻公顷产量可达7500kg以上,两茬合计每公顷产值27000~30000元,是稻区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好项目。1马铃薯栽培技术1.1选好地块,精细整地马铃薯是低温耐寒作物,适宜在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栽培。要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沙壤土稻田栽培。地块确定后,在结冻前翻耙整地,经一冬春的风化,早春化冻后再细致整地。1.2增施…  相似文献   

10.
我师地处新疆伊犁河谷,气候湿润多雨,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温度7.5~9.5℃,无霜期145~165天,>10℃有效积温3000~3700℃。本地为次生盐碱地,适于种植水稻。从60年代试搞水稻旱直括以来,水稻产量逐年上升。1997年在3800hm’水田上进行机械旱直播,水稻公顷产量高达7.68t,其中135hm’田块,公顷产稻10.st,高产田块达1豆.价。1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有以下优点:1.1效率高。水稻机械化旱直播采取机械化旱田播种方式,一播全苗,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1.2成本低,效益大。水稻旱直播公顷成本500…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地区一贯实行麦棉两熟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在大麦中套作西瓜,棉花西瓜间作的高效种植方式,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大麦西瓜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规格组合及茬D按排田间以3.3~4.om为一畦(包墒),每畦半幅(1.65~2.om)秋播大麦,余下半幅中间于4月中下旬移栽西瓜,单行栽植时株距25~30cm,双行移栽时株距础~50cm,小行距33cm,田间栽植密度依地力而定,地肥力足则可宽畦稀植,反之则需窄畦密植。来年倒茬以防西瓜连作病害发生。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2.1大麦①选用高产优质的啤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安阳市棉花西瓜间作面积在逐步扩大,2002年达到5万公顷,每公顷产西瓜6000~7500kg,产值2400元;产皮棉1200~1500kg,产值9600~12000元,合计1.2万~1.4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间套模式种植方式主要有2-1式和1-1式两种。均采用140cm一带,带中间挖丰产沟,沟内铺一层地膜移栽西瓜,西瓜等行距种植,株距70cm,每公顷种植1.1万株左右,上面搭盖小拱棚,高度以大于30cm为宜。2-1式是在西瓜行两侧各点种一行棉花,棉花和西瓜行间距30cm,棉花株距32cm,每公顷4500株左右。1-1式为西瓜行一侧点种一行棉花,棉花与西瓜行间距30cm,棉花株距16cm,宜选…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重庆宜机化地区杂交水稻机械直播的高产示范效果,总结提出了选择高标准农田、高质量整地、选用优质高产抗逆品种、适期精量播种、高效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等一整套杂交水稻高质高效机械直播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1品种的沿革优良的水稻品种与种子具有增产潜力,早已被人们认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的推广,使水稻良种得到普及应用,在促进水稻增产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纵观品种推广的沿革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稻品种在不断更新。就盘锦灌区而言,50~60年代,水稻平均公顷产量徘徊在3.00~3·75t,那时只有1~2个主栽品种.即日本的信友早生和本国(熊岳农科所研究培育)的卫国。到了70年代初,公顷平均产稻谷4.50t,出现了农垦系列(农垦21号一越路早生;农垦20号一十合田等)2~3个主栽品种,并引入了新品种沈农sl3o70年代…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水稻中低产田增产增收技术措施,辽宁省盘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从1999年开始引种杂交水稻屉优418。经过5a试种,结果表明,在盐渍型水稻土一般肥力干旱缺水条件下,种植屉优418.仍能获得高产,较当地常规品种增产19.61%,每667m^2水田增收113.54元(按2003年当地市场稻谷价格计算),效果显著。为水稻中低产田增产增收,开辟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16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推广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后,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每公顷可收小麦4500~6000公斤,皮棉1050~1200公斤,高产田块达1500公斤,均获得了麦棉两熟双丰收。中棉所16棉纤维洁白,绒长、绒细,...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推广棉田间作套种的几种模式及保证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棉田间作套种既是棉花生产上采用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也是棉田种植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河北省稳定棉花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总结并筛选出了生产上技术成熟、便于推广、效果明显的棉花—西瓜、棉花—洋葱、棉花—大蒜、棉花—马铃薯等几种模式。1河北省棉田间套栽培模式1 .1棉花与西瓜间作套种。西瓜通过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阳畦育苗 ,4月初结合棉花播种同时定植 ,西瓜每公顷栽 1 .8万株左右 ,每穴两株 ,6月上旬收获。棉花种在西瓜两侧 ,错穴播种 ,一穴双株 ,每公顷 3.75万株左右。一般每公顷产子棉 375 0 …  相似文献   

18.
花生与粮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是作物种植制度的一大改革,该项研究是在常规花生栽培的基础上,确立了以花生为主体,间作套种一茬小麦与季蔬菜,即小麦/菠菜/花生/黄瓜一年上作四收模式。形成先后有序的田间立体种植结构,实现对土地、水淝和光能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每公顷产小科5061公斤,花生5113.5公斤,菠菜16341公斤,黄瓜15727.5公斤,每公顷纯收入3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9.
“佳禾早占”是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水稻育种组于1989年用[(E94×大粒种)FS×713)×外引30(成熟花粉经r一射线9.3Gy辐照)复合杂交,经多代系统选择,于1996年早季从800多个株系中筛选出米质可与晚米媲美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一般6~6.75t/hm’,ig96年晚季在集美厦大农场试种1.3亩,在单本插的情况下,经厦门市科委组织专家现场实割验收平均每公顷7.125t。1997年参加福建省早季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5.933t;并在省早季品种区试总结会议上,推荐参加全省示范。同年早季参加厦门市早季水稻11个点区试平…  相似文献   

20.
吉亚四号亚麻新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四号是以Flandi为母本,以89-9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高纤、优质、抗倒伏、适应性广等特点。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290.33kg、1308.01kg和672.4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2.72%、24.82%和12.58%。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原茎、长纤维和种子产量分别为6309kg、1288.54kg和693.83kg,分别比对照品种双亚5号增产13.02%%、24.05%和16.68%。长麻率20.4%,全麻率29.11%,纤维强度27.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