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了无角陶赛特肉羊在青海高原地区与当地藏羊和小尾寒羊杂交F<,1>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日增重陶寒F<,1>最高,为140.6 g,藏羊最低,为85.7 g,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表明,无角陶赛特羊与当地绵羊杂交改良效果良好,无角陶赛特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F<,1>代对高原地区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有很好的适应能力,该杂交模式可在青海省局部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一、本品种的概念及其品种特征(一)陶赛特羊的概念陶赛特羊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用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的肉用绵羊品种。(二)分类陶赛特羊按有无角分为有角陶赛特羊和无角陶赛特羊两种。有角陶赛特羊因饲养管理不方便,被澳大利亚首先育成了无角陶赛特羊。按头部颜色分为白头陶赛特羊和黑头陶赛特羊两种。无  相似文献   

3.
孙晓萍  刘建斌  张万龙  李思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88-7189,7199
[目的]提高滩羊的产肉性能。[方法]用引进的陶赛特羊、波德代羊与滩羊杂交,以不同杂交组合的后代(F1、F2及F3)及当地滩羊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3月龄的体重、体高和体长等指标进行测定,探讨最佳杂交组合模式。[结果]在西北半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杂种三代羊体重、体高、体长等体尺指标均优于对应杂交二代、一代及当地滩羊,杂交二代优于杂交一代,而杂交一代优于当地滩羊,三元杂交组合优于二元杂交组合,公羊优于母羊。随着杂交代数的增加,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速度加快,产肉性能得到提高。[结论]以滩羊为母本,用陶赛特羊和波德代为父本进行经济杂交生产高档商品羔羊肉效果明显,且陶赛特性能优于波德代。  相似文献   

4.
采用垂直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70只甘肃肉用绵羊(波德代羊、无角陶赛特羊、蒙古羊、滩羊和小尾寒羊)的4种血液蛋白(Hb、Alb、Tf和Es)进行多态性检测。计算4种蛋白各位点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遗传杂合度,并通过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4个蛋白(酶)位点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4个蛋白(酶)位点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波德代羊0.4341,无角陶赛特羊0.4176,蒙古羊0.339 3,滩羊0.332 5和小尾寒羊0.371 0。根据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无角陶赛特羊和波德代羊亲缘关系最近,和滩羊亲缘关系最远;3个地方品种和2个引入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畜禽种业》2008,4(9):21-22
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我国在80年代开始引入,山东振华牧业大型牛羊繁育调拨基地现繁育存栏量达到3200余只。  相似文献   

6.
试验测定了波德代、无角陶赛特和土种羊第1~3d乳中灰分、钙(Ca)、磷(P)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灰分、磷的含量,无角陶赛特高于波德代,波德代高于土种羊;钙含量土种羊高于无角陶赛特,无角陶赛特高于波德代。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测定无角陶赛特与藏系羊杂交的生产效果。在放牧条件下陶藏F1初生重3.61kg,较藏羊高0.34,以后各统计阶段陶藏F1均极显著高于藏羊(p<0.05),周岁陶藏F1体重较藏羊高5.25kg。短期育肥后陶藏F1体重、净增重均较藏系羊羔,日增重185.33g/d,极显著高于藏系羊(p<0.01)。表明无角陶赛特杂交改良藏系羊优势明显,能显著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相似文献   

8.
无角陶赛特羊及其杂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米源.无角陶赛特羊原产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该品种是以雷兰羊和有角陶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羊再与有角陶赛特公羊回交,然后选择所生的无角后代培育而成. 2.特征特性.无角陶赛特羊体质结实,面部、四肢及被毛为白色,羊毛覆盖至两眼连线,公母羊均无角,头短而宽,光脸,颈粗、短,耳中等大,胸宽深,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租短,整个躯体呈圆桶状.  相似文献   

9.
不同杂交组合羔羊产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短期育肥试验研究了无角陶赛特羊不同杂交组合羔羊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陶蒙F3公羔平均日增重304.50 g.d-1,比陶寒F3母羔267.50 g.d-1高37.00 g.d-1,两者间的差异显著(P<0.05).经育肥后陶蒙F3公母羔屠宰率分别为50.62%和49.68%,均高于陶寒F3公母羔,陶蒙F3和陶寒F3屠宰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陶蒙F3公母羔胴体净肉率分别为77.58%和75.96%.陶蒙F3和陶寒F3大理石纹在3~4之间,剪切力3~4 kg,失水率小,肉质柔嫩多汁.育肥组羔羊与对照组相比每只多获纯利分别是89元和67元,经济效益明显.无角陶赛特羊杂交改良当地现有绵羊品种杂交优势明显,陶蒙F3杂交组合优于陶寒F3.  相似文献   

10.
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波德代、陶赛特与蒙古羊的高代杂种5个品种12项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血清钙含量依次为蒙古羊(M)(2.58±0.98)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二代(DMF2)(1.95±0.24)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二代(BMF2)(1.99±0.17)mmol/L,陶赛特×蒙古羊杂种三代(DMF3)(1.84±0.21)mmol/L,波德代×蒙古羊杂种三代(BMF3)(1.89±0.32)mmol/L,均低于正常值(3.91±0.17)mmol/L;血清磷含量依次为M(1.83±0.70)mmol/L,DMF2(3.28±0.96)mmol/L,BMF2(2.73±1.01)mmol/L,DMF3(2.64±0.85)mmol/L,BMF3(3.01±0.56)mmol/L,均高于正常值(1.16±0.28)mmol/L,其它生化指标都在正常值范围内或与正常值相近.而与生产性能有关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钠含量高代杂交羊均高于当地蒙古羊,表明高代杂交羊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能较好地发挥其肉用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60只引入甘肃省兰州地区乌骨鸡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糖,血清胆固醇,钠、钾、氯、无机磷和钙水平等生理生化常值。其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还讨论了鸡冠类型、引种地和性别对上述测定项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对育肥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对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MR饲喂技术下,以0.8×NRC水平育肥南非肉用‘美利奴’ב甘肃高山细毛羊’F1代羔羊效果最好;试验羊体温、呼吸频率、脉搏等生理指标以及血液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胆碱酯酶等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P>0.05),但发现杂交羔羊母羊的平均体温极显著高于公羊(P<0.01).说明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肉羊TMR饲喂技术,用南非肉用‘美利奴’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北方高寒地区对紫花苜蓿越冬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当地紫花苜蓿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越冬前后苜蓿根系为试验材料,于2013 年10 月15 日、10 月30 日、11 月15 日、2014 年3 月30日、4 月15 日、4 月30 日挖根采样,-80℃冰箱保存,并于2014 年春进行越冬率调查。通过测定6 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越冬前后可溶性糖、全氮、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抗寒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公农1 号’和‘草原3 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 在越冬最冷月(11 月)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龙牧806’和‘Wega7F’,均具有较高的抗寒能力,而‘敖汉’和‘WL319 HQ’的各项指标略低,抗寒能力较弱。供试的6 种紫花苜蓿在佳木斯地区整个越冬期间其抵抗严寒能力大小为:‘公农1号’>‘草原3号’>‘龙牧806’>‘Wega7F’>‘敖汉’>‘WL319 HQ’。  相似文献   

14.
69份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材,于温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对各自交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和相对含水量(RWC)等5项生理生化指标和茎粗、根冠比2项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对5项生理生化指标的耐旱系数的聚类分级,综合评价自交系的耐旱性。同时分析实验室条件下综合评价结果与形态指标鉴定结果的吻合度。结果表明:(1)受到胁迫时,材料的耐旱分级各不相同,材料间的响应机制各不相同;(2)筛选出耐旱性极强自交系4份、耐旱性强系14份、耐旱性中度系35份、耐旱性弱系12份、耐旱性极弱系4份;(3)根冠比、茎粗与综合评价结果吻合度低,不适宜作为实验室条件下玉米耐旱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白萨福克羊和特克塞尔羊季节性生理生化指标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甘肃永昌肉用种羊场的白萨福克羊(White Suffolk)和特克塞尔羊(Texel)全年16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全面测定.2种羊在同一时间引入,但是在不同季节,2种羊的表现不同.夏季所有羊的体温和呼吸频率都显著增加,其中白萨福克公羊的体温(39.76±0.40)℃和呼吸频率(67.33±5.96)次/min最高,秋季特克塞尔公羊体温(39.22±0.29)℃和呼吸频率(30.00±5.39)次/min最高;除特克塞尔羊只夏季的红细胞数偏低外,其余季节2种羊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2个品种羊的钙、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含量均较高,表现出对高海拔地区的代谢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红桔浮皮枯水果的生理生化指标 ,结果表明 :浮皮果的密度为 6 43.0~ 80 0 .0kg/m3,枯水果的密度低于 6 43.0kg/m3。与正常果比较 ,枯水果的总酸含量、果肉水分含量及出汁率明显下降 ,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明显减弱 ,而呼吸率和乙醇含量明显升高 ,果胶甲酯酶的活性明显增强。浮皮枯水果的若干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作物抗旱鉴定指标的种类及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直接指标(形态指标、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理化指标)和间接指标(耐热性、叶绿素稳定指数和温度系数)2个方面综述了作物抗旱鉴定的各种指标,并对综合评价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常绿欧洲荚蒾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的2年生常绿欧洲英蒾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常绿欧洲荚蒾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趋势.常绿欧洲英蒾对干旱胁迫有较强的适应性,是一种耐旱性较强的园林植物.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干旱诱导下抽薹期甘蓝型油菜的生化指标和蒸腾作用变化及Ca2 处理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叶片中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经Ca2 预处理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仅用双蒸水处理的材料,而丙二醛含量则是蒸馏水处理的材料高于Ca2 预处理的材料;气孔导度日变化分析以及气孔观察显示,Ca2 预处理可以明显促使干旱过程中叶片表皮气孔关闭,进而使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从而减少了干旱条件下水分的蒸发。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闽楠幼苗对光照的生态适应性,寻找最适宜闽楠幼苗生长的光照环境。以一年生闽楠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不同光照环境(全光照以及全光照的85%、70%、55%、40%和25%)处理3个月后其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强光对闽楠幼苗生长产生胁迫,全光照(100%)条件下,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均受到明显抑制,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以及质膜相对透性最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小;低光环境对于闽楠幼苗有机物质累积和光合、蒸腾等生理过程短时间内表现促进作用,但其生化指标对极弱光照响应很快,25%极弱光照强度下,其生长、生物量积累和光合、蒸腾生理指标均最大,丙二醛含量、质膜透性仅次于100%光强。综合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考虑,闽楠苗期适宜的光照环境为全光照的4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