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聊城市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在604万亩左右,今年小麦产量达350万吨,秸秆产量达157万余吨。秸秆资源丰富,综合利用率达到99.5%,但小麦秸秆回收利用率不到8%,回收量仅为12万吨,有近553万亩的小麦直接进行了秸秆还田作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为探索小麦秸秆机械化回收技术,进一步拓展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的空间,聊城市农机部门就此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有的秸秆收割机械大多只具有一些基础的功能,不能一次性完成收割、粉碎、打包等作业流程,极大地影响了秸秆回收再利用的效率.通过深入地调研和讨论,设计了一款新型玉米秸秆焚烧还田一体机.设计的玉米秸秆焚烧还田一体机具有以下优点:可以一次性完成对玉米秸秆的收割、粉碎、焚烧、还田等作业,提高了秸秆回收的作业效率,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传统秸秆收割机械相比,设计为内部电能循环,能有效节约能源并增大了动力;与国内目前大多数秸秆回收机轮式行走装置相比,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可大大减小路况对机具作业的影响;创新设计了焚烧炉装置,可实现秸秆的炉内集中焚烧,规避了野外焚烧的火灾风险;对粉碎系统、打捆打压系统、传动带及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一体化创新设计,使得该机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不同玉米品种的秸秆回收作业,还可用于收割水稻、小麦、棉花、芦苇等其他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3.
<正>宝坻区是天津市的粮食主产区,小麦、玉米、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30多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年产水稻秸秆10万吨左右,水稻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对于粮食作物秸秆的处理,小麦秸秆可以在机械化收获的同时实现粉碎后直接还田,玉米秸秆除粉碎后直接还田外,还可以作为畜牧饲料进行储存利用,这两种秸秆处理相对比较容易,利用率较高。而水稻  相似文献   

4.
麦收期间,山东省聊城市农机部门组织500多台秸秆打捆机进行机械化回收利用,指导农民将小麦收割后的秸秆作为造纸、制沼气的原料出售,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避免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不同菌渣产沼气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3种菌渣作沼气发酵的原料,以纯小麦秸秆做为对照,比较4种原料的产气量及沼气中的甲烷含量。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稻草及棉籽壳3种菌渣均可发酵产沼气,但产气量比较低,干物质产气率远小于栽培食用菌之前的纯秸秆。棉籽壳菌渣的干物质产气率约是小麦秸秆菌渣的2倍,稻草菌渣的产气率介于二者之间。3种菌渣所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也略有差异,其大小顺序为:棉籽壳菌渣小麦秸秆菌渣稻草菌渣。在农业生产上应首选棉籽壳菌渣作为沼气发酵原料。  相似文献   

6.
<正>4月8日笔者参加了在安徽省涡阳县举办的安徽省秸秆还田及夏种机械演示会,会上对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和夏种机械进行了演示,作为一名基层的农机人,联想到了2014年秸秆禁烧工作的艰辛,对如何做好即将到来的2015年小麦午收及小麦秸秆禁烧工作,有几许感悟。有感一:"术"术有所专,专有所攻。众所周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解决秸秆的综合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秸秆处理机械,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秸秆处理  相似文献   

7.
<正>秸秆还田作为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方式,提高秸秆还田利用效果,积极化解秸秆还田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高广大农民对秸秆还田积极性,已成为各级农机部门的当务之急。当前秸秆还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经过多年的夏秋作物秸秆连年还田,特别是在小麦、玉米轮作区,造成表层土壤生物质富集化,加大了虫害和表层土壤通透性,形成面包田,从而增加了小麦保苗保产的难度,为保苗不得不加大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每年水稻收获后,遗留下2 000多万t的稻秸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及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水稻秸秆粉碎埋覆还田集成小麦种植机械化复式作业技术,是指应用相关机械在水稻收割后对稻秸秆进行处理,而后用复式作业机具进行小麦机械化种植的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能完成水稻秸秆粉碎、埋茬,一次性完成小麦整地、施肥、播种、  相似文献   

9.
《农机具之友》2009,(4):17-17
FSB-1900型秸秆捡拾打捆机由沈阳方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电话:024—89340619)研制生产.该机是一种新型秸草秆收集设备,该机能自动完成对青贮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紫花苜蓿草,天然牧草.大豆秸秆和油菜秸秆、秸秆碎末,废旧塑料薄膜等进行行走拣拾打捆和坐机打捆作业:也可以对联合收割机收获后或者压扁机压扁后的玉米秸秆进行打捆作业。  相似文献   

10.
秸秆粉碎机具按功能可分为秸秆还田和秸秆回收两种,但功能单一.为了使秸秆粉碎能满足还田及回收的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秸秆粉碎还田回收机,其结构简单,功耗小,通过简单的转换装置就可以完成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在不需要风机的情况下,凭借甩刀的击打力及其产生的风力又可以完成秸秆粉碎回收.试验证明,此种机具基本能够满足秸秆粉碎还田及回收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1试验目的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科学转化农业资源、加强生态与循环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确保安全的长期任务。从2010年起,结合2011年度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的实施,无锡在太湖水稻示范园连续4年进行了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六改"技术的对比试验,以探索小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路线和在无锡本地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正>使用玉米秸秆还田就是利用农机具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作为小麦底肥,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技术,也为玉米秸秆成肥变宝开辟了新途径。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农机补贴促进了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利用,尤其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越来越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但是有的秸秆还田效果不  相似文献   

13.
正处于皖西北的阜阳地区,小麦、玉米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等。小麦、玉米秸秆用作肥料有直接利用和加工利用两种方式。直接利用一般采取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的方法,加工利用主要是利用秸秆堆制有机肥料。小麦、玉米秸秆作为饲料除了直接饲喂外,还有青贮、黄贮、微贮等方法,利用窖、池或塑料袋等,都可以实现集中规模化加工。近几年利用专门的机械设备或秸秆饲料生产线,把秸秆加工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邹城市农机局借助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做好农作物秸秆综合机具推广工作。大力积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小麦秸秆打捆机,将秸秆打捆回收,一方面收集加工成为饲料,推广过腹还田,一方面又可作为食用菌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水稻种植面积约2 200 khm2,小麦种植面积约2 067 khm2。每年水稻秸秆产量约2 000万t,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以及后续小麦机械化种植,是农机、农业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1稻秸秆还田情况目前,江苏的农场以及种田大户都将稻秸秆全量还田。部分农户由于需要秸秆另作它用(用作燃料等),会收取一部分秸秆;也有部分农户因对秸秆全量还田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将秸秆全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市农业机械化所技术人员经过2年精心研究试验,试制成功一种国内新式秸秆饲料加工设备———9JF—A型草粉机。该机主要用来加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草粉,也可以铡切干青秸秆饲料加工玉米等粮食。粉碎秸秆草粉生产效率是老式粉碎机的2倍,筛片可根据粉碎物料...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开元实业公司研制出一种与小麦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可对玉米、小麦、高粱等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该装置采用前悬挂液压升降,具有转弯半径小、对地块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这种机型给小麦联合收割机持有者提供了一项新的作业项目,也将推动秸秆还田工作的开展。与小麦联收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问世@崔伟  相似文献   

18.
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附属产物,我国农业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秸秆,作为数量庞大、功能多样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秸秆的回收再利用受到了政府和各大企业的重视,通过对秸秆回收方式和常用机型进行研究,分析了秸秆回收的难点,并总结了秸秆回收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我国年产粮食5亿t,同时年产秸秆6亿多t。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左右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和籽实一样都是重要的农产品,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据测算,1t秸秆的营养价值平均与0.25t粮食的营养价值相当,2t秸秆的燃烧值相当于1t标准煤的热值。因此,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不恰当的处置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是对环境的极大破坏,如何做好农作物秸秆的就地转化工作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农业问题,采用适宜的技术有效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可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新型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目前棉秸秆粉碎机功耗高、粉尘较大及棉秸秆回收能力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同时,重点介绍了滚刀式棉秸秆粉碎回收机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切碎装置以及输送装置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的参数。该机结构紧凑,功耗低,可以一次性的完成棉秸秆的粉碎及回收作业,为充分利用开发棉秸秆资源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