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米糠日粮添加酶制剂对雏鹅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6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两组,饲以米糠(占30%)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2%的酶制剂。实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时捕杀,称取消化腺和消化道重量并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雏鹅胰腺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轻27.14%(P<0.01)和11.78%(P<0.05),胃(肌胃+腺胃)较对照组低16.06%(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较对照组低11.90%(P<0.05)、11.48%(P<0.05)和11.52%(P<0.05),盲肠相对重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食糜上清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酶制剂通过降解大麦日粮中的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降低食糜的粘度,从而影响雏鹅消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50只1日龄雏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了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消化酶活性和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使十二指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6.95%和31.71%(P<0.05),十二指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3.49%和19.94%(P<0.05),空肠食糜胰蛋白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4.15%和29.50%(P<0.05);空肠食糜淀粉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0.49%和19.94%(P<0.05);而对胰腺胰蛋白酶、胰腺淀粉酶、胰腺脂肪酶、十二指肠脂肪酶、空肠脂肪酶、回肠淀粉酶和回肠脂肪酶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小肠盲肠微生物数量的研究结果显示,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雏鹅盲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粗酶制剂对鹅胰液和十二指肠食糜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只装有胰腺-十二指肠长久性瘘管的成年鹅,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圈养,20:00-8:00禁食,随意饮水。实验采用前后自身对照,试验期在日粮中添加0.1%的粗酶制剂,并收集胰液及十二指肠食糜。试验期与对照期相比较:①胰液分泌速率降低了17.67%(P>0.05),其中白天降低43.28%(P<0.05),夜间增高了30.88%(P<0.05);②胰蛋白酶活性升高了77.32%(P<0.01),胰淀粉酶的活性下降了34.07%(P<0.01),而胰脂肪酶的活性变化不大;③胰蛋白酶的总活性提高了48.37%(P<0.01),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的总活性分别降低了21.58%(P<0.05)和46.24%(P<0.04);④十二指肠食糜中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8.91%(P<0.01)和45.83%(P<0.01),淀粉酶活性则有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体液性调节对鹅胰液分泌具有重要的作用;外源酶与内源酶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十二指肠食糜的酶活性,协调化学性消化机能,以利于提高机体对饲料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
酶制剂对雏鹅代谢激素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1%的Biokyowa粗酶制剂。试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采取血样,测定其中激素含量和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酶制剂使21日龄雏鹅血糖水平高13.95%(P<0.01),胰岛素有升高的趋势,胰岛血糖素低28.05%(P<0.01);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升高14.53%(P<0.05),而尿酸浓度却下降35.37%(P<0.01);添加粗酶制剂后,血浆的TSH和T3分别较对照升高11.76%和11.43%(P<0.05)。以上结果表明:酶制剂通过解除饲料中β-葡聚糖的抗营养作用,影响机体代谢激素水平,改变糖和蛋白质的代谢,从而促进雏鹅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外源酶制剂对采食米糠日粮小鹅小肠食糜理化性质的影响机理,将16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饲以米糠(占30%)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2%的酶制剂.至21日龄捕杀,测定小肠食糜中的粘度和pH值.结果表明,对照组雏鹅小肠各段食糜粘度依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次序逐渐显著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食糜间pH值差异不显著,回肠食糜的粘度较十二指肠和空肠中分别高131.82%(p<0.01)和55.90%(p<0.01),而pH值则较十二指肠和空肠分别高7.68%(p<0.05)和8.83%(p<0.05).试验组各段小肠食糜上清的粘度变化趋势与对照一致,回肠的粘度较对照组下降了19.61%(p<0.05);而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度差异不显著;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食糜的pH值依次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空肠高1.65%,回肠低1.93%,但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提示:酶制剂通过解除饲料中阿拉伯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对消化的负面作用,改变了小肠食糜中理化特性,从而影响其化学性消化和吸收,提高了机体对饲料的转化效率,有利于雏鹅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16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两组,饲以米糠(占30%)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2%的酶制剂.实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时捕杀,称取消化腺和消化道重量并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雏鹅胰腺和肝脏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轻27.14%(P<0.01)和11.78%(P<0.05),胃(肌胃+腺胃)较对照组低16.06%(P<0.05),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较对照组低11.90%(P<0.05)、11.48%(P<0.05)和11.52%(P<0.05),盲肠相对重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回肠食糜上清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酶制剂通过降解大麦日粮中的木聚糖等抗营养因子,降低食糜的粘度,从而影响雏鹅消化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粗酶制剂对雏鹅消化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选用18只7日龄雏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两组,饲以大麦(占45%)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0.1%的Biokyowa粗酶制剂。实验期为7-21日龄,21日龄时宰杀,称量消化腺和消化道重量,并测定小肠食糜上清液的粘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雏鹅胰腺和肝脏的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轻31.25%(P〈0.01)和9.75%(P〈0.05),胃(肌胃+腺胃)较对照组低10.79%(P〈0.05),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硒中毒对雏鹅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基础日粮中按2.0、5.0 mg/kg添加亚硒酸钠(试验组),以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并于试验开始后7、14、21、28、35、42 d每组随机抽取6羽鹅,分别空腹称体质量后自心脏采血5 mL,用于T淋巴细胞转化率测定和血清中与自由基有关酶的测定,之后捕杀,摘取胸腺、脾脏、法氏囊,用于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硒中毒时雏鹅血清中 GSH -PX、SOD、CAT 活性, GSH 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或极显著减少(P<0.05或P<0.01),而MDA的含量则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或P<0.01),同时,试验组雏鹅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下降(P<0.05),免疫器官指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这表明硒中毒时雏鹅的免疫机能低下,抗病力降低,自由基产生增多,与自由基清除有关的酶活性降低,过氧化物产生增多,最后导致机体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加酶益生素对哺乳及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在子饲养试验的方法,探讨益生不对哺乳对仔猪进行早期接种,以及哺乳猪料和断奶仔猪料中添加加酶益生不后对生产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哺乳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94%(P<0.01),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75%(P>0.05);哺乳仔猪腹泻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仔猪腹泻频率比对照组低46.56%(P<0.01)。哺乳仔猪0-7d涂抹益生素接种,哺乳断奶全程使用加酶益生素可有效提高哺乳仔猪日增重,降低断奶仔猪腹泻频率。  相似文献   

10.
添加混合型ME酶制剂,对24头断奶仔猪与215日龄1500只海兰父母代蛋鸡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0.7%的ME混合酶制剂和0.1%的八宝威酶制剂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71%(P<0.01)和17.38%(P<0.05),两种酶制剂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蛋鸡的产蛋率ME混合酶与八宝威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06%和3.19%(P<0.05),饲料报酬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12%和5.54%(P<0.05),蛋均重均略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开发酶制剂新品种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以及微生物酶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进展,展望了微生物酶资源开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饲用酶制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生产与研究、功能与应用、影响因素、酶活测定、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铜胁迫对土壤中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对土壤脲酶表现出明显抑制影响,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铜浓度的增加对土壤磷酸酶活性抑制程度增大,但抑制程度不如脲酶明显。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也表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抑制程度增大,但铜对过氧化氢酶的抑制效应是3者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14.
红火蚁感染白僵菌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感染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后体内保护酶和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红火蚁工蚁被球孢白僵菌感染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SOD和CAT的活性除在接种后12 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处理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而POD的活性则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接种后的36 h其活性为12.33 U3,显著高于对照(10.13 U3) ,随后呈下降趋势;羧酸酯酶(CarE)的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活性最小(6.55 U4),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8.15 U4),之后不断上升;乙酰胆碱酯酶(AchE)比活力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接种后36 h时最高(9.24 U5),显著高于对照(6.65 U5),之后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效唑对水生生物在组织水平的毒性效应及其致毒机制。[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多效唑不同浓度暴露下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体内2种解毒代谢酶和2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雄性斑马鱼比雌性更容易受到多效唑的胁迫,各种酶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规律不同。多效唑对雄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激活-抑制-恢复,对雌鱼SOD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但影响不显著;对雌鱼过氧化物酶(POD)表现为抑制,对雄鱼POD的抑制在后期才有所表现;对雌鱼羧酸酯酶(Car E)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低浓度激活,后期恢复,对雄鱼Car E整体表现为激活;而对雄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则表现为高浓度中后期产生抑制,对雌鱼GST未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或激活效应。[结论]雄鱼体内Car E的活性在多效唑较低浓度下最先做出应激反应,可作为污染物早期预警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饲用酶制剂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我国酶制剂的应用现状 ,简单介绍了饲用酶制剂的种类、特点及生产技术 ,指出了当前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用盆栽法研究植物对土壤重金属 Cd的吸收富集和植物修复效应、土壤重金属 Cd浓度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以及经植物修复后不同时间内土壤酶活性恢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1植物对土壤 Cd污染具有富集和修复作用 ,但种间存在较大差异 ;2土壤脲酶活性随土壤 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3回归分析表明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 Cd浓度显著相关 ,可表示出土壤受 Cd污染程度 ;4受 Cd污染的土壤经过植物修复后 ,脲酶活性得到恢复 ,可根据脲酶活性恢复状况判断植物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烯酰吗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烯酰吗啉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激活作用,而且随着烯酰吗啉添加量的升高,激活作用增强;烯酰吗啉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前期为抑制作用,处理10 d后表现为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乐果降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从农药长期污染的土样中分离到一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 -1,该菌株可以利用乐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生长的最适pH为7.0~7.5,最适温度为30~35℃。在组分为0.3 %蛋白胨,0.05 %牛肉膏,0.05 %乐果,0.5 %NaCl的培养基中摇床(35℃,150r/min)培养24h,可产生最高的乐果降解酶活性,达到约8u/mL。  相似文献   

20.
饲料蛋白水平对日本沼虾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制蛋白水平分别为28%、32%、36%、40%、44%的5组饲料投喂日本沼虾[体重(0.28±0.07)g].饲养52 d时测定虾的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投喂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的各组日本沼虾之间,增重率、饲料系数、成活率和肝胰腺中蛋白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蛋白水平为40%时,日本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最高,饲料系数最小;肝胰腺中蛋白酶活性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当饮料蛋白水平超过36%时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当饲料蛋白水平超过40%时类胰蛋白酶活性下降;胃中蛋白酶有随饲料蛋白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但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其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不同蛋白水平对ACP酶活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AKP、SOD酶活性影响的差异不显著(P>0.05).以增重率为指标,采用直线回归法,拟合出线性方程y=0.354 8x 46.338 0.采用抛物线回归法,拟合出抛物线方程y=-0.077 1x2 5.969 1x-53.420 0.由两个回归方程计算出日本沼虾饲料中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38.7%~40.3%.结合饲料系数、消化酶活性和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的考察,建议在日本沼虾生产中,中期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质水平为38.7%~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