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跃平  胡德武 《畜禽业》2006,(12):52-53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出栏量约占世界的47%。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各地规模养猪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2.
郭传甲 《畜禽业》2004,(2):8-10
近20年来,我国养猪生产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存栏数稳居世界第一,猪肉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入新世纪,面对我国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生产应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规模养猪是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特点,也是养猪产业化发展是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但随着中小规模化猪场数量的激增,其劣势与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小规模猪健康养殖生物技术体系,以保障养猪业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方向发展是我国养猪生产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家模 《畜禽业》2000,(10):28-30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出栏量约占世界的47%。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对相应的管理水平,饲养水平和防疫水平的要求也较高。然而就我国现状而言,仍有相当部分的各级管理及从业人员缺乏对防疫工作的全面认识,认为防疫就是免疫,就是预防注射,以传统落后的方式进行粗放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障了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主要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出栏量约占世界的47%。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各地规模养猪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养猪场主要污染物是粪尿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一般1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排污量至少3万t,如不作处理,将对周围环境的水源、土壤、空气、作物造成严重污染,成为公害,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污染源。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破坏。1养猪场的主要污染物1.1恶臭主要是粪尿或其废弃物所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据FAO统计,1998年,中国占世界猪存栏头数的50.90%,占亚洲猪存栏头数的84.2%。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已人农村副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这些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优质猪肉产品的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猪的烘便、污水和排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等,一般一个年产万头猪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如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和人畜检患病的传染源,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严重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光希  张瑜 《畜禽业》2004,(4):21-21
随着养猪规模的日益扩大、养猪密度的不断提高,猪的疾病也越来越多,而且更加复杂,常常是多系统的多种疾病并发,以综合症的态势出现,直接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临床兽医的观念已不能满足当今养猪生产高速发展的需要,预防兽医的观念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已广泛应用于养猪业,当今养猪生产中,猪病的预防和猪只保健已经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养猪是否能够赢利.现将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作以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小规模猪场健康养殖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规模养猪是我国养猪生产的基本特点,也是养猪产业化发展是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但随着中小规模化猪场数量的激增,其劣势与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中小规模猪健康养殖生物技术体系,以保障养猪业向安全、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方向发展是我国养猪生产必须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发展中壮大,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猪存栏数稳居世界第一,猪肉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养猪和猪肉生产大国以及消费大国。当前,随着市  相似文献   

10.
<正>规模化养猪不同于传统养猪,不是简单的猪养多养少。传统养猪主要以感性和经验指导养猪,饲养数量少、密度小、效率低,很难适应现代养猪及其发展。因此,破除传统养猪观念,树立新的养猪新理念才是目前养猪生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养猪大国,怎样让养猪生产快又好的发展,其中控制寄生虫对生猪的感染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之一,并且还能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预防人畜寄生虫病的交叉感染。动物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内或体表,给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死亡。调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养猪生产由农户散养向集约化养猪时间不长,养猪者缺乏必要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及资金,使其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对寄生虫病的预防、治疗认识及资金投入不到位,导致生猪重复交叉感染,影响了养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养猪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养猪生产组织形式解决了我国农村家庭分散经营情况下发展规模养猪资源少、投资多的难题,从而在近来得以迅速崛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经营不善,目前很多养猪小区在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猪场的主要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殖大国,据FAO统计,1998年,中国占世界猪存栏头数的50.90%,占亚洲猪存栏头数的84.2%。生产的规模化、集化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已经农村副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化化养业地位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这些规模化猪场在生产优质猪肉产品的同时,也在向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主要来自于猪的粪便,污水和排放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及不良气味等,一般一个年产万头肉猪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3万吨,如不作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成为畜禽传染病,寄生虫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人类赖于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砂坏,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6,(1)
正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饲养量占世界的49%,但因为药残及疫病问题,生猪及其产品出口只占1%左右,主要因为疫病问题及抗生素类添加剂的药物残留问题限制我国生猪业的发展。并且随着养猪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的疾病问题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论是产房乳猪、保育舍小猪还是中大猪发病。其临床症状大都为混合感染。治疗难度很大。如果长时间大剂量采用抗生素治疗,除了易产生  相似文献   

15.
王林云 《畜禽业》2006,(19):6-8
1成就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2005年出栏肉猪6.52亿头,占世界出栏猪的49.8%,猪肉产量5009万吨,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8.86%[1],人均猪肉38.31kg,高出世界人均1倍以上。中国养猪生产的快速发展是在1978年以后的事。197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允许农民有自留地和私人养猪。改革开放的春风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养猪数量急剧上升。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年出栏肉猪数从1978年的1.6亿头到1997年的4.65亿头,20年内增长了2.89倍;猪肉产量从1978年的856.3万t,增加到1997年的3596.3万t,增长了4.2倍;人均猪肉…  相似文献   

16.
王成  吴梅花 《畜禽业》2001,(6):28-31
仔猪是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是发展数量、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28日龄仔猪成活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出该猪场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哺乳期仔猪的成活率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包括栏舍建造及生产劳动管理、饲养技术管理、兽医卫生防疫等.我场虽只有短短的五年养猪史,但是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已由1995年的不到85%提高到2000年的95%,这10个百分点的提高与我场形成一系列的综合措施是分不开的,这些措施的实施不光使成活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而且28日龄的平均断奶个体重也由原来的7.8kg提高到8.5kg.现结合本场的具体情况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17.
王林云 《畜禽业》2006,(17):6-9
中国是一个养猪大国。2003年出栏肉猪5.86亿头,占世界出栏猪的47.1%,猪肉产量4607万t,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6.79%,人均猪肉35.38kg,高出世界人均15.82kg1倍以上。2004年,我国存栏猪数达4.82亿头,与1911年全国存栏猪4124.4万头相比(1912年全国人口40900万[1]),近100年来,猪存栏数量增加了11.7倍(人口也增加了3.17倍,2004年全国人口129607.5万)。1中国养猪生产发展的几个阶段如果从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算起,中国已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回顾中国养猪生产发展的近百年历史,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阶段。1.1民国初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11~1949年,38…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提高最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养猪生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综合配套技术,环环扣紧,才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1养猪数量与产品质量养猪生产不能过分追求和强调饲  相似文献   

19.
李鹰 《畜禽业》2005,(8):15-16
1人工授精的优点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的培育和商品猪的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养猪业的历史悠久,随着养猪技术的发展,传统养猪方式已被集约化养猪生产所代替。也成为了农村经济收入的支柱。种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则取决于仔猪培育的成败。而断奶仔猪腹泻越来越成为仔猪培育的绊脚石。断奶仔猪腹泻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群,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