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36%广灭灵ME 390~495 ml/hm2,药后30~180天,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牛繁缕、看麦娘等的防除效果可达81.5%~99.7%;在油菜苗期施用广灭灵易造成白化苗,但白化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自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为精吡氟禾草灵在油菜田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个剂量处理,并设人工除草和清水空白对照处理,在油菜播种后30 d、杂草2~4叶期进行茎叶喷药处理。于药后15、30、45 d分别监测杂草种群数量,同时取样分析杂草对养分的累积情况,于油菜收获后进行测产。施用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40~180 g a.i./hm~2防除移栽油菜田2种禾本科杂草的效果显著,对菵草和看麦娘的总草防效达83.3%~99.8%;有效改善了田间的光照和水肥条件,油菜产量达1799.93~1955.21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31.31%~42.36%,增收2126.8~2903.25元/hm~2。150 g/L精吡氟禾草灵乳油推荐90~150 g a.i./hm~2用量下能有效控制移栽油菜田杂草生长,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及空间的竞争,显著提高田间透光率和油菜养分积累,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春油菜华油杂62除草剂高效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宏亮  张正  王瑞  陈晓露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2-10533
[目的]筛选出适宜春油菜华油杂62田地化学除草的药剂及推荐用量.[方法]对春油菜田进行杂草调查,并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几种化学除草剂对春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通过杂草调查,油菜田以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生为主,阔叶杂草种类较多.油菜田化学除草时,采用单一药剂处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以2种药荆混用效果较佳.[结论]生产中建议采用精喹禾灵+胺苯磺隆为茎叶处理药剂,推荐用量25%胺苯磺隆150 g/hm^2+ 10.8%精喹禾灵乳油600 ml/hm^2.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 :5 1%异丙·异恶草酮EC对移栽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好 ,虽然施药区油菜易产生“白化”现象 ,但能及时褪去转绿 ,可在沿江圩丘地区移栽油菜田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36%广灭灵微囊悬浮剂防除辣椒地杂草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广灭灵防除辣椒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900-1500mL/hm^2的36%广灭灵微悬浮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和鲜重防效均达99.2%以上,对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为65.9%-86.5%,对莎草的防效在37.2%以下;该农药会造成辣椒叶片的白化现象,但不影响辣椒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6%CS广灭灵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研究,评价广灭灵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以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本地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2000年10月,在张家港市现代化农业园区内进行试验,前茬为套直播水稻,田间杂草谱广,数量多,具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5%高效盖草灵乳油对移栽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效试验,明确高效盖草灵乳油每667m^2施用45-60ml对油菜田中的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试验用量下,对油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江苏丰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4%草除·精喹灵EC对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持效期、适宜剂量及安全性等,为该农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开展了其在油菜田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4%草除·精喹灵EC对油菜田杂草防除效果显著,在油菜移栽后、杂草3~6叶期用药,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菵草及阔叶杂草牛繁缕、羊蹄、荠菜、碎米荠等均有较好的防效,且对油菜安全。每667m2用120~150mL,即能取得理想的防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绿色、精准防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比200g/L草铵膦AS、200g/L敌草快AS和30%草甘膦AS对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0d,草铵膦有效含量900~1 200g/hm~2处理对田间杂草总防效达90%左右,与草甘膦有效含量1 350g/hm~2处理相当,建议推广应用;草铵膦的防效易受天气因素影响,建议在天气晴朗且施药当日及施药后2~3d温度不低于15℃条件下施用,施药2~3d后移栽(播种)油菜。敌草快对禾本科杂草持效性较差,但对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其有效含量600~900g/hm~2处理药后30d的防效仍达99%以上,优于草铵膦和草甘膦;对于以阔叶杂草为优势杂草的田块,油菜移栽(播种)前2~3d可选择敌草快600~900g/hm~2处理。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996-1999年连续4年用棉田常用三类除草剂盖草能,乙草胺,草甘膦按常规方法防除棉田杂草,观察一除草剂连续使用后棉田杂种群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使用单一除草剂对棉要草种群结构影响显著,盖草能作用后,禾本科杂草的发生量逐年下降,至第四年已不再发生,而阔叶草的发生量在禾本科杂草被防除的当年即迅速上升,且大大超过对照(不用药)杂草发生总量,乙草胺处理能显著控制杂草的发生量,但残存杂草尤其是阔叶杂草逐年增多,到第三,第四年,田间生物量也接近对照,草甘膦连使用后,虽当年除草效果良好,但次年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并未得到控制,禾本科草,阔叶草逐年略有上升,且结构有所变化,阔叶杂草上升量略快于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12.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纯N0kg/hm  相似文献   

13.
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长江下游沿江稻区多熟制生产的自然生态特点,以春玉米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为对照,研究了营养钵育苗两段覆膜新型种植方式下春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技术途径。结果表明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具有增产与早熟的显著特征。春玉米的主要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初期株高日增量大,叶片早生快发,生长旺盛;中期植株叶面积多且高峰稳定期长,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势强;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多,贮藏物质向穗部运转效率高,穗大粒多粒重。通过产量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寻优,探明了春玉米两段覆膜方式的最大生产潜力和高产技术优化组合。玉米产量8250kg/hm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量对甘蓝吸收水分与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蓝耗水量、干物质累积量、每升水干物质产出率在不同土壤水势与不同施肥量双重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规律。在同一步水范围势内,甘蓝叶、根机体养分中的N含量随施N量的加大有增高的趋势,而P2O5、K2O含量则有减少的趋势;甘蓝N、P、K的吸收量,以适量施肥(300kgN/hm^2)的最高、不施肥的较少、过量施肥(1200kgN/hm^2)的最少;养分含量中的N/P、N/K值都随施N量的增加而提高,致使养分吸收失衡、抑制了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网室隔离黄瓜杂交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黄瓜杂交制种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 ,在网室隔离条件下 ,探讨了密度、钾肥、授粉时温度、授粉方式和瓜位等因素对黄瓜制种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瓜采种的适宜密度为 5 5 0 0株 /6 6 6 .7m2 ;授粉的适宜温度为 2 5℃左右 ;每6 6 6 .7m2 施钾肥 30~ 40 kg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玉米田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跖草为一年生晚春杂草,从5 月中旬开始出土,出土时间为70 d ,到6 月中旬进入开花盛期,9 月份大部分种子成熟并脱落。研究结果表明,鸭跖草种子一般分布在0 ~5、6 ~10、11 ~15 、16~20 和21~25 cm 土层中,平均为9~18 粒/ 。最适的出土深度为2 ~6 cm ,最适的发芽温度为10 ~15℃。用左丹2-0 ~2-5 kg/h  ,在玉米4 叶期茎叶处理,防效可达74-2 % ~90-1 % ,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头孢霉(Cephalosporium sp.)发酵生产α—亚麻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8种因子对头孢霉 (Cephalosporiumsp .)发酵产α 亚麻酸产量及其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的影响。有利于获得α 亚麻酸高产的条件包括 :培养基中碳源为蔗糖 30g/L ,氮源为 (NH4 ) 2 SO4 3g/L ,起始pH为 6 0 ,5 0 0ml三角瓶装 10 0ml培养基 ,接种 2 0 % (v/v)的菌种 ,2 0℃培养 10d。在此条件下 ,α 亚麻酸产量达 87 6 6mg/L ,占总脂肪酸百分含量为 2 3 85 % ,干菌丝产量达到 7 82g/L ,油含量占菌丝干重的 8 0 8%。  相似文献   

18.
经过室内配方筛选及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初步明确41%苯噻酰·吡可湿性粉剂组分配比和杀草谱,对水稻田常发生的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雨久花、鸭舌草、野慈菇、泽泻、萤蔺、眼子菜等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杂草有特效,综和防效在85%以上。在单子叶杂草较多的田块使用量(有效成分)为615g/hm2,否则492g/hm2即可,施药时期应掌握在水稻返青后的杂草萌动期,可混拌过筛细沙、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烯草酮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以洋葱品种红一号为试材,研究了240g·L~(-1)烯草酮EC加入3种专用助剂不同处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240g·L~(-1)烯草酮EC180、240、300、6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各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9.7%~100%,240g·L~(-1)烯草酮EC16mL·hm-2+0.2%TM-4专用助剂处理,对洋葱田禾本科杂草防效达87.0%~99.5%,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05%力透专用助剂对禾本科杂草的株数没有防效,鲜重防效只有72.5%和78.7%。各处理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推荐使用的最佳应用剂量范围为240g·L~(-1)烯草酮EC240~300mL·hm-2+0.125%Amigo专用助剂和240g·L~(-1)烯草酮EC240mL·hm-2+0.2%TM-4专用助剂。施药适期为移栽后洋葱苗4~5叶;稗草、野黍等禾本科杂草3~5叶期,施药方法为洋葱苗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20.
刘苏闽  王奎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78-20080
[目的]采用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田间杂草危害严重,是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通过不同药剂的防效试验筛选最佳除草剂。[方法]选用35.5%丁.恶乳油等除草剂在水稻套播后和小麦收割后,用毒土法先后2次处理麦田套播水稻田,调查防效。[结果]除草效果以35.5%丁.恶乳油2 250 ml/hm2最佳,其后依次为30%丁.苄1 500 ml/hm2、50%杀草丹3 000 ml/hm2+10%苄磺隆225 ml/hm2、50%苯噻草胺750 ml/hm2+10%苄磺隆225 ml/hm2,而36%二氯.苄750 ml/hm2效果最差;用药时间越早,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越好,供试药剂持效期均为45 d左右;中、后期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辅以茎叶处理,效果更佳。[结论]以稗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5种药剂均可使用;以千金子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除36%二氯.苄750 ml/hm2外,其他4种药剂均可使用;以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用含有苄磺隆的复配除草剂,或单用10%苄磺隆225~300 ml/hm2进行防除。供试药剂均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