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通过对巨峰、红地球、秋红、秋黑四个品种葡萄果实结构与耐压力、耐拉力关系的研究,发现葡萄浆果耐拉力大小与果柄粗细、果蒂大小以及果刷面积成正相关,与单位面积果柄和果蒂上所承受的浆果自重成负相关,耐压力强弱不仅受果肉质地影响,还与果粒大小有一定关系,与果皮厚度关系不大。果梗发育程度对葡萄耐贮性的影响远远大于果梗占果穗的比重,耐压力与耐拉力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红宝石无核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红宝石无核בSP6164’杂交群体134个F_1代植株为试材,测定其种痕或种子大小、果实香味、果粒单重、果皮颜色、果粒纵横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粒的耐压力和果蒂的耐拉力等果实性状指标,分析群体核性、果实香味、果粒大小、果色、果形、果实含糖量、果实耐贮运性等指标的遗传倾向。【结果】群体55.97%的单株为无核,4.48%的为香型类,果粒重量呈趋中遗传趋势,91.8%的单株表现为增大,紫红-红紫的单株比例最高,为36.09%,主要趋向椭圆形,比例为55.9%,果实含糖量遗传力83.53%,有8.96%的超高亲单株,平均耐压力遗传力为83.05%,但有2.24%的超高亲单株,平均耐拉力遗传力为119.27%,具有27.61%的超高亲单株。【结论】红宝石无核与香味有核品系‘SP6164’杂交,可以获得高比例的无核后代和一定比例的香味后代,群体中各项性状指标均获得一定的加性效应表达,但在单粒重、耐拉力两项指标上表现的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测定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果实大小、硬度、果梗拉力、糖酸等基本指标及避雨栽培对浆果酚类物质、香气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下,果粒粒径及果穗均小于露地栽培,去皮果实硬度比露地栽培高13.56%,带皮果粒硬度与果梗拉力分别比露地栽培低7.04%和9.73%;避雨栽培可提高糖质量浓度,但差异不显著,固酸比显著提高;pH及总酸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葡萄;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及总花色苷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而香气物质总相对含量则比露地栽培提高4.95%;另外,避雨栽培会降低葡萄的抗氧化活性,葡萄果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著降低,但葡萄果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葡萄果实理化特性与酚类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为产区酿酒葡萄品种的选择及开展品种选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雷司令’和‘小芒森’为试材,于2018和2019年果实豌豆大小时(花后30 d)开始采样,直至完全成熟,对生长过程中各阶段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pH;浆果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果皮百粒质量及其占果粒的百分比、果皮总酚及总单宁含量;成熟时果实单体酚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浆果横纵径、浆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百分比、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随着果实生长逐渐增大,而可滴定酸、总酚和总单宁含量呈降低趋势;‘雷司令’浆果的横纵径、浆果百粒质量在生长过程中显著高于‘小芒森’,而其他指标均与此相反;黄酮醇是2个品种中含量最高的单体酚类物质,且两者中出现不同比例的糖基化(‘雷司令’:63.77%;‘小芒森’:97.81%);相关性分析表明浆果鲜质量与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负相关,而果皮质量及其百分比、糖和酸含量与其正相关。因此,‘小芒森’果实较小的果粒,高的果皮百分比和果实糖含量有利于其酚类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商品果的内外品质主要涉及果穗整齐度、果粒大小、果粒均匀度、果实色泽、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因素。果实色泽是评价葡萄浆果品质的重要指标,决定葡萄果实色泽的主要色素是花色素。影响花色素形成的因素很多,品种、栽培技术、光照、温度、激素、营养积累等都能影响花色素的合成。1影响葡萄果实着色因素1.1品种问题。葡萄果实着色的难易与品种特性有关,由遗传基因决定。大多数品种在正常栽培及散射  相似文献   

6.
早熟无限生长类型。叶片稀少。果实粉红色,高圆形大果.果形极整齐,果皮厚,果肉坚实.不易裂果,耐贮运,果脐及果蒂小,果皮光滑有光泽,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耐裂和易裂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果皮结构变化规律,揭示西瓜耐裂性与果皮结构及果实力学特性的关系,为耐裂西瓜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裂种质 S1111 和易裂种质201609019 为试验材料,采用质构仪分析其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硬度、果实裂应力变化;利用石蜡切片法观测其果皮结构组织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过程中,S1111 的果实硬度和裂应力分别是 201609019 的 1.35~1.54 倍和1.85~6.03 倍,差异显著。组织学研究表明,S1111 与 201609019 的果皮组织结构具有明显差异,S1111 的果皮细胞排列紧密并具有明显的石细胞团结构,其果皮和外果皮厚度均极显著高于 201609019;而 201609019 的表皮细胞更长、外果皮细胞和中果皮细胞更大,细胞面积显著大于 S1111,其外果皮细胞和中果皮面积分别是 S1111 的1.67~3.28 倍和 2.77~5.69 倍。相关性分析表明,西瓜果实硬度和果实裂应力与果皮厚度、外果皮厚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表皮细胞长度、外果皮细胞面积及中果皮细胞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果实裂应力和果实硬度大小可用于评价西瓜果实耐裂性,且在果实发育后期评价更合适。  相似文献   

8.
在新疆伊犁州园艺研究所葡萄试验园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红提大宝TM对果粒大小、果粒纵横径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粒纵径(长度)10~12 mm时应用红提大宝TM 500~1500倍水溶液喷施果穗,可显著增大果粒,增加果粒纵径和横径,但同时也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及增加了果蒂粗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龙眼品种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9个龙眼Dimocarps longanaLour.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对品种间耐贮性和评价指标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质量损失率和商品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9个龙眼品种的果实在低温(5℃)和室温下的耐贮性均有较大差异,部分在室温下较耐贮的品种在低温下耐贮性有所下降.各评价指标在决定龙眼果实耐贮性中的作用和关系,在不同贮藏状态下表现不同,在室温密闭条件下,质量损失率与果实的耐贮性关系不大,霉变率和烂果率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低温密闭条件下,贮藏前期的果皮褐变与后期的果肉自溶腐烂是影响贮藏效果的主要原因.影响好果率的因素主要是烂果率,其次是霉变率.质量损失率与褐变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商品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类型罗望子果实性状之间的差异,以3种不同类型的罗望子为试材,对其果实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酸型罗望子果肉厚度、种子厚度显著小于甜型和酸甜型罗望子;甜型罗望子果柄粗度显著小于酸型和酸甜型罗望子;3种类型的罗望子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侧径、单果重、果皮厚度、可食率、种子数、纤维条数、皮肉间距等性状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为罗望子优良单株的筛选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罗望子新品种选育建立优树档案。  相似文献   

12.
环剥和红提大宝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2008年,分别在河南新密、原阳和长垣等地研究了环剥和红提大宝500~2500倍液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穗重、果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着色指数、果粒纵横径、果形指数等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红地球葡萄果粒横径14~17mm时进行主干环剥,可增加果粒重10%左右,促进着色,略微提高SSC;相同时期使用红提大宝1500~2000倍水溶液浸蘸或喷施果穗,可显著增加果粒重和穗重,增加果粒纵径和横径,对果穗其他性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叶、果肉和果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巨峰"、"98-2"、"京亚"和"洛浦早生"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葡萄叶、果肉和果皮中IAA、GA3、ZR、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期叶中IAA、GA3、ZR、ABA的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果肉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单峰曲线,在花后30 d或40 d即果实缓慢生长期开始前后达到高峰,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果皮中IAA、GA3、ZR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有一明显的峰值,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有关;果皮中ABA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含量很高,但果实发育期长短不同高含量ABA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果皮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比果肉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对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茉莉酸甲酯改善‘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提供参考。以吐鲁番地区‘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分别使用不同浓度(20、60、100 mg/L)茉莉酸甲酯喷施果穗2次。采收期测定果实色泽和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处理下指标间差异,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果实色泽指标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最适宜的施用浓度。结果表明,着色前和着色初期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克瑞森无核’葡萄,能够显著提高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进而显著提高果实着色指数;处理后的果实红绿色差指标a值、彩度指标C值显著增大,而果面亮度指标L值和黄绿色差指标b值显著降低,果面色泽显著改善;茉莉酸甲酯处理能够显著增大果粒纵径、横径,减小果形指数,增大果粒质量和果穗质量,同时显著增大果梗粗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浓度过高会造成果梗耐拉力减小,耐贮运性能下降,可滴定酸含量过高,花色苷含量增幅不大、着色指数不高;而低浓度处理容易出现果粒萎蔫现象。选取与‘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品质密切相关的15个指标,运用隶属函数法对4个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果实品质优劣顺序为60 mg/L> 20 mg/L> 100 mg/L> CK。综上,吐鲁番地区于果实着色前和着色初期使用浓度为60 mg/L的茉莉酸甲酯喷施‘克瑞森无核’葡萄果穗2次,可显著改善果实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5.
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发育中果形、干重及溶质分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黔龙1号火龙果果实的纵、横径生长呈双S型曲线,果形主要表现为近圆形。果肉干重随果实发育而逐渐增加,果实成熟时仍在上升;果实溶质在果实发育前期主要供给果皮和鳞片的生长,后期主要供应果肉的迅速生长;果肉溶质积累在果实接近成熟时达到最大值,果实成熟时仍保持较高的进入率。  相似文献   

16.
以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的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其果实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酸度、可溶性糖、果皮色泽、果肉色泽、香气成分)的差异,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资料。结果表明:4个优系之间在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等部分品质指标上存在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差异,果形指数等部分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果实含(E)-2-己烯醛、1-己醇等匹配度≥80%(NIST14谱库检索)的51种香气成分,其中(E)-2-己烯醛、1-己醇、(E)-2-己烯-2-醇乙酸酯等成分均在0.5%以上,总含量占测定香气物质总量的97.66%,为参试新疆野苹果的主要香气成分;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之间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且均含有独有的香气成分[优系M-1含有(E)-3-己烯醛、(E)-2-己烯-2-醇乙酸酯等,M-2含有2-己烯-1-醇乙酸酯、(Z,Z)-9,12-十八碳二烯酸等,M-3含有壬醛、癸醛等,M-4含有(Z)-2-己烯-1-醇、(E)-丁酸2-己烯基酯等],是新疆野苹果选育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4个新疆野苹果优系的果实品质指标遗传差异较大,均有各自的特点,具有良好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树龄对成熟赤霞珠果实品质等的影响,为赤霞珠葡萄品质评价和酿造优质葡萄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楼兰酒业果园内5 a、15 a、30 a树龄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果实成熟时的果穗紧密度、果穗质量、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皮颜色、种子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pH值、有机酸、花色苷、多酚、单宁等指标。【结果】 吐鲁番市鄯善县赤霞珠葡萄果穗质量多分布在45.58~69.13 g,果穗质量最大(186.90 g)的是5 a树龄的,最小(22.04 g)的是30 a树龄的;30 a树龄的果穗较为松散,SSC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偏低,固酸比较高,但不同树龄间果穗的变异系数不存在显著差异;果粒质量主要分布在0.46~1.30 g,果粒质量最大(1.95 g)的30 a树龄的,最小(0.14 g)的是5 a树龄的。树龄对果粒纵径、横径、果形指数、果皮中花色苷、单宁、多酚的影响不明显。【结论】 在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5 a树龄赤霞珠葡萄果穗质量最大,果实果皮中单宁、多酚含量都最高,果实品质相对最好,是适合酿造优质葡萄酒的最佳树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疆红肉苹果(Malus sieversii f. Neidzwetzkyana (Dieck) Langenf.)的果实特性及MYB10基因的启动子类型,为研究新疆的红肉基因类型及红肉苹果资源的利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测定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等性状指标并观察果肉颜色,设计引物,利用PCR克隆的方法,进行启动子类型检测。【结果】 果肉颜色多为淡红色,丝状或片状分布,HX-1为血红色果肉全红,单果重变异系数较大,最大单果重为124.57 g,果形指数最大值1.01,最小值0.82;可溶性固形物最大值17.36,最小值10.66;果梗粗最大值2.50 mm,最小值1.02 mm;果梗长度最大值34.36 mm,最小值13.48 mm;MYB10启动子类型全部为R6R1型。【结论】 29份资源的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果肉的呈色各有特点,但MYB10启动子类型全部一致为R6R1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研究2种不同架式对鲜食葡萄多年生大树在栽培性状、果实品质、病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为华北冲积平原埋土区推广适宜的葡萄栽培架式提供参考。【方法】以鲜食葡萄‘瑞都脆霞’‘瑞都无核怡’和‘瑞都香玉’为试材,分别采用T型架和V型架栽培,系统分析2种架式对葡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光合作用、树体结构、果实基本理化指标,多酚化合物含量和栽培用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2种架式的物候期和结果习性差异不显著。T型架葡萄副梢管理次数、摘心次数、结果枝绑缚次数和冬季修剪工时均小于V型架,二者冬季下架埋土和春季出土上架所用工时无显著差异。‘瑞都脆霞’T型架在2017年的净光合速率小于V型架,‘瑞都无核怡’T型架在2016年的净光合速率小于V型架,其他情况均表现为T型架的光合性能更强。2017年3个品种在2种架式下的新梢粗度无显著差异。新梢粗度标准差的结果表明,当葡萄树体的树势由强旺调控至中庸水平后,3个品种在T型架的新梢粗度标准差分别为2.3、2.6和2.3,低于V型架的2.7、2.75和3.0,表现出更强的新梢一致性。3个品种在叶幕高度和叶幕长度的表现有所差异,但是V型架的叶幕厚度和叶幕体积均大于T型架,其中‘瑞都脆霞’和‘瑞都香玉’达到显著水平;‘瑞都脆霞’和‘瑞都香玉’在V型架下的叶面积指数高于T型,‘瑞都无核怡’结果相反;2种架式下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无显著差异。V型架的叶片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T型,白粉病差异不显著。在产量调控至同一水平时,2种架式的穗重、单粒重、纵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是2016年和2017年T型架下葡萄果实的固酸比显著优于V型架。‘瑞都脆霞’和‘瑞都无核怡’在T型架下的总花色苷含量高于V型,其中‘瑞都无核怡’达到显著水平,比V型架高0.018 mg·g -1;3个品种在T型架下的类黄酮含量均高于V型架,其中‘瑞都香玉’达到显著水平,比V型架高0.70 mg·g -1;‘瑞都无核怡’在T型架下的原花色素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另外2个品种架式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对位于华北冲积平原且须埋土防寒的葡萄产区,相较于V型架,T型架叶片光合利用效率更高,叶部病害发生更少,新梢生长一致性更好,果实品质更优,口感更佳,管理更省工,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