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柿树是优良的庭院经济树种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在浙江丽水山区及至我国南方绝大多数地区 ,柿树以零星栽培为主。为了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开发柿树 ,我们从 1993年在浙江省丽水市百果园营造了柿园 1hm2 ,并在丽水、景宁、庆元等地营造了柿树栽培试验园 ,开展了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柿园管理技术研究。1 园地选择和造林1 1 园地选择 对地势、地形、土壤、排灌和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选择土层深厚、光照条件好的林地建园 ,土层厚度最低不能小于 6 0cm。丽水市是柿树的经济栽培区 ,海拔 10 0 0m以下的地…  相似文献   

2.
板栗是一种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范围较广的果树。但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敏感 ,适宜种植在微酸性土壤(PH5— 6 ) ,碱性土壤板栗生长差 ;同时板栗又是喜光树种。因此 ,种植板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板栗苗定植以春季萌芽前进行为宜。1 种植密度1 1 山坡地种植密度 坡度大于 2 5度的山地 ,以每6 6 7m2 (亩 )栽植 30— 40株为宜 ,株行距为 4× 5m或 4× 4m ,小于 2 5度的山地 ,每 6 6 7m2 可种植 5 0株左右 ,即 3× 4m。1 2 平地的种植密度 低坡地或平原地 ,每 6 6 7m2 (亩 )可种植 5 0— 80株 ,株行距为 3× 4m或 2× 4m。2 …  相似文献   

3.
板栗果园投入与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1996年初开始 ,我所板栗课题组科技人员进行了花桥特早熟板栗实生选种研究。在实生选种同时 ,新造板栗品种比较试验林和品种区域试验林共13 3hm2 ,现已挂果。在试验中 ,果农们提出如下问题 :种板栗是否有钱赚 ;种一定面积的板栗需要多少资金。为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1 投入1 1 第 1年 假定园地为平地或缓坡地 (不修筑水平梯地 ) ,无杂灌木 ,土层深 6 0cm以上熟土。全园深翻要求深度 2 5cm。挖定植穴规格 6 0cm× 6 0cm× 6 0cm ,每穴施腐熟有机肥 2 5kg、磷肥 0 2 5kg做底肥。苗木按每 6 6 7m2 栽 5 0株计算 ,价格…  相似文献   

4.
王绍斌 《广西园艺》2004,15(3):36-38
九家种、处暑红早熟品种在桂北地区,经过2 0多年的栽培,已成为当地的板栗主栽品种,其中尤以平乐县、阳朔县栽培面积最广。产品成熟期极早,八月中旬即可成熟采摘。现把早结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高标准建园1.1 园地选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2 %以上、PH值5~6 .5的砂质壤土为好。桂北属山区丘陵地带,小于4 0°坡地,也可修筑梯田栽培,坡向以东南、坡位以山中坡为好。1.2 栽培密度早熟板栗特别喜光,由于树冠较直立,平地株行距按3m×4 m ,每6 6 7m2 栽植5 0~5 5株为宜,加强修剪可不须间伐。梯田种植时,…  相似文献   

5.
草莓是典型的温带作物 ,南移到亚热带地区栽培后 ,物候期及生长发育特点发生明显变化 ,栽培技术措施必须相应改进 ,才能获得丰产。1 生产园的建立与定植1 1 生产园的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靠近市场、地形开阔、朝南、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pH值 5 5~ 6 5的园地 ,尽量避免在常年菜地建园。1 2 园地的处理与耕作 草莓的许多病虫害主要经过土壤传染 ,对轮作和旧草莓园地的处理是预防草莓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连作地一般是 9月上旬翻犁 ,然后在田块四周挖土筑成 2 0~ 3 0cm高的田埂 ,并灌水淹没园地 ,保持水深 3~ 5cm ,…  相似文献   

6.
板栗嫁接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 ,我县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每年新植板栗 70 0hm2 以上 ,到目前为止 ,已植板栗 0 48万hm2 ,按以往嫁接方法 ,成活率、出圃率都低 ,嫁接合格苗木供应不足 ,严重影响山地综合开发种果生产。为提高嫁接成活率 ,笔者于 1 997~ 1 998年采用改良单芽切接技术 ,嫁接成活率达 98% ,出圃率达 90 % ,培育合格板栗嫁接苗 1 0万余株。现将嫁接技术小结如下 :1 苗地选择与准备 苗地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砂质壤土 ,冬季进行深翻晒白 ,翌年 1月下旬每 6 6 6 7m2 撒施钙镁磷肥 76kg、石灰 5 0kg、饼肥 1 0 0kg ,然后灌…  相似文献   

7.
1 整地选择基质为片麻岩、坡度 2 5°以下、土壤pH值 5~ 6的开阔丘陵山地建园。雨季土质松软 ,墒情好 ,是建园整地的最佳时机。按栽植行距 4m在等高线上开挖宽深各 1m的环山水平沟。挖好后每 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5 0 0 0kg ,将肥料与表土混合均匀 ,然后回填。有条件的地方 ,也可以用大型推土机自上而下推成山地梯田 ,可以降低园地坡度 ,有利于水土保持 ,增加活土层 ,有利于板栗树体的生长和发育 ,可以建设成高标准的板栗园。2 苗木栽植2 1 栽植时间 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 2年生优质实生板栗苗…  相似文献   

8.
1 品种选择目前 ,广泛种植的板栗南瓜分青皮和红皮两种 ,瓜形扁圆形或高圆形 ,单瓜重 1~ 1 .5 kg,第 8~ 1 2节始花 ,谢花后 35 d左右瓜老熟 ,全生育期 90~ 1 1 0 d。一般 6 6 7m2产 1 5 0 0 kg左右。红皮品种 :东升、日升、赤锦、桔红一号、桔红二号、金星、红板栗、红樱、  相似文献   

9.
遵化市是燕山板栗的主产区之一 ,现有板栗面积1 8万hm2 ,其中成龄栗园 1 2万hm2 ,由于实生繁殖管理粗放 ,板栗产量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 ,6 6 7m2 产量不足 5 0kg。为了提高板栗科学管理水平 ,实现高产稳产 ,自 1993年开始 ,对成龄板栗低产园进行了改造 ,使栗园平均 6 6 7m2 产达到 16 9 5kg ,实现了高产稳产 ,现将几年来总结出的板栗低产园改选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1 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成龄板栗园大多建在山坡上 ,土壤瘠薄 ,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必须修建高标准树下工程。一般对缓坡地段的栗园进行梯田化整地 ,实行一…  相似文献   

10.
姜荣  谭益民 《西南园艺》2000,28(2):17-18
1 良种选择 选择促成栽培、露地栽培均可的早熟高产大果品种丰香、鬼怒甘等。2 园地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 ,旱能灌 ,雨能排的平地或缓坡地。以pH值中性、微酸性壤质土最好 ,偏粘、偏砂需进行客土。尽量避免前茬为易发病作物如种植过茄科类的地块。3 精细整地 ,施足底肥3.1 整地开厢 厢宽 0 .8~ 1.5m(包沟 ) ,沟宽 0 .3m ,深 0 .2~ 0 .3m。3.2 施足底肥 园地深翻 2 5cm以上 ,均匀施足底肥。施肥时 ,混入 3%~ 5%辛硫磷颗粒剂 ,2kg/6 6 7m2 ,杀灭土壤害虫。   6 6 7m2 施肥量 (可任选一种方式 ) :(1)腐熟有机土杂肥 …  相似文献   

11.
1 选择间作林地 选海拔 4 0 0~ 15 0 0m ,阴坡 ,中、下位 ,坡度 10~ 2 5° ,树龄 10年以上 ,胸径 10cm以上的中、成熟林 ,密度 5 0 0~ 6 0 0株 /hm2 ,郁闭度 0 7~0 9,森林小气候明显的板栗林地。土壤为黄棕壤至棕壤土 ,局部土层厚 4 0cm以上 ,土质以粗砂土或砂质壤土为好 ,pH值 5 5~ 6。种植穴距树干 1m外、土层厚处 ,穴规格 70cm× 70cm ,35cm深 ,种两层 (根据林地条件 ,穴可大可小 ,土层薄只种一层 )。2 选菌材 菌材选直径 5~ 10cm的板栗、茅栗、栓皮栎、麻栎等栎类新伐带皮木材 ,晾晒 15~ 2 0d(抑制生命力 )后截成长 5 0c…  相似文献   

12.
永州市芝山区菱角塘镇多丘陵山地 ,适宜板栗种植。近年来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该镇板栗生产发展更快。至 2 0 0 1年 ,种植面积达 4 0 0hm2 。但长期以来 ,单产低 (平均每 6 6 7m2 5 0 8kg) ,效益差。为此 ,笔者于 2 0 0 2年 8月对菱角塘镇它栗的枝梢特征及其坐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便探索板栗高产成因 ,为提高板栗产量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调查地点为芝山区菱角塘镇廖家村栗园 (该村有栗园 6 6 7hm2 ) ,土壤为红壤。供试树为 12年生当地主栽品种它栗 ,种植株行距为 4m× 5m。连续 3年株产 17 5kg以上者为高产树 ,5kg以下…  相似文献   

13.
梁侠 《广西园艺》2001,(3):17-18
香蕉组培苗有几方面优势 :一是品种纯正、长势旺盛、整齐 ;二是抽蕾收获期一致 ,产量高 ;三是种苗不带病虫害 ;四是适宜进行大面积开发和更新种植 ,并且能控制产期等。但组培苗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性较差因此 ,在大田的前期栽培管理技术上要求较高。1 组培苗的选择其规格标准一般为 :新出叶达到 6~ 8张 ,假茎高 10cm以上 (苗高 2 0~ 2 5cm) ,同时假茎基部要求粗壮 ,叶色浓绿不徒长 ,无病虫害及变异 (劣变 )株。2 园地选择由于组培苗弱小娇嫩 ,因而大田种植前土壤必须是精耕细作 ,肥料和土壤在植前 2 0天必须充分拌匀。蕉园应尽…  相似文献   

14.
1 建园1 1 园地选择 首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区域化栽培。生态环境 ,一般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尤其是在水源上游应无污染源。应选择土层深厚 ,土壤肥沃 ,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山坡、梯田或台地 ,土质以砂壤土为宜 ,pH值在 7 5左右。具有良好的排灌设施 ,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光照充足 ,秋季昼夜温差大。1 2 整地 新建园要普遍深翻 80cm ,如采用沟状整地 ,要求沟宽 15 0cm ,沟深 80cm ,按株行距定点栽植。株行距 :山区一般 4m× 5m ,平原地 5m× 5m。每 6 6 7m2 施基肥 30 0 0kg。沟内或穴内浇足水沉实 ,使沟内或穴内土表面…  相似文献   

15.
板栗原产我国 ,在世界食用栗中享有“东方珍珠”美称 ,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面对“入世”可能带来的冲击 ,我国农产品结构将作相应调整 ,发展特色经济作物趋利避害。种植高产、优质板栗前景看好。1 板栗生长的环境条件栗树在年平均温度 1 0~ 1 4℃、生长期温度 1 0 5~ 2 1 8℃的地区生长最为适宜。开花期在 5月份 ,需雨量适中 ,在年雨量6 0 0~ 1 5 0 0mm条件下都能良好生长 ;但开花期间如遇梅雨天气 ,则对授粉不利。栗属于喜阳树种 ,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要求光照充足。栗树根系深 ,且有外生菌根共生 ,对土壤适应性强 ,以土层深厚、排水…  相似文献   

16.
一、板栗生态适应性板栗对气候及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其栽培范围很广。板栗最适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在4.6~7.0之间,含盐量不超过0.2%,碱性土壤使树叶发黄,生长不良。丹江口市江南、江北大横山以南以及大沟等地都适合发展。栽种时应选择低山、岳陵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向阳缓坡开园造林。阴坡不宜种植。二、良种推广南方大果型良种有(1)红毛早,产于湖北京山县。(2)刺大板栗,产于秭归。(3)早栗、中迟栗、羊毛栗、桂花香等产于罗田。(4)九家种,产于江苏吴县。(5)光顶油栗,江苏省植物所选育。北方中果型良种有(1)金丰,产于山东招远…  相似文献   

17.
板栗是柳州地区果树面积最大的品种 ,据 2 0 0 1年统计共有 80 0 0 hm2 。单产仅为每 6 6 7m2 75 kg,是所有栽培果树品种中单产最低的。为了寻找造成板栗低产的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产量。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 ,3~ 1 5 a生板栗树春夏梢普遍抽发量多 ,枝梢粗 ,生长过旺 ,一般枝梢长度超过 70 cm,营养生长过旺 ,不利于花芽分化。因此 ,往往出现雌花少 ,雄花多 ,落花严重的现象 ,是造成板栗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探讨板栗枝梢生长量与花果的关系 ,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2 0 0 1年 2月在融安县平琴板栗场 6 a生板栗树作施多效唑…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永州市芝山区菱角塘镇多丘陵山地 ,非常适宜种植板栗 ,当地也有种植板栗的传统。近年来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板栗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截至 2 0 0 1年 ,全镇板栗种植面积达 40 0 hm2 ,但因当地果农多沿袭粗放管理的生产模式 ,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仍较突出。为此 ,我们于 2 0 0 1年 8月对该镇 40 0 hm2栗园进行了实地调查 ,以期找出低产原因 ,采取相应对策 ,提高板栗的产量和品质。1 板栗园基本情况调查发现 ,该镇 40 0 hm2 板栗多种植在海拔 3 50~ 450 m的山地 ,坡度为 1 5~ 2 5°,土壤为石灰岩、砂岩、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壤 ,土…  相似文献   

19.
豫南地区是国家级板栗生产示范基地 ,到 2 0 0 0年栽培面积已达到 3 6.3万 hm2 ,但大多栽植在海拔 40 0 m左右的丘陵山地 ,立地条件差 ,无水浇条件。根据历年调查 ,板栗产量与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我们连续 6年进行了树体输水试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试验地概况我们在信阳李家寨镇汪德福板栗园、确山石滚河乡曾庆发板栗园、罗山铁卜乡何艳霞板栗园、商城伏山乡曹汉东板栗园进行了 6年输水试验。试验园土壤均为黄棕壤 ,PH值为 6.7~ 6.9,有机质含量 1 .1 %~ 1 .3 % ,土层厚度 42~ 61 cm。2 材料与方法每个试验园选择立地条…  相似文献   

20.
石榴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标准与园地选择与其它果树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标准与园地选择相同。1 培育壮苗落叶后选品种纯正 ,无病虫害、丰产、优质的母本树上采集径粗 1cm左右的 1~ 2年生枝条 ,剪成 1 5cm长的插条。插条上部平整光滑 ,下部呈马耳形 ,捆成小捆沙藏。到第二年 3月按行株距40cm× 1 0cm扦插 ,苗期加强水肥、病虫管理 ,当年可培育出壮苗。2 高标准建园选择排水性好的 ,有灌溉条件 ,土质肥沃 ,背风向阳的土壤建园 ,据观察 ,石榴有 70 %的根系分布在 2 0~ 70cm的土层里 ,根据这一特性 ,在栽植前或幼树期应对土壤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