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正> 亲水产气单胞菌病(Aeromonas hy-drophila disease)过去被认为是鱼类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但近年来人类和动物发生本病的报道日见增多,已构成严重威胁.一、病原体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简称Ah,下同)是引起本病的病原菌.该菌隶属干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一种两端钝圆、单鞭毛、有动力、直形或略弯、单个或偶成短链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等自然环境中,其致病菌株产有肠毒素和溶血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肠炎与败血症.  相似文献   

2.
亲水气单胞茵(Aeromonas hydrophila)属弧菌科气单胞菌属细菌,是冷血动物和人兽的一种致病菌,引起各种动物的皮肤腐败、肠炎、腹泻和败血症死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该菌在自然界生态状况的研究甚少。为了解该菌在海水鱼类中的生  相似文献   

3.
1992年11月上旬,浙江海宁盐官镇一牛蛙养殖专业户,饲养的20000多只牛蛙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疫病流行,一周内死亡5000多只,死亡率高达25%以上。从4只死亡牛蛙肝脏中均分离到特性一致的菌株,经培养观察、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孤菌科(Vibrio)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一、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蛙主要表现为红腿,大腿肌肉发红,有的双腿均红,有的单腿红。大多病蛙颈背部皮肤坏死脱落。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浙江省肖山某鸡场发生了一起规模较大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鸡主要病变为肝脏的肿大、出血、破裂。经病原分离,从病鸡的肝、脾等脏器分离到一株沙门氏菌,血清型为O_9,O_(46):Hgm:一;另一株在形态、培养特征、生化主要特性等与弧菌科的气单胞菌属符合,初步诊断为气单胞菌(Aeromonas)。现把这次发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特性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5.
彩虹鲷致病性嗜温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属于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ceae),目前确定的种至少有17种,多数专家建议将其分为嗜温气单胞菌和嗜冷气单胞菌口]。本属菌中的运动气单胞菌,如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 biovar sobria)等,是人类重要的水传致病菌。国外已将运动气单胞菌纳入人类腹泻病原的常规检测范围,是食品卫生检验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隶属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该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且多存在于水生动物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鱼类急性出血性败血症,是我国流行较广泛的一种人、畜及水生动物共患的条件致病菌,是淡水养殖鱼类爆发传染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2],也可引起人的败血症、脑膜炎、肠炎等[3]。早在1891年就有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导致蛙"红腿  相似文献   

7.
鲢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江苏高邮市某养殖场混养鲢死亡原因,本研究对濒死鱼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常规理化特性、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性试验鉴定以及药敏性检测.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健康鲢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LD50为5× 106.75 cfu/mL,根据其表型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别为1 460 bp和1 171 bp;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37种抗生素中氨曲南、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12种抗生素敏感.另外,根据A.hydrophila的气溶素aerA基因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扩增出280 bp的aerA基因片段,其最低检出量为3×104 cfu/mL.本研究对A.hydrophila导致鲢出血死亡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建立的该菌检测方法,对鲢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上海市一家鳜鱼养殖场暴发出血病,初始典型症状为下颌出血。本研究通过细菌分离、分子鉴定、生化反应以及健康鳜鱼感染试验等,确认鳜鱼发病死亡由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共同感染所致。分离的维氏气单胞菌鸟氨酸脱羧酶(ODC)和赖氨酸脱羧酶(LDC)反应均为阴性,表明其既不属于维氏气单胞菌维氏生物群(A. veronii biogroup veronii),也不属于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群(A. veronii biogroup sobria),但在遗传上与温和生物群更近;迟缓爱德华氏菌生化反应不产生H2S。分离菌腹腔注射感染健康鳜鱼幼鱼后,被感染幼鱼均出现了死亡现象,且相同数量级病原回感鳜鱼,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鳜鱼发病更快,死亡率更高,感染量为1×107 cfu/尾时即可导致鳜鱼幼鱼在24 h内100%死亡。两种病菌都对硫酸新霉素和红霉素耐药,而对氟苯尼考都高度敏感。本研究为养殖鳜鱼出血病的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鱼源气单胞菌的主要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分离于草鱼肠炎、白鲢鱼打印病、鲢鱼白皮病、草鱼烂鳃、鲤鱼体表出血感染及甲鱼败血症等病例的80株细胞进行了主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细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29株(占36.25%)、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38株(占47.5%)、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13株(占16.25%)。在被检验的病例中,或为其中一种气单胞菌的单独感染,或为两种、三种气单胞菌的混合感染。经做人工感染试验检查,表明这些分离菌均为相应感染症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合适的DNA条形码对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进行鉴定,以33株气单胞菌为材料,选取cpn60、recA和ppsA 3个候选DNA条形码进行PCR扩增及序列分析。以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序列扩增测序成功率、DNA条形码间隙(DNA barcoding gap)和系统发育树作为评价条形码片段的指标,筛选出该属的DNA条形码。分析表明,cpn60基因的扩增及测序的成功率最高,种内遗传平均距离(0.017)和种间遗传平均距离(0.133)差异显著,且存在较明显的DNA barcoding gap,表明cpn60可作为气单胞菌鉴定的DNA条形码。  相似文献   

11.
罗非鱼竖鳞病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竖鳞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本试验从出现竖鳞症状的患病罗非鱼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XKJDX01,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方法对其研究。结果显示,致病菌株GXKJDX01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万古霉素等5种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对罗非鱼、黄颡鱼、泥鳅和禾花鲤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使用恩诺沙星、左氧沙星、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可有效对其进行防制。本试验首次报道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竖鳞病的案例,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离并鉴定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引起鲫鱼多种脏器出血导致死亡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鲫鱼的鳃及脏器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和管家基因gyrB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动物回归试验(锦鲫鱼和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毒力基因的检测、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鲫鱼脾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C-1,根据生化特性初步判断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PC-1的16S rDNA基因与管家基因gyrB经PCR扩增后,分别得到大小约为1 470 bp和1 022 bp的目的条带,目的条带测序后分别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在99%以上。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分离菌株PC-1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处于同一分支。健康锦鲫鱼感染PC-1后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鲫鱼相似,经计算,锦鲫鱼的LD50为2.0×105 cfu/mL,斑马鱼的LD50为3.2×10...  相似文献   

13.
自然发病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出现鳃盖边缘、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肛门红肿等症状。从病灶处分离得到的优势菌株,定名为BJSY-1、BJSY-2、BJSY-3。通过回归感染试验证明BJSY-1为致病菌,其LD_(50)为6.97×10~5CFU/mL。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最终确定BJSY-1菌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该菌对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高度敏感。选择氟苯尼考作为治疗药物,按20 mg/kg·bw的用药量拌饵投喂,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杀鲑气单胞菌的治疗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病原及其药敏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中华鳖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患病个体的血液、脾脏、肝脏及肠壁中共分离到 5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毒力测试 ,鉴定分离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 hydrophila)、豚鼠气单胞菌 (A.Caviae)和类志贺邻单胞菌 (Plesiomonasshigelloide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此 3种致病菌对新霉素、丁胺卡那、呋喃妥因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杭州地区患病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从病蟹体内分离到 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 ,单极生鞭毛 ,运动 ,兼性厌氧 ,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 ,七叶苷、蔗糖、水杨素阴性 ,还原硝酸盐 ,对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敏感等 ,同易损气单胞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基本相同 ,故将这 2株病原菌鉴定为易损气单胞菌 (Aeromonas trota)。人工注射感染健康蟹后 ,均在 2 d内死亡 ,死亡率为 10 0 %,从而证实易损气单胞菌为此次患病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6.
气单胞菌是奶牛急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菌,由该菌引起的疾病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急性炎症,以腹泻,急性肠炎主要特征。2013年,新疆疆南牧业有限公司规模化奶牛场从内地引进奶牛到场后,先后有10余头奶牛死亡,发病期间主要临床症状以体温升高、咳嗽、食欲废绝,腹泻等。为确定引起犊牛发病死亡原因,避免疫情扩大并有效地控制该病的传播。本文采集发病及死亡奶牛的病料(肠液)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16s r DNA鉴定。通过本研究选用羊血琼脂培养基,成功地分离得到了疑似致病菌,经过糖发酵、触酶、吲哚、甲基红等生化鉴定结果与标准气单胞菌的生理生化鉴定指标一致,16s r DNA测序也表明该疑似致病菌为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17.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屑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能引起人的腹泻,并可使水貂、兔、鼠等动物致病,也  相似文献   

18.
泰国湾鳄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单胞菌属 (Aeromonas)中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 drophila)是两栖爬行动物中最常见的机会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在水体环境中广泛分布 ,能使水生动物、水禽发病。现在越来越多的报道表明 ,嗜水气单胞菌亦能感染东北虎、北极熊、猪、兔等哺乳动物及人类。嗜水气单胞菌引起泰国湾鳄发生感染 ,并造成大量死亡的病例报道并不多见。现将 1例由于饲养管理方式不当 ,治疗不及时造成一鳄鱼场暴发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并引起大面积死亡 ,死亡率高达 60 %以上的病例 ,详细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某鳄鱼养殖场自 2 0 0 2年 4月以来一直将一群体长 1 5…  相似文献   

19.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普遍存在于淡水、污水、淤泥、土壤和人类粪便中,部分致病株对人和动物有致病性。本试验从2010年某淡水养殖场的发病黄鳝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并经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双重PCR鉴定确定为携带气溶素基因的强毒菌株,而且经过黄鳝和小鼠回归试验进一步确认该病由强毒菌株嗜水气单胞菌引起,并根据药敏试验成功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并筛选具高抗水产病原菌的活性菌株,通过分离培养基分离纯化放线菌,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16S r RNA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南太湖沉积物中可培养放线菌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琼脂块法和牛津杯法测试分离菌株及其2种发酵液对3种水产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拮抗作用。从南太湖沉积物中共分离得到160株放线菌菌株,隶属于6个目、9个科和12个属,除优势菌群链霉菌(Streptomyces)外,还分离到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诺卡氏菌属(Nocardia)、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和壤霉菌属(Agromyces)等,通过优良拮抗放线菌初筛,26株放线菌对至少一种水产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通过对初筛有抑菌活性的菌株进行优良拮抗放线菌复筛,9株放线菌对水产病原菌仍具有抑制活性,其中菌株Spr-T-4-14发酵液对3种病原菌具抑菌活性,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