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山地果园杂草覆盖技术具有培肥、保水、稳温、灭草、免耕、省工和防止土壤流失等多种效应,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养根壮树,促进树体生长发育,进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该技术适用于山地果园,不适于透气性差的黏土质果园和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果园。  相似文献   

2.
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是现代果园首选的土壤管理制度,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克服传统果园管理模式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及水土流失的弊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果实品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山地果园生草技术试验,阐述了果园生草技术对果园环境效应改良方面的影响,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年喷洒化学除草剂对山地果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除草具有省工、高效等优点,浙江省丽水市山地果园已应用多年,但长年应用对山地果园植被、果树病虫、果园土壤亦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明确多年喷洒化学除草剂对山地果园的影响,笔者于2004-2005年对浙江省丽水市山地果园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平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交汇地段,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市现有果园2万hm2,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土壤干旱瘠薄,制约了当地果树的优质丰产.2003~2006年,笔者在高平市石末乡、阳城县固隆乡、陵川县崇文镇进行早薄山地果园聚肥蓄水增产提质技术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晋东南大部分果树栽在丘陵山地,果园附近生长着茂盛的蒿草。近年不少果园割蒿压青,使土壤有了明显改善。陵川县岭常大  相似文献   

6.
适宜果园套种的豆绿科肥牧草品种陈火清(福建省农科院畜牧所350013)充分利用果园株行间空地和台阶梯壁种植豆科绿肥牧草,可以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为果树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尤其新垦的山地果园套种豆科绿肥牧草,更是十分必要。选...  相似文献   

7.
石质山地苹果园间作绿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禹州地区石质山地苹果园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不仅产量极低,而且果实质量差,价格低下。据报道,果园间作绿肥是改善石质山地土壤理化性状和树体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探讨山地苹果园间作绿肥的效应,我们于1994~1997年进行了该项试验,现将其结果...  相似文献   

8.
亚热带果园土壤改良及平衡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亚热带丘陵山地果园土壤存在的酸、瘦、结构不良及水土冲刷等弊端,根据作者等多年试验研究结果,着重指出改善土壤有机质状况是土壤改良熟化的关键;阐述调节红壤果园土壤酸度及推行果园土壤覆盖制度的重要性;强调果园平衡施肥是保证高产、优质、高效及维护土壤肥力良性循环的重要环节,积极推广营养诊断指导平衡施肥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是一种栽培范围广泛、营养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的植物。近年来,岚皋县猕猴桃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特色产业。果园生态种植技术以其能够有效改善果园小气候,促进果园的高产和优产的特点,成为当前大力推广的猕猴桃高科技种植技术。通过对岚皋县山地猕猴桃园区的的调查和走访,总结了一套适宜岚皋县山地猕猴桃果园生态种植的技术,以期为陕南地区山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半干旱地区的山地果园采用土内深松爆破技术,使土壤孔隙度,水分状况,有效养分含量都有了显著提高,改善了果树的生育条件,从而促进了梨树生长,提高了产量,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果园生草技术就是在果园株行间选留原生杂草,或种植非原生草类、绿肥作物等,并加以管理,使草类与果树协调共生的一种生产技术。我们于2009—2015年在全县建立果园生草示范园80 hm~2,通过生草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增强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了果园小气候,进而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1技术要点1.1适宜区域在年降水量少于500 mm、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不宜生草。果树矮化、适度密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17,(6):79-79
<正>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区等山地果园覆盖油菜试种成功。山地果园覆盖油菜,既能保墒,又带动了观光农业和旅游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山地果园覆盖油菜是指在山地果园行间裸露地面上种植油菜。油菜出苗后覆盖果园林下裸露的土地,可以抑蒸保墒、防风固土,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油菜作为绿肥翻入土壤,能够提高土  相似文献   

13.
果园绿肥对果树-土壤-微生物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婷婷  段廷玉 《果树学报》2021,38(12):2196-2208
绿肥覆盖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果园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管理措施.我国果树生产长期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果树生长受阻,果品质量降低.为缓解上述问题,国家开始全面推行果园、茶园绿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综述了国内外1981-2020年果园绿肥对果树生长及果品、果树病害、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及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间作绿肥影响土壤性质、果树光合作用及根系生长分布,提高果树抗逆酶活性,促进果树生长.果园间作绿肥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稳定性、土壤孔隙率和抗侵蚀性,降低了土壤容重,影响果园土壤的含水量、pH值和养分含量,改善了果树的生长条件.间作绿肥增加了果园土壤中促生长菌或共生微生物以及与养分分解和循环有关的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果树抗逆性,加速分解绿肥残体,促进了果园养分循环,提高果园的生产力.土壤中病原体的含量与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绿肥间作减少了土壤中病原体,减少了果树病害的发生.改善果园小气候,有利于果树生长.并对该领域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果园绿肥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地果园土壤培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丘陵山地果园土壤培肥的若干问题庄伊美(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361006)福建丘陵山地果园土壤主要从南亚热带区的赤红壤及中亚热带区的红壤发育而来。此类果园土壤经长期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土壤性状虽发生明显变化,但仍不同程度地显示出自然土壤的诸...  相似文献   

15.
目前 ,绝大多数山地果园的立地条件不理想 ,尤其是土壤肥力状况较差 ,部分果农在果树施肥上仍存在错误认识和不良作法 ,直接影响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拟扼要说明山地果园施肥应注意的问题。1 土壤类型 山地果园土层一般较浅 ,通常为砂砾土或粘土。砂砾土有机质含量低 ,肥水易流失 ,施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化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客土栽培 ,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改良 ,若施用时间和方法不当 ,效果更差。粘土质地致密 ,通透性差 ,晴天易板结 ,雨天不透气。施肥时也应以有机肥为主 ,适量掺沙 ,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提高微生物的活…  相似文献   

16.
<正>果园生草覆盖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减轻水土流失,促进树体生长发育,提高果品产量品质,但在延安山地苹果产区(甘泉县以北8县区)旱作果园中,白三叶等不能越冬。针对延安山地苹果园缺乏适生草种的实际,我们开展了苹果园套种油菜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基本情况试验在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柳  相似文献   

17.
山地幼龄果园和油茶园套种马铃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红壤山地幼龄井冈蜜柚园、油茶园空闲资源套种马铃薯,应用"机垦机整、快速培肥、免中耕、高密植"集成技术套种马铃薯获得高产和显著效益。同时对培肥和改良幼龄果园、油茶园土壤,促进早挂果、丰产起到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果园生草的生态效应及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从生草对果园土壤、果园微域环境、果树生长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果园土壤清耕模式相比较,果园生草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增加土壤全N、速效P及交换K含量,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土壤酶活性,使果园微域环境温度变化趋于平缓,果园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有利于害虫的生物防治,增加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着色;同时,生草降低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果树加粗生长,减少果实产量,有利于病虫滋生.展望了果园生草在我国现阶段无公害果品生产、果园循环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指出了我国推广果园生草需要注意及应当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海城县英落公社前印大队第九生产队山地果园,有苹果树5021株,其中结果大树619株。果园土壤为山地棕黄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0.97%,远远满足不了果树生长发育的需要。该队为解决果树生产用肥和农忙季节劳力  相似文献   

20.
镁、硫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中量营养元素。近10多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果树品种的改良,产量逐渐提高,每年从果园土壤中带走的镁、硫量增加。我省氮、磷、钾肥的施用已普遍受到重视,但却长期忽视了镁、硫肥的配合施用,造成部分果园出现缺镁、硫或潜在的缺镁、硫问题。李延等对福建龙眼主产区的山地果园土壤采样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第四纪红壤尤其是花岗岩、凝灰岩发育的土壤供镁水平低或极低,而这类土壤是福建山地龙眼园的主要土壤类型,彭嘉桂等对69个旱地土壤样品的调查研究表明,闽东南地区土壤缺硫面积达60.8%。为平衡与协调龙眼的镁、硫素营养,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于2003年对龙眼园施用镁肥、硫肥的效应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