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肠杆菌O123是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种细菌。试验中大肠杆菌O123是在某规模化獭兔养殖场分离的一株致獭兔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一种大肠杆菌,该菌主要引起幼兔、仔兔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胶冻样粪便和严重脱水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兔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现将从规模兔场腹泻獭兔肝脏分离后鉴定的大肠杆菌O123以腹腔接种的方式接种1822 g小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剖检确定该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结果发现,当接种量达到0.85×108CFU时,小鼠出现腹泻、精神委靡、扎堆等症状,致死率达70%。剖检病死小鼠发现,肠壁明显变薄、肠黏膜出血。结论:獭兔源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强,以昆明系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研究其致病机制对獭兔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禽源性大肠杆菌对动物的致病作用和家禽发生大肠杆菌病后治疗用药物的选择,本试验将禽源性大肠杆菌在37℃恒温震荡培养箱中培养16h,随后选取10只普通级小白鼠,每只腹腔注射0.5 mL的培养菌液,3 d后剖检小白鼠,观察内脏器官变化,设计药敏试验,选取禽源性大肠杆菌敏感性药物。结果表明,被感染小白鼠的十二指肠水肿,肠内充满黄色内容物,肠壁变薄;药敏试验发现新霉素和多西环素对禽源性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可以作为家禽大肠杆菌病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鸡源性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6月,锦州地区某养殖户购进4000只鸡,养至13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共死亡300多只,经临床诊断为鸡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鸡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病料来源共6株,分别从该养殖户病死鸡脏器中分离,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灌胃接种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只体重20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感染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组为硫酸铜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80mg/kg;4,5,6,7组为纳米氧化铜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60,120,180mg/kg。结果表明:3组发病率明显低于2组;3组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少于2组(P〈0.05),3,7组显著少于1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纳米氧化铜能降低大肠杆菌致病性,但效果不如添加相同水平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某鸵鸟场5月龄的小鸟发生了腹泻死亡的疾病,经尸体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及药物治疗确诊为鸵鸟大肠杆菌病。利用敏感药物防治很快控制了疫情。分离到的大肠杆菌血清型为O_(101)。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灌胃接种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只体重20 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感染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组为硫酸铜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80 mg/kg;4,5,6,7组为纳米氧化铜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60,120,180 mg/kg.结果表明:3组发病率明显低于2组;3组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少于2组(P<0.05),3,7组显著少于1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纳米氧化铜能降低大肠杆菌致病性,但效果不如添加相同水平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8.
从湛江养鹅场发生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死鹅无菌采集病料,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其中,O86K614株,O44K743株,1株未定型,上述菌株均不产生内毒素;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恩诺沙星、先锋霉素、磺胺嘧啶、诺氟沙星、强力霉素呈交叉耐药;对万古霉素、新霉素、呋喃唑酮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不敏感。上述结果提示,同一发病鹅场存在着多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并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华南虎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与致病性情况,采集龙岩梅花山虎园老虎粪便分离大肠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动物毒力试验以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100%)、多西环素(75%)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5%)产生耐药;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较好;对头孢呋辛和头孢噻呋敏感性下降。动物毒力试验显示,分离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毒力基因aat A的检出率为100%,irp2检出率为75%;papC、iucD、vat和iss检出率均为50%,tsh和cva/cvi未检出。虎源大肠杆菌对常用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同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性,其毒力基因的携带率较高。该结果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从健康仔猪肠道分离的12株乳酸菌菌株进行耐酸试验和耐胆盐试验,筛选出4株有效菌株。分别将这4株乳酸菌单独、混合与K88共培养;取4种乳酸菌单独和混合培养的菌液、发酵滤液和菌体用牛津杯做K88抑制试验;分别将培养滤液经过乳酸脱氢酶和碱处理做K88抑制试验。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皆具有抑菌功能,但相互之间有差异;用乳酸脱氢酶或碱处理后抑菌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乳酸菌是通过产生有机酸尤其是乳酸对K88进行有效抑制。4种菌混合培养的抑菌能力强于单独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也是导致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资料报道,仔猪大肠杆菌病引起的仔猪死亡约占仔猪死亡的90%以上,对该病的防治,主要包括疫苗的免疫、抗生素和化学药物治疗几个方面.其中疫苗免疫,因肠道微生物种类与抗原决定簇复杂性,免疫效果常不理想;抗生素与化学药物的大量应用,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仔猪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与化药的排出和残留,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畜健康.乳酸菌作为动物肠道的优势菌群之一,其对生物体的有益作用已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1].实验室或临床实践研究表明,乳酸菌对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菌等引起的疾病有治疗和保健作用.乳酸菌通过生长繁殖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和抑菌素等,降低肠道的pH值,改善内部微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其代谢产物对动物体本身还具有较强的营养作用.因而乳酸菌成为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为了开发以乳酸菌为主的针对防治仔猪肠道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病的微生态制剂,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纳米氧化铜对小白鼠灌胃接种大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试验选择140只体重20 g左右的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感染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组为硫酸铜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铜的形式添加铜180 mg/kg;4,5,6,7组为纳米氧化铜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以纳米氧化铜的形式添加铜10,60,120,180 mg/kg.结果表明:3组发病率明显低于2组;3组小白鼠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少于2组(P<0.05),3,7组显著少于1组(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高剂量纳米氧化铜能降低大肠杆菌致病性.但效果不如添加相同水平的硫酸铜.  相似文献   

13.
14.
2008年5月,锦州地区某养殖户购进1000只鹧鸪,养至10日龄以后开始发病死亡,以后每天死亡3~5只不等,持续十余天,共死亡200多只,经临床诊断为鹧鸪大肠杆菌病,笔者对发病鸱鸪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鹧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肉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陕西省的16株肉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进行提取,采用SDS-PAGE法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有3种外膜蛋白型,其中2株O4、2株O35、2株89,1株O18、1株O78属OMPⅠ型,2株O35,1株O4,1株O18属OMPⅡ型;1株O2,1株O75,1株O78,1株O89属OMPⅢ型,表明肉鸡源E.coli同一血清型中有不同OMP型,而不同血清型间也有相同OMP型,其中有2株菌OMP型表达丰富。  相似文献   

16.
从鸽中首次分离出具有O4 4和K88抗原的O4 4:K88血清型菌株 ,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生物特性研究 ,表明该菌株具有广泛的致病性 ,菌株表现为不溶血、HA、MSHA、SAT、刚果红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7.
对临床上突然死亡、肺严重出血的獭兔进行了病原分离、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致病性试验,证明所分离病原为致病性大肠杆菌O55和O80,并选用敏感药物进行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检测由日本几个不同地区患有腹泻或未患腹泻犊牛分离出的大肠杆菌的K_(99)抗原,血凝反应,O群别和产肠毒素性。共检查了473个经IMV_iC系统鉴定为大肠杆菌的菌株。其中306株分离自103头腹泻犊牛的粪样、肠内容物和/或脏器,其余菌株则分离自40头健康犊牛粪样。所有犊牛均不足30日令。用Guinée等人报告的方法及K_(99)抗  相似文献   

19.
以10株红嘴鸥源大肠杆菌云南省分离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测定并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PCR性率依次为astA(60%6株)、fuyA(60%6株)、Iss(50%5株)、iucD(50%5株)、tsh(40%4株)、Vat(30%3株)、papC(30%3株)、kpsⅡ(30%3株)、hlyE(20%2株)、irp2(20%2株)、fimH(10%1株),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携带毒力基因数量多的菌株致病力越强,小鼠发病时间死亡时间越短。结果说明:10株分离菌株均携带不同的毒力基因,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与小鼠的致病力密切相关。不同毒力基因的组合对小鼠相关致病机理有一定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秦四海郭庆荣郑洪云王自然(山东临沂农校,276000)吴庆云(山东郯城县兽医站,276100)自1993年至今笔者对临沂地区各县市共计60多个养鸡场和养鸡专业户的大肠杆菌病鸡进行了100多次药物敏感性体外试验,对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