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性肠道病在秋期原蚕饲养中经常发生,它造成蚕儿死亡,产茧量低下,并导致死笼率提高,出现克蚁单产低、公斤茧制种低的现象,对蚕种生产威胁较大.我们近几年来对绍兴蚕种场秋期饲育原蚕过程中发生的细菌性肠道病所造成的损失感触较深,加深了对细菌性肠道病发生原因的认识,取得了预防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有益经验,提高了我场在秋期蚕种繁育过程中防治本病的水平,秋期蚕种生产取得了较为稳定的成绩.一、细菌性肠道病发生的原因细菌性肠道病的发生是由于受不良环境的影响,造成蚕儿体质虚弱,代谢机能下降,生理机能失调,胃液杀菌力减弱,细菌在肠道内大量滋长繁殖,使蚕出现病变.秋期饲育  相似文献   

2.
蚕病发生造成蚕农减产、减收、茧质下降。蚕病的发生和蔓延与蚕体质、病原体及蚕的饲养环境三者有密切关系。蚕病以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消毒彻底,良桑饱食,养好小蚕,防止混育,调节饲育温度,控制病蚕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生产一代杂交种2000多万张,在杂交种生产过程中,由于原蚕幼虫期要进行给桑、眠起处理、消毒防病、气象调节等,无论是蚕种场饲育原蚕还是原蚕区农户饲育原蚕,都非常重视催青期、幼虫期的工作,投入大量的劳动。但上蔟到羽化的蛰中期,蚕儿停止食桑,工作量减少,人们往往会放松对种茧的管理,特别是原蚕区饲育原蚕的农户,会利用蚕儿上蔟后的时间进行其它农业生产,而忽视种茧的管理,造成结茧率低,甚至危害蚕蛹的生理,导致种茧的羽化率下降,产卵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黄友宏 《中国蚕业》2008,29(3):60-62
对2007年墩头镇晚秋蚕暴发僵病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加强对僵病知识的宣传、优化和完善蚕期布局、加强桑园管理、创造适合家蚕生长的饲育环境、精心饲养增强蚕儿体质、加强消毒切断传染源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于传染性软化病的流行所发生的蚕茧大面积歉收,在70年代中期宣告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1979年出乎预料地大量发生内层污染茧,而内层污染茧多数都是死笼茧,内污染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脏病所致,因而防治脓病的重要性也被人所认识。最近在农家发生的蚕病,大体可以说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整个饲育期间发生数量少,在上簇以后发生量多。在(土奇)玉县乡下饲育的夏蚕,在60年代稳定之后,夏蚕迅速普及,在70年代后期夏蚕  相似文献   

6.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发生是当前影响蚕茧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重视消毒防病,才能获得蚕茧高产、稳产。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儿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我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蚕病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丁志强 《中国蚕业》2001,22(2):37-37
稚蚕是充实体质和维护群体发育齐一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养好小蚕一半收",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它概括地说明了养好稚蚕对蚕茧丰收的重要意义.根据生产实践证明,实行稚蚕共育是养好稚蚕的科学方法.由于稚蚕共育,十分有利于消毒防病,减少蚕病的危害,一般蚕病发病率可控制在5%以下.据近年来通州市实行稚蚕专业饲育和企业化经营方式,集中饲育至第3龄或第4龄后分户饲育壮蚕,受蚕病、农药中毒、鼠害等损失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 原蚕饲育是以生产蚕种为目的,因此,原蚕饲育的成绩好坏直接影响着蚕卵品质的优劣。下面就关于原蚕饲育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原蚕饲育应以体质强健为主我们知道供应种茧育的蚕种是原种,从原种孵化出来的蚕称为原蚕。由于原种大多数是纯种,只有少数是品种内的异品系杂交种或同系统的品种间杂交种,原种一般没有  相似文献   

9.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0.
小蚕联户共育示范推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小蚕联户共育是根据小蚕的生理特性,创造适合的饲育环境,组织养蚕农户将一定数量的蚕种同育一室的饲育方法,实行统一消毒防病,统一采用标准化饲育技术,促使小蚕发育齐一,体质强健,确保蚕儿存活头数,以提高蚕茧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根据桐庐县种桑养蚕户多,农户养蚕设施简陋,养蚕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从小蚕联户共育入手,着重研究推广养蚕技术新体系,为进一步探讨小蚕专业化饲育打下基础,以提高全县蚕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结合桑蚕一代杂交种种茧育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种茧小蚕共育质量,总结出抓好种茧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把握小蚕饲养技术环节和加强消毒防病等技术措施。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要重点抓好桑园合理低伐、科学配方施肥及病虫害防控;小蚕饲养要把握好收蚁、给桑、温湿度调控、眠前眠后技术处理、除沙扩座等技术环节以及消毒防病防微措施,做好小蚕发放管理,科学饲育小蚕,提高种茧育小蚕品质。  相似文献   

12.
种茧育与丝茧育就其饲育技术而言,从形式看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从本质讲在一些具体技术要求上区别明显。目前,原蚕饲育我省各场主要采用农村合作育种的方式,要获得优质种茧,必须让原蚕饲育人员及蚕农明确种茧育与丝茧育饲育技术上的差异,在饲育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些差异,主动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种茧生产优质高产。现就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不同于丝茧育的饲育技术要求谈几点粗浅认识。1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与丝茧育间最根本的差异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种茧育所饲育的蚕为原种蚕即原蚕,丝茧育所饲育的蚕为杂交种蚕即杂交蚕。…  相似文献   

13.
闫巧凤 《北方蚕业》2007,28(4):35-36
家蚕病毒病的发生,会造成蚕茧减产、蚕农减收。要防治家蚕病毒病的发生就要从提高科技含量、养蚕布局,蚕前、蚕中、蚕后严格消毒,改善饲养环境,加强桑园管理,选采适熟叶,添食抗菌药和石灰水等全方位采取防治措施,创造适合蚕儿生长发育的饲育环节条件,增强蚕儿体质,切断传染源,才能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7,(3):33-35
本文结合种茧育小蚕共育实际,就加强共育前蚕室蚕具消毒、小蚕饲养各个环节技术要点、提高种茧育共育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为科学有效地饲育种茧育小蚕,提高蚕种繁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家蚕有三种繁衍性状:一年发生一代叫一化性蚕;一年发生两代叫二化性蚕;一年发生两代以上叫多化性蚕。一化性蚕结茧大、丝质好,但蚕体质弱、龄期长、易感病、饲养花工多;多化性蚕则相反;体质强、龄期短、但结茧小,丝质差;二化性蚕介于一化性和多化性之间。为了兼顾茧的产量、质量、蚕儿体质,目前,大多以饲养二化性蚕为主。  相似文献   

16.
从原蚕区建立条件、管理制度、消毒防病、饲育技术、上簇技术几方面,总结提出了优质种茧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气候因素使得养蚕季节里常遇到连绵阴雨的恶劣天气,加上目前农村普遍采用省力化、粗放型、低成本养蚕,绝大多数蚕农不可能对湿叶进行脱水晾干,因此家蚕吃湿叶的次数比较多.家蚕常吃湿叶会导致营养不良、体质下降,而且湿叶会导致潮湿的不良饲育环境,促使细菌滋生,使家蚕增加染病的机会,严重影响着蚕茧的生产.本文通过对21个杂交蚕品种的湿叶饲育,研究分析了湿叶饲育对家蚕体质、茧质的影响,即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等经济性状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与这些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筛选和培育抗逆性强的蚕品种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来,饲育期的后阶段及簇中、茧中的蚕儿发病很多,病原前严重污染簇具.要稳定蚕业和生产优良茧,消毒簇具是非常重要的.回转簇的消毒,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1)把簇装配好,吊在蚕室或上簇室天花板下或摆在地板上,消毒蚕室时,一同消毒;(2)晴天,在室外,把簇片堆在塑料布上,酒上福尔马林原液,再用塑料膜复盖;(3)能密闭的地方,用新PPS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19.
金溪县中秋蚕曝发血液型脓病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溪县珊城乡在1992年中秋蚕饲育中,大面积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农户颗茧无收,较轻的尚有部分结茧,给该乡的蚕桑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到该乡进行调查蚕儿发病情况,并且取其血液镜检,发现血液中存在大量多角体,结合病蚕表现的症状,可以确诊为家蚕血液型脓病。调查分析发现该病大面积曝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病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其方法是围绕消毒和清洁饲育,切断病原传染途径,防止蚕感染,改善饲育条件,增强蚕体质,提高抗病力。把防病与饲育技术结合起来,走综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