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地处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彭州市林场天台山林区的退化天然阔叶林中的红桦、房县槭、卵叶槭、野樱桃、稠李、灯台、椴树、五角枫和花楸等主9种主要乔木树种进行了树冠调查,并选择其平均木进行树干和枝解析,测定各单木树冠特征,包括全树高、平均冠幅、冠长、冠长率、一级枝数、二级枝条数、一级枝条着生密度、一级枝条年生长数、树冠曲线、树冠体积(大小)、树冠密度等。通过SPSS拟合其树冠曲线,利用V=∫baπf2(h)d(h)求得树冠体积,定义并计算了9个树种的树冠密度(枝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阔叶树树冠曲线表现出稳定的抛物线特征;(2)各阔叶树树冠体积变化较大,符合其各自生物学特征;(3)阔叶树枝密度能反映其树冠生长状态,可作为树冠特征指标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东部地区(东经444-4726 N?北纬2633-13141? 海拔400-1000 m), 对不同封育时间、不同坡向的蒙古栎林中的主要乔木树种径级结构进行分析。在阳坡,针对封育5年 16年和24年蒙古栎种群, 分别选择6个重复样地。在阴坡,也同样分别选择6块样地。每块样地的面积为20 m×20 m。在每块样地中, 测量各树的胸高直径,树高和冠幅直径。结果表明:在封育5年样地内,蒙古栎、糠椴和黄榆种群的数量均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表明均为增长型种群;在封育16年以后,由于林内乔木层的盖度较大,糠椴和黄榆种群均呈不同程度的衰退,已经成为蒙古栎种群的伴生种群;封育24年样地中,蒙古栎种群明显成为优势树种。在阳坡随封育时间延长乔木层盖度增长较快,而阴坡乔木层盖度增长较慢;糠椴和黄榆种群随封育时间延长逐步衰退的现象在阳坡比阴坡表现明显。图2表1参8。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范围内的物种种群数量每年减少近100种,现存种群的生境日益恶化,针叶树天然林分消亡殆尽,阔叶树种如槭、朴、桑、榆等一些科尔沁沙地原有的优势种群已经或正在步入衰亡,表现在林分残破,种群数量明显减少或以孤立木形式存于自然界,成为对本地区自然景观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秦岭华山松天然次生林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秦岭林区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揭示群落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以期阐明群落发展与演替和种对间关联性内在规律,为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秦岭山地火地塘林区典型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测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各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利用X2检验和Jaccard指数表征乔木层15个优势种群、灌木层19个优势种群、草本层15个优势种群间的种对关联程度及显著性.[结果]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群间的总体关联性分别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不显著负关联和显著正关联;x2检验结果显示该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均以正关联种对数占绝对优势,分别达81.9%,77.2%和85.7%,负关联种对数次之,分别为15.2%,13.5%和4.8%,无关联种对数较少,极显著和显著正关联种对数分别为11,2和5对,极显著和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分别为13,2和1对;Jaccard指数结果与x2检验结果高度一致,该群落3个层次Jaccard指数较高的种对基本都表现为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青榨槭和千金榆、青榨槭和刺叶栎、刺叶栎和少脉椴、山蚂蝗和刚毛忍冬、野草莓和牛尾蒿种对JI值>0.6,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其余种对JI值较小.[结论]秦岭山地华山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各优势种对间种间关联明显,该群落总体结构为针阔混交林,物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趋于形成一个整体较为稳定的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群种间联结较松散,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独立程度较低,基本趋于稳定,灌木层优势种群则处于动态演替的不稳定阶段,草本层优势种群结构较为稳定.综上所述,种间联结性分析可以作为探讨森林群落稳定性与演替过程中种间关系动态变化的有效途径,实践中应将正联结性较强的树种作为生态树种加以保护,以缩短秦岭山地华山松天然次生林演替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北京雾灵山保护区蒙椴林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蒙椴林样地调查资料,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该群落的树种组成、优势种群及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蒙椴林中乔木层共有9个种群,种群密度差异较大,蒙椴种群的株数比例和断面积占有明显优势。2)蒙椴林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与空间尺度的关系密切,在研究尺度范围内,蒙椴种群和山杨种群均呈显著性聚集分布,白桦种群呈随机分布。优势种群的空间关联性以负关联为主,种间竞争激烈。3)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空间格局随尺度的变化明显,大树在整个空间尺度上呈现随机分布,中树和幼树在中小尺度上(r<24m)呈显著性聚集分布,在较大尺度上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之间空间关联性以负关联为主,当空间尺度大于临界值时,大树和中树、幼树的空间关联性减弱,而中树和幼树的负关联增强。  相似文献   

6.
南岭山地杉木人工林与天然林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临时样地,对南岭山地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人工杉木林(28a)和天然杉木林(100a)进行群落学特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起源的杉木林物种组成差异不大,人工林有维管植物39科59属83种,天然林有52科72属93种,二者种组成相似程度较高,相似性系数迭0.592,尤其是下木层和草本层;同时,二者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也相似,但除下木层外,人工林乔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比天然林要低,而生态优势度正与此相反.人工林乔木层生态优势度最高;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种群都属衰退型种群,一些中生或阴生及常绿阈叶树种却属增长型种群,这表明天然林与人工林杉木林都正在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天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植被生态学、数量生态学、森林经理学等有关理论和技术,以地面样地调查和统计学方法为基础,运用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演替过程中的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林木株数变化、林分直径径阶分布、阔叶混交林生长过程与演替动向,结果表明:在演替过程中,将桦树、山杨与柞树归为衰退种组;将红松、鱼鳞松与沙冷杉归为进展种组;椴树、落叶松、五角槭、水榆、花曲柳、裂叶榆、千金榆、黄檗与怀槐归为过渡类树种。衰退种柞树枯损死亡株数较多,但在总体数量上仍占有优势;沙冷杉、鱼鳞松、花曲柳等进展树种占有很小的比例。说明白石砬子天然林处于森林演替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科尔沁沙地5种造林乔木的抗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造林树种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控水法观察糖槭、五角枫、大叶白蜡、桃叶卫矛和稠李5种科尔沁沙地典型造林乔木的叶片形态,测定相对水分亏缺、丙二醛、可溶性糖和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运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乔木的综合抗旱性排序为桃叶卫矛五角枫大叶白蜡糖槭稠李;桃叶卫矛和五角枫抗旱性较强,更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困难立地进行野外造林。  相似文献   

9.
通过样方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丽水太山山地的褐叶青冈林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山山地褐叶青冈林物种丰富;乔木层优势种群明显,树高分布主要以近似对称分布为主,群落乔木层个体高度的分布较为均匀;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此降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在各样方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群落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叶的性质以单叶、革质和全缘的小叶为主;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群落类型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10.
建平县罗卜沟乡位于叶柏寿镇之东北端,努鲁儿虎山之西缘。东北与内蒙古放汉旗接壤,自南向北分别与该县的喀喇沁、建平、八家子、马厂等乡毗邻。该乡均为丘陵山地,林木以沙棘林为主约9万余亩,其次为油松林,近沟谷及低洼处分布有小青杨、加拿大杨、旱柳、家榆、刺槐等树种,山的中腹以下及丘陵山地人工栽植小片状山杏林。山的中上腹以上绝大多数无植被生长,岩石裸露,远视一片黄褐色秃山。年降水显300mm左右,气候干旱。土壤多为褐钙土类型。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