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热地区不同葡萄品种对黑痘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湿热地区28个葡萄栽培品种、7个毛葡萄野生株系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欧亚种品种对黑痘病较感病,大部分品种对黑痘病表现为高感;欧美杂交种品种,大部分表现为抗病,有的甚至高抗;毛葡萄与欧亚种的杂交后代属于高抗病品种;而毛葡萄野生株系对黑痘病均表现为免疫。  相似文献   

2.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1983-1987年通过田间自然鉴定、田间接种鉴定和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起源于我国的葡萄属18个种或变种、88个株系对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和炭疽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原产我国的葡萄属野生种对这4种真菌病害有极强和强的抗性,种内株系间存在着抗病性的差异。一些种和株系抗两种病害,另一些种和株系抗多种病害。抗病类型的分布与地理起源无关。本文还初步探讨了与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有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苹果贮藏期间炭疽病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苹果炭疽病菌配成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至处于贮藏期的苹果上 ,在 2 0℃恒温下暗光培养 ,对病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针刺接种秦冠苹果 ,病斑接种成功率随接种孢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接种浓度在 1× 10 5个孢子 /ml以上时 ,接种成功率为 10 0 % ;病菌潜伏期和潜育期与接种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潜育期至潜伏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和产孢时病斑直径在不同浓度接种间差异不显著 ,其值分别为 99.2℃和 19.6mm ;病斑扩展速率在接种浓度 1× 10 4 ~ 1× 10 5个孢子 /ml范围内最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可可离体叶片和离体果实鉴定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接种方法、接种物浓度、叶龄或果龄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果实黑果病发生程度;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是采用针刺法接种、接种物浓度3×107个/m L、叶龄50~60 d;离体果实接种鉴定方法最适条件为采用滴接法、接种物浓度为3×105个/m L、果龄2~3个月。采用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果实接种方法均能鉴定出可可种质对黑果病抗性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研究了18个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18个品种对这三种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别.和巨峰相比.矢富罗莎发病率最低,抗白腐病和霜霉病,也抗黑痘病,抗病性超过巨峰;其他品种的抗病性不如巨峰;无核品种的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葡萄抗白粉病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自然鉴定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葡萄属20个野生种或变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在葡萄白粉病人工接种的喷雾、涂抹和干粉方法中,以2×10^5个/mL的悬浮孢子液进行田间喷雾接种,21d后调查接种鉴定结果为最佳方法,田间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及叶片和果实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生物测定证实,蚧侧链抱(Pleurodesmospora coccorum)对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和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itri)具较强致病力。田间调查表明,该虫生真菌在黑刺粉虱种群中有流行潜能。在14.0~15.1℃和92~93%RH下,对黑刺粉虱越冬代蛹的LC_(50)=1.2×10~8孢子/ml。LT_(50)随菌剂中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中等剂量(1.0×10~8孢子/ml)的LT_(50)=14.85日。处理间致死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4个抗、感枯萎病西瓜品种浇注接种西瓜枯萎病菌后,随着接种孢子浓度的增大,发病期提早,枯死株增多,病情加重。高感苏蜜1号和中感118在不同接种体浓度下的抗枯萎病性差异随接种后时间延长而缩小,最终显示相同的抗性级别。中抗8620在低接种体浓度(20×10~6孢子/钵)下显示高抗,高抗Sugarlcc在高接种体浓度(20×10~6孢子/钵)下降为中抗,表明接种体浓度对抗病品种抗枯萎病性的影响要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9.
葡萄病害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又叫疮痂病。葡萄叶片、穗轴、果梗、卷须、新梢、果实等幼嫩部分均可发病。感病部位产生褐色斑点,叶片、嫩梢、卷须等扭曲、皱缩,幼果畸形。该病于早春葡萄发芽前后及开化后发生,多雨年份、果园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发病较重。在葡萄展叶至果实着色前进行防治,每隔10~15d喷1次药;开花前及谢花70%~80%时,连喷2次药。药剂可用0.5%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大生M—45800~10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1000倍液喷治。二、白腐病葡萄白腐病又叫腐烂病。葡萄叶片感病产生…  相似文献   

10.
葡萄黑痘病是危害葡萄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进行葡萄黑痘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种质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分析48份葡萄材料(北美种群内种间杂种、中国野葡萄、欧美杂种及欧亚种)对黑痘病的抗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葡萄材料对黑痘病抗性有着很大的差异。北美种群2个砧木品种、中国野葡萄华东葡萄湖南-1和山葡萄通化3号、欧美杂种均较欧亚种抗病,5BB、SO4、湖南-1、通化3号、京亚、8611、夏黑、翠峰和巨峰等表现为高度抗病;欧亚种对黑痘病的抗性表现为抗病和感病2种类型,其中紫地球、红提、玫瑰香等表现感病。研究结果为葡萄生产栽培和抗黑痘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研究从葡萄皮中提取分离出了葡萄皮色素,并对它的溶解性、含量、吸收光谱和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皮色素属花色苷类色素,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油脂。干色素约占葡萄皮鲜重的4%。这类色素在水溶液中耐光、耐氧,但耐热性较差;而它在乙醇溶液中,耐氧、耐热,但不耐光照。化合物Yssqn可显著提高葡萄皮色素在乙醇中的耐光性。  相似文献   

12.
DESAYMARD分级法在鉴定葡萄对葡萄霜霉病抗性中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DESAYMARD分级法在鉴定葡萄对霜霉病抗性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记分能充分反映葡萄霜霉菌的产孢量、病斑百分率以及由该菌引起的不正常落叶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春天渐暖回寒时低温造成的葡萄冻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冻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葡萄渣营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葡萄渣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渣中含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5.
大鼠饲料中添加5%~10%葡萄渣,饲养150天,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及脏器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饲喂葡萄渣不引起上述指标的明显改变,认为葡萄渣无毒性。  相似文献   

16.
葡萄再植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植病害是制约葡萄就地更新的一类病害,主要表现在葡萄再植后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果迟、品质差、苗木死亡率高,严重影响了老龄葡萄的就地更新,制约着葡萄园经济效益的提高。关于葡萄再植病害的发病原因,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一是土壤中的病原物侵染;二是葡萄长期固定一地生长,导致根际处土壤营养不平衡,某些元素过量或个别元素缺乏;三是老园中残存大量根系,分解产生毒素。为了进一步摸清该类病害的致病因素和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葡萄最具威胁性的病毒病有扇叶病、卷叶病、茎痘病和栓皮病。本文综述了这四种病毒病的危害症状、鉴定方法与流行传播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红杂系列”葡萄品系是从70年代末着手进行的杂交育种试验中选出的8个优良单株,1998年选择酿酒名品种丽珠、霞多丽作为对照,经过三年的观察,初步认定其中的四个更优品系(红杂一号、红杂二号、红杂三号、红杂四号),较对照品种具有早果、丰产、抗病、优质等特性。本文介绍了品系选育经过和四个品系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设施栽培已经开始在南方葡萄上逐渐推广应用。本文对南方葡萄设施栽培的现状进行了论述,包括南方葡萄设施栽培的概况、形式、品种、特点及栽培技术研究的进展,同时对南方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趋势和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