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银永 《中国茶叶》2011,(10):16-17
茶叶是浙江绍兴县的传统特产,产区集中,区域优势明显,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经谱写过许多辉煌的茶叶篇章,“平水日铸茶”就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茶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北宋时为贡品,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赞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铸)第一”,南宋大诗人陆游对故乡的日铸茶尤其青睐,写过不少诸如“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等有关日铸茶的诗作,  相似文献   

2.
创品牌强龙头重铸绍兴县茶业辉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顺奎  金银永 《茶叶》2001,27(2):9-11
绍兴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现有茶园11万亩,去年产茶7500吨,产值1.3亿。茶叶主产区分布于会稽山北麓的王坛、稽东、稽江、平水、平江、富盛、绍兴县茶场等六镇一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9%,气候湿润,土壤肥沃,产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且享有盛誉,在中国茶叶发展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据史料记载,绍兴县在汉代就有种植、采制和饮用茶的习俗。到唐代已颇有名气,“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载有“浙东以越州上”的赞誉。宋时,绍兴茶业极为发达,涌现了一大批名茶,其中以日铸茶最为有名。北宋欧阳修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注)第一”。明清时期,绍兴茶业继续发展,平水珠茶名声雀起,享誉海内外。18世纪中期,平均每年出口珠茶20万担,最高达25万担,创下了我国珠茶出口的历史最高记录。平水珠茶在伦敦市场上的售价之高,不亚珠宝。建国后,我县生产的珠茶、越红工夫茶,因其品质较优,在外销市场中素负盛名,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一个农业大县发展成为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而传统的茶叶生产优势逐步削弱,传统的大宗茶及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重铸绍兴县茶业的辉煌,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以继承传统的会稽茶文化为基础,审时度势,确定了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转变的发展战略,着重抓好品牌、龙头企业建设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日铸茶诗话     
“日铸茶”产于绍兴日铸山,又名“日注茶”。为许多诗人所吟咏,亦被载入许多史籍。最早记载日铸茶的书是北宋欧阳修撰的《归田录》,对日铸茶作了高度的评价。书云:“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北宋词人晏殊《烹日注茶》诗:  相似文献   

4.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产于浙江省绍兴县东南五十里的会嵇山脉日铸岭。相传古时越王遣大夫欧治子铸剑,他处皆不成,至此一日铸成。其岭下有日铸寺并辟有御茶湾,其地产茶条细毫显,故称日铸雪芽。据宋朝吴处厚《青箱杂记》记载:“越州(今绍兴地区)日铸茶,为江南第一。日铸茶芽纤白而长,味甘软而永,多啜  相似文献   

5.
十三、晏殊、苏辙——日铸茶北宋词人晏殊有《烹日注茶》诗:“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篮煮惠泉。未问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北宋散文学家苏辙有《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君家日铸山前住,冬后茶芽麦  相似文献   

6.
日铸茶,又名“日铸雪芽”,产于绍兴县王化乡日铸岭。日铸岭产茶历史悠久,宋代是日铸茶最兴旺的时期,在文人墨客的著作和诗歌中记载甚多,已成为馈赠亲朋的珍品,进献宫廷的贡品,直至康熙年间都要岁岁朝贡,故又称之为御  相似文献   

7.
绍兴日铸茶     
绍兴会稽山日铸岭上的日铸茶,自宋以来,列为贡茶,茶名极盛。日铸岭位于著名的“平水珠茶”集散地平水镇不远。岭下有二个自然村,一个叫上祝,一个叫下祝,就是出产日铸茶的村庄。关于日铸岭及日铸茶名称的来由,有几种说法:据北宋杨彦龄《杨公笔录》中说:“会稽日铸山,茶品冠江浙,世传越王铸剑,他处皆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谓之日铸”。又据宋《嘉泰会稽志》说:“日铸岭  相似文献   

8.
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为闽茶特立《叶嘉传》,称天下茶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散文家苏辙(1039—1112)在《和子瞻煎茶》诗中,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宋代闽茶品质之高和茶业繁荣盛况,由此可见一斑。《宋会要·食货志》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福建路只建宁府、南剑州、邵武军和汀州四地  相似文献   

9.
百花盛放的唐代诗歌,是我国古文艺史中闪闪发光的瑰宝。清康熙时所辑的《全唐诗》,收集遗存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者二千二百多人(包括五代)。这些诗歌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唐代蓬勃发展起来的茶业,也在诗歌中大量体现,计有四百九十七首,约占总数百分之一强。这些茶事诗中,大部分只是谈及饮茶,但也有很多首以茶为专题来呤咏茶的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06,(5)
星城长沙,气象万千;百里茶廊,茶叶飘香。中国茶界精英,咸集星沙,借“第二届中国湖南·星沙茶文化节”之东风,以“绿色·健康·和谐”为主题,共商中国茶业百年大计,欣欣然发表《中国茶业星沙宣言》。一茶叶,得山川之灵气,积日月之精华,溶泉水而获得高雅的生命属性。人与茶融,茶与诗合,茶禅一味,成就了“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国茶文化。人的生命,是世界上一切美的荟萃;而健康之美,才是人类生命之美最本质的内涵。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有“三抗(”抗癌、抗氧化、抗衰老“)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三消(”消炎、消毒、消臭)之效。…  相似文献   

11.
陆德彪 《茶叶》2001,27(2):16
龚自珍(1792~1841),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学识广博,因为不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仕途坎坷,其“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作品为大家所熟悉和赞美。 龚自珍的茶诗茶词甚多,47岁时所作的《会稽茶》便是其中的佳作。《会稽茶》诗云: 茶星夜照越江明, 不使风篁(指龙井)负重名。来岁天台归楫罢, 春波吸尽镜湖平。 在《会稽茶》诗前有一段长200字的序言,作者在序言中赞美会稽茶“秀颖似碧螺而色白,与浓绿者不同,先微苦,涤脾,甘甚久,与龙井骤芳甘不同,凡所同者,山水芳馨之气也。”认为会稽茶的质量“乃在洞庭(指碧螺春)、龙井间”。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的发展,扩大《中国茶叶》在国内外的影响,及时快速地传递茶业信息,本部与“中国茶业协作网”合作,建立了“《中国茶叶》网”,并已开通运行。《中国茶叶》每期刊登的科技信息(广告内容除外)将在网上免费发布,进入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上网者,请将文章另投它刊。 “中国茶业协作网”(简称中茶网)是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指导下,由北京市义元商贸中心承办的专业性茶业服务网络系统,其宗旨是:服务大众,引导茶叶消费,传播茶文化;服务生产者,扩大生产厂家知名度,促进产品营销;服务经销者,…  相似文献   

13.
《广东茶业》2012年第3期已经全文发表我在2012年4月“全民饮茶日·广东活动”大会上,呼吁我国政府尽快将茶正式定为“中国的国饮”的全文。现在专就印度拟宣布茶为“国饮”这一专题,展开论述,并阐明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源远流长中国是茶的祖国,源远流长。因此,“茶”也就很早地渗透进祖国的古代文学如诗词歌赋之中。远在西晋时代,著名文学家左思(约公元250一350年),便在他的《娇女诗》中写入了茶:“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该诗被陆羽收集在他的《茶经》之中,因此,《娇女诗》可以说是祖国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信息动态     
简讯:湖南省“张家界”杯茶艺师技能大赛暨湖南省第七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和“湖南十大名茶”评选颁奖会于2005年12月9~10日在张家界市举行。本次大赛由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业协会、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主办,由张家界市供销社、张家界市农村工作办公室、张家界市茶叶行业协会承办。这是一次充分展示湖湘茶业文化、茶品牌的大会。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道沐、张家界市主要领导应邀出席了湖南十大名茶和茶艺技能大赛颁奖晚会。(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王沅江)2006年《茶叶通讯》征订启事《茶叶通讯》是由湖南省茶…  相似文献   

16.
读了《广东茶业》2004年第88期,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丁俊之先生‘修正“洗茶”至关紧要一文’,亦有感触。近年来,“洗茶”不仅在乌龙茶冲泡中使用,而且已经波及到了绿茶。  相似文献   

17.
曹望成  周巨根 《茶叶》2004,30(3):177-178
卢仝《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一诗,常被称作“七碗茶”诗或“茶歌”。《全唐诗》中收集卢仝诗歌共八十余首,但以茶为题则仅此一首。这一首茶诗是唐诗大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卢仝(775~835年)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幼年就读于武山南麓的石榴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离家出游,曾隐居洛阳、嵩山和扬州等地,生活清贫,喜好饮茶。他一生善交朋友,与文学家韩愈、诗人张籍、贾岛和孟郊多有来往。  相似文献   

18.
浙江茶情(3)     
陆德彪 《茶叶》2004,30(3):182-183
1省“十大名茶”新鲜出炉 十大名茶评选活动由省农业厅与省茶叶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经过县市申报、形式审查、市场抽样、质量检测、品质评定、综合初评、申报单位陈述答疑、评审委员会评审和公证处公证,于5月19日在杭州正式揭晓,5月27日在杭州召开“浙江省十大名茶”的颁奖大会。荣获省十大名茶称号的名茶及其受奖单位分别是(按笔画排名):大佛龙井(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化龙顶(开化县人民政府)、安吉白茶(安吉县人民政府)、西湖龙井(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武阳春雨(武义县人民政府)、松阳银猴(松阳县人民政府)、径山茶(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茶业管理协会)、金奖惠明茶(景宁畲族自治县惠明茶协会)、望海茶(宁海县茶业协会)、绿剑茶(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9.
诸暨茶业概况及"十一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光鑫 《中国茶叶》2006,28(6):30-31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产茶历史悠久。唐时,即被列入全国八大茶区的浙东茶区,所产茶称越州茶。南宋《剡录》称诸暨石笕岭茶为“越产之擅名者”。明时,东白山茶充作贡品,“岁进新芽肆筋”(明隆庆《诸暨志》)。清代光绪年间《诸暨县志》载:“邑茶之著者石笕岭茶、东白山茶(即太白山,当地称东白山),宜家山茶、日入柱山茶、梓乌山茶”。民国期间,茶以“太白山产者最上,质味皆佳,坑坞山次之,鸡冠山,扁担山又次之。”(《诸暨民报五周年纪念册》)。  相似文献   

20.
刘祖生  胡月龄 《茶叶》2013,39(2):119-119
石濑茗翁建大功,八百茶诗咏茶人;茶树培育乃高手,选注茶诗又创新;钱江陨落一茶星。注释:[1]钱时霖同志生前自号。[2]钱时霖同志一生创作“咏茶人”茶诗800余首,参见《中华茶人诗描》(中国农业出版社)及《中华茶人诗描续集》(中国文化出版社)。[3]钱时霖曾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茶树栽培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4]1989年选注出版我国第一部《中国古茶诗选》(浙江古籍出版社)。[5]钱之遗著《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宋代卷·金代卷》,收集茶诗6097首,全书百余万言,正在上海文化出版社排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