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细叶绿”品种的四种栽培密度的光合性状:1000蔸/亩头麻的有效分蘖时期最长,为27天,二、三麻较短,为16天左右。三季麻的叶面积均在黑杆始期出现高峰。在叶面积指数达到4以前,随叶面积的增长,群体对光的吸收能力迅速加大,距麻茎顶端10厘米处,叶群叶子分布最多。封行后冠层10厘米的光照强度降低39—89%。在高温高光强季节,高密度群体的下层光照强度常常可达光补偿点以上。  相似文献   

2.
3.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湘苧3号、湘苧4号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苧麻品种间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季别生态条件下,各品种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存在差异,头麻品种间差异较小,二,三麻差异较大.(2)品种间的比叶重和群体叶面积系数也有差异,其中叶面积系数与光合产物积累速率及产量呈正相关,而比叶重与光合速率和产量无相关性.(3)品种间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大,且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及产量有正相关趋势.(4)品种间功能叶对光强的适应性有一定差异,低光强时,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比芦竹青稍高,高光强时这种差异较大.功能叶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和相对湿度,品种间差异不明显,但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湘苧3号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芦竹青.  相似文献   

4.
高产麦田群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高产麦田小麦单株分蘖数与单株、单蘖的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单位上地面积上的群体分蘖数与单蘖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基本苗少的处理单位叶面积指数的光合速率高于基本苗多的处理;拔节前群体分楼群体分蘖数与群体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开花后呈负相关。适当减少基本苗,控制群体分蘖,依靠增加单株分蘖数实现合理群体指标,可有效地提高个体光合能力,增强开花后的群体光合能力,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三熟制比两熟制、新三熟比老三熟的增产原因之一是新三熟在干物质积累动态,全年叶面积指数变化以及田间不同层次结构分布特性等方面均优于优三熟及两熟制,特别以春马铃薯/春玉米/夏甘薯和冬小麦/春玉米/夏甘薯表现更为突出,冬小麦/春大豆/夏甘是逊于前两者,但仍比老三熟及两熟制好。说明,提高复种指数,选出几种高光效作物进行间作套种,有利于在全年形成互补结构,这是实现旱地全年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苎麻的光合速率以第5—9叶最高,18叶以下的光合速率很低。在22.5℃的条件下,光补偿点在800~1000Lx间,光饱和点在4.5万Lx左右。光合速率在晴天的日变化从5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呈双峰曲线,其余时间为单峰曲线。温度对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影响最大。此外,还讨论了品种间光合速率的差异,以及光合速率与纤维品质性状和纤维产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高产优质新品种C-20,C-2-14和地方良种芦竹青为材料,对苎麻品种间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以及品种间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并研究不同季别生物产量和纤维产量的积累动态,结果表明:a.品种间的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分配方向、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有显著差异;b.苎麻的光合碳代谢能力与生物产量、经济产量星正相关,两个新品种(尤其是C-20)的高光台效率是它们高产的物质基础,因而在苎麻育种中,可用光合速率,同化物运转速率和运转方向作为预测苎麻产量的综合生理指标。c.苎麻三季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表明,苗期早施肥是获得苎麻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不同油菜品种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油菜氮高效的生理机制.采用砂培试验在2种氮水平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油菜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胁迫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对氮效率的影响较大,而3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都较小.在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3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都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油菜氮高效的生理机制,采用砂培试验在2种氮水平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油菜品种在苗期、开花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胁迫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对氮效率的影响较大,而3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都较小。在正常供氮条件下,不同油菜品种苗期和角果发育期的叶片光合速率以及3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对氮效率的影响都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潜力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特性与产量的差异,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烟农1212、济麦22和济麦229为材料,研究3个品种群体动态变化和干物质积累、转运、分配以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①越冬期至拔节期小麦群体总茎数表现为济麦22、济麦229烟农1212,开花期和成熟期群体总茎数3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分蘖成穗率表现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②越冬期至拔节期烟农1212和济麦22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济麦229;开花期和成熟期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③开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开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④品种间单位面积穗数无显著差异,穗粒数表现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千粒重为烟农1212、济麦22济麦229;烟农1212的籽粒产量最高,达到10 893.44 kg·hm~(-2)。烟农1212品种无效分蘖少,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强,收获指数高,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高凤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5):99-100,111
以超高产春小麦品种克丰4号和一般品种新克旱9号、东农7742、克涝3号为试验材料,综合考察其冠层形态结构对经济产量及生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超高产品种克丰4号较其它3个品种具有明显的生物学特征特性,单株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粒重相对较低,但单位面积上群体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经济产量分别提高41.7%、47.9%、54.7%,单位面积上的旗叶干重分别提高3.9% 、65.8% 、44.6%.  相似文献   

12.
研究6h昼温35℃和8h昼温35℃的亚高温处理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测定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植株干重,结果表明:8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干物质总量降低;而6h 35℃亚高温处理9d,番茄植株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稍有下降,但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总量均增加;亚高温处理降低了番茄植株光合产物向根和茎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13.
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温室蔬菜作物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温室番茄的试验数据,确定参数ε和参数PLMX,分别为0.45kgCO2ha-2h-1/(Jm-2s-1)、30kgCO2ha-2h-1,从而建立了温室番茄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建立的模型包括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光合生产动态模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模型利用生长度日对叶面积指数LOG ISTIC方程建立了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LAI=3.6/(1 EXP(13.131731-0.0141×GDD 0.000001×GDD2));应用简便有效的高斯积分法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同化量,建立了光合作用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规律,又考虑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对冠层反射率的影响,此外,模型还考虑了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下的干物质积累实测值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有较强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4.
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生产与分配模型是作物生长模型模型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试验的基础上,以徐薯18为例建立模型。光合作用模型以门司一佐伯的模型为基本蓝图,增加了温度因子对光合强度影响的研究,干物质分配模型打破了传统的采用分配系数的方法,引入潜在生长和实际生长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优先等级分配光合产物,使光合产物的分配也建立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块根和拐子的模拟精度较高,茎、叶片、叶柄次之,纤维根的模拟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5.
作者1986—1987年在北疆东部山区研究新春3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结果表明,亩产500kg以上的高产田,亩基本苗以22.4×10~4-27.8×10~4为宜;其叶面积指数拔节期5.6—6.0,挑旗期7.0—8.0,抽穗期6.0—6.5,灌浆期4左右较好;出苗至灌浆的总光合势以每亩30×10m~2·日,光合生产率平均4g/m~2·日以上,经济系数0.4以上为宜;亩收获穗数以39.7×1~4—41.4×10~4穗、穗粒数以32.1—32.2粒、千粒重以44.7—45.9g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6.
以垦农4号和垦鉴21号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大豆在3种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大致呈一抛物线,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在V3和R1达显著水平,R3、R5和R6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品种间的干物质积累动态均存在差异;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的关系,在R3呈显著正相关,R5呈极显著正相关;KJ21后期群体发育在高密度下仍能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产量形成过程模型及群体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满足冬小麦生产管理这一要求,需研究冬小麦群体设计及产量形成过程模型构建的技术方法.本文根据冬小麦阶段生长发育特点,以均匀设计与栽培优化相结合的动态试验方法为基础,深入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利用逐步回归和经验判别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基于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冬小麦产量形成模型的构建过程;根据非线性优化理论,提出了以产量为目标的群体优化设计方法.按上述方法,用冬小麦品种"石家庄8号"在吴桥2年(2007-10-2009-06)的田间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形成过程各模型(包括冬前茎数、拔节茎数、单位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复相关系数介于0.92~0.97之间,进行群体优化设计后得出最优产量目标为9165.00 kg/h㎡的群体动态指标,所提出的群体设计方法可以满足生产决策中对群体设计的要求,试验方法可用于多因素、多水平作物生产模型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农场以晚季稻汕优63(三系杂交稻)、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为材料,研究了3种晚季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干物质积累量间亦无显著差异。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在黄熟期最高,依次达到2074.13g/m2、1976.10g/m2和1924.14g/m2,完熟期时依次降低到1926.38g/m2、1933.80g/m2和1842.30g/m2,完熟过程中损耗的干物质分别占其干物质积累量的7.12%、2.63%和4.25%,这与呼吸消耗增强,稻株自然衰老有关。汕优63和IR64的群体生长率均以孕穗初期最大,分别为52.13g/(m2·d)和44.26g/(m2·d),两优2186的CGR以齐穗期最大(45.15g/),3种水稻各生育期CGR的大小依次为:孕穗初期(齐穗期)>灌浆期>黄熟期>分蘖盛期>分蘖初期。3种水稻的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均以籽粒的最大,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分配在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47.94%,41.14%和45.69%。灌浆过程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总干物质的表观转化率依次为46.87%、24.98%和34.41%。汕优63(三系杂交稻)在物质转化和分配方面比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更优。采用三次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3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干物质积累变化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的精度均比Logistic模型高,R2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生育期群体数量、地上部养分和干物质累积、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在中肥以上水平可显著提高产量,但高肥与中肥相比增产不显著,说明中肥施用量较适宜,产量达6 927.1kg/hm2,比农民习惯施肥量增产13.4%,施有机肥处理可达10 443.7kg/hm2的超高产水平,比高肥增产49.1%;生育期群体数量、养分和干物质累积量大体随施肥水平提高而提高,中肥、高肥和施有机肥处理的成穗数分别为539.2、599.2和891.7万/hm2,三者间差异显著,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则分别为15 254.1、15 600.8和26 026.2kg/hm2,施有机肥处理显著大于高肥和中肥处理;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以中肥最高,N和P肥利用率分别为44.5%和24.7%,农民习惯施肥量仅为15.9%和3.7%,施有机肥处理可达71.8%和40.2%。综合来看,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在只施化肥的情况下,N、P2O5、K2O适宜用量分别为180、120、75kg/hm2(目标产量7 000kg/hm2);在基施干牛粪20 000kg/hm2情况下,施N、P2O5、K2O分别为240、150、120kg/hm2,可获得超高产(目标产量10 500kg/h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疆膜下滴灌棉花节水高产的机理探讨表明 ,限量滴灌 (为新疆目前大田膜下滴灌暂定 375m3 /ha滴水定额的 2 /3)棉田土壤水分亏缺 ,群体光合速率降低 ;群体呼吸速率及群体呼吸占群体总光合的比值在盛花期较高 ,进入盛铃期以后群体呼吸又显著低于适量滴灌棉花 ;叶面积指数低 ,叶片平均倾斜角度大 ,群体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和群体直射辐射透过系数增加 ,对光能的截获率降低 ;光合物质累积少 ,但分配到生殖器官中的比例上升快。不同品种对滴水量的反应差异较大 ,新陆早 6号对限量滴灌反应不敏感 ,籽棉产量与适量滴灌棉田差异不显著 ;而新陆早 8号对限量滴灌反应较敏感 ,籽棉产量明显低于适量滴灌棉田。因此 ,在限量滴灌条件下选择新陆早6号种植较适宜 ;在新疆开展抗旱品种选育 ,实行节水滴灌是有潜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