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研究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对豆类干物质消化率(DMD)、蛋白质消化率(BD)及脲酶活性的影响、对经过110℃和121℃湿热处理3、9和15分钟的饲用黑豆进行了离体干物质消化率、离体蛋白质消化率及脲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在121℃处理15分钟的样本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最高,分别为75.15%和90.91%,脲酶活性最低,为0.04mg/min.yo:在本研究范围内可初步认为,湿热处理最适宜的温度是121℃时间是15分钟。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甲醛和醋酸两种方法处理双低菜籽饼,试验用瘤胃液来自成年杂交牛,体外试验测定这两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双低菜籽饼蛋白质瘤胃降解率及小肠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醛处理可显著降低双低菜籽饼蛋白质瘤胃降解率,提高UDP消化率和小肠表观真蛋白(P <0 . 0 1) ,而醋酸处理对双低菜籽饼蛋白质瘤胃降解率、UDP消化率影响不大(P >0 .0 5 ) ,但可显著提高小肠表观真蛋白(P <0. 0 5 )。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蒸汽爆破参数(水料比、蒸汽压强、维压时间)对菜籽粕中总硫苷脱毒效果的影响,并用体外仿生法对脱毒菜籽粕的营养物质消化率进行评价。试验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维压时间与蒸汽压强,每个试验处理设4个水平,每个水平3个重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对菜籽粕中总硫苷的脱毒效果明显,总硫苷脱毒率达73.71%~86.98%。以总硫苷脱毒率为筛选指标,按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筛选出最适的水料比为25%,最适的维压时间为60 s,最适的蒸汽压强为2.0 MPa。以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筛选指标时发现,与未处理组相比,1.0、1.5 MPa(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蒸汽压强对菜籽粕营养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2.0 MPa蒸汽压强时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粗蛋白质、赖氨酸、精氨酸的消化率(P0.05或P0.01),提高蒸汽压强可极显著降低总硫苷、异硫氰酸酯的含量(P0.01)。综合考虑总硫苷脱毒率与营养物质消化率指标,当固定水料比为25%、维压时间为60 s时,适宜的蒸汽压强以不大于2.0 MPa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膨化对饲料原料鱼体离体消化率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菜籽、菜麦(菜籽∶小麦,1∶1)、豆麦(大豆∶小麦,1∶1)3种饲料原料。试验结果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干物质离体消化率高于未膨化饲料原料离体消化率,即膨化菜籽(23.46%)>未膨化菜籽(22.21%),膨化菜麦(26.95%)>未膨化菜麦(15.74%),膨化豆麦(32.79%)>未膨化豆麦(19.36%);对粗蛋白质的离体消化率为:未膨化菜籽(46.36%)>膨化菜籽(38.51%)、膨化菜麦(39.24%)>未膨化菜麦(28.34%)、膨化豆麦(52.43%)>未膨化豆麦(46.16%);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44.71%)>未膨化菜籽(44.24%)、膨化菜麦(36.59%)>未膨化菜麦(29.00%)、膨化豆麦(43.54%)>未膨化豆麦为(30.04%)。这表明,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的消化要好于未膨化饲料原料,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9,(18):24-29
试验考察了挤压膨化过程中菜籽粕水分含量对其粗蛋白和17种氨基酸含量、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及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调质水分含量为14.52%、16.10%、17.62%、19.10%、21.21%的菜籽粕原料进行膨化处理,测定了膨化处理前后菜籽粕的常规指标(水分含量、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及17种氨基酸含量),体外蛋白消化率,并利用红外光谱测定了蛋白的二级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测定了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经膨化处理后,菜籽粕蛋白体外消化率显著提高,且随着膨化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增加,蛋白体外消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菜籽粕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经膨化处理后菜籽粕蛋白中β折叠的含量减少,无规卷曲含量增加;据SEM结果,膨化处理后菜籽粕表面变为疏松多孔,该变化增强了养殖动物体内消化酶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菜籽蛋白在膨化处理过程中的变化,为通过膨化处理提高菜籽蛋白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利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SDS-Ⅲ)建立肉鸡体外模拟消化模型,测定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差异以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和淀粉酶A酶)对不同加热程度菜籽饼体外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以不添加外源酶的正常菜籽饼和过热菜籽饼为对照试验,以分别在两组对照试验基础上额外补加外源酶蛋白酶Proact 15 prot/g、淀粉酶A酶0.4 KNU/g作为试验组。利用SDS-Ⅲ模拟肉鸡全消化道消化过程,测定4组试验原料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IVDMD)、体外表观粗蛋白质消化率(IVACPD)、体外标准化粗蛋白质消化率(IVSCPD)、体外脱脂干物质消化率(IVDDMD)、酶水解物能值(EHGE)、体外能量消化率(IVGED),每个样品均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1根消化管。结果表明,正常菜籽饼的IVDMD、IVACPD、IVSCPD、IVDDMD、EHGE和IVGED均极显著高于过热菜籽饼(P<0.01),为更加优质的菜籽饼来源。添加外源酶过热菜籽饼的IVDMD、IVDDMD、EHGE、IVGE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VAC...  相似文献   

7.
草鱼对膨化和未膨化的菜籽、大豆离体消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了草鱼对菜籽、膨化菜籽、菜麦(菜籽 小麦1∶1)、膨化菜麦(膨化菜籽 小麦1∶1)、豆麦(大豆 小麦1∶1)、膨化豆麦(膨化大豆 小麦1∶1)6种饲料原料的消化能力。试验结果,1)草鱼对6种饲料原料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23.46%)>菜籽(22.21%),膨化菜麦(26.95%)>菜麦(15.74%),膨化豆麦(32.79%)>豆麦(19.36%);对粗蛋白的离体消化率为:菜籽(46.36%)>膨化菜籽(38.51%)、膨化菜麦(39.24%)>菜麦(28.34%)、膨化豆麦(52.43%)>豆麦(46.16%);对粗脂肪的离体消化率为:膨化菜籽(44.71%)>菜籽(44.24%)、膨化菜麦(36.59%)>菜麦(29.00%)、膨化豆麦(43.54%)>豆麦(30.04%)。2)膨化对氨基酸生成速度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添加小麦的饲料原料组中(菜麦和豆麦)降低了膨化对氨基酸生成速度的不利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了草鱼对膨化饲料原料的消化要好于未膨化饲料原料,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饲料原料;由于膨化加工对饲料中氨基酸的破坏,导致了膨化饲料原料中蛋白质的有效性降低,但添加小麦可减少膨化对蛋白有效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求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影响及其与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将采集到的新鲜豆渣进行不同温度(100、115、130℃)和不同时间(2、4、6 h)的热处理,共计9种不同程度热处理样品。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技术及改进的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的豆渣进行营养价值评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而探求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加热时间的延长,豆渣中可溶性蛋白和非蛋白氮含量显著减少(P0.05),中性洗涤不溶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使干物质瘤胃有效降解率及小肠可消化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α-螺旋、β-折叠的峰高以及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值均有显著影响(P0.05)。3)酰胺Ⅰ带峰高、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峰面积,α-螺旋、β-折叠的峰高以及α-螺旋和β-折叠的峰高比值可以有效地估测不同热处理豆渣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参数及小肠消化率,并建立回归方程。其中,不同热处理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对缓慢降解蛋白质含量(R2=0.67)、干物质有效降解率(R2=0.66)、粗蛋白质快速降解部分含量(R2=0.63)、小肠消化率(R2=0.63)拟合最好。综上所述,不同热处理对豆渣蛋白质分子结构、营养价值和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均有影响,100℃、2 h处理的豆渣的营养价值最高。不同热处理豆渣中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及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初步证明利用FTIR技术得到的豆渣光谱信息能直接反映其热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实验旨在研究热处理和超微粉碎对脱皮菜籽粕功能特性的影响。实验按3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方案将低温脱脂脱皮菜籽粕超微粉碎成几何平均粒度为18.49、73.03、129.00μm和184.00μm的4个粒度组,再将4个组别的样品各在60、80、100、120℃的温度下分别处理30、60、90、120 min。然后对各处理过的样品测定并分析各因素与水平对样品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蛋白质溶解度、体外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按对脱皮菜籽粕的吸水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水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120 min,粒度184μm。2按对菜籽粕的吸油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吸油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73.03μm。3按对菜籽粕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乳化性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获得高乳化稳定性最佳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60 min,粒度129.00μm。4按对菜籽粕的蛋白溶解度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粒度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获得高蛋白溶解度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10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5按对菜籽粕的体外消化率影响大小的因素排序为:热处理温度粒度热处理时间。获得高菜籽粕体外消化率的最佳处理条件为:热处理温度60℃,热处理时间90 min,粒度18.49μm。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热处理对棉籽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和分子结构的影响,并探讨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试验分别采用干热(140、150和160℃分别加热1 h)、微波(700 W分别加热1、2和3 min)和γ辐照(剂量分别为30、45和60 kGy)的加热方式处理棉籽。采用常规化学分析法、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净蛋白质体系(CNCPS)、尼龙袋法和改进的三步体外法对不同热处理棉籽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进行评定,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棉籽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并对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与小肠消化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热处理对棉籽中蛋白质成分和CNCPS组分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热处理极显著影响瘤胃可溶部分、瘤胃可降解部分、瘤胃不可降解部分、蛋白质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以及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与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P0.01)。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或强度的增加,棉籽蛋白质瘤胃有效降解率、总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逐渐降低,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逐渐升高。3)不同热处理对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酰胺Ⅰ带峰高、酰胺Ⅰ带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酰胺Ⅱ带峰面积、α-螺旋峰高、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除微波加热3 min外,其他热处理均显著升高了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酰胺Ⅰ带峰高、酰胺Ⅰ带峰面积、酰胺Ⅱ带峰高、酰胺Ⅱ带峰面积(P0.05),同时45和60 kGyγ辐照还显著升高了α-螺旋峰高、α-螺旋与β-折叠峰高比(P0.05)。4)棉籽中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之间存在相关性,并能建立回归方程,其中预测中性洗涤不溶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快速降解真蛋白质、中速降解真蛋白质、慢速降解真蛋白质的回归方程的R~2均在0.9以上,但部分回归方程的R~20.6。综上所述,3种热处理方式均对棉籽中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特性、小肠消化率和分子结构产生了影响。热处理能够增加过瘤胃蛋白质和小肠可消化蛋白质的含量,以辐照剂量为60 kGy时效果最佳。棉籽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营养价值、瘤胃降解特性和小肠消化率存在相关性,并能够建立回归方程,但部分变量回归方程的R~20.6,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大豆粉高压蒸煮对其氨基酸利用率和能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浸提未去皮商品大豆粉(DSBM)在121℃和105kPa下蒸煮0、20、40或60分钟。DSBM中赖氨酸、胱氨酸和精氨酸的分解浓度随高压蒸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高压蒸煮时间对其它氨基酸含量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以蒸煮40分钟的DSBM作为雏鸡的唯一日粮蛋白源,其性能表现比雏鸡饲喂未蒸煮DSBM的差。DSBM中几种氨基酸真消化率随蒸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MO<0.05),降低最多的有赖氨酸、胱氨酸、组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高压蒸煮对赖氨酸的影响,是由于分解的赖氨酸浓度的降低和蒸煮后余留赖氨酸的消化率降低两个方面造成的。用正常小公鸡测定的大多数氨基酸真消化率高于(P<0.05)用盲肠切除小公鸡测定的。用雏鸡生长分析法测定的未蒸煮DSBM和蒸煮40分钟DSBM的赖氨酸生物利用率,分别是82%和70%。高压蒸煮对DSBM中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一:用三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湖羊,采有尼龙袋法测定了菜籽饼经四种不同浓度甲醛处理后,其蛋白质的瘤胃内降解率。甲醛处理显著降低了菜籽饼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P<0.01),随甲醛处理浓度的增大,菜籽饼蛋白降解率直线下降。C(对照组),0.3%、0.6%和0.9%(甲醛用量/菜籽饼粗蛋白量,HCHO/CP)处理的菜籽饼,其蛋白质降解率分别为61.7%、55.9%、49.5%、38.9%。分析试验结果发现,甲醛处理使菜籽饼蛋白降解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快速降解部分蛋白质的降低而引起。试验二:用这四种甲醛浓度处理的菜籽饼作为湖羊的蛋白补充料,按4×4拉丁方设计进行了氮平衡试验。经甲醛处理后,粪氮排出量有增加趋势,但尿氮排出量减少,其结果甲醛处理组的氮沉积高于对照组,其中0.6%(HCHO/CP)处理菜籽饼羊的氮沉积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甲醛处理菜籽饼的浓度以占菜籽饼粗蛋白质的0.6%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饼粕化学组成及猪养分消化率和消化能值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46.37±1.53)kg的健康D LY生长阉公猪12头,采用3个4×4拉丁方试验设计,每个拉丁方中均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3个试验饲粮,运用全收粪法测定9种菜籽饼粕中常规养分消化率及消化能值,试验结果计算采用套算法。结果表明:高温压榨菜籽饼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预压-浸提菜籽粕(P<0.01),但总能消化率显著低于后者(P<0.01)。菜籽饼平均消化能值为11.96 M J/kg(干物质基础,下同),菜籽粕则为12.75 M J/kg,不同加工工艺对菜籽饼粕消化能值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比较可知,预压-浸提菜籽粕营养价值优于高温压榨菜籽饼。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木薯干粉添加水平及调制温度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4×3二因子析因试验设计,设4个木薯干粉添加水平(0、15%、30%、45%)和3个调制温度(60、75、90℃)。1 920只1日龄科宝公雏随机分为1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木薯干粉添加水平和调制温度间交互作用显著影响饲粮硬度和持久性(P0.05),极显著影响肌胃淀粉消化率和肠道淀粉消化速率(P0.01)。随着木薯干粉添加水平的升高,饲粮硬度和持久性极显著(P0.01)或显著递减(P0.05),淀粉在空肠前段的消化率和肠道淀粉消化速率均极显著递增(P0.01)。45%木薯干粉添加组料重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显著高于15%组(P0.05),但饲粮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利用率、AM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5%组(P0.05),而AME显著低于15%和30%组(P0.05)。45%木薯组饲粮淀粉在肌胃、空肠后段和回肠前段的消化率极显著高于15%组和对照组(P0.01)。空肠前段的淀粉消化率和肠道淀粉消化速率均随木薯干粉添加水平升高而极显著递增(P0.01)。随着调制温度的升高,饲粮硬度和持久性均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递增。75℃调制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该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90℃组(P0.05),而肌胃、空肠后段淀粉消化率和肠道淀粉消化速率均显著低于90℃组(P0.05)。60℃调制组料重比,肌胃、空肠前段、空肠后段淀粉消化率和肠道淀粉消化速率均显著低于90℃组(P0.05),而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表观利用率显著(P0.05)、AME极显著(P0.01)高于90℃组。研究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适宜的木薯干粉添加水平和调制温度分别为30%和75℃。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体外酶解法来研究不同加工处理的玉米12 h瘤胃非降解残渣在小肠中的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处理方式对小肠淀粉消化率的影响不同,膨化加工可以显著提高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P<0.05);烘烤、制粒、压扁以及焙炒加工处理对过瘤胃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7,(13):32-34
选用脂肪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三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别设计为100、300、500 g/t三水平,按照"胃蛋白酶-胰酶两步酶"体外消化法,以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粗纤维消化率为检测指标,筛选出膨化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并结合肉鸡饲养试验和蛋鸭饲养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纤维素酶能有效地提高膨化菜籽的营养价值(P<0.01),膨化油菜籽适宜的复合酶制剂组合为300 g/t纤维素酶(18 000 U/g)、300 g/t脂肪酶(6 000 U/g)、500 g/t蛋白酶(7 000 U/g);(2)肉鸡、蛋鸭饲喂含有复合酶制剂的膨化菜籽日粮,生产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P<0.01)。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仿生消化过程中生长猪体内4种小肠消化酶以及胃期和小肠期消化时间对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的影响,为确定仿生消化法评定生长猪常用植物性饲料磷体外消化率时模拟小肠消化液的组成与最佳消化时间提供参考。试验在SDS-Ⅰ型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中进行,以玉米、豆粕和麦麸为测试原料,分3个试验进行。试验1,设置5个处理,1个不添加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对照)和4个添加不同小肠消化酶的处理,分别添加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胃期消化时间为1.25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4.00 h;试验2,确定小肠消化液主要消化酶组成后,设置5个不同的胃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0.50、0.75、1.00、1.25、1.50 h,各处理的对应小肠期消化时间均设置为4.00 h;试验3,确定胃期消化时间后,设置6个不同的小肠期消化时间的处理,分别为1.00、2.00、3.00、4.00、5.00、6.00 h。以上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5根消化管,分别测定3种饲料原料的磷体外消化率。结果表明:1)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均可显著提高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糜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P<0.05),却显著降低了玉米磷体外消化率(P<0.05)。2)胃期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1.25 h时玉米和豆粕磷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消化时间由0.50 h增加到1.00 h,麦麸磷体外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1.25 h时达到稳定。3)小肠期消化时间由1.00 h增加到6.00 h,玉米、豆粕和麦麸磷体外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0.05),并分别在3.00、4.00、5.00 h达到稳定。分析以上结果得出:1)可采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模拟小肠液。2)确定胃期消化时间为1.00 h,小肠期消化时间为5.00 h。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供给含不同脂肪酸组成(长链和饱和度)和化学组成(游离脂肪酸、脂肪酸钙盐和甘油三酯)的脂肪源对泌乳奶牛日粮消化能浓度和消化能采食量的影响。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9%的长链脂肪酸,3个处理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含饱和(C18∶0)游离脂肪酸(SFA)、脂肪酸钙盐(CaFA)和富含C16∶0的甘油三酯(TAG)的脂肪,主要用于替代日粮淀粉。研究结果表明,CaFA处理组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22.8kg/d)低于对照组(23.6kg/d)和TAG处理组(23.8kg/d),但与SFA处理组相当(23.2kg/d)。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日粮由于提高了泌乳奶牛乳脂率,乳脂校正乳产量高于对照组,但在脂肪处理各组间,生鲜乳产量和乳成分没有区别。4组日粮的干物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碳水化合物组分消化率及蛋白消化率没有影响。CaFA处理组日粮长链脂肪酸消化率最高(76.3%),对照组和SFA日粮处理组居中(70.3%),TAG日粮处理组最低(63.3%)。与对照组日粮相比,脂肪处理组日粮含更高的消化能(12.31MJ与11.89MJ),消化能采食量高于对照组,但脂肪处理各组间消化能采食量没有区别,这可能是由于供给脂肪的包被率较低或试验处理组之间干物质采食量和它营养成分消化率区别较小,导致各试验处理不同脂肪酸差异较大的消化率并没有在消化能采食量这个指标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体外消化法研究两种中草药的不同添加量对饲料蛋白消化率的影响,选用陈皮、山楂两种中草药,在体外环境下模拟猪胃肠道消化环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陈皮的A(0.5%)组、C(1%)组的消化残渣蛋白重和粗蛋白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B(0.75%)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添加山楂的D(0.5%)组、E(0.75%)组、F(1%)组的消化残渣蛋白重和粗蛋白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证明山楂的效果明显好于陈皮,以山楂添加量为0.7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采用烘箱干热法,对比包被粪肠球菌与普通粪肠球菌,在不同温度(70、85及100℃)下,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5、10、15、30及60 min)后的存活率,发现包被后的粪肠球菌存活率分别上升13.6%、13.7%和17.0%,可见微囊包被技术的确可提升粪肠球菌的耐高温性能。对比饲料制粒过程中不同制粒温度(65及75℃)与饲料中的包被粪肠球菌烘箱干热处理后的存活率发现:制粒温度为6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28 min,85℃热处理21 min或100℃热处理13 min;制粒温度为7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53 min,85℃热处理41 min或100℃热处理28 min;因此,将饲料中包被粪肠球菌添加至烘箱干热处理试验可快速对制粒过程中粪肠球菌的耐受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