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薯藤蔓漂浮育苗快繁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优质、快速的甘薯育苗新方法,为甘薯种苗快速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漂浮育苗、固体基质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观察3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发苗天数等相关生物学性状,并记载甘薯茎蔓的腋芽发生、叶数、苗高生长及发根情况。【结果】漂浮育苗处理甘薯茎蔓发苗时间最快(6 d),成活率最高(85.0%),育苗发根数最多(9.7根),根长最长(6.2 cm)。【结论】甘薯茎蔓漂浮育苗具有发苗时间较快、管理成本低、薯苗壮实等特点,1个月内可达到成苗标准,在甘薯薯苗快繁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甘薯蔓头越冬育苗就是霜降前从大田甘薯剪取健壮蔓头,扦插于日光温室苗床上,进行保护过冬,于次年春剪苗栽插进行扩大繁殖后,再次剪苗供大田生产用。此种育苗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存薯块春育苗的老办法,具有节约种薯、提早出苗和防治病害等好处。  相似文献   

4.
甘薯育苗工作中,经薯块育苗繁殖出的薯苗经常有必要经过二级扩繁,二级小苗扩繁可减少种薯留种量、加大繁殖系数、延长供苗时间、增加出苗量,是保证生产薯苗供应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二级扩繁效率,降低育苗成本,缩短周期供苗时间,本文总结了甘薯黑色地膜覆盖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5.
甘薯线虫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引起烂床。 1症状表现根据线虫的种类及危害,甘薯线虫病可分为甘薯根结线虫病和甘薯茎线虫病。1.1甘薯根结线虫病又称甘薯根瘤线虫病,俗称地瘟病。感病植株秧蔓生长停滞,节间缩短,叶片黄化脱落,地下块根粗肿,细根上有颗粒状(类似根瘤状)虫瘿,严重时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6.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晋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早、晚薯种植面积近16万亩,其亩产(折原粮)长期徘徊在250-300公斤左右,究其原因:就是常年应用老蔓育苗以致甘薯病毒病为害普遍发生,加以沿海旱作区水利破坏严重.干旱造成耕作粗放,从而造成甘薯种性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薯农受益差。为此,我市从2003年冬季开始,连续3年开展脱毒甘薯薯苗基地建设.进行冬季薯块育苗,建成“一级”常年过冬薯苗基地,第二年扩繁供应本市旱作区进行早、晚两季甘薯大田种植。现将脱毒甘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1.危害症状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  相似文献   

8.
甘薯茎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红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产量损失。症状甘薯茎线虫病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薯蔓基部和粗根,不仅在田间危害,还造成储藏期烂窖和育苗期烂床。薯块受害后表皮龟裂,内部糠腐。苗期受害,  相似文献   

9.
高产甘薯品种徐薯22三级高倍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利用甘薯的无性繁殖特性和薯蔓无限生长的能力,在2月初采用人工加温方法,使甘薯提早出苗,并通过温床、地膜覆盖栽培等途径,尽量多繁苗。充分利用5~10月有利薯块膨大的生长季节,尽量早插薯、多插薯,进行春薯、夏薯、秋薯的高产栽培,使甘薯良种的繁殖系数达到200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1危害症状甘薯茎线虫病谷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糠心型:由薯苗和种薯带病,  相似文献   

11.
红薯蔓尖越冬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薯(又名番薯、甘薯、地瓜、红苕)产区,薯蔓不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为了节约种薯和提早出苗,霜降后从大田红薯剪取蔓尖密植于温床保护过冬,次年春剪苗栽插温床或采苗圃扩大繁殖后,再剪苗供大田生产用,称为红薯蔓尖越冬育苗.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优质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改变,甘薯作为大众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进入了大众餐桌和高档宾馆,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和青睐。通过多年大面积优质甘薯引进栽培、筛选,适宜栽培的优质甘薯品种有"普薯32号"、"普薯24号"、"普薯25号"产量较高,甜薯、台薯一号食味品质较好。采用种薯块育苗,加强苗圃管理,加速藤苗繁殖,培育无病壮苗,保证大田薯苗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甘薯回笼火炕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品种回笼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笼火炕育苗一窝红出苗190棵,移栽成活率95%,最高;农家种其次,出苗186棵,移栽成活率达93%;第3是对照徐薯18,移栽成活率92%;第4是鲁薯2号,移栽成活率87%;第5是遗薯3号,移栽成活率78%.一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4个品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47.7%、9.3%、20.8%、79.5%;二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一窝红、农家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7.8%和13.1%,鲁薯2号、遗薯3号分别比徐薯18(ck)减产5.1%和5.2%.在北方包头地区回笼火炕育苗有利于甘薯生长和出苗、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为最佳的育苗方法.在包头地区引进和推广甘薯栽培对于包头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61年,北京农大普病教研组发现,在甘薯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带有病菌。有的附着表面,称之外部带菌有的潜伏内部,称之内部带菌。这样薯苗、薯蔓和薯块,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侵染链环;周而复始地造成苗床、大田和窖藏期的侵染为害。尤其是秋季,收获时除去田间发病的薯块以外,表面上无斑的薯块几乎都有黑斑病菌。面且病菌多沾附在薯块的  相似文献   

15.
以龙岩7-3为试验材料,按喷施浓度设置4个处理,研究在分枝结薯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甘薯生长发育和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能抑制甘薯主蔓生长,影响薯块形成,其中,喷施150 mg/kg多效唑处理能适当抑制薯蔓生长,促进薯块形成,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明显。【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早春甘薯育苗是甘薯生产的首要环节。在当前生产中,因育苗质量引起的生产问题很普遍也很严重。本文从苗床制作、种薯处理、排薯、苗床管理、多级育苗、炼苗、高剪苗、多茬管理各个环节阐述了甘薯育苗关键技术,从而为当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甘薯浙薯13在台州市种植年限长,品种退化比较严重,对甘薯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是目前恢复甘薯优良种性、提高甘薯产量、增加甘薯种植效益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当地的生产现状及脱毒苗的特点,提出了脱毒苗的育苗关键技术及适时扦插、合理密植、控制徒长、叶面喷肥等大田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甘薯立柱式无土育苗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立柱式育苗和土床育苗方法,对比两种育苗方式下薯苗的生长性状。【结果】与土床育苗相比,金玉和苏薯8号两个品种在立柱式育苗下,其百苗重、同长度百苗重、叶片数、叶片横纵长度、苗长和茎粗方面均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前3次剪苗期,提高幅度更为明显。【结论】立柱式无土育苗在甘薯育苗中有较大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摸清密云区甘薯种植户、甘薯育苗生产基本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对本区甘薯主产区的36户甘薯育苗户和56户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育苗生产和薯苗需求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存在种植零散、多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为主,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打造密云甘薯种植专业村,使甘薯生产规模化,加大加快甘薯专业育苗村建设,使育苗生产标准化,优化并规范甘薯种植品种、应用甘薯脱毒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推广日光温室电热育苗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普及甘薯高效育苗技术,为全区甘薯生产提供优质壮苗,以保障全区甘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