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鸵鸟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终端产品开发利用和市场培育的新阶段。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编辑部收到众多鸵鸟养殖企业和养殖爱好者来电、来函,询问鸵鸟原皮的保存、加工利用和国内收购单位、价格等市场行情。本刊记者就这一问题专程采访了鸵皮鞣制技术国内领先企业——山东鲁津鸵鸟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庭德先生。  相似文献   

2.
市场瞭望     
鸵鸟肉目前市场正在开拓之中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识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5~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应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  相似文献   

3.
鸵鸟是经济价值极高的养殖动物,南非是鸵鸟的主要产地。随着鸵鸟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不断上升。从80年代起,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津巴布韦及以色列等国纷纷开始发展本国的养鸵业。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在80年代引进了鸵鸟,进行人工养殖,当前不少投资者对鸵鸟养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本文介绍鸵鸟的养殖方法及营养需要,为我国养鸵业提供必要的资料。1鸵鸟简介鸵鸟学名Ratites,包括5个品种,其中(Ostriches)个体大,易训养,是目前国内外的主要养殖品种,也是本文主要的介绍对象。主产非洲,故又称非洲鸵。成年公…  相似文献   

4.
中国鸵鸟协会专家指出,我国食用猪、牛、羊肉已有数千年历史,鸵鸟养殖在中国仅 8年时间,人们的饮食习惯很难一时转变,需要有一个缓慢认知的过程。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肉类销售比较疲软,鸵鸟业在中国刚刚兴起,国内销售市场还处于开拓之中,需要广大投资者和养殖、加工企业共同努力。相信再过 5~ 10年,随着中国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加入 WTO,未来鸵鸟养殖市场十分广阔。尤其随着鸵鸟皮、油脂、角膜、血清、内脏的综合利用,作为鸵鸟副产品的鸵鸟肉,其价格将会成倍下降,其发展前景将潜力无限。仅以人均 1年吃 500g…  相似文献   

5.
简讯     
5月20日本刊记者在中国鸵鸟协会组织下参观采访了青岛鸵鸟企业,并听取了中国鸵鸟协会对我国鸵鸟产业发展状况的介绍。鸵鸟养殖业已在中国站住脚,并取得了很大规模。我国鸵鸟养殖  相似文献   

6.
本刊7月26曰讯:上海肉鸽行业协会联合有关省市鸽业行业协会及相关专业机构,在国家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在上海举办了此次"全国肉鸽健康养殖技术交流会".交流会邀请了政府管理部门、医学卫生、食品营养、肉鸽养殖和加工以及流通领域等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共同研讨交流我国肉鸽行业及市场的发展趋势,推广和宣传肉鸽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介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加强信息交流、构筑"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行业平台,为推动我国鸽业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1992年从国外引进鸵鸟进行规模化养殖以来,发展很快,至1998年全国已建鸵鸟养殖企业400余家,饲养鸵鸟的数量近10万只,成为亚洲地区养殖鸵鸟最多的国家。与国内省区比较,我区鸵鸟养殖起步晚、数量少,至1999年底仅有鸵鸟养殖场3家、存栏76只。为了交流经验,笔者将几年来在鸵鸟养殖生产中积累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文,以供同行参考。1 广西鸵鸟养殖的基本情况我区鸵鸟养殖始于1995年,计有北海西南珍奇动物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武鸣鸵鸟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区饮食服务公司、广西区畜牧研究所及崇左县种畜场5家企(事)业单位投资900余万元,创建了北…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初鸵鸟被引入我国试养以来,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养殖企业的不断努力和科技人员的积极参与,鸵鸟养殖业在我国迅速发展。随着鸵鸟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鸵鸟产蛋率也得以提高。然而,鸵鸟产蛋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影响它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营养因素和饲养管  相似文献   

9.
《农业新技术》2006,(2):32-32
主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承办:农村养殖技术杂志社主题:市场、营销、品牌、创新参会对象:规模猪场、兽药企业、饲料企业、猪产品加工企业的总经理或高级市场经理、高级营销经理时间:2006年5月19-21日地点:北京(暂定)内容:中国养猪业区域分布的变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养猪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的实施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生猪产业链及营销的主要模式;构建养猪业产业链新型合作关系;当前疫病的流行特点;肉产品的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对市场变革的影响;国外猪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对我国养猪业的借鉴意义;过程控制:细节管理决定成…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养殖技术》2004,(9):39-39
日前,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西安,共同参加首次在亚洲地区召开的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鸵鸟以其极高的利用价值牵动着众人的目光。  鸵鸟原产于非洲,南非是世界上第一大鸵鸟生产国。这是由于它全身都是宝,其肉高钙低脂、蛋壳还能制成工艺品,鸵鸟皮更是一种名贵的皮类……正是基于种种优势,从1992年起,我国开始引进鸵鸟进行人工养殖开发利用。为了能促进鸵鸟业的发展,此次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将以“全球鸵鸟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展开积极的研讨与贸易洽谈。  在开幕式上,世界鸵鸟协会主席Stan先生…  相似文献   

11.
《当代畜牧》2011,(12):52
<正>由当代畜牧杂志社和北京金星鸭业中心共同举办的"金星鸭业杯"创新牧业有奖征文活动,自2011年3月10日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朋友们的热烈响应。截止到2011年11月10日,本刊共收到参赛作品812篇。参赛作品题材广泛,涉及的动物包括家畜、家禽、特种经济动物,涉及的技术包括饲养管理、饲料、疫病防治、育种、繁殖、市场分析等,每篇文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今年3月,北京首佳鸵鸟繁育中心繁育的21只非洲鸵鸟出口朝鲜。这是我国首批向朝鲜出口鸵鸟。 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为了使我国鸵鸟养殖在引种、饲养、种群繁育、商品生产、产品综合开发等方面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已于1996年6月在青岛举办了全国鸵鸟养殖技术培训班,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陈军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19):34-34
2009年,本公司从事鸵鸟业十周年,从最初的养殖10只鸵鸟,成长为如今浙江省最大的鸵鸟养殖、加工、销售公司,本公司经历了从养殖、自办鸵鸟酒店,再到产品深加工的历程,在这十年的奋斗中,公司一直把鸵鸟产业链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世界 5 0多个国家与地区鸵鸟的养殖情况及鸵鸟与鸵鸟产品的国际市场现状 ,指出发展鸵鸟养殖的潜力很大 ,发展前景乐观。同时对鸵鸟的特性和经济价值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对将鸵鸟养殖列入开发大陆西部地区的“扶贫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非洲鸵鸟(African osttich)亦称为鸵鸟(ostrich),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它最早驯化于非洲。由于非洲鸵鸟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使得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养殖场纷纷进行引种和养殖,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鸵鸟业正在蓬勃兴起,饲养群体不断扩大,饲养数量逐年增加。在我国,经过短短几年的起步阶段和最近4年的市场调节,目前我国鸵鸟养殖已进入调整阶段。鉴于非洲鸵鸟在我国饲养的时间不长,许多人对非洲鸵鸟及其养殖还缺乏广泛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经常有人向笔者提出养何种非洲鸵鸟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肉鸡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鸡肉产品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肉食品中唯一能够大量出口创汇的产品,但与泰国肉鸡业发展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泰国政府和企业及民间行业协会联合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和保护行业自身利益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刊转载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李绍庆先生在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举办的“中国饲料、畜牧企业如何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高层研讨会上的发言,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鸵鸟自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种鸟养殖发展迅速,现已初具规模,而商品鸵鸟饲养相对发展迟缓。近年来,随着国内鸵鸟养殖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许多有识之士感到目前从事商品鸵鸟饲养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并已投入或积极准备进行商品鸵鸟饲养。同时纷纷来信询问该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及有关饲养管理技术问题。为此,笔者根据国内外商品鸵鸟生产的有关资料并应邀对多处鸵鸟养殖场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现场咨询。结果初步认为,我国商品鸵鸟饲养环境条件日渐成熟。近几年内,商品鸵鸟生产将成为国内养殖业中的又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作为我国主要牧区之一,其肉羊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养羊业的发展趋势。应用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羊群的全进全出、便于管理,而且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肉羊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本文根据青海省东部地区肉羊养殖实际情况,从肉羊养殖的标准化要求和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鸵鸟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鸵鸟养殖的品种科学配制、利用地方饲料资源 ,疾病防治及产品加工 4个方面论述了我国鸵鸟产业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鸵鸟养殖”答读者问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崔保维问:怎样养鸵鸟才能获得高回报?答: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根据饲养者的资金实力、技术力量、进出口渠道和市场来决定采取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就可以获得高的回报。首先,要对目前我国一些鸵鸟饲养企业存在回报低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