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果树品种资源科研工作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概况我国地域辽阔,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栽培果树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素有“园林之母”的誉称。解放前,我国果树生产和科研事业基础十分薄弱,果树品种资源研究更为落后,丰富多彩的果树种质资源未能发掘,收集保存工作不受重视,更谈不上研究和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果树事业,使我国的果树生产获得了巨大发展,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果树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发展。国务院1956年拟定的全国科技远景规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要果树种质资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我国对果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有研究方面的欠缺,现回顾总结如下,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1回顾(1)资源调查1956年,国务院在“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对我国果树品种资源调查、收集、保存等任务,农业部也发出了“关于全面收集整理各地农作物农家品种工作的通知”。随后,用3年多的时间,对我国各地果树地方品种、野生果树资源进行了普查,到20世纪60年代初,完成了野外调查任务的省、市、自治区占到60%,发现了一批具有特殊性状的珍贵果树资源和优异地方品种,比如隔年核桃、软籽山楂、四季柑、苹果梨、冬桃等,还…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果树科技文摘》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多年来连续摘编国内果树科技文献资料的汇集,集中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果树科研成果及技术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国内果树科技主要文献的检索工具书,对研究我国果树科技发展概况、了解全国果树科技成就都有一定参考价值,是果树科研、生产和教学的有益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最近,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杜澎同志主编,由十多位果树科学家参加编写的《果树科学实用手册》。这是一部优秀的果树科学工具书,也是我国近年来少有的一部大型果树栽培“百科全书”,值得向园艺界广大读者推荐。 全书共分为九大部分: 概述 分别阐述了我国果树栽培的历史,我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和传播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品种;我国果树的地理分布;世界各国和我国的果树生产情况;果树对环境的要求;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等。 果树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 首先阐述了果树种质资源调查的目的和方法,然后详细地介绍了各种果树和品种的调查方法;同时还阐述了果树…  相似文献   

5.
世界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动态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世界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发展动态,并提出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趋势。国际上早在1974年建立了“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专门从事植物资源多样性保存与应用,其中设有果树专业部门。美国在1987—1999年开展以中亚国家为主的果树资源规模性收集,仅在哈萨克斯坦就收集苹果种子达13万粒,随后开展针对苹果火疫病、黑星病等抗性种质的筛选和利用,至今为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强国。近年来,果树种质资源在表型和基因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以国外果树种质资源科技发展动态为启发,提出其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评价是果树品种选育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库)在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评价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了解中美两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各自的发展进程及优缺点,以期为我国果树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提供参考,完善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体系.同时结合我国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存多样性的果树种质资源对育种、生产十分重要。我国作为世界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果树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利用现有条件,加强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力度,为后期育种打好基础。该研究主要阐述了种质资源作为果树育种的基础和原始材料,可以直接作为栽培品种用于生产或在育种过程中作为亲本使用。同时具体介绍了目前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3种主要方式(原生境保存、迁地保存和离体保存),进而分析了我国种质资源保存过程中存在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缺乏系统的保存体系、种质资源库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发展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建设成就20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维系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保证,是21世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保护和利用作物资源是科技创新增强国力的需要。果树种质资源是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多种果树的起源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素有“园林之母”之称。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政策、  相似文献   

9.
《落叶果树》2013,(6):58-58
2013年10月10日至13日,“2013全国果树(园艺)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山东省泰安市成功召开。研讨会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组织举办。与会领导、专家围绕我国果树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科研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科研创新取得的新成果以及试验与示范基地建设新进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分析果树科技最新发展动态,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旨在加强果树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果树产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经过几代果树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果树科研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果树产业技术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对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总结,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的关心和支持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诚邀我国果树界  相似文献   

11.
‘国光’、‘金冠’、‘红星’、‘倭巾’、‘青香蕉’、‘大国光’等是我国主要栽培的苹果品种:其中‘国光’在辽宁省占比重60%—70%,在山东及黄河故道地区占30%—40%,虽然‘国光’在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适应性强、产量高、耐贮藏,但果个小,着色差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且在黄河故道地区裂果严重,急需进行更新,‘金冠’、‘红星’贮藏性差、‘倭巾’、‘青香蕉’、‘大国光’品质不良,作者根据苹果发展趋势和我国具体条件提出一套更新品种组合.认为‘红富士’、‘华冠’(‘金冠’ב富士’)和‘华帅’(‘富士’ב新红星’)应是我国今后主要更新的品种,三者在生产中所占比重应在80%—90%,后两个品种,一个可代替‘金冠’,一个则代替‘红星’.  相似文献   

12.
苹果新品种‘华冠’‘华帅’培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在综合性状方面超过‘金冠’和‘红星’系的新品种.利用‘富士’、‘新红星’、‘金冠’进行杂交.经过13年的培育,育出‘华冠’、‘华帅’两个苹果新品种.此二新品种均具有优质、高产、耐贮和果实外观美的优点.在郑州地区普通室温下.它们都可以贮藏至次年3月份.而肉质仍脆,不沙不绵.风味优美.  相似文献   

13.
<正> 苹果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果树。它的早熟品种在河南6月中下旬即开始成熟,晚熟品种10月中旬采收后,有的可以贮藏到次年5—6月;早熟和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几乎可以周年供应市场。因此,苹果在水果市场周年供应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苹果早熟品种方面,目前生产上缺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个苹果杂交组合的587侏后代本性状的遗传倾向的研究看出,在河南郑州地区,苹果杂种的童期一般为5年,6年生苹果杂种实生苗一般开花株率为25%,7年生可达50%以上;童期的长短主要受亲本的制约;干周15cm为杂种植株童期即将结束或已结束的标志。苹果杂种初次开花结果的部位主要为短果枝,约占60%,大多数杂种具有腋花芽结果习性。苹果杂种的果实一般均小于亲中值,平均较亲中值小38.5%。色泽的遗传表现为红对黄为显性,但在红×红的后代中有相当比例的绿黄果。果实的风味遗传相当复杂,但无论甜×酸或甜×甜,后代中果实风味酸甜的所占比重最大,并且甜×甜的后代中可出现甜的类型。富士和金冠是培育优质新品种的最好亲本;新红星的红色遗传传递力似乎较强。  相似文献   

15.
苹果果实软化与果胶含量、质膜透性和钙溶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金冠、新红星、富士和碣石红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表明,在室温贮藏过程中,软化快的金冠、新红星果肉细胞的质膜透性和水溶性果胶含量显著增高,原果胶含量明显降低,而软化慢的富士和碣石红变化较小。果实中钙溶性以水溶性钙最多,贮藏期间,金冠、新红星苹果水溶性钙下降较为明显,其他溶性的钙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而富士、碣石红的钙溶性变化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苹果果实酶促褐变底物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以5个苹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的褐变度,绿原酸、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对不同底物的活性。结果表明,‘富士’果实褐变度最高,其次为‘新红星’,‘金冠’最低。3种酚类物质总量新红星和富士最高,金冠最低。儿茶素仅在‘乔纳金’和金冠果实中检测到少量。富士果实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表儿茶素,新红星和‘王林’表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原酸。以绿原酸为底物,PPO活性新红星最高,其次是富士和金冠,王林最低。以表儿茶素为底物,富士、乔纳金和王林PP0活性显著高于金冠和新红星。以儿茶素为底物,王林PPO活性最高,其次是富士,新红星最低。  相似文献   

17.
苹果优质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1970年以来,山东果树产量逐年有较大增长,与此同时,质量不断下降,不少地区大小年幅度也有增无已,严重影响内销、外贸的声誉,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十多年来,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与省内外不少兄弟单位曾就苹果质量构成因子、影响条件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作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色苹果新品种‘华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月’苹果是以‘金冠’为母本,‘华富’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质量230g;果皮黄色,阳面带红晕;果肉肉质,似‘富士’风味。晚熟,抗寒,高抗苹果早期落叶病、果实轮纹病。  相似文献   

19.
不同品种苹果幼果期冻害比较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豫西地区果园5个不同苹果品种幼果为材料,比较果实的受冻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幼果的受冻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金冠’和‘瑞雪’受冻程度较轻,分别为37.5%和38.5%,‘嘎拉’受冻率次之,为61.0%,而‘富士’和‘红星’的受冻比例最大,达到78.0%和77.5%。同时,提出相关冻害补救措施,为苹果冻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抗性苹果果实受轮纹病菌侵染后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苹果轮纹病菌菌株Ls1的菌丝接种苹果抗病品种‘红玉’和感病品种‘金冠’及其杂种后代高抗单株02-24-036和高感单株02-38-071的果实,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表面及皮下组织亚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病菌侵染后,红玉、金冠和02-24-036果面均产生特殊的分泌物,其中红玉和02-24-036产生的分泌物抑制菌丝繁殖,金冠果面产生的分泌物不能抑制菌丝繁殖。说明病菌侵染后果面产生的分泌物与抑菌和抗侵入有关。菌丝由果面皮孔或伤口侵入组织后,抗病的红玉和02-24-036皮下细胞内嗜锇颗粒簇积累,而感病的金冠和02-38-071未见嗜锇颗粒簇的积累。说明红玉和02-24-036果实对苹果轮纹病的抗性属于诱导抗性,既表现为抗侵入,也表现为抗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