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对奶牛的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且部分患病牛常因瘫痪而被淘汰,给奶牛养殖业带来经济损失。主要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牛流行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又称为牛流行性感冒。本文将从牛流行热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1987年以来太湖县5次牛流行热流行的实际,总结关于牛流行热的诊断与防治方面的经验,以指导对该病的预防,减少因该病而导致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以突然高热、流泪、呼吸道和消化道器官呈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为特征。病势迅猛,但多为良性经过,大部分病牛经2~3天恢复正常,故又称为3日热或暂时热。因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1992...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流行热病毒感染引起;感染牛主要表现机体发热和全身症状,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和病死率低的特点;防控本病必须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加强牛场蚊虫消灭工作,定期消毒,全场牛进行科学免疫。  相似文献   

6.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根据该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对该病进行确诊;预防该病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治疗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以前简称牛流行性感胃,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突发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漏、呼吸促迫,四肢关节章碍及精神抑郁为特征。本病流行面广,传播速度快,导致大群发病,泌乳量减少,其中少数饮食欲废绝的长期瘫痪牛被淘汰或因继发其他疾病而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并影响奶牛业的发展。流行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几年或3~4年发生1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的多雨季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天气容易引起流行。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5,(8):4-4
牛流行热是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发生与流行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役用牛易并发瘫痪症,丧失役用性能;乳牛易并发缺乳症,泌乳量下降;犊牛易并…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又称为"三日热",具有发病突然、传染性强、感染率高和死亡率低等特点,对肉牛危害较大,不仅影响体重还影响牛只正常运动,严重者出现瘫痪症状.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首先对牛流行热病毒和疫病流行病学进行概述,然后具体分析病牛的发病症状和解剖变化,最后提出临床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方法,以期为牛流行热的综合防治提供参...  相似文献   

10.
去年7月中旬至8月底,我县许多黄牛相继感染牛流行热病。并以一年内犊牛和青壮牛为主,性别差异不大。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侵入牛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此病一般呈良性经过,死亡率在1%以下。一、症状:此病突然发生,病势凶猛,病牛精神萎颓,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典型病例的诊治,介绍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慧明  蒋广德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230-230,220
本文阐述了牛流行热发病病原,流行特点,症状表现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侵入牛体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呈良性经过,多以一年内犊牛和青壮牛为主,夏秋季发病较多, 死亡率在1%以下。一、症状:此病突然发生,病势凶猛。病牛精神萎颓,体温升高(4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提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2种治疗方法,以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牛流行热病毒及细菌混合感染情况以及治疗方案,该文采集疑似发病奶牛鼻腔棉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牛流行热病毒RT-PCR检测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发病奶牛混合感染牛流行热病毒、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这在临床中极少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灵敏的抗生素治疗,发现发病牛治疗中使用庆大霉素、安普霉素等效果较好。可见,感染牛流行热病毒的牛只可能同时感染其他细菌,通过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牛流行热 牛流行热又名牛暂时热或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特征是突然出现高热,流泪,流涎,流鼻涕,呼吸困难以及四肢关节疼痛而引起的跛行。吸血昆虫中的库蚊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北方常见于8-9月份流行,南方可提前发生。流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3-5年有一次较大的流行,常间隔一次小流行。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病毒(BFFV)是引发世界范围内牛流行热最主要病原之一,给奶牛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通过RT-PCR对疑似牛流行热奶牛抗凝血样品进行检测,选取阳性样品颅内接种3日龄乳鼠,7日后乳鼠死亡,鼠脑组织通过PCR扩增出BFFV目的条带,乳鼠颅内重复接种3次,乳鼠发病死亡时间明显提前。选取阳性脑组织接种BHK-21细胞,盲传3代后出现明显细胞病变,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牛流行热病毒序列一致,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牛流行热病毒。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发生在全球各个地区,覆盖非洲、中东、亚洲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虽然死亡率很低,但疫情爆发期间感染率和发病率很高,给养殖行业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清伟 《吉林农业》2011,(4):271-271
牛流行热是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为牛流行性感冒。本病是牛流行性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特征为高热和呼吸迫促,脉搏增数,结膜潮红,羞明流泪,流水样鼻涕,肺泡呼吸增强,咳嗽,有时可听到湿罗音。口色清白,舌质微红,舌苔薄。瘤胃蠕动音弱,粪便干燥。轻症2-3天内即可恢复正常,故又有“三日热”、“暂时热”之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