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园土壤中8种有机氯农药组分的残留量,平均回收率在76.5%~10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2%~10.97%之间,检出限为0.0001~0.001mg/kg。结果表明:本方法方便、快速、准确性高,适用于土壤样品的农残检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茶园土壤中8种有机氯农药组分的残留量,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在76.5%~105.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82%~10.97%之间,检出限为0.0001~0.001mg/kg。结果表明:本方法方便、快速、准确性高,适用于土壤样品的农残检测。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法和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福州市蔬菜基地69个土壤样品中有机氯农药(OCPs)残留量、组成特征进行分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OCPs检出率为100%,质量分数范围为4.63~375μg/kg,平均值为92.6μg/kg;滴滴涕(DDTs)检出率和残留量最高,检出率达100%,质量分数范围为4.63~298μg/kg,平均值为55.7μg/kg。土壤中OCPs主要污染物为DDTs、六六六(HCHs),且以代谢产物为主,无新污染源进入。土壤中OCPs综合污染指数为0.100~0.432,为最低1级,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对哺乳动物的风险较低,但个别蔬菜基地土壤中DDTs残留量对该区域鸟类和土壤微生物可能有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福建省106个茶园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有不同程度的检出,DDT的衍生物检出率在72%~100%,HCHs各异构体的检出率在56%~73%;∑HCHs的含量介于ND~15.85μg·kg^-1之间,平均值为0.78μg·kg^-1,∑DDTs的含量介于0.03~62.76μg·kg^-1之间,平均值为6.04μg·kg^-1,绝大多数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含量(50μg·kg^-1),与国内茶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相比较,福建省茶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从(DDE+DDD)/oDT比值看,福建省茶园土壤中依然有新的DDTs进入土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及在种植过程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对不同产地的6批淫羊藿药材进行理化分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淫羊藿苷含量,以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结果:不同产地的6批药材中总黄酮含量均在7.4%以上,淫羊藿苷含量在0.20%.-0.29%之间。结论:淫羊藿苷的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石油醚提取,硫酸磺化法净化,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六氯苯等4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结果:添加水平在0.04~0.40mg/kg时,回收率在81.0%~118.5%之间,变异系数在0.87%~4.11%之间,检测限在0.05~0.09μg/kg之间。表明本方法快速、准确、回收率高、稳定性好,是目前茶叶有机氯农残检测的较优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新型助剂醇醚磷酸酯型助剂在环境中的残留降解性,通过对大蒜施用新型农药助剂和传统助剂配制农药进行应用试验,采用硫氰酸钴法和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了采收后大蒜及其种植土壤中的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和降解产物壬基酚的残留量。结果显示:施用3种新型农药助剂配制农药后的大蒜样品中乙氧基型表面活性剂的残留量分别为220.223、217.086、185.721 mg/kg,土壤样品的残留量分别为61.798、46.816、48.689 mg/kg,均低于施用传统助剂配制农药后的大蒜和土壤样品;使用传统助剂的土壤和大蒜样品中壬基酚的检出率高于新型绿色助剂。研究表明,新型农药助剂的降解性能及其对环境的安全性均优于传统助剂。 相似文献
9.
10.
一、商品茶中农药残留的问题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茶需求的数量不断增加。但1999年初国家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等8大城市70多家经销商所经营的茶叶进行抽检,结果有70%的茶叶有不同程度的农残超标问题,广东技术监督局1999;年第一季度对广东茶叶市场抽查结果也大致相同。这不仅对广东饮茶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同时也大大影响消费心理,最后导致数千年的健康食品在饮料市场日渐趋微,直接影响茶的生存和可否持续发展的问题。在国际贸易上,随着我国进入WTO的门槛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和国内有机农业发展潮流的启发和带动下,辽宁绿色芳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在十余年内,由初创到健康发展,直至成为国内外享誉盛名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其发展历程和经验值得借鉴。“绿色芳山”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继承优良的种植习惯,遵循有机农业关于依靠作物轮作、施用有机肥恢复土壤肥力,采取非化学的措施防治作物病虫害的理念,既保护了农田生态系统的清洁和无污染,又生产出了安全、优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绿色芳山”十分重视有机食品的检查和认证,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先后获得OCIA、CGFDC、BCS、COFCC、OMIC的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进入国内大型超市和欧盟、日本市场。“绿色芳山”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型”的运行模式,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不但企业获利,而且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在辽宁地区是农业高产增收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由于地膜的大量使用加之清理不及时,处理难等问题,破环农业环境,影响农业生产。该文对辽宁省境内主要地膜使用地的地膜残留污染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辽南和辽西地区地膜残留较多,地膜残留污染严重。辽东、辽中和辽北地区地膜残留总量相对较少,地膜残留污染较小。辽宁省地膜残留重点监测点平均残留量为23.99kg/hm^2,其中重点监测点中大连市地膜平均残留量最重,平均地膜残留量为27.00kg/hm^2,一般监测区域中营口市地膜残留量最高,为163.81kg/hm^2。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我国种植史有400余年,在辽宁只有300多年。和其它作物如水稻、小麦、高梁等有数千年种植史的作物相比,栽培时间短,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在农作物中十分罕见。特别是1949年以来,辽宁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其它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14.
15.
16.
1 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的基本情况辽宁省马铃薯年播种面积近6.7万hm2,其中露地面积6万hm2,保护地面积0.7万hm2.种植分布以沈阳等大中城市及近郊居多,用途主要是为城乡居民提供蔬菜. 相似文献
17.
18.
大豆是辽宁省主要优势产业之一,在辽宁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多年来,辽宁省的大豆产业在产加销的链条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产量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经济杠杆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大豆单产逐年提高,加工企业不断增加。1辽宁省大豆产业现状1·1大豆生产概况辽宁省位于辽河中下游两岸,地处温带,年平均气温为7~9℃,≥10℃积温3 223~3 565℃,年降水量560~728 mm,相对湿度62%~66%,日照时数2 660~2 997 h,无霜期为146~179 d,土地平坦,土壤以棕壤、潜育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水、肥、气、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大豆生产。20世纪50年代全省… 相似文献
19.
种子生产是商品种子形成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制种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辽宁省乃至全国粮食生产的安全。因此,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种子生产管理体系,妥善处理好种子基地、种子企业和种农之间的关系,才能从源头上净化种子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种 相似文献